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及合唱的形式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19112731 上传时间:2017-11-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唱及合唱的形式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合唱及合唱的形式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合唱及合唱的形式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合唱及合唱的形式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合唱及合唱的形式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唱及合唱的形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唱及合唱的形式(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唱及合唱的形式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伴奏。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1).音乐用语。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分同声与混声两种:同声的由男声或女声单独组成;混声的由男声和女声混合组成。按声部的多少,可分二部合唱、三部合唱、四部合唱等。王西彦古屋第三部七:“在继续而来的歌咏上,他们合唱的声音是那样雄壮而宏大。”(2).音乐用语。指单声部的齐唱。 朱自清 中国歌谣歌谣的起

2、源与发展:“只在唱和曲时,才大家合唱。” 李一氓阿英文集序:“独唱,二重唱,四重唱,合唱,场上一片寂静,只是听。”【合唱的形式】依据人声的分类,合唱的形式有:(1)童声合唱。由尚未变声的少年儿童组织的合唱。包括小学男女同学组织的合唱及初中低年级尚未变声或变声初期的男女同学组织的合唱。(2)女声合唱。由变声后的女同学组织的合唱。(3)男声合唱。由变声后的男同学组织的合唱。(4)混声合唱。由女声(或童声)与男声混合组织的合唱。前三种合唱均为同类人声组成,故亦称为同声合唱。同声合唱都有高音和低音两个基本声部。根据具体合唱歌曲的演唱需要,每个基本声部还可以分为第一、第二两个声部。同声合唱高音声部(第一

3、高音声部 第二高音声部)、低音声部(第一低音声部 第二低音声部)由女高音声部、女低音声部、男高音声部和男低音声部四个基本声部组成的合唱为混声合唱。每个基本声部可分为第一、第二两个分声部。混声合唱女高音声部(第一女高音声部第二女高音声部)、女低音声部(第一女低音声部第二女低音声部)、男高音声部(第一男高音声部第二男高音声部)、男低音声部(第一男低音声部第二男低音)【合唱的特点】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1、音域宽广。合唱的音域是所有参与者音域的总合,从男低声部的最低音到女高声部的最高音可达到三个半至四个八度。2、音色

4、丰富。在合唱中可包含男女高、中、低声部中所有的戏剧、抒情种类,还有每个人的不同音色,以及各种音色的不同组合情况。3、力度变化大。从最弱的 ppp 到最强的 fff,都是合唱所能够胜任的力度变化范围,任何个人都是不能与之比美的。4、音响层次多。由于合唱是多声部音乐,不同的和弦、不同的和弦转位、不同的声部组合、不同的力度级别、不同的音色变化都会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和层次。5、表现力强。合唱可以表现各种种类的作品,不论主调音乐还是复调音乐、不论任何历史时期、不论任何情绪、不论任何风格的作品,都可以通过合唱来进行完美的表现。【中国合唱的发展】中国的合唱艺术可以说是音乐领地中最年轻的家族。黄自先生于 19

5、33 年写的清唱剧长恨歌是最早的大型合唱作品之一。作曲家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后很快传遍了全中国。他的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和牺盟大合唱都是各具特色的合唱作品。新中国成立以后,合唱事业蓬勃发展,建立了许多专业性的合唱团体,业余合唱也十分活跃。1958 年上海音乐学院肖白、王久芳、王强、张英民等创作的幸福河大合唱,荣获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音乐比赛一等奖,60 年代初期问世的长征组歌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瞿希贤等作曲家们改编的民歌半个月亮爬上来、牧歌、阿拉木汗、乌苏里船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等等,都成为我国合唱经典之品,深受人们喜爱,同时还有大量创作合唱歌曲和套曲,使我

6、们的合唱舞台繁花似锦,美不胜收。大学校园从来就是合唱的摇篮,历史上的革命学生运动几乎都伴随着歌咏活动。现代的学校音乐生活中,合唱更是一种最受欢迎、最活跃的形式。中国地区与外国不同,有些是民间故有的:少数民族地区有偶然性的多声部组合音乐,大部分都是合唱音乐雏形,有支声复调,与音乐的汪洋大海比起来,还显得不够丰富。但作为研究很有价值。中国合唱应从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的清朝末年从西方传入,是第一期。第二期是学堂乐歌时期。沈心工、李淑同的春游、送别、赵元任的海韵(1927 年,中国专业合唱作品第一部)、第三期,30 年代初到 40 年代末抗战时期聂耳、冼星海(既有革命的一面,又有西方专业技法

