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实施《体育法》情况汇报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9112733 上传时间:2017-11-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贯彻实施《体育法》情况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贯彻实施《体育法》情况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贯彻实施《体育法》情况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贯彻实施《体育法》情况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贯彻实施《体育法》情况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贯彻实施《体育法》情况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贯彻实施《体育法》情况汇报(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1 -贯彻实施体育法情况汇报2017 年*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情况汇报尊敬的执法检查组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受*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县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情况汇报,请予审议。 一、全县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工作的基本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是 1995 年 8 月 29 日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通过的,1995 年 10 月 1日开始施行。多年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下,全县各级政府坚持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加大全民健身活动的组织力度,

2、研究探索新时期竞技体育发展的体制机制,切实增加对公益性体育设施的建设投入,有力推动了全县体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强化学习宣传,全民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体现了我国体育的法律法规体系和- 2 - 2 -组织体系正在形成并不断完善,使群众体育运动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因此,各级政府把学习宣传法律法规、组织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作为政府依法履行体育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之一,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县上下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专栏、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普及健

3、身知识,开展终身体育教育。同时,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宗旨,将体育法律法规宣传与全民健身活动相结合,通过“全民健身日” 、节会庆典,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体育活动和综合型比赛,培育群众体育健身文化,强化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据不完全统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实施以来,全县上下共出动宣传车 10 多辆(次) ,发放各类宣传材料 1 万多份,拉挂横额 30 多张,宣传标语2 千多条,举办各类培训班 15 次,科普板报 8 期。通过多种途径将法律法规的宣传融入到各项工作之中,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健身意识,提高全民健身素养,有效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

4、 (二)以依法治体为手段,落实各项措施,全民健身“三纳入”工作稳步推进。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将全民健身经费纳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是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刚性要求。体育工作“ 三纳入”是发展体育事业的助推器,也是各级政府履行体育公共服务职能的集中体现。为此,县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精神,- 3 - 3 -多次召开会议,听取全县体育工作情况汇报,凡是涉及全县体育事业发展的大事,县委、县政府都要专门听取汇报,认真研究,及时解决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每逢重大全民健身活动,县四套班子领导都亲临现场指导、参加活动,以实际行动对全民

5、健身工作给予支持,为全民健身做出了表率。在 2017 年和 2017 年连续两年将“发展体育事业、改进公共服务,加快我县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等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将体育事业发展的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给予专项安排,年度增长在 10%以上,2017 年为 15 万,2017 年增至 23 万元。同时,还将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作为专项规划,组织人员认真开展调研和撰写工作。并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实施“两馆一场一中心”建设项目,申报建设一批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及村级篮球场等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之中,进行专门安排部署。各级政府也按照法律

6、法规的要求,明确体育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工作。县直相关部门主动履职,积极配合体育主管部门的工作,使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得到了较好贯彻实施,初步形成了上下一致、左右协调、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全民健身运动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 “三纳入”的工作正在逐步推进,政府依法履行体育公共服务的职能明显增强。(三)以增强全民体质为根本,提高服务质量,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 4 - 4 -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指数。近年来,各级政府始终把满足群众体育需求、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增强人民体质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眼于实施建设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健全群众身边的体

7、育组织、开展群众身边的体育活动为主的“三边工程” ,不断夯实基础,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水平。不失时机的开展了“体育进机关” 、 “体育进社区 ”、 “体育进企业” 、“体育进学校” 、 “体育进农村” 、 “体育进家庭 ”为形式的“六进”活动。组织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举办青少年运动会、职工运动会、农民运动会、妇女健身展示大会和老年人健身活动展示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发挥自身优势和龙头带动作用,不定期的举办各种健身活动和体育比赛;结合我县民间民俗特色,对我县“水上抢活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了挖掘、整理和包装。近年来,每年都组织开展 2 至 3 次的比赛活动,特别是今年春节初五的比赛

8、,吸引了区内 4 个市县游泳协会的广泛关注,并组织了队伍积极参赛,他们分别是南宁市游泳协会、南宁市铁路游泳协会、崇左市扶绥县游泳协会和百色市游泳协会,本次比赛参赛队数达 12 个队,观众达 3 万人次,经费投入为 6 万元。整个活动分两个内容进行,第一个为“抢头鸭”活动,比赛开始前,将由组委会挑选 15 只鸭子放入竞技池内(其中有 3 只标注有记号分别为 “头彩、亚彩、季彩” ),参赛各队选派 2 名运动员参加,检录完毕后,当裁判员鸣哨开始后,参赛运动员方能从竞技池入口处进入竞技池内进行抢夺,最后抢得“头彩、亚彩、季彩”者披挂红花彩带上台,接受领导分发利- 5 - 5 -是和五色糯饭。第二个为

