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2012-2013学年度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19163338 上传时间:2017-11-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州市2012-2013学年度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2-2013学年度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2-2013学年度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2-2013学年度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东省惠州市2012-2013学年度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惠州市2012-2013学年度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州市2012-2013学年度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 12012-2013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一基础(25 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 分)无意苦争春, 。 ,背灼炎天光。燕子来时新社, 。 ,千里共婵娟。 , ,沙场秋点兵。(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春天烂漫的景象描绘冬天雪景的句子是 , 。(7)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战争激烈紧张场面的句子是,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我是一颗不幸的星,一个夜晚,我从天空 yn 落。我曾根深蒂固的认为我永远属于那片湛蓝而深 su 的天空,现在,我却躺在这浩瀚无际的荒原。在忐忑不安中我窥探四周,死一般的沉寂让我悲从中来。在歇斯底里中我突然想起妈

2、妈的教诲:不要让生死耿耿于怀,廓然无累者才能达到生命的至境,活着和死亡都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一下子豁然惯通:我这是挣脱了家园的禁 g ,魂归大地的怀抱,我愿化作一 pu 黄土,以一颗炽热的心滋养出一片青青的小草。3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读了此文,我懂得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子最后加上“的道理”。)B.新形势下的教育就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新的水平。(动宾搭配不当,应把“水平”改为“能力”。)C.通过这次作文评比,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缺主语,应在“通过”前加上“她”。)D.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关键就在于要勇于克服困难,充

3、满自信。(把“能否”去掉。)4.从下面词语中至少选用两个词语,并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话(80 字以内)。(4 分) 备选词语: 幸运 感激 歉疚 没齿难忘 妄自菲薄 刻骨铭心5. 这是一则流传很广的手机短信。请从语文的角度赏析,说说它广为流传的原因。(4 分)删除昨天的烦恼,确定今天的快乐,设置明天的幸福,存储永远的爱心,取消世间的仇恨,粘贴美好的心情,复制醉人的风景,打印你灿烂的笑容。二、阅读理解(45 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9题(12 分)【甲】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

4、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用心 爱心 专心 2【乙】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将军既帝室之胄( ) 深入不毛( )庶竭驽钝( ) 夙夜忧叹(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分)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8甲、乙两段文字所展

5、示共同目标是 (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概括均可)。(2 分)9.“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体现了诗句意思的句子是 ,( 1分)乙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1分)(二) (12 分)永 不 录 用 已是凌晨三点,当他从网吧里出来时,满脑子仍然充满游戏里的刀光剑影。他如网游中的大侠般麻利地翻过校园墙头,突然一个黑影横亘眼前,他意识到:这次真要挂了。班主任只冷冷地丢下一句话:回去收拾收拾,准备卷铺盖回家吧。他慌了:“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保证今后改。”班主任冷笑:“你还好意思求我,这已经是第 11次了,上次我已经在全班面前宣布你只有最后一次机会。”父亲来了,穿

6、着布满灰尘的破棉袄,在充满现代气息的校园里显得分外扎眼。父亲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哀求道:“农村孩子考上重点中学不容易,如果被开除了,他一辈子就完了。”“给他机会够多了,而且我不希望班里有个害群之马。”班主任断然拒绝。父亲踉跄了一下,“扑通”跪倒在地,所有人都惊呆了。他心如刀割,仿佛在滴血,终于爆发了,一把扶起父亲,口气凛然地说:“爸,别求了,我们走!”班主任轻蔑地说:“对,回你的乡下撒网吧,只要有我在,就永不录用你这个无可救药的人。”回到家,他躺在床上睡了三天,感觉前途渺茫,世界一片灰暗。可怜的父亲,仍不愿放弃,又出去四处求人,希望能有个学校接收他。他心里更加难受,一个被开除的学生,哪个学校还愿意

7、要呀。但父亲却真办到了。父亲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告诉他,镇中学同意让你插班旁听了。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他哽咽地说:“爸,您受苦了,都是儿子不孝。”父亲憨憨地笑:“只要你能改就好。”他下跪起誓:“一定痛改前非,考上大学。”毕竟底子不错,加上刻苦攻读,他的成绩进步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已升至高三,书本和大学占据了他所有的心灵空间,偶尔想到曾经的网游岁月,恍若隔世。一天晚上,父亲突然对他说:“告诉你个好消息,你以前的那个班主任调到省附中了。”他毫无兴趣:“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孩子,你不知道,你还保留了学籍,就是因为他你才回不去的。”停顿了片刻,父亲又说:

8、“我今天又到学校去求校长,他答应让你回去读书。”用心 爱心 专心 3一切简直难以置信,但当他重新跨入那个熟悉而陌生的校门时,他狠狠地对自己说:“我不仅要从这里爬起来,还要从这里起飞,证明给那个家伙看看我是否无可救药。”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实现了诺言,考上了省里的重点大学。上学前的那个夜晚,父亲拿出珍藏多年的老酒。他恭敬地敬了父亲一杯,又敬了母亲一杯,然后父亲为他斟满第三杯,说:“孩子,这杯你该敬敬当年的那个班主任。”他不可思议地望着父亲,父亲回忆起三件事。那天,父亲跟班主任去办理相关手续。班主任悄悄告诉他:“老大哥,学校那晚查到了您儿子又去上网,因屡教不改,要强行开除他。我做得绝情,一是迫于学校

