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复习资料(第二版)程准中主编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19127651 上传时间:2017-11-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会计复习资料(第二版)程准中主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基础会计复习资料(第二版)程准中主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基础会计复习资料(第二版)程准中主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基础会计复习资料(第二版)程准中主编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基础会计复习资料(第二版)程准中主编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会计复习资料(第二版)程准中主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会计复习资料(第二版)程准中主编(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计复习资料注:该资料中标注了“”的为老师重点提示过的,可以多注意一下。根据龚老师的勾画整理出来的,希望对我们的复习所有帮助作者:W Y C 2015/6/251第一章总论1. 会计的概念: (P8)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真实合法的凭证为依据,通过采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连续、系统和综合的核算和监督,生产出可靠、相关的信息,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经济决策需要的一项管理活动。2. 会计的特征: (P8)(1)以货币为主要尽量单位;(2)对经纪活动进行综合、连续、系统和全面的核算和监督;(3)以合法凭证为依据;(4)有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3.会计的基本职能 (P1

2、0)我国会计法将会计的基本职能界定为核算和监督,即进行会计核算和实行会计监督。4.会计的对象: (P11)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是社会在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运动,这种价值运动是能用货币连续、系统、全面、综合表现的,也可叫资金运动,这是会计对象的最一般表述。从一般意义上说,会计的对象就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即能用货币表现的各项经济业务。 (P30)5.制造业企业的资金运动 (P11)由于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比较复杂又最为完整,所以以制造业企业为例,来阐述其资金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制造业企业资金运动的形式具体表现为资金进入企业、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循环与周转和资金

3、退出企业。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包括供应、生产和销售等环节。企业的资金,随着供、产、销三个过程的进行,从货币资金开始,依次转化为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最后又回到货币资金,这一转化过程叫做资金循环。资金周而复始的循环成为资金周转。6.会计基本假设(P14)(一)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又称为会计个体,是指会计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明确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二)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是指企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将会持续的经营下去。(三)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是指

4、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相等的会计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短于一年的会计期间统称为会计中期。(四)货币计量假设货币计量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为计量单位,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货币计量假设,规定了会计核算的同意计量尺度货币。7.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P19)(一)可靠性可靠性是指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项目完整、资料可靠。(二)相关性相关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

5、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注: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主要要求,其关系是:1.可靠性是第一位的,相关性是第二位的。2.可靠性和相关性都是服务于“决策有用性的” 。(三)可理解性可理解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四)可比性可比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一个主体的信息只有在它能在相关的横向和纵向进行比较四,其信息的效用才能得以真正发挥。(五)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六)重要性重要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

6、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七)谨慎性谨慎性是指企业对某些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尽可能避免高估资产或收益、低估负债和费用。(八)及时性及时性是指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3不得提前或者延后。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要求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及时收集会计信息;二是及时处理会计信息;三是及时传递会计信息。8.七种会计核算方法 (P22)(一)设置账户 (五)成本计算(二)复式记账 (六)财产清查(三)天之和审核会计凭证 (七)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四)登记账簿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1.会计要素 (P30)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

7、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又称为会计对象要素。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姜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前三类表现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属于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后三类表现资金运动的显著运动状态,属于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一)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1】资产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资产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经济资源,可以作为要素投入到生产经营中去。究其存在形态来看,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既可以是货币形式的,也可以

8、是实物形式的。(2) 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资产,曾经拥有但在过去已经消失的经济资源,不能在列作企业的资产;资产也不能是预期的,未来交易或事项以及未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可能产生的结果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3) 资产必须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所为拥有是指法律意义上的拥有,即所有权全部转移,企业付清了资产全部的价款并取得所有权凭证。所为控制是指企业持有资产所有权的法定权利。(4)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若郭某向物品预期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2】负债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业务。负债具有以下几个特