9、 “水上抢活鸭” ,比赛采用单淘汰制形式进行比赛。 每场比赛,每队上场人数为 710 人,比赛时间为 10 分钟。 比赛时,双方队员不能有身体接触,当双方队员在争抢同一只鸭子时,先抓住鸭子一方算得分,另一方必须无条件放弃。 比赛时,每抢到一只鸭子算得一分,以分数多者获胜。当比分相同时,将进行加时赛,加时赛时间为 5 分钟,采用 “突然死亡法” (即:在加时赛时间内,最先得分者为胜方) 。比赛时,每队抢到的鸭子不能送到岸上。比赛最终第一名为*游泳协会 1 队,整个活动让广大游泳爱好者和观众带来了一场不同寻常的节庆体育大餐。使之成为我县向外展现的体育品牌特色赛事;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开展“ 亿万青

10、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及时召开春、秋季学校运动会,规范课间、课外体育兴趣小组活动。全面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为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气氛。目前,我县有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2所、 “体教结合”示范校 3 所。从社区到农村,从青少年到老年人,从体格健全公众到残疾人群,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依托广场、操场和其他各类体育活动场所,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群众体育活动。 目前,全县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经常参加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体育人口近 6 万人。在城镇社区和有条件的农村,已建成或自发形成晨晚练点 30 多个,全民健康活动空前高涨,体育锻炼已经成为部分公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成为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 6 - 6 -贯彻落实的重要标志。2017 年和 2017 年,我县连续两年获得自治区体育局“全民健身优秀组织奖” ,全县有 8 个单位获得自治区级“全民健身先进单位”称号。全县上下已基本形成了大众体育丰富多彩、学校体育规范有序、职工体育优势凸显、农村体育日趋活跃、老年人体育广泛深入、少数民族体育特色明显、残疾人体育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科学健身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 (四)以培养后备人才为目标,加强技能训练,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 竞技体育是培养、选拔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展示。

12、近年来,各级政府和体育主管部门,按照“参与要广、训练要严、管理要优、成绩要实、影响要大”的工作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坚持专业训练和体教结合“两条腿走路” ,实施后备人才培养工程;从选项、选苗、训练、参赛“四环节”入手,开展业余训练;我县体育事业训练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田径、柔道、摔跤三个重点项目优势初步显现。 2017 年 11 月,我县籍运动员代表我市参加了广西第十二届全区运动会,我县籍运动员共获得了 5 枚金牌, 6 枚银牌,3 枚铜牌的好成绩,金牌榜名列我市各县区第二名,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上届金牌榜我县名列我市各县区第四名金牌数为 3 枚) ,较好的完成了百色市下达我县参加广西第十二

13、届运动会夺取金牌数任务指标(任务指标为 2 枚金牌) ; 2017 年,我县体育代表团参加百色市第二届- 7 - 7 -市运会中,共获得了 27 枚金牌,26 枚银牌, 12 枚铜牌的好成绩,列全市各县(区)金牌榜、奖牌总数第三名,团体总分第四名,较上届的金牌历史取得了跨越式的进步;2017 年至今,据不完全统计,我县籍运动员在参加全区级以上的比赛中,共获得金牌 16 枚,银牌12 枚,铜牌 24 枚。与此同时,我们还不断完善县、校两级运动会制度,为展示青少年体育发展成果,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依托学校、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业余训练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正在完善。近三年来

14、,共向上一级训练单位输送优秀后备人才 22 名。竞技体育的发展,不仅成为带动群众体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手段,而且也架起了对外宣传凌云、展示凌云形象的桥梁。 (五)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完善服务功能,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全面启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县各级政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着眼于小城镇功能的完善和提升,着眼于广大基层群众体育健身的需求,确立了“三带动一提高”的发展战略,即“以县城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龙头,带动基层体育场馆建设;以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带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以行业专业协会为补充,带动企业、社会、学校体育事业同步发展;到十二五

15、末,全县城乡居民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公众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 35%”。目前, “两馆一场一中心”场馆建设有了重大突破,其中总投资 1296- 8 - 8 -万元,建筑面积 7054 平方米的县体育馆建设项目,今年 6 月底全面竣工;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和游泳馆论证设计已经完成,即将开工兴建;全县所有乡镇和 110 个村街实施了农民健身工程。近三年还筹集资金 120 多万元,用于全民健身活动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在城区广场、街道、社区、学校、机关、乡镇配套安装健身设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资源,在保障青少年体质健康,满足在校学生体育锻炼的同时,开始探索节假日向社会开放的措施和办法。 “政府主

16、导、多种形式建设、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兴办体育”的格局基本形成。据统计,目前全县有各类体育场馆 300 多个,总面积 15.7 万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 0.78 平方米。体育基础设施的改善,使体育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体育基础设施也逐步成为展示城乡文明、促进和谐发展的新亮点。 (六)以服务全民健身为要务,加强指导培训,各级体育组织和指导员队伍得到壮大。 体育协会是连接群众和政府的重要纽带,在组织群众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级政府和体育主管部门把发展单项体育协会,建设体育指导员队伍作为全民健身、科学健身的有力抓手给予了高度重视。*体育总会成立于 1995 年10 月,全县先后建立了老年体协和 5 个单项体育协会(游泳协会、羽毛球协会、气排球协会、健身舞协会、钓鱼协会) 。全县有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合格证 2 人,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3 人,国家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