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卷2016年广东省中山市华侨中学高三5月高考模拟考试(2016.05)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91176 上传时间:2016-12-0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综卷2016年广东省中山市华侨中学高三5月高考模拟考试(2016.05)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理综卷2016年广东省中山市华侨中学高三5月高考模拟考试(2016.05)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理综卷2016年广东省中山市华侨中学高三5月高考模拟考试(2016.05)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理综卷2016年广东省中山市华侨中学高三5月高考模拟考试(2016.05)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理综卷2016年广东省中山市华侨中学高三5月高考模拟考试(2016.05)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综卷2016年广东省中山市华侨中学高三5月高考模拟考试(2016.0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综卷2016年广东省中山市华侨中学高三5月高考模拟考试(2016.05)(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选择题1. 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别用含 35S 和 32P 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用培养后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B. 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所得子代噬菌体多数具有放射性C. 用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 本实验证明了 主要的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2. 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 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主要通过肽键连接B. 子中都可能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C. 子中“T ”代表每分子 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D. 脱氧核苷酸链上

2、相邻碱基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3.(改编题)下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图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图中的 、代表的物质或结构依次为核孔、糖体、肽链B. 图中是叶绿体中的小型环状 上的基因表达的产物是 质具有催化某种高分子物质合成的作用,则是 合酶 C. 如果 由 n 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则 因中的碱基对数至少为 3由 装成的 催化 52应的过程,由此推测 在于叶绿体基质中4.(改编题)下图为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某高等动物细胞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B. 细胞中含有 4 个染色体组的是 C. 中的染色体数和 子数是 中的两倍 D. 中可发生基因重

3、组5.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具有细胞壁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胆固醇是构成植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葡萄糖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中细胞核是 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葡萄糖是构成麦芽糖、糖原、淀粉和维生素的单体噬菌体细胞中只有一种核酸 %的盐酸能够用于洗去卡诺氏液利用 95%的酒精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时,需要向里面加入无水碳酸钠,目的是防止色素被破坏A. 一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6. 研究表明,乙烯是在细胞的液泡膜的内表面合成的,甲硫氨酸为其前身。如图为乙烯促进果实成熟机理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乙烯是一种气体分子,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均可合成,在实际生产中,经常用于促进果实的成熟,使农

4、产品有计划上市。B. 乙烯等气体分子穿过液泡膜的方式为自由扩散,如从产生部位到作用于相邻细胞的特异性受体,至少要经过 6 层磷脂分子层。C. 植物经乙烯处理后,活性纤维素酶含量增多的原因是乙烯通过加强 复制使相关基因含量增多,从而得到更多的 翻译产物,图中正在进行 3 条多肽链的合成。D. 植物激素的调节决定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从图可知,乙烯可能还具有促进器官脱落的作用。 ( ) A “埃博拉” 病毒在常温下较稳定,对热有中等度抵抗力,56 不能完全灭 活,6030能破坏其感染性,经济C. 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 0颗粒物,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了 均浓度限值,是因为 空气中形成了分散系一

5、定是气溶胶,且富含有害物质,对空气质量D. 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 技术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 时,13 的 H)2 溶液中含有的 目为 准状况下,体含有的分子数为 1解制成胶体,所得胶体中含有的胶体粒子数 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 图是扇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对比中学常见元素周期表,分析其元素的填充规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元素形成的单质晶体均属于原子晶体 B.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易液化,是因为其分子间存在氢键C.、对应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减小D.三种元素形成的盐溶液在 25的 为 710 40 ,在氨 种离子

6、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 ,c(c(c(c( 4 3 23B不同 溶液中存在关系:c(c(H)2c(c( 4 23 3c()c()C在溶液 断降低的过程中,有含 中间产物生成D随着 通入, 不断增大c( )c( 2O)以实现 X Y Z(每步只发生一个反应 )所示转化的选项是( )M M 选项 X Y Z e ,6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 H)3 列有关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A 将充满 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 红棕色变深反应 2 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出现 该钾盐是 入紫色

