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7-12班)卷2018年浙江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2015.11)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91932 上传时间:2016-12-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7-12班)卷2018年浙江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2015.1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物理(7-12班)卷2018年浙江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2015.1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物理(7-12班)卷2018年浙江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2015.1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物理(7-12班)卷2018年浙江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2015.1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物理(7-12班)卷2018年浙江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2015.1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7-12班)卷2018年浙江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2015.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7-12班)卷2018年浙江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2015.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 7物理试卷2015学 年第 一 学 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9 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得3 分,选错得 0 分,共 27 分)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A时间、位移、速度 B. 速度、质量、加速度 C. 力、速度的变化、加速度 D. 力、温度、位移2. 现在城市的滑板运动非常流行,在水平地面上一名滑板运动员双脚站在滑板上以 一定速度向前滑行,在横杆前 起跳并越过杆,从而使人与滑板分别从杆的上下通过,如图所示假设人和滑板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各种阻力忽略不计,运动员能顺利完成该动作,最终仍落在滑板原来的位置上,要使这个表演

2、成功,运动员除了跳起的高度足够外,在起跳时双脚对滑板作用力的合力方向应该 A竖直向上 B向下适当偏后C竖 直向下 D向上适当偏前3在玉树地震的救援行动中,千斤顶 发挥了很大作用,如题图所示是剪式千斤顶,当摇动把手时,螺纹轴就能迫使千斤顶的两臂靠拢,从而将汽车顶起。当车轮刚被顶起时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为 05N,此时千斤顶两臂间的夹角为 12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此时两臂受到的压力大小均为 04时千斤顶对汽车的支持力为 05继续摇动把手,将汽车顶起,两臂受到的压力将增大D若继续摇动把手,将汽车顶起,个楔形物体固定在水平面上,物体沿其光滑表面自由下滑,则物体( )力、物体对斜面的压力B. 受到两个

3、力作用:重力、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C. 受到三个力作用:重力、下滑力、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D. 受到三个力作用:重力、下滑力、物体对斜面的压力5如图所示,一只重为 G 的松鼠站在倾斜角为 的树枝上,则树枝对松鼠的作用力为( )AG B C大于 G D 10 月份,萧山区某中学举行了校秋季运动会,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参加跳高决赛的现场,他以背越式跳过 高度拿到了本届校运会的亚军,为班级争了光。若忽略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下降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B小明脚离地起跳以后在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C小明起跳时地面对他的支持力等于他的重力D小明起跳以后在下降过程中重力消失了7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

4、动,它的 像如图所示,则在前 4s 内(设向右为正方向) ( )A物体始终向右运动B物体先向左运动,2s 后开始向右运动C 前 2s 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 2s 位于出发点的右方D在 t=4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8 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 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 , 则小石子出发点离 A 点约为(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秤下端挂了一 个重物,电梯匀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为 10 N,在某时刻电梯中的人观察到弹簧秤的示数变为 8 N,关于电梯的运动(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g 取 10 m/( )A电梯可能向上加速运动, 加速度

5、大小为4m/梯可能向下加速运动, 加速度大小为4m/梯可能向上减速运动, 加速度大小为2m/梯可能向下减速运动, 加速度大小为 2m/ 定 项 选 择 题 ( 本 题 共 6 小 题 , 每 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 有 的 只 有 一 个 选 项 正 确 , 有的 有 多 个 选 项 正 确 , 全 选 对 得 4 分 , 选 对 但 不 全 得 2 分 , 有 选 错 的 得 0 分 , 共 24 分 )10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力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则物体的加速度越大,所受合力也越大B物体的速度为零,则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零,所受合力也为零C物体的速度

6、为零,加速度可能很大,所受的合力也可能很大D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列说法正确的是( )对脚的力大于脚蹬地的力,是走动过程,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头完好而鸡蛋破了,7 岁的葡萄牙男子卡尔迪奥尼西奥自制了30 米长的弹性绳,代替传统尼龙绳跳下蹦极台,将“生死一线牵 ”的感觉发挥到极致如图所示,卡尔迪奥尼西奥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不计空气阻力,将他看作质点,且弹性绳在弹性限度内,在弹性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运动员的( ) 下关于分力和合力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合力和它的两个分力同时作用于物体上B合力的大小等于两个分力大小的代

