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马说》复习教案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19140180 上传时间:2017-11-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陋室铭》《马说》复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陋室铭》《马说》复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陋室铭》《马说》复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陋室铭》《马说》复习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陋室铭》《马说》复习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陋室铭》《马说》复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陋室铭》《马说》复习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陋 室 铭复习目标:1、掌握相关的文言字词,朗读、翻译并背诵课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2、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复习重点: 1、诵读、品味优美的语言。2、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复习时数:1 课时复习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这座破旧简陋的房子,虽然没有流光溢彩的屋檐,也没有金碧辉煌的陈设,更没有珠光宝气的点缀,但是它却成就了唐代诗人和哲学家刘禹锡的千古名篇陋室铭 ,正如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所说:“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陋室,共同感受作者超越世俗的志趣和情怀。出示课题。二、回忆作家作

2、品及写作背景 补充:当时他被贬到和州做刺史时,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的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之内让他搬家三次,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让他住进了一所非常简陋的小房子。他在愤激之中,一气呵成,写成了陋室铭 ,并请有名的书法家柳公权刻写在碑上,竖在门外,以明心志。三、解题 陋室,意为简陋的房子。“铭”古代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教师补充:我们常说的“座右铭”是指写在座位上的一两句话或格言,用以自我鞭策或勉励。 四、展示复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文。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的含义,能够疏通文意。3、品味语

3、言,体会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思想感情。4、学习作者高尚的品格和情操。 五、理解字词、疏通文意 1、结合注释理解文意,注意重点字词句。2、练习:(1)译字惟吾德馨:惟,只;馨,散布得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鸿儒:博学的人 白丁 没什么学问的人丝竹: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泛指乐器发出的声音。案牍:官府的公文 (2)指名口头翻译全文。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水不在于深,有龙(居住)就灵异了。这(虽然)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因为我品德高尚, (也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藓的痕迹蔓延到台阶上,现出碧绿,芳草的颜色映入帘内,显得青葱。 (在这里)谈笑的有渊博的学者, 往来的没有无知的庸

4、人。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鼓,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它好比) 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杨子云的草亭。(正如)孔子所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是君子住在这里)有什么简陋的呢?六、理解交流1、文章表现了刘禹锡怎样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2、文中那一句点明了文章主旨?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文章起笔写山水似乎与陋室无关,为什么要写这些?开头用比喻起兴,引出陋室,以虚衬实,进行类比。补充:“陋室”好比“山、水” , “德馨”之人犹如“仙、龙” 。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点明全文主旨,说明房屋虽然简陋,但室主人品德高尚,就不觉其“陋” , “陋室”二字扣题,

5、“德馨”一语统领全篇。4、作者是从那几方面写陋室的?作者的语言朴素而清新、精美而含蓄,请你任意选出一两句朗读并赏析。赏析时可以分析那个字词用的好,好在那里,也可以分析句子的修辞及作用。居室环境(景) 、交往人物(人) 、日常生活(事) ,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5、作者为什么提到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师:诸葛、子云分别指谁,他们是怎样的人?作者在本文提到他们有何用意?作者运用类比,把自己的陋室与古代贤人的茅庐和玄亭做类比,意在以古代圣贤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言外之意是:希望自己像他们一样,因为高雅脱俗而获得别人的尊敬与景仰。6、文章结尾为什么引用

6、孔子的话?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以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进一步说明陋室不“陋” ,突出了主题,与前文“斯是陋室”遥相呼应,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以问句作结,警策有力,引人深思。7、课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托物言志:作者借助对陋室的描写,含蓄的表达了自己感情、抱负和志趣,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七、总结全课、反馈检测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把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文。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7、牍之劳形。孔子云:何陋之有?3、名句运用(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3)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 。 , 。(4)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 , 。(5)文章的点睛之笔是: 。陋室铭答案一. 1. 灵异 2. 这 3. 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4. 映入 5. 博学的人 6. 本文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7. 指嘈杂的音乐;扰乱(或使受到扰乱)8. 调弄,弹奏 9. 官府的公文;使劳累 10. 佛经二.基础知识填空 1. 刘禹锡,梦得,唐 2. 用韵 3. 对偶三.1. 山不一定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闻名。 2. 谈笑往来有渊博