7、)的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及黄河大合唱等可称为合唱之魂。也还有学院派的一些合唱歌曲。第四期是新中国建立以来,5060 年代是辉煌期,50 年代的祖国颂、祖国万岁;60 年代的长征组歌;70 年代有政治合唱。瞿希贤的无伴奏合唱牧歌,乌苏里船歌等许多优秀作品。最近 20 年中国合唱有很大发展突破,田青的云南风情、谭盾的蜀道行、陆在易的祖国母亲等等大量合唱作品,但受市场经济的约束,有些不能在国内发表而只能在国外发表。男女声分四个声部的叫混声合唱;男声多声部群唱叫男声合唱;女声多声部群唱叫女声合唱。人数较少的多声部群唱有人称作小合唱。但不能把人数众多的多声部群唱叫大合唱。因为大合唱已有上面所说的另一种

8、含义。五、表演唱也称歌表演。指以唱为主、辅以必要动作(包括简单的舞蹈动作)的一种演唱形式。 【合唱的演唱技巧】合唱是包含着同声的、混声的齐声、轮声、领唱、重唱以及和声的、支声的、复调的、有伴奏或无伴奏的一种集体歌唱艺术。常见的合唱有同声合唱(男声、女声、童声),混声合唱(男声与女声、童声与男女声),演唱形式有齐唱、轮唱、二部、三部、四部等合唱、无伴奏合唱。合唱有声域更宽、气息更长、力度更大、音色更多的特点。好的合唱应该是均衡而协调。合唱的均衡取决于声音的音量、音色的平衡。合唱的协调取决于声音的谐和、音准。混声合唱一般为男女声部混合,如女高音 SOPRANO,女低音 AITO,男高音TENORE

9、,男低音 BASSO。女高音:明朗、轻柔、柔和。女低音:充沛、坚实而圆润。男高音:柔和、明朗、清晰、坚实。男低音:坚实、有力、充沛而宽厚。合唱的呼吸1、整体性的呼吸即全体合唱队员同时呼、同时吸、同时换气,数十百人都如一人,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呼吸。2、声部性的呼吸即以声部为单位呼、吸、换气,常用在复调作品中。3、循环性的呼吸即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深浅长短作不同时的呼、吸、换气。整体声音延连不断,从而做出各种力度、速度、色彩的技巧变化。合唱的发声要求合唱音响起声的统一是很重要的,发声开始的一刹那叫做“起声”。鉴别一个合唱队的好坏,起声是一个最容易鉴别的方法。激起合唱的主要起声法。声带是非常紧迫靠拢。

10、、发声前准备好气息的支持,声带的闭合,共鸣腔的打开,意识中想好所要发声的音高、音量、音色并作好相应的器官状态的准备,以横膈膜的突然向内挤压,以恰如其分的气流冲击声带而发声。发声干净、整齐而有弹性并带有音头的声音。舒起声带并不靠得太拢,发声前先出气再发声,无音头,音质较暗而沙,发声时有声母“h”的声音。为了对合唱队音量的统一,轻声、半声、抑制声的歌唱方法是合唱队员必须具备的技巧。这种音量小的弱声不等于松弛的轻声,相反要求更集中,更有力。半声指演唱设较少使用本嗓,通过饱满而有弹性的气息支持,均匀节制而富于流动感地控制声音。这种声色的穿透力很强,凝聚并有良好的共鸣。轻声正常唱法减少音量的技巧,属于色

11、调处理中的力度对比,优美的含蓄。抑制声更恻于表情意义,用有力的气息支持着每个唱词的始终,显得多用本嗓而不过于强调共鸣,往往表现悲伤,愤怒,痛苦这类感情。直声发声后不让声音波动。现代偏向灵活。但以少波动为好。四种基本唱法1、连音唱法2、跳音唱法3、重音唱法4、保持音唱法合唱的音准和谐基本法1、一、四、五、八度音程要纯2、大调的三、六、七级音在旋律中要“扬”。在和弦中要“和而偏扬”3、小调主、属音要“托”。4、大音程单面扩展;减音程单面收缩。5、增音程双面扩展;减音程双面收缩。6、同各半音远;异各半音近。7、改变调性的临时变音,要较夸张地强调。8、五度相生律、纯律、十二平均律保留主要的。咬字与吐字

