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田阳高中2013-201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9124974 上传时间:2017-11-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田阳高中2013-201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西田阳高中2013-201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西田阳高中2013-201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西田阳高中2013-201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西田阳高中2013-201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田阳高中2013-201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田阳高中2013-201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 10 月月考历史试题(命题者:胡国繁命题时间:2013 年 10 月 10 日)(本试题分为第 I 卷和第 II 卷两部分 第 I 卷为客观题 60 分,第 II 卷为主观题 40 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第 I 卷客观题( 60 分)一、选择题(都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少选、不选都不得分,每小题 2 分,共 30 题共 60 分)1.右图是河南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除了少数属于记事外,大部分属于王公问卜的记载。该记载主要反映了我国早期的政治特点为()神权和王权的结合 当时的王公贵族喜欢问卜甲骨文不能反映当时历史当时人们对甲骨的迷信盛行2.据说周

2、公东征以后,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其中的“封建”指的是( ) A分封诸侯国 B进行封建改革 C实行宗法制 D任人唯亲3.史记载:(楚庄王)击败晋,遂行至洛,行兵至于周郊。周定王派使臣王孙满犒劝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日:“在德不在鼎。”楚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上述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鼎是王权的象征 B周天子对王国控制松驰 C诸侯国仍很尊重周天子 D分封制走向瓦解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家族宗法观念浓厚个人名利色彩鲜

3、明 聚族而居根深蒂固5.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其特点不包括()图一 太庙 图二 祠堂嫡长子继承制 . 神权与王权的结合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 .“国”与“家”结合,家国一体6.一次考古中发掘出古代石刻一方,上有纪文:“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乃今皇帝,一统天下,兵不复起。 ”据此判断,这块刻石最早应出自( )A西周 B元代 汉代 D秦代7、秦朝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8.韩非子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

4、下列首先实践上述政治思想的是( )A封邦建国 B确立皇帝制度 C置“三公” “九卿” D全国郡县化9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赵姓排第一;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朱姓排第一。这种排列的不同主要体现了( )中央集权的强化 皇权的独尊 等级的森严 文化专制的扩展10.据 汉书记载,某一官员“巡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A丞相 B郡守 C州牧 D刺史11.唐朝元和年间,中书省丞相皇甫禣奏请减少内外官俸钱,门下省官员崔祐认为此法不妥,封还诏书,皇帝采纳了崔祐的意见,皇甫鎛的建议作罢。由此可见( )A唐朝时期的丞相权力大于皇权 B.

5、唐朝三省制有互相制衡和分散相权作用C唐朝门下省权限高于中书省 D唐朝的中枢机构具备君主立宪制特征12.隋唐时期确立和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当时人们根据具体职能把“六部”分别概括为“富” “贵” “威” “严” “贫” “ 贱”六字。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分析, “贱”最有可能描述的是( ) A刑部 B礼部 C工部 D吏部13. “承先祖一脉相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耕惟读。 ”这副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战国晚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14.史学家钱穆指出“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地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 。下列文献史料与“此制”

6、直接相关的是( )A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魏源默觚下治篇九 )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班固汉书董仲舒 )C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杜佑通典选举典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15.嘉定二年(1210 年)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A尚书省 B参知政事 C枢密院 D军机处16右图显示的是中国古代某王朝在青藏高原没置机构加强统治。这个朝代是( )秦朝 唐朝 元朝 清朝17.下图描述的

7、是我国古代地方权力强弱升降的变化,其中较为符合实际的是( )18.“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 ).处理军政要务.协助处理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处理边疆民族事务19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有个军机大臣和珅,被称为 “贪污之王”,他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关于清朝的军机处说法正确的是()A设置于光绪帝时期 B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C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D限制了皇帝的权力20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

8、 1514 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 325 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这场战争是指()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1.1876 年葛元煦游沪杂记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 ”“香港兴” “上海兴”都是因为签订了()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22.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写道:“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与“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被割占有关的条约是 马关条约 北京

9、条约 辛丑条约 南京条约23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A1840 年 B1860 年 C1895 年 D 1921 年24.右图是清末上海神州画报上的漫画此之谓中国之独立 ,其中场景最早可能出现在()A 南京条约之后 B 北京条约之后C 马关条约之后 D “门户开放”政策之后25.中国是在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的“祝贺”声中进入 20 世纪。这里的“礼物”指的是()A火烧圆明园 B 割占宝岛台湾 C签订辛丑条约 D提出“二十一条”26.右图是八国联军侵华时发行的明信片(旗上的字:CHINA) ,据此判断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10、A.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时是庚子年B.八国将中国瓜分完毕C.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7.有学者说:鸦片战争后,东来的资本主义列强,既是“强盗”也是“先生” 。其中“先生”的主要含义是( )输入工业文明 瓦解自然经济 输入西方宗教 开放通商口岸28为了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中国军民进行了英勇斗争,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件。下列关于爱国军民与事件不能对应的是()A林则徐虎门销烟 B李鸿章收复新疆C邓世昌甲午海战 D刘永福 保卫台湾29.美国人石约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一书中写道:“无论如何,起义虽只是象征性、鲁莽的行动,但却是政府和人民联合行动的例证,

11、由此能使西方从中吸取教训。 ”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反割台斗争 D.新文化运动 30.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健康,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中 B辛亥革命中 C义和团运动中 D新文化运动中第 II 卷客观题(40 分)二、材料解析题(31 题 28 分,32 题 12 分,共 40 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

12、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大变动”分别指什么?(6 分)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摘自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三:自古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

13、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穏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2)据材料二、三分析,唐太宗与明太祖在丞相作用的看法上有何不同?(6 分)概括其主要做法?(2 分)材料四 有位史学家说: “科举制度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了国家的政治。 ”清末维新人士则认为:科举制度“锢智慧” , “坏心术” , “滋游手” ,造成了“破坏人才,国随贫弱”的后果。 (3)材料四中这两种看法是否相互矛盾?(1分)对科举制的全面评价应该是什么?7分材料五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是围绕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而进行的。汉初,实行分封制,由于诸侯国势力的发展威胁了中央集权,从汉景帝到汉武帝逐步削弱诸侯国的势力,解除诸侯王军政大权。西汉后期,以道作为监察区,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北宋由文臣做地方官,地方军政、财政、司法、市场等权被分散。元朝通过宣政院加强对地方尤其是边疆的有效管辖,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4) 在材料五中有三处是错误的,请指出并给予更正:6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材料一: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