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讲座白居易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19120798 上传时间:2017-11-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讲座白居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国学讲座白居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国学讲座白居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国学讲座白居易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国学讲座白居易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学讲座白居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讲座白居易(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白居易一、人物名片白居易(772 年846 年),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 诗王”之称,与李白、杜甫一起被后人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 、 卖炭翁 、 琵琶行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钱塘湖春行 、 暮江吟 、 忆江南 、 大林寺桃花 、 长相思 、 观刈麦等。 二、生平事迹祖籍山西太谷县,后迁下邽(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 。白居易的祖父后来在河南巩县当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就举

2、家搬迁到了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出生于新郑县,出生不久,河南一带便发生了战事。蒲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参军授徐州彭城县县令(公元 780 年) ,一年后因白季庚与徐州刺史李洧(wi)坚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别驾,为躲避徐州战乱,他把家居送往宿州符离安居。白居易得以在符离度过了童年时光。白居易与符离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和符离人刘翕习、张仲远、张美退、贾握中、贾沅犀并称“符离五子”,他们经常游山玩水,饮酒作赋。白居易自幼聪颖,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都生出了疮,手都磨出了茧,年纪

3、轻轻的,头发全白。他的诗不仅在中国有巨大影响,在日本和朝鲜等国也有广泛影响,他还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 。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故号“香山居士” 。武宗会昌六年(公元 846 年) ,白居易去世于洛阳,享年 75 岁,葬于洛阳香山, 李商隐为其撰写墓志铭。他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晚年与“诗豪”刘禹锡友善,称“ 刘白”。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

4、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最为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叙事诗中琵琶行 长恨歌 卖炭翁等极为有名。他一生创作了近3500 首诗篇,他的诗歌现存的有 2800 多首,比其他唐代诗人流传下来的都多。白居易的诗流传极为广泛,他的好友元稹曾说:“禁省、观寺、邮侯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夫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刻板)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 ”。白居易的诗文不仅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日

5、本、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日本嵯峨天皇,曾大量抄写吟诵;鸡林(新罗国) 宰相出重金搜求白诗,一篇一百金。自从有诗以来,其作品为外国人士所珍视,白居易可算是第一人。在如今的白居易墓园,日本人曾立碑一方,称白居易是“日本举国敬仰的文学家”, “日本文化的恩人”。初露峥嵘白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应该算是“ 神童”类的人物,相传他说话时就认识“ 之”、 “无”两字,五六岁便学写诗,九岁便能够辨别声韵;当然白居易也是很刻苦用功的,他自己曾叙述:“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 ”在他十六岁那年,父亲白季庚在徐州做官,让他到京城长安

6、去见世面,结交名人。当时,长安有一个名气很大的大诗人名叫顾况。每天都有很多人去拜访他,这些人不是名流就是显贵,顾家门前鞍马不断。白居易听说了顾况的名气,就带了自己的诗稿,到顾况家去请教。2顾况看到白居易孤身一人,年未满弱冠,心中不悦。就疑惑地问:“你家住那里啊?”他连忙答道:“晚生姓白名居易,从符离家乡来冒昧拜见先生。 ”说完就恭敬地送上名帖和诗卷。顾况瞅了瞅这个小伙子,又看了看名帖,看到“居易”两个字,忍不住打趣地说:“近来长安米价很贵,只怕居住很不容易呢!”白居易被顾况说的满脸通红,仍然低头恭恭敬敬地站在旁边请求指教。顾况拿起诗卷随手翻着翻着,他的手忽然停了下来,眼睛盯着诗卷,轻轻地吟诵起

7、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顾况读到这里,脸上显露出兴奋的神色,马上站起来,紧紧拉住白居易的手,热情地说:“妙啊!能够写出这样的好诗,住在长安也不难了。 ”接着又抱歉地说:“刚才跟您开个玩笑,您别见怪。 ”打这次见面以后,顾况十分欣赏白居易的诗才,逢人就夸赞白居易的诗。一传十,十传百,白居易的名声在长安传扬开来。他就像一棵破土而出的幼苗,开始崭露峥嵘。爱情悲剧白居易少年时住在符离(今安徽宿县符离集 ),和东邻之女 湘灵姑娘长期相爱,感情非常深厚。由于家教太严,双方都不敢将关系公开,只有暗暗地往来,以至于双方的父母都不知道。后来白居易按父亲的要求离开符离去长安时,双方都

