2011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9234970 上传时间:2017-11-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1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1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1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1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市 2011 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 分)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 分)A阔绰(chu ) 贮蓄(zh ) 玷污(zhn ) 浑身解数(xi )B迸溅( bng ) 枯涸(h ) 挑衅(xn ) 锲而不舍(q )C 倔强(jing ) 拮据(j ) 污秽(hu ) 锐不可当(dng)D 荒谬(mi ) 愧怍(zu ) 真谛(d ) 吹毛求疵(c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 分)A仰慕 凛冽 鞠躬尽瘁 一代天娇B阴诲 嬉闹 眼花潦乱 夜色苍茫C 取缔 笼罩 重峦叠嶂 抑扬顿挫D 迁徙 羁

2、拌 脍炙人口 锋芒毕露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三十年来,社会沧桑巨变,读者做精神家园守望者的宗旨却始终未变。B炮轰食品犯罪行为,维护百姓餐桌安全,是时代赋予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C 为保障游客权益,是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D 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进去。4.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4 分)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 90 周年,重庆也将欢迎第 14 个直辖日。在这历史性的喜庆时刻,大型音乐会复兴之路,在重庆人民大会堂将于 6 月 18 日至 20 日演出。据

3、介绍,这次演出的节目大多是以浑厚雄壮的交响乐为主。届时,这些节目缩展现的宏伟瑰丽的史诗气质必将深深打动,掀起庆祝建党 90 周年、庆贺直辖的高潮。(1)第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2)第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3)第处句式杂糅,应改为(4)第处成分残缺,应在 后添加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4 分)2011 年 4 月,重庆市妇联、大渝网等联合发起了“ 爱心字典捐赠”活动,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并表达了期盼和祝愿。“亲爱的小朋友,愿小小的字典能为你开启知识的大门!”一名大学生在认捐的字典上写下了深情的祝愿。“爱心字典,点亮人生!” 以为老人在捐献后留言。截至目前,捐赠字典的“爱

4、心大接力” 仍在传递中。(1)“爱心字典,点亮人生!” 这句话该怎样理解?请简要谈谈。( 2 分)答:(2)如果你捐了一本字典,请在字典上写一句留言,表达鼓励之意。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得照抄材料中的留言。(2 分)答:6.文学常识填空。(3 分)(1)“十年期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这幅对联可以概括 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 的内容。(2)承天寺如水的月色浸润这我们的心灵,“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沸腾这我们的热血,(人名)啊,读着你的诗文,虽相隔千里,我们对你依然满怀敬意。7.综合性学习。(10 分)为了展示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发挥道德模范的

5、榜样作用,今年 5 月,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联合举办了“第三届重庆市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你所在的学校也参与了这次活动。(1)请研读下面三则材料,分别概括他们能成为道德模范候选人的理由。(3 分)材料一:刘兴勇,在妻子生下女儿因病撒手人寰后,他就担负起了家庭的全部重担,不仅要照顾襁褓中的女儿,还要赡养年迈的父母,伺候智障的妻哥。这样的日子,他已坚持了二十多年。材料二:刘安容,一名普通的护林员。几十年来,月收入仅 30 元的他顶风冒雨,巡视在山高坡陡的林场。每天 10 余公里的跋涉,总里程 10 余万公里的艰辛,使他管护的森林,不曾有一起乱砍滥伐的案件和森林火灾事故发生。材料三:郑定祥,

6、一位力哥。在与雇主走散后,守着两包价值两万余元的崭新羽绒服,忍着病痛折磨,在大雪纷飞、寒风刺骨中,寻找雇主十四天。当雇主给他感谢费时,答:(2)请你参考示例,为下面材料中的候选人写一段推荐语。要求:语言生动,有文采。(3 分)示例:材料:郑定祥事迹(见材料三)推荐语:“缺钱不缺德” ,贫穷不失信;两包羽绒服,一颗朴实心。风雪中的坚持,让冬天不再寒冷。材料:重庆黔江区某村小学生小张,父亲因矿难瘫痪;妈妈外出打工,一去就没了音讯;爷爷奶奶相继病逝小张不仅要料理好自己的生活,穿越崎岖的山路独自上学,还得担负起照顾爸爸的重担。他常安慰爸爸:“爸爸不哭,我们都是男子汉”推荐语:(3)如果你以小记者的身份

7、对这次活动进行采访,请根据下面确定的采访对象,拟定两个问题。(4 分)采访社区老大爷时你问:采访市宣传部长时你问: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 分)(一)古诗文积累。(10 分,没空 1 分)8.默写填空。(1)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3)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4)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论语)(6)诗歌,是一轮明月,照亮了我们的生命。路遇重山叠水,陆游在游山西村里智慧地告诉你“ , ”;面对惊涛骇浪,李白在 行路难中热情地鼓励你“ , ”;生活信念动摇了,

8、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谆谆告诫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15 分)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 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

9、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 分)A忌不自信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B朝服衣冠 有时朝发白帝C 闻寡人之耳者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D 时时而间进 肉食