9、的制度,二是想让他的心灵有所触动,真正地戒掉网瘾。更重要的是,我先以他主动休学的名义上报校方,可以为他保留学籍。”父亲似懂非懂,但隐隐约约感到,儿子还有希望。几天后,父亲接到班主任的电话:“镇中学的校长是我的老同学,我和他说过了,让您的儿子暂时先到那儿插班。”父亲连连道谢,班主任又嘱咐:“暂时不要告诉他我做的事,这对激励他有好处。”父亲不是很明白,但相信老师的话必然有道理。后来,班主任来到家里。“我就快调到省里了,走之前我会做通校方工作,让您儿子高三一开学就回来。”父亲感激涕零,班主任又掏出五百块钱,说:“知道你们家庭困难,这点钱给他买点学习资料。另外,还是让他继续恨我吧,因为现在他那口气还没

10、下去呢,就让他一鼓作气考上大学吧。”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火车到达省城的时候,接站的同学问他是否是某某大学的。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10给下列两个词语注音:(2 分)横亘 踉跄11通读全文,将故事的主要情节填写完整。(3 分)沉迷网游,遣返回家 省城上学,先访恩师12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句子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两题选做一题)(4 分)(1)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2)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13文章结尾写道:“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请你写出这样结尾的好处。(3 分)(三)(13 分)雨中锻炼又何妨天下点小雨,户外体育

11、课还上不上?体育教师普遍会选择不上。原因很简单,学生被淋生了病,一则家长会埋怨,二则出于爱心也不忍。笔者对此有不同的见解。据说,丹麦的年青父母常把自己的小孩放在户外午睡,如住所外的院子里、公园的草坪上、树林里,尽管有苍蝇、蚊子,甚至还刮点小风,也不例外。是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吗?是他们不想履行监护孩子的义务吗?当然不是。其结果是造就了一批有强健体魄和人格力量的“硬汉”,造就了一个崇尚独立、强大的民族。对中国父母或是教师来说,这一切也许太不可思议了。孩子不可能终身呆在摇篮中,学生也不可能一辈子呆在学校,我们不可能保护他们一辈子。人生的风险、挑战随时都可能降临,他们终需迈入竞争激烈的社会。下一代要适

12、应激烈的生存竞争,必须要有高素质的生命活力才行。而这种生命活力不会与生俱来,需经用心 爱心 专心 4过长期的打造磨砺才能形成。一位名叫阿费烈德的外科医生在解剖尸体时发现一个奇怪现象:那些患病器官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糟,相反在与疾病的抗争中,为了抵御病变它们往往要代偿性地比正常的器官机能要强。阿费烈德由此总结出“跨栏定律”,即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取决于他所遇到的困难的程度。正是在与困难的拼搏中,人才一步步强大起来的。下点小雨不上体育课,本是件小事,但它所折射的却是教育的大问题。14、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文章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论证了中心论点?(3 分)15、阿费烈德的“跨栏定律”具体

13、内容指什么?(2 分)你能用历史名人的事迹来验证这一“定律”吗?(2 分)16、“天下点小雨,户外体育课还上不上?”对于这个问题你是怎样认为的?并说说你的理由。(4 分)四)、名著阅读(8 分)我打算起来,却动弹不得。我仰天躺着,这时才发现胳膊和腿都紧紧地被缚在地上;我的头发又长又密,也被缚在地上。我觉得从腋窝到大腿,身上横绑着几根细绳。我只能向上看。太阳渐渐热起来,阳光刺痛了我的眼睛。我听到周围人声嘈杂,可是我那样躺着,除了天空之外,什么也看不见。过了一会儿,只觉得有个活东西在我左腿上蠕动,他越过我胸脯,慢慢地走上前来,几乎到我的下颚前了。我尽可能用眼睛朝下望,却原来是个身长不到六英寸,手里

14、拿着弓箭,背着一个箭袋的活人。同时,我觉得至少还有四十来个一模一样的人(我猜想)跟在他后面。我非常吃惊,大吼了起来,吓得他们回头就跑。17.上述文段节选自 _作者是 _ 国的_,文中的主人公是_,故事发生在_。(5 分)18.用简洁的文字概括(3 分)19下面两个题目,任选一题作文。(50 分)(1)你平时可能沉默寡言,而你的内心却热血沸腾;你心中装满了理想,可你却表现的嘻嘻哈哈;你在学校可能规规矩矩,而在家里却经常出格请你以“另一个我”为题写一篇文章。(2)在初中的学习和生活中,你一定经历过许多真实的生活。它使你激动,令你动情,让你回味。激励你思索人生请以“我经历的一段真实的生活”为话题,自拟题目。要求: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 600字。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字迹工整,卷面整洁附加题 (10分) 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 逃暑:避暑,乘凉。孤林:独立的一棵树。衽(rn): 卧席。濡(r):沾湿。逾:同“愈”,更加。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徙衽以从阴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