7、石蕊试液中 紫色褪去 有漂白性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的 苯环上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 异构)共有 10 种B2,2- 二甲基丙醇与 2只含有 C、H、O、N 的有机物的简易球棍模型如图示,该有机物 为同系物 D抗素的分子结构如右图示,则该分子的分子式为 图所示,轻弹簧两端拴接两个质量均为 m 的小球 a、b,拴接小球的细线固定在天花板上,两球静止,两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 =300 ,弹簧水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细线的拉力大小为 簧的弹力大小为 3断左侧细线瞬间,b 球加速度大小为 21断左侧细线瞬间,a 球加速度大小为 3“太极球 ”是近年来在广大

8、市民中较流行的一种健身器材做该项图世昌的博客 ,健身者半马步站立,手持太极球拍,拍上放一橡胶太极球,健身者舞动球拍时,球却不会掉落地上现将太极球简化成如图所示的平板和小球,熟练的健身者让球在竖直面内始终不脱离板而做匀速圆周运动,且在运动到图中的 A、B、C、D 位置时球与板间无相对运动趋势。A 为圆周的最高点,C 为最低点,B、D 与圆心 O 等高且在 B、D 处板与水平面夹角为 。设球的质量为 m,圆周的半径为 R,重力加速度为 g,不计拍的重力,若运动过程到最高点时拍与小球之间作用力恰为 A圆周运动的周期为:2B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B、D 处球拍对球的作用力为2在 B、D 处球拍对球的作用

9、力为 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 S,当滑动变阻器滑片 P 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读数变小,电压表读数变大B小电泡 L 变暗C电容器 C 上电荷量减小D电源的总功率变小17如图所示,电量为+Q 的点电荷甲,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的 O 点,另一个电量为 量为 m 的点电荷乙从 A 点以初速度 它们的连线向甲滑动,到 B 点时速度最小且为 v已知静电力常量为 k,重力加速度为 g,乙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距离为 L,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距离为从开始运动到碰到甲之前的瞬间,乙的加速度逐渐减小C从 A 到 B 的过程中,电场力对点电荷乙做的功为 W=21 A 到 B 的过程中,点

10、电荷乙的电势能减少18据每日邮报 2014 年 4 月 18 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前宣布首次在太阳系外发现“类地”行星 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到达该行星,进行科学观测:该行星自转周期为 T;宇航员在该行星“北极”距该行星地面附近 h 处自由释放一个小球(引力视为恒力) ,落地时间为 t。已知该行星半径为 R,万有引力常量为 G,则下列说法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宇宙飞船绕该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小于2该行星的平均密度为 23如果该行星存在一颗同步卫星,其距行星表面高度为23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2图 A.,倾角为 37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底端有一物块,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 30N 作用

11、下,物块开始沿斜面运动,撤去 F,其运动的 vt 图线如图 0.6,0.8,g10m/可确定()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为 图所示, 在一个边长为 a 的正六边形区域内存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三个相同带正电的粒子,比荷为 点沿 向以大小不等的速度射入匀强磁场区域,粒子在运动过程中只受磁场力作用;已知编号为的粒子恰好从 F 点飞出磁场区域;编号为的粒子恰好从 E 点飞出磁场区域;编号为 的粒子从 上的某一点垂直边界飞出磁场区域;粒子在磁场区域内运动的时间 6T粒子在 上飞出的位置与 E 点的距离 (23)aD. 三个粒子在磁场内运动的时间依次减少并且为 4:2:121如图所示,一矩形金属线框,其中 ab,接有定值电阻 R, m,其它部分的电阻和质量均不计,整个装置用两根绝缘轻弹簧悬挂起来。线框下方处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初始时刻,使两弹簧处于自然长度,且给线框一竖直向下的初速度 v 0,当 第一次运动至最下端的过程中,R 产生的电热为 Q,此过程 始终未离开磁场,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