10、者谋之,又何间焉10.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 分,每小题 2 分)(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译文:(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译文:11.写批注是品读文章的好方法,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参考示例,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写批注。(4 分)示例: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批注: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邹忌进谏的结果。邹忌现身说法巧进谏,齐王开张圣听振国威。有善于劝谏的忠臣,有广开言路的君主,何愁不能“战胜于朝廷”?(1)暮寝而思之。(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我选第 句,批注:12.邹忌进谏齐王,出师表中诸葛亮进谏后主刘禅,他们采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这对我们与人交往有何启示?(4

11、 分)答:三、现代文阅读(40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17 题。(22 分)在冬夜里歌唱的鱼查一路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离开了岑寂的北方。火烧云沉到山那一边。山岗上,风一阵冷过一阵,蒿草在风中萧瑟。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一个人的影子就会在昏暗中挟裹着晚风,逐渐清晰。我和妹妹就在这样的黄昏,在这样的山梁上等待父亲,还有父亲手中的鱼。父亲手中提着一尾胖头鱼,这种鱼头重尾轻,是乡村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只能偶尔买这种鱼。他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拴鱼的草索时“嘿嘿 ”几声。在夜色中,牙齿很白,这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

12、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母亲接过鱼,刮鳞、剔腮、破肚,把整条的鱼分成小块,娴熟而又忙乱。当菜籽油的香味混合着松枝腾起的浓烟弥敞开来的时侯,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催促着母亲往炉膛添柴。火舌从灶口舔出来,母亲的影子贴上后墙,忽大忽小,斑驳摇曳。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锅中的水,沸腾起来了。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传递口福的信息。大姐在这时也不忘记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做作业;二姐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眼睛随着腾起的蒸汽升高;妹妹和我,绕着灶台打架,虚张声势,有别于平日里泄

13、愤的争斗,而是在幸福的预感中,矫揉造作,故作娇嗔。父亲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和笑容,虽然沉默独坐,而他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瞬间的喜悦,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母亲撮起嘴,吹锅盖上的蒸汽。揭开锅盖,如同揭开一个谜底。鱼怎么样了?母亲撒下大把翠绿的葱丝,鲜红的辣椒。锅盖合上时,她用毛巾环绕住锅与盖的缝隙,让蒸汽闷在锅里,但仍挡不住渗出异香。鱼熟了,母亲只吃鱼汤泡饭。她拨开我们几个孩子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挑出一块大而少刺的鱼肉,放在一只小碗中。在我们茫然的眼神里走出异香氤氲的房间。寒冷跟随着温暖的小碗,跟随着母亲推开那间草屋的门。温暖的鱼让瞎老爷爷的冰冷的小屋同样获得了温度。老人边

14、吃边有泪水涌出,不知道是不是太辣的缘故?同样是一个冬天的夜晚,这位孤寡老人孤单地走了。临终前,他告诉在场的人,他庆幸的时刻是那个冬夜,因为他吃到了我母亲送给他的鱼。他用手摸着胸口,说:“这里,很暖!”另一个冬天。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岗张望。我父亲在这年的秋天去世了。妹妹的黄发已经扎成了小辫,我们渐渐长大成人。但我们常常想念那样的冬夜,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选自读者2007 年第 14 期,有删节)13.从全文来看,题目中的“歌唱” 指的是什么?题目表达了哪些感情?(4 分)答:14.理解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4 分)

15、(1)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答:(2)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答:15.第段中写到:“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这句景物描写形象生动,请分析它在表达感情方面的作用。(4 分)答:16.第段写了孩子们的表现,请分析他们此刻各自的心理活动。(6 分)(1)大姐:(2)二姐:(3)我和妹妹:17.结尾写到:“ 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 ”这句话含义深刻,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4 分)答:(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8-22 题。(18 分)揭开害羞之谜李君印当绝大多数人都和谐地融于社会交往中时,害羞者似乎就成了异类。研究表明,大概有10%

16、的幼儿“生来害羞”。这些儿童在与不熟悉的人或环境接触时,显得不同寻常的谨慎和缄默。人们一般认为,害羞就是一个人性格内向造成的。但是科学家通过行为研究、大脑扫描甚至是基因测试,逐渐了解到,害羞是一种复杂的状态。为了寻找害羞的原因,心理学家招募了一批小学生。让小学生们先回答调查问卷,然后根据他们的害羞程度分了小组。之后,又向孩子们展示了一系列的图画,上面画的是表示高兴、生气和没有任何表情的脸,要求小学生识别这些脸。结果显示,害羞程度高的小学生,一直不能顺利地解读表示生气的脸。当研究者用脑电图扫描的方式记录小学生的大脑活动时,他们又发现在那些羞怯指数较高的孩子的大脑中,掌管人情世故的皮层活动能力较弱,而负责焦虑及警惕情绪的扁桃体部分则颇为活动。所以,在参加社交活动时,一般的孩子能根据别人的面部表情变化做出相应的反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