8、发愿永远相爱,不负少年之约。可惜此后白居易经常辗转洛阳、襄阳等地,不能回去见心上人,但是他的心却一刻也没有离开过符离的湘灵姑娘。贞元十六年,白居易考中进士,开始了官场生活。这一年他 29 岁,很多达官贵人给他做媒说亲,可是他都没有答应,因为他心中还是想念着湘灵姑娘,总想有一天能回到符离去相见。这一天终于来到了,贞元十九(803)年冬,白居易回到了符离,可惜这次不是回符离定居,而是按父母的意愿去搬家(搬到陕西下邦 )。年已 32 岁且名噪诗坛的白居易,依然冲不破封建礼教的桎梏。和当年一样,他没有勇气去公开地和湘灵姑娘见面,只是在搬家完毕,临走前才悄悄去和湘灵姑娘告别。由于怕别人知道了,既不敢哭,

9、也不敢说话,双方都忍受着极大的痛苦。白居易有一首潜别离写出了当时的情形:“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这次分别后,白居易和湘灵姑娘便再没有见过面。但白居易仍不能忘情,在诗中一再提到湘灵:“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冬至夜怀湘灵 )“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杆独自愁。 ”(寄湘灵) 他们的结合不会再有希望了,白居易苦闷万分,写了一首感秋寄远诗:“惆怅时节晚,两情千里同。离忧不散处,庭树正秋风。燕影动归翼,惠香销故丛。佳期

10、与芳岁,牢落两成空!”结婚的佳期与最美的年华都成了一场空,岂不伤感。元和二年(807 年),白居易在周至任县尉,这时他已 36 岁,依然是孑然一身。孤独和寂寞折磨着他,他只有寄情于花草,把花当作情人。他的戏题新栽蔷薇诗直呼出了他的心声:“少府无妻春寂寞,花开将尔作夫人。 ”白居易直到 37 岁才结了婚,婚后和杨氏夫妻关系并不坏,但白居易仍然时时想起少年时代的女友湘灵姑娘。当年湘灵姑娘曾送给白居易一双鞋子,白居易一直保存着,多年来,不论在朝在野,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元和十年(815 年) ,白居易贬江州司马,于是又将鞋子带到了江州。第二年春天,他将衣物一类的东西摊在院子里晒太阳,忽然见到那双鞋子

11、,少年时的历历往事便一起涌上心头。他又想起了当年的湘灵姑娘。这时白居易已是 45 岁的人了,仍禁不住思绪翻腾,感叹再三,赋诗抒情:“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永愿为履綦,双行复双止。 自吾谪江郡,漂泊三千里,为感长情人,提携同到此。今朝一惆怅,反复看未已。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可嗟复可惜,锦表绣为里。况经梅雨后,色黯花草死。素口蛮腰,蓄妓玩乐蓄妓玩乐始自东晋,唐代比较普遍,而在白居易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为了涤除人生烦恼,白居易以妓乐诗酒放纵自娱。他蓄妓与嗜酒无度,直到暮年。从他的诗中知姓名之妓便有十几个,最出名的是小蛮和樊素。唐孟棨本事诗事感中记

12、载:“ 白尚书( 居易)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3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也就是说,美姬樊素的嘴小巧鲜艳,如同樱桃;小蛮的腰柔弱纤细,如同杨柳。现代人形容美女说樱桃嘴、小蛮腰或杨柳腰,就是从白居易那里学过来的。另外据容斋随笔上说,白居易有首诗,叫做小庭亦有月云:“小庭亦有月,小院亦有花。菱角执笙簧,谷儿抹琵琶。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左顾短红袖,右命小青娥”白居易自己做注说:“菱、谷、红、紫,皆小臧获名。 ”臧获,即家妓。诗中的菱角、谷儿、紫绡、红绡等女子都是他的小妾或家妓。早年白居易曾上书极力反对皇帝选美,不想白居易后来也沉溺于声色之中。当然唐代士大夫们蓄妓并非只有白一人,