8、的学者,没有粗俗的人。3. 没有嘈杂的管乐之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4. 有什么简陋的呢?四. 1.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2. D3.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 保持高尚节操;安贫乐道;借物抒情 5. C 6. 从建筑和室内布置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7. 略 8. 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9.(1)山不一定高,有仙人就能天下闻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就能显示灵异。(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马说复习课教案 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熟练背诵课文,准确翻译课文并掌握文章内容 能力目标:掌握文言文复习规律

9、,对作品加深理解,提高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认识识别人才的重要 教学重点:能背诵并默写课文,掌握字、词、句意,并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在了解背影的基础上理解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做好开放创新题,并认识到把握机遇的重要性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学案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导入语:古往今来写马的文章中,以韩愈的马说最为著名,这节课,我们就以马说一课的复习,一起来探讨文言文复习的规律。文言文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文言文阅读都考察什么呢?大家一起

10、来看:指生朗读 知己知彼文言文阅读的考试内容 v 掌握文学常识 v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v 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v 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归纳文章内容要点v 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挑战第一关 看谁一马当先 你真的了解韩愈吗?要深刻了解作品内容,须先了解作者。关于韩愈,你知多少?1、出示内容如下:指生读 马说的作者 ,字 ,河南河阳人。祖籍昌黎,故又称 ; 代 家, 家。散文尤其著名,有“ ”。的美誉,是“ ”之一。本文选自 。他与柳宗元并称为 “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人,唐代文学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韩愈早孤,由兄嫂抚养成人,他自幼刻苦好

11、学,知识渊博,他写的散文笔力雄健,流畅明快,成就很高,有“文起八代之衰” 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 古文运动”倡导者,是“ 唐宋八大家”之首世称韩昌黎,谥号“文” ,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曾学其作品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初春小雨等 2、释题并明确体裁:说得不错,再深入了解一下,周敦颐 爱莲说 柳宗元 捕蛇者说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灵活,但讲究文采,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近 。“马说”即“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挑战第二关 喜看万马奔腾 背诵全文师:同学们,鼓足士气,让我们进入第一环节基础知识关

12、,每一位同学都很出色,要坚信:站起来你就是风景! 生快速背诵课文,师巡视之后检查背诵情况分别找男女生各一名来背:师:首先请大家快速背诵课文看谁背得又快又准! 师:谁来背? (带头鼓掌)男同学这么优秀,女同学自然不甘示弱,来一个? 挑战第三关 看我快马加鞭 这些知识点你掌握了吗?1、生默看注释一遍;师:同桌之间口头互测重点词、句。挑选你认为考试中最容易考的。开始! 2、针对不理解的字、词、句质疑(勇敢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3、师出示检测题:解释划线词,学生快速抢答规则:师读题,说开始,再答题 A 组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食马者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之不能尽其材;才美不外见;其真无马邪 师强

13、调:通假字最爱考,写清同谁最重要 B 组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安求其能千里也 真无马邪不以千里称也 策之不以其道 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马之千里者 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师强调:一词多义,不同意思要分清 C 组 古今异义 是马也 虽有名马 或尽粟一石 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三峡: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送东阳马生序:或遇其叱咄 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 D 组 词类活用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千里:名词用作动词,日行千里 师强调:结合句子理解最

14、重要 E 组 重点词语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一食或尽粟一石 是马也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4、复习重点词语,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吗?老师“招你一招”巧做知识卡片 通假字勤整理,一词多义要分清古今异义巧归纳,词类活用记心中 不管复习哪一课,只要你精心制作知识卡片,定会有所收获心动不如行动,马上开始啊! 挑战第四关 一路马不停蹄 理解翻译重点语句我出你译,男女生擂台赛 1、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5、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翻译句子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字字落实 。特别是句子中的重点词语。要注意特殊的句式、特殊的语序、省略的成份。 2、男女生闪亮登场,真让我大开眼界,思考什么样的句子最爱考? (1)特殊句式(如:省略句、倒装句) ;(2)运用修辞之句(如排比、对偶等) ;(3) 含有重点词语的(如:通假字 、词类活用、古今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