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东省高考语文预测题(九) 含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9129128 上传时间:2017-11-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9.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山东省高考语文预测题(九)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年山东省高考语文预测题(九)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年山东省高考语文预测题(九)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年山东省高考语文预测题(九)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年山东省高考语文预测题(九)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山东省高考语文预测题(九)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山东省高考语文预测题(九) 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2013 年山东省高考语文预测题(九)第 I 卷(共 36 分)一、 (15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赧(n n)然 僭(jin)称 皈(pn) 依 祓(f)除B荫(y n)凉 虫豸(zh ) 蛊(g)惑 菲(fi)薄C蓬蒿(go)虔(qi n)诚 厮(s )杀 干(gn)练D省(shng)察殷(yn)红 攫(ju)取 追溯(s)1.B. (A 皈 u 依 C.蓬蒿 ho D.省察 x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诋毁 想当然 韬光养晦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B销赃 敲边鼓 自行其是 风生鹤唳,草木皆兵 C炫耀 讲意气 怦然心动 一言既

2、出,驷马难追 D洽谈 破天荒 先发治人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2 A(B “生”应为“声” ;C“意”应为“义” ;D“治”应为“制” 。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为了弄清这句话的出处,判断对方说法的真伪,老先生跑了许多图书馆,_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这位教授认为青年学生应读懂一些为人_之道,做事要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雨势突然增大,组委会不得不_了今天的比赛,并表示将向观众赔偿门票损失。A批阅 处事 终止 B批阅 处世 中止C披阅 处世 中止 D披阅 处事 终止3.C(披阅:披览,阅读;批阅:阅读并加以批示或批改;处事:处理事务;处世:在社会上活动,跟人来往相

3、处;终止:结束、停止;中止:做事中途停止。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A影视明星代言虚假广告虽为舆论所不耻,但身为公众人物的他们依然乐此不疲,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可以轻易找到借口,开脱责任。 B在海子留存的 300 多首抒情诗中,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被人们广为传颂的诗篇,同时也是被人们极容易误读的诗篇。C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民群众的代步工具也鸟枪换炮,由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甚至小汽车,节能环保的电动车也备受青睐。D尽管目前金融危机让部分企业减少了人才的需求量,但一些大中型企业从长计议,借机进行人才储备,有针对性地吸纳专业后备人才。4 C(鸟枪换炮:比喻情况有很

4、大的好转或条件有很大的改善。A 不耻:不以为可耻,应用“不齿” 。不齿:不与同列,表示鄙视。B 传颂:辗转传布颂扬。传诵:辗转传布诵读。应用“传诵” 。D 从长计议:指慢慢儿地多加商量,不急于作出决定。此处应用“长计远虑”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近日确认,在实施管道改造时,由于操作失误,导致含微量余氯的生产辅助用水进入到饮料生产用水中。B出版业当然要讲究装帧艺术,讲究宣传造势和市场营销,但要想真正赢得读者、赢得市场,最终还是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C网络谣言的特点就在于传播的迅猛和来源的不确定。面对铺天盖地的谣言,人们往往容易忽视最基本的事实

5、。D这所创建于上世纪 20 年代初期的商学院是这座滨海城市的唯一的一所大学,这所大学一直对孩子们充满了神秘感。5 C(A结构混乱,由于导致,无主。 B逻辑混乱,一面对两面。D 主客体倒置)二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恭敬 ”连用,表示态度温顺和蔼。古时候,这两个字却各有侧重, “敬” 是内心修养, “恭”则是这种修养的外在反映或者显现。先说“ 敬 ”。在儒学看来,人心(性)至善至妙,但是作为个体,人在出生之后,就会受到各种后天欲望、情绪的干扰,从而使至善至妙之“心”受影响、被遮掩。如何才能保证不失本性之真呢?也就是说如何才能保住个性且使之与集体意识一致呢

6、?这就必须要持“敬” 。朱熹曾说“主一无适之谓敬” ,他所说的 “一”,不是特指某一具体事或物,而是具有丰富儒学内涵的哲学概念,是“ 道” 所生之“一 ”,也就是最为纯真的人之天性。而“无适”并不是无所适从,而是持守专注,不起别念。可以看出,朱熹所理解的“敬”就是将全副心思用到对“道” 的体悟和把握上。宋儒曾拿礼中“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这两句话解释“敬” :拿一只空杯子,也应该像拿一杯盛满开水的杯子那样;走进空无一人的房间里,也要像走进有人的房间里一样。不能因为没有开水,就掉以轻心,马马虎虎;也不能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生轻慢之心和不好之念。否则,杯子会因大意而摔掉,心性也会因邪念而亏损。

7、“敬” 在日常实用当中,其作用也是如此之大!再说“ 恭 ”。所谓 “恭”就是“ 敬”的外在表现。现代心理学已经揭示出,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就必然会有相应的表情或身体语言表现出来。 “敬”的内养,也无一例外地会表现在外表上,那就是“ 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一幅端庄肃穆的样子。宋明以来,道学家们往往方巾葛袍,严于治家待人,不苟言笑, “坐如尸,立如斋 ”,透出来一股僵腐之气,所谓“道貌岸然” ,指的就是这种形象。在儒学统一的价值标准下培养出来的道学家,也有着统一的行为规范和言行举止。表面上看,似乎是超凡脱俗的必然产物,事实上它不仅扼杀了个性,而且也从根本上与孔子“因材施教”的精神相

