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19096918 上传时间:2017-11-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教学大纲人文社科部2008 年 9 月1编 写 说 明一、课程概况1、课程名称(中文):儒家哲学与道家哲学2、课程名称(英文):Confucianism and Daoism3、预修课程:无4、修读对象:本专科生5、课程教材:二、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该课程为人文通识类选修课,其功能主要在于拓宽学生视野,优化其知识结构,增强其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三、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要求本 课 程 着 重 介 绍 中 国 传 统 哲 学 的 两 大 主 要 流 派 儒 家 哲 学 与 道 家 哲 学 的基 本 观 点 、 思 维 模 式 、 代 表 人 物 、 演 变 过 程 及 其 对 中

2、 国 社 会 的 影 响 , 分 析儒 家 哲 学 与 道 家 哲 学 对 当 代 中 国 社 会 发 展 的 积 极 价 值 , 探 讨 其 消 极 因 素 与 应对 策 略 。本课程的目标是, 拓宽学生视野,优化其知识结构,提高其理论思维能力、古籍阅读能力,增强其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其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四、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2五、教学进度本课程教学,共 18 课时,其中课堂教学 16 课时,考试 2 课时。课时具体安排如下:周 次 教 学 内 容1 儒 家 哲 学 与 道 家 哲 学 是 中 国 传 统 哲 学 的 主 要 派 别2 周 易 儒 家 与 道 家 共

3、同 的 经 典3 先 秦 儒 学 儒 家 的 创 始 期 ( 孔 子 )4 先 秦 儒 学 儒 家 的 创 始 期 ( 孟 荀 )5 老 庄 道 家 哲 学 的 两 座 高 峰6 汉 代 儒 学 儒 家 的 发 展 期7 宋 明 儒 学 儒 家 的 成 熟 期 ( 程 朱 陈 叶 )8 宋 明 儒 学 儒 家 的 成 熟 期 ( 陆 王 )9 考 试101112131415161718193第 一 章 儒 家 哲 学 与 道 家 哲 学是 中 国 传 统 哲 学 的 主 要 派 别【教学目的与要求(Session Objectives)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哲学的特点以及中国哲学在世

4、界哲学中的重要性,掌握儒 家 哲 学 与 道 家 哲 学 在 中 国 传 统 哲 学 中 的 重 要 地 位 及 其 相 互 关 系 ,明 了 学 习 儒 家 哲 学 与 道 家 哲 学 的 意 义 。【教学重点(Key Points) 】本章的重点是了解中国哲学的特点,掌握儒 家 哲 学 与 道 家 哲 学 在 中 国 传 统哲 学 中 的 重 要 地 位 及 其 相 互 关 系 。【课时安排(Teaching Hours) 】课堂讲授:2 课时【教学内容(Session Outline) 】一、中国哲学的合法性1、 “哲学”的来历2、中国哲学是世界三大哲学传统之一二、儒 家 哲 学 与 道

5、 家 哲 学 在 中 国 传 统 哲 学 中的地位1、儒家主干说2、道家主干说3、儒 家 哲 学 与 道 家 哲 学 是 中 国 传 统 哲 学 的 两 大 主 要 派 别三、以儒 家 哲 学 与 道 家 哲 学 为 主 的 中 国 传 统 哲 学 的特点1、情感型哲学2、内向型哲学3、阴性的哲学四、中 国 传 统 哲 学 的影响1、对于炎黄子孙的影响2、对于周边国家的影响3、对于西方世界的影响4【思考题(Questions) 】1如何评价中国传统哲学?2怎样看待儒、道关系?3学习儒 家 哲 学 与 道 家 哲 学 有 何 意 义 ?第二章 周 易 儒 家 与 道 家 共 同 的 经 典【教学

6、目的与要求(Session Objectives)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阴阳学说以及易学的一些基本常识,掌握算卦似是而非的原因,认识周易的真正价值。【教学重点(Key Points) 】本章的重点是阴阳学说、算卦似是而非、 易传中的哲学思想。【课时安排(Teaching Hours) 】课堂讲授:2 课时【教学内容(Session Outline) 】一 阴阳学说1、何谓阴阳2、阴阳相须3、阴阳与矛盾二 易学常识1、二爻的起源2、八卦的来历及其象征意义3、六十四卦与易经的基本内容4、算卦为什么似是而非三 易学哲学1、 易传包含丰富的哲理2、历代易学著述3、易学哲学的基本内容5【思考题(Q

7、uestions) 】1、 周易是本怎样的书?2、为什么儒、道二家均以周易为重要经典?3、 周易在现代社会还有没有价值?第三章 先 秦 儒 学 儒 家 的 创 始 期 ( 孔 子 )【教学目的与要求(Session Objectives)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孔子其人、 论语 其书,掌握孔子的主要思想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教学重点(Key Points) 】本章的重点是孔子的思想、 论语的内容。【课时安排(Teaching Hours) 】课堂讲授:2 课时【教学内容(Session Outline) 】一 孔子与儒家1、“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2、先秦儒家概说3、孔子其人二 孔子