9、征:(1) 负债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是企业当前承担的一项经济责任。(2) 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往往需要用资产或提供劳务方式偿付债务。有时,企业可以通过承诺新的负债或转化为所有者权益来了解一向现有的负债。(3) 负债反映了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负债一般都有确切的债权人、到期值和到期日。【3】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有以下几个特征:(1) 它是一项永久的投资。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所有者权益一般不需要由企业归还给投资者。(2) 企业清算时,所有者权益置于债权人权益之后,所有者权益只有在清

10、偿所有负债之后才返还给投资者。(3) 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有权参与企业管理和利润分配。(二) 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1】 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产品收入、劳务收入、租金收入等,不包括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注:出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并非企业的日常活动,这种偶发性的收入不应确认为收入。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实质上属于让渡资产所有权,出售不需要的材料的收入属于企业日常活动中的收入,因此应确认为企业的收入,具体确认为其他业务收入。【2】 费用费用是指企业在日产分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

11、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注:费用的发生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减少,也可能表现为负债的增加,也可能二者兼而有之。【3】 利润5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实现的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利得和损失等。1. 会计等式 (P39)资产=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二者结合可得:资产=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第三章账户与复式记账1.会计科目 (P50)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项目名称。2.账户 (P55)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来连续、系统的记录经纪业务引起的各会计要素增减变

12、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3.复式记账法 (P59)复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4.借贷记账法. (P59)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更复式记账方法。5.借贷记账法的主要特点 (P60)【1】 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将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方,左边用“借”表示,右边用“贷”表示。【2】 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6.会计分录 (P65)会计分录也称为记账公式,是指按照复式记账要求,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

13、业务应指出其应登记的账户名称、方向和金额的一种记录。7.试算平衡 (P67)试算平衡是根据会计等式和记账规则来检查和验证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过程。借贷记账法下试算平衡的方法包括发生额试算平衡和余额试算平衡两种。【1】 发生额是算平衡法发生额试算平衡法是指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来检验本期发生额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其公式为: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2】 余额试算平衡法【3】 余额试算平衡法是指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来检验本期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方法。根据余额时间不同又分为期初余额平衡与期末余额平衡两类。

14、其公式为全部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注:在实际工作中,发生额试算平衡和余额试算平衡工作,一般是通过定期编制试算平衡表来完成的。试算平衡表是一张记录每个账户的名称、发生额和余额的一种账户汇总表。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可以检查和验证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如果表中每一个大栏目借贷双方金额合计不相等,就可以肯定账户的记录或者计算有错误。但是,如果表中每一个大栏目借贷双方金额合计相等,也只能说明账户记录和计算基本正确,而不能绝对地肯定记账或计算没有错误。因为有些错误并不影响试算平衡表中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比如,漏记或者重记某一

15、项经济业务。8.平行登记 (P69)平行登记是指没想经纪业务发生后,既要在总分类账户中进行登记,又要在明细分类账户中进行登记。其要点可概括为:(一) 同期间登记(二) 同方向登记(三) 同金额登记第四章企业主要经营过程核算和成本计算注:该章主要掌握会计分录的书写第五章会计凭证1.会计凭证 (P124)会计凭证是记录经纪业务的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作为登记账簿的7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证明文书。1. 会计凭证的种类(P124)会计凭证按其填制的程序和用途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种。(一) 原始凭证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指经济业务发生时直接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

16、的最初书面证明。原始凭证的主要作用在于准确、及时、完整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历史面貌,并可据以检查有关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二) 记账凭证记账凭证又称记账凭单,是指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编制的,用以确认会计分录,直接作为登记账簿依据的一种会计凭证。记账凭证的主要作用在于根据原始凭证反映的经济内容加以归类整理,确定会计分录,减少记账差错,便于对账和查账,从而提高记账工作的质量和会计核算的效率。2. 原始凭证的分类 (P135)(一) 原始凭证按其来源不同分为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1】 外来原始凭证外来原始凭证是指在经济业务完成时,从其他单位或个人直接取得的凭证。外来凭证来源于企业外部。如购买材料从购货单位或个人取得的发票,托运货物从运输部门取得的运单,出差乘坐的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