12、合唱队员在咬字和吐字上应当养成一种喷吐有力良好的归韵和收声的习惯。抒情作品,吐字应清晰而柔和;雄伟壮阔的作品,就应该强声母,并尽力保持韵腹和韵尾的结合体的连贯及字与字之间的衔接。合唱的形式轮唱轮唱是由两个、三个或四个声部演唱同一个旋律,但不是同时开始的齐唱,而是先后相距一拍或一小节出现,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模仿效果。属于多声部音乐,各声部既演唱同一个旋律,而又形成互相对比、交叉的效果。我国现代群众歌曲中常用轮唱这种形式。复调音乐中称之为卡农曲。领唱领唱:.领唱是安排在齐唱或合唱的开始部分或中间部分的独唱,因该独唱具有引领众人歌唱的作用,故称领唱。独唱者亦称领唱者,由一人至数人担任。领唱形式

13、在我国民间的集体劳动歌曲中经常采用,如劳动号子等。在大合唱与齐唱歌曲中也常有领唱的形式。齐唱齐唱齐唱是指一个歌唱集体,大家都唱同一个旋律,也就是单声部的群唱。如大刀进行曲、解放区的天、打靶归来等适合用齐唱表演。独唱独唱 dchng一个人演唱歌曲,常有伴秦(1).亦作“ 独倡 ”。独自倡言,单独提倡。 宋 苏轼馈岁诗:“亦欲举乡风,独倡无人和。”(2).独自吟咏、吟唱。 唐 鲍溶 送僧东游诗:“独唱 郢 中雪,还游天际霞。” 宋 梅尧臣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画来二十年,数偶未辄爱今逢 茂陵 人,独唱亦豪迈。”(3).一种声乐演唱形式,由一人单独演唱,常用乐器伴奏,亦有用人声伴唱者。新唐书南蛮

14、传下骠:“丝竹缓作,一人独唱,歌工复通唱军士奉圣乐词。” 邹韬奋 萍踪寄语六九:“一种是单人独舞,如唱歌之有独唱一样。” 独唱的分类独唱由一个人演唱的形式叫独唱。因性别和各人的条件、音色不同,又可分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等独唱。其音色特点是:女高音华丽灵巧,女中音温柔圆润,女低音丰满宽厚,男高音高亢明亮,男中音浑厚庄严,男低音低沉庄重。他们之间的音域也各不相同。女高音中还分、:音色清脆灵巧的花腔女高音;音色秀丽甜美的抒情女高音;音色刚强壮实的戏剧女高音。男高音中有音色明朗而抒情的抒情男高音;音色壮丽而坚实的戏剧性男高音等。重唱重唱是声乐演唱形式之一。指两个以上的演唱者,

15、各按自己所分任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按声部或人数分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六重唱等。歌剧中的重唱基本上是两个以上的人物进行感情交流的表现方式。包括男女声二重唱等等。例如茶花女中的“饮酒歌”、艺术家的生涯中的“爱情二重唱”等。另外在弄臣中还有著名的四重唱、拉莫摩尔的露琪亚中的六重唱等。重唱曲是一部歌剧不可缺少的环节,它不仅有咏叹调抒发情绪的成分,更兼有宣叙调发展剧情的功效,它分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五重唱、六重唱、七重唱、八重唱甚至有九人简单重复的重唱。重唱在歌剧中是十分有效的手法,在舞台剧中,只要两个演员以上同时讲话,相信你几乎无法听清楚他们在说些什么,然而重唱曲它可以使几个人同时用各自的

16、特性音调歌唱,透过和声与对位的技巧,来表现同一内容或完全不同的内容,造成生动的戏剧性和立体化的效果。重唱这一形式同时精简了篇幅,例如一段四重唱,至少压缩了四个人物各自的宣叙调和咏叹调,而直接表现戏剧冲突或人物的情感交融。它以密集的信息量迫使听众竖起耳朵听个明白,这就集中了他们的审美注意。由于重唱可以使几个角色内心世界同时得到展示,并发生相互影响,这就使得歌剧的音乐具有一定程度的交响化的意义,深化了内容表现。重唱为戏剧的进行提供了速度。例如在喜剧中,一般的重唱都会以快于生活中对话的速度进行,以求效果,而在正剧或悲剧中又会以从容的速度进行,这样就有助于控制戏剧发展的进程。在浪漫主义歌剧时代作曲家们常常以重唱作为高潮的铺垫。通常一段戏剧的发展总是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