13、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白居易后来老了,体弱多病,决定卖马和放妓,他不希望他们跟着自己吃苦。但是他心爱的马居然反顾而鸣,不忍离去。樊素和小蛮等人对白居易还是蛮有感情的,她们都不忍离去。当然最后樊素和小蛮还是走了,这也算是为她们的后来的幸福着想吧,白居易思念中写道:“两枝杨柳小楼中,嫋娜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五年三月今朝尽,客散筵空掩独扉;病与乐天相共住,春同樊素一时归。 ”老妪解诗作为一个大诗人,一个天才的诗人,白居易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他的诗歌不但在艺术形式上是多样的,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也是多样的。白诗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通俗易懂,明白晓畅,但同时又经过千锤百

14、炼,作了许多艺术加工。诗坛曾流传老妪亦解白诗的佳话。据说白居易每做一首诗,自己反复吟咏,觉得可以之后,再拿去念给不认识字的老太太听。如果老人听不懂,他马上又回去修改,这样反复数次,直到老太太能听懂为止,所以白居易的诗流传极为广泛。王安石叹道:“世间好语,都被杜甫说尽,世间俗语,又被白居易说尽。 ”明代诗论家胡震亨唐音统签中曾有宋朝诗人张文潜看到过白居易诗手稿的记载,说“真迹点窜,多与初作不侔”,可知白居易作诗、改诗之刻苦认真。他的诗达到这样的艺术水平,是付出了不知多少辛苦才获得的。有个故事说“闻有军使高霞寓者欲聘娼妓,妓大夸曰: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 ,岂同他妓哉?由是增价。 ”连妓女们会背白居易

15、的诗都能身价高一筹,可见白诗的地位和影响。更有一个叫葛清的人,自称“好白诗” ,此人不仅“ 自颈以下遍刺白居易舍人诗,凡三十余处 ”,而且背上也刻上白居易诗中字句, “若人问之,悉能反手指其去处,沾沾自喜”。由于此人常袒胸裸臂于街头且行且歌,市人见之,便呼为“白舍人行诗图”,这人也实在是太痴迷了。为官一生以 44 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兼济天下时期,后期是独善其身时期。29 岁时中进士,先后任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学士,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写了大量讽喻诗,代表作是秦中吟十首,和 新乐府五十首,这些诗使权贵切齿、扼腕、变色。元和六年,白居易母亲因患神经失常病死在长安,白居易按当时的

16、规矩,回故乡守孝三年,服孝结束后回到长安,皇帝安排他做了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六月,白居易 44 岁时,宰相武元衡和御史中丞裴度遭人暗杀,武元衡当场身死,裴度受了重伤。对如此大事,当时掌权的宦官集团和旧官僚集团居然保持镇静,不急于处理。白居易十分气愤,便上疏力主严缉凶手,以肃法纪。可是那些掌权者非但不褒奖他热心国事,反而说他是东宫官,抢在谏官之前议论朝政是一种僭越行为;于是被贬谪为州刺史。王涯说他母亲是看花时掉到井里死的,他写赏花的诗和关于井的诗,有伤孝道,这样的人不配治郡,于是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实际上他得罪的原因还是那些讽喻诗。 贬官江州给白居易以沉重打击,他说自己是 “面上灭除忧喜色,胸中消尽是非心”,早年的佛道思想滋长。三年后由于好友崔群的帮助他升任忠州刺史。元和十五年,唐宪宗暴死在长安,唐穆宗继位,穆宗爱他的才华,把他召回了长安,先后做司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但当时朝中很乱,大臣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穆宗政治荒怠,不听劝谏。于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