8、的思想1、仁2、礼3、正名4、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三 孔子与论语1、 论语简介2、 论语的主要内容3、 论语选讲6【思考题(Questions) 】1 为什么先秦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2 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3 怎样评价孔子学说的现代意义?第四章 先 秦 儒 学 儒 家 的 创 始 期 ( 孟 荀 )【教学目的与要求(Session Objectives)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了解“四书”的基本内容和重要地位,掌握先秦儒家思想演变的历史原因。【教学重点(Key Points) 】本章的重点是了解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礼法思想,把握先秦儒家思想演变的历史原因。【课

9、时安排(Teaching Hours) 】课堂讲授:2 课时【教学内容(Session Outline) 】一 孟荀均为儒家的重要代表1、孟荀历史地位的演变2、孟荀各从一个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二 孟子1、孟子的时代2、孟子其人其书3、义利之辩4、仁政学说5、性善论三 荀子1、荀子的时代2、荀子其人其书3、性恶论4、隆礼重法75、制天命而用之四 大学与中庸1、 “四书”简介2、 大学:三纲领八条目3、 中庸:“孔门心法”【思考题(Questions) 】1试分析先秦儒家思想演变的历史原因。2如何理解性善论与性恶论?3“四书”在中国历史上有怎样的地位?第五章 老 庄 道 家 哲 学 的 两

10、座 高 峰【教学目的与要求(Session Objectives)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 老 子 与 庄 子 是 道 家 双 璧 , 在 中 国 历 史上 有 重 要 地 位 , 掌 握 老 子 与 庄 子 的 主 要 思 想 , 明 了 道 家 与 道 教 的 联系 与 区 别 。【教学重点(Key Points) 】本章的重点是 老 子 中 的 辩 证 法 与 政 治 哲 学 、 庄 子 的 处 世 哲 学 与认 识 论 。【课时安排(Teaching Hours) 】课堂讲授:2 课时【教学内容(Session Outline) 】一 老 子 1、 究 竟 谁 是 老 子2、 老

11、子 中 的 宇 宙 观3、 老 子 中 的 辩 证 法4、 老 子 中 的 政 治 哲 学二 庄 子 1、庄子其人其书82、 庄 子 对 自 由 的 追 求3、 庄 子 的 处 世 哲 学4、 庄 子 的 认 识 论三 道 家 与 道 教1、 从 道 家 到 道 教2、 道 教 简 介3、 道 家 与 道 教 的 区 别【思考题(Questions) 】1 试 分 析 老 子 与 庄 子 的 关 系 。2 如何评价 庄 子 的 处 世 哲 学 ?3 道 家 思 想 对 于 道 教 的 影 响 主 要 有 哪 些 方 面 ?第六章 汉 代 儒 学 儒 家 的 发 展 期【教学目的与要求(Sess

12、ion Objectives)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儒学“独尊”的原因、经学与子学的区别,了解董仲舒、扬雄的著述及主要思想。【教学重点(Key Points)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儒学“独尊”的原因、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论与五行学说。【课时安排(Teaching Hours) 】课堂讲授:2 课时【教学内容(Session Outline) 】一 独尊儒术:从子学到经学1、大一统的时代背景2、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及其原因3、经学与子学的区别二 董仲舒对先秦学术的继承、融合与发展1、董仲舒及其 春 秋 繁 露 92、天人感应3、五行学说4、三纲五常三 扬雄的拟圣之作1、扬雄其人2、 太 玄 3

13、、 法 言 【思考题(Questions) 】1为什么儒家能战胜诸子获得独尊地位?2如何评价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3试分析五行学说的合理性与局限性。第七章 宋 明 儒 学 儒 家 的 成 熟 期 ( 程 朱 陈 叶 )【教学目的与要求(Session Objectives)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宋明儒学的主要派别及其相互关系,掌握程朱学派的主要思想及其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重要地位,了解陈亮叶适的基本思想。【教学重点(Key Points) 】本章重点是理欲之辩、朱 子 理 学 、 陈叶之学。【课时安排(Teaching Hours) 】课堂讲授:2 课时【教学内容(Session Out

14、line) 】一 宋明儒学概说1、宋明理学(不含陈叶)与宋明儒学2、宋明儒学的主要派别及相互关系3、周(敦颐)张(载)邵(雍)之学二 程朱1、二程同异2、理欲之辩103、朱子其人其书4、朱子的理学与知行学说三 陈叶1、陈亮及其龙川集2、叶适及其水心集3、陈叶也是儒家一派【思考题(Questions) 】1、何谓圣贤境界?2、如何评价“存天理灭人欲”?3、如何认识陈叶之学?第八章 宋 明 儒 学 儒 家 的 成 熟 期 ( 陆 王 )【教学目的与要求(Session Objectives)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陆王心学的基本思想及其重要地位,了解心学思想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教学重点(Key Points) 】本章重点是了解陆象山的本心说、王阳明的致良知说、心外无物说。【课时安排(Teaching Hours) 】课堂讲授:2 课时【教学内容(Session Outline) 】一 陆王心学概说1、理学与心学2、心学的渊源3、心学的影响二 陆学1、象山其人其书2、朱陆之争3、本心说114、立志与静坐三 王学1、阳明生平与著述2、致良知3、心外无物4、知行合一【思考题(Questions) 】1、如何认识心学与理学的关系?2、何谓本心?3、如何评价王阳明的致良知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