7、数和C合力可能小于它的任一个分力D合力的大小可能等于某一个分力的大小14五本书相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 F 拉中间的书 C 但未拉动,各书仍静止(如图) 。关于它们所受摩擦力的情况,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书 e 受两个摩擦力作用 B书 b 受到一个摩擦力作用C书 c 受到一个摩擦力作用 D书 a 不受摩擦力作用 15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运动方向或运动趋势方向相反B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正压力增大,摩擦力一定增大C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D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三、填空题(本题共 2 小题,其中 16 题 9 分,17 题每空 2 分,共 15 分

8、)16某同学设计了“探究加速度 a 与物体所受合力 F 及质量 m 的关系”实验. 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A 为小车,B 为某种打点计时器, C 为装有细砂的小桶,D 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 F 等于细砂和小桶的总重量,小车运动的加速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c)度 a 可用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得。.(1)图( b)为实验中所用打点计时器的学生电源。由学生电源可以判断该同学选用的是图(c)中的 (填“甲”或“ 乙” )计时器。上述图(b)的安装中存在的错误有: 。(2 )在“探究加速度 a 与质量 m 的关系”时,保持细砂和小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

9、别记录小车加速度 a 与其质量 m 的数据. 在分析处理时,该组同学存在两种方案;甲同学认为应该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数据作出小车加速度 a 与其质量 m 的图象;乙同学认为应该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数据作出小车加速度 a 与其质量倒数 1的图象。两位同学都按照自己的方案将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进行了标注, 但尚未完成图象(如下图所示) . 你认为同学 (填“甲” 、 “乙” )的方案更合理. 请继续帮助该同学作出坐标中的图象。( 3)在“探究加速度 a 与合力 F 的关系”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小桶中细砂的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 a 与合力 F 的图线如图 (d),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

10、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答: 。17如图是“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示意图。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于A 点,图甲表示在两个拉力 2 的共同作用下,将 橡 皮 条 的 结 点 拉 长 到O 点 ; 图 乙 表 示 准 备 用 一 个 拉 力 F 拉 橡 皮 条 , 图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合成图示。(1 )以下实验操作过程中正 确 的 是 ;A甲实验时,两个拉力的大小应相等 B甲实验时,两个拉力的方向应互相垂直C乙实验时,只须使橡皮条的伸长量与甲实验相等(b)(a)乙2甲1 世昌的博客 乙实验时,仍须将橡皮条的结 点拉到 点(2 )图丙中的 F 与 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 向的是 ;

11、(3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 理想实验法 B. 等效替代法 C. 控制变量法四、计算题(本题共 5 小题, 共 34 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要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8 ( 6 分)一位工人沿水平方向推一质量为 45运料车,所用的推力为 90N,此时运料车的加速度是 :(1)运料车受的的阻力为多大?(2 )当这位工人不再推车时,车的加速度是多大?19 ( 6 分)如图所示,质量为 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 O,轻绳 平且 B 端与站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 m 2 的人相连,轻绳 竖直方向的夹角 =37,物

12、体甲及人均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 0.6,7=0.8,g 取 10m/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 )轻绳 到的拉力是多大?(2 )人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3 )若人的质量 0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欲使人在水平面上不滑动,物体甲的质量 大不能超过多少?20. (6 分)质量为 30小孩坐在质量为 10雪橇上,雪橇静止在地面上,离雪橇前端 x=7m 处有一个倾角为 =37的斜坡。有一同伴在雪橇的后方施加 F=200N 的斜向下推力作用,推力 F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也为 =37,推力作用 4s 后撤去。已知雪橇与地面、雪橇与斜坡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都是 小孩和雪橇都看成质点,

13、若雪橇能冲上斜面,不考虑从地面到斜坡的速度损失,已知重力加速度 g=10m/s2,:(1 )撤去推力时,雪橇的速度多大?(2 )雪橇能否冲上斜面?如果能,请求出雪橇沿斜坡上升的最大距离;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21 ( 8 分)如图所示,某一小车中有一倾角为 30的斜面,当小车沿水平方向向左加速运动时,斜面上的物体 m 与小车始终保持相对静止,求:(1)若物体 m 所受的摩擦力为零,则小车的加速度为多大?(2)若小车的加速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 g,求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22 (8 分)如图所示,在一个倾斜的长冰道上方,一群孩子排成队,每隔 1s 有一个小孩往下滑,一游客对着冰道的孩子拍下一张照片,照片上有甲、乙、丙、丁四个孩子,他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