8、违背。 “道貌岸然” ,恰好是儒学走向僵化的标签。宋儒忽然从先秦经典里找到一个“敬”来解释修身的手段,很可能是受佛教重“定” 的影响。儒士们持敬的态度,跟僧侣日常的修为做早晚功课很是类似。更主要的是,持敬要求专心一致,也跟“定” 中之境有几分类似。一般所谓“ 入定”指思绪不起,使慧心呈现;而持敬也是专心于一处,不作他想,以便内养充盈,真性流露,通于大道。若果真如此,那么,宋儒重敬,还说明了另外一个儒佛融合的问题。不过,敬到底还有儒学色彩,因为敬时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而“ 定” 则打断了与现实生活的一切束缚,是精神自由生慧得“悟” 的必要手段。二者一重“ 有” ,一重 “无”,这也许可以说是

9、儒佛二教价值指向上的不同的必然结果吧。虽然“ 恭敬 ”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很浓的封建色彩,甚至给人僵化和腐臭之味,但是,作为内修的一种手段,恭敬要求个体以温和的态度待人接物,却是值得肯定的。任何时候,盛气凌人总是给人留下坏印象,而且也损害了自己的人格,不如温厚和顺给人亲切感,这一点,却是必须记住的。(选自传统文化导论 )6下列对于“恭”“ 敬”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敬” 强调内心修养,保持纯真的天性,不起别念,其实就是理学家朱熹要求的“ 敬”。B “恭”按照宋明以来儒学标准,强调人们要时刻端庄肃穆,不苟言笑;但难免趋向极端。C “恭” 是“ 敬”的外在表现,道学家的“道貌岸

10、然”其实就是儒学创始人孔子要求的“ 恭”。D “敬” 要求人们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从而实现个性舒展且与集体意识的统一。6 C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道学家的道貌岸然其实就是儒学创始人孔子要求的恭 ”有误,从第三段“宋明以来,道学家们往往方巾葛袍,严于治家待人,不苟言笑, 坐如尸,立如斋 ,透出来一股僵腐之气,所谓道貌岸然 ,指的就是这种形象” “表面上看,似乎是超凡脱俗的必然产物,事实上,它不仅扼杀了个性,而且,也从根本上与孔子因材施教的精神相违背。 道貌岸然 ,恰好是儒学走向僵化的标签”等句内容来看,道学家的“道貌岸然”和儒学的“恭”已是“貌合神离”了。7从原文看,

11、下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主一无适之谓敬”,说明几乎所有的宗教都认为,人心(性)容易受到后天各种欲望的影响和蒙蔽。B “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说明一个人如果能保持“ 敬” ,就可能防止心性因邪念的侵入而受损。C “俨然人望而畏之” ,说明道学家的重要使命就是使人敬畏,从而达到修身养性,规范行为的目的。D “入定”本是佛教概念,原本指思绪不起,慧心呈现,但后来被儒家借用,用来说明专心致志的益处。7 B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 项, “几乎所有的宗教”有误,文中主要论述了儒家相关的观点,第四段为进一步论述儒家的观点,又举了佛教的 “定”加以比较,但并未言及其他宗教。

12、C 项, “重要使命就是使人敬畏,从而达到修身养性,规范行为的目的”有误,第三段的有关论述意在说明道学家的“道貌岸然”与儒学的精神相背,是儒学走向僵化的标签。D 项“后来被儒家借用 ”有误,原文第四段为 “宋儒忽然从先秦经典里找到一个敬来解释修身的手段,很可能是受佛教重定的影响” 。8下列不属于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 “恭”与“ 敬”虽然在古代各有侧重,有所区别,但是今天已经连用,表达相同的含义。B作者认为,宋朝时候“ 敬” 的含义与先秦时代并不完全一致,这反映了儒学在时代变迁中的新发展。C作者认为, “恭敬” 表示态度温顺和蔼,虽然具有很浓的封建色彩,但是仍具有现实指导

13、意义。D作者认为,如果不理解“恭敬”的准确意义,就会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掉以轻心,生出轻慢之心。8 D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从第二段“宋儒曾拿礼中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这两句话解释敬 ”一句可知, “如果不理解恭敬的准确意义,就会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掉以轻心,生出轻慢之心”与原文不符,更非作者的观点。三、 (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12 题。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 ,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 ,皆能传其业。好倜傥大节,当世以是高之。元帝时,华阴丞嘉上封事,言“治道在于

14、得贤。平陵朱云,兼资文武,忠正有智略,可使以六百石秩试守御史大夫,以尽其能”。上乃下其事问公卿。太子少傅匡衡对,以为 “大臣者,国家之股肱,万姓所瞻仰,明王所慎择也。而嘉猥称云,欲令为御史大夫,妄相称举,疑有奸心,渐不可长,宜下有司案验以明好恶。 ”嘉竟坐之。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孔子所谓 鄙夫不可与事君, 苟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 ”上问:“ 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 ”上大怒,曰:“ 小臣居下讪上,迁辱师傅,罪死不赦。 ”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

15、。云呼曰:“ 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 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争。 ”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 “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云自是之后不复仕,常居鄠田,教授诸生。时出乘牛车从诸生,所过皆敬事焉。薛宣为丞相,云往见之。宣备宾主礼,因留云宿,从容谓云曰:“在田野亡事,且留我东阁,可以观四方奇士。 ”云曰:“ 小生乃欲相吏邪?” 宣不敢复言。云年七十余,终于家。病不呼医饮药。遗言以身服敛,棺周于身,土周于椁,为丈五坟,葬平陵东郭外。 (选自汉书 朱云传 )注鄠( h)县,在陕西省。9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宜下有司案验以明好恶案:通“按” ,察看、审察B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厉:严厉C及后当治槛 治:修理、修补D以旌直臣 旌:表彰9 B(“厉”应解释为 “警戒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上乃下其事问公卿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B万姓所瞻仰,明王所慎择地间以诗记所遭C 臣敢以死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