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9073498 上传时间:2017-11-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 2011-2012 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1 “ ”是“直线 平行于直线 ”的( )2a20axy1xy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设直线 过点 ,且与圆 相切,则 的斜率是( )l)0,2(12yxlA. B. C. D. 11333. 若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 是三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mn, , ,)A若 ,则, mB若 , ,则 C若 , ,则 D若 , , ,则n 4椭圆 的离心率为( )12yxA B C D343235若圆 的圆心到直线 的距

2、离为 ,则 a 的值为( 022yx0ayx2)A-2 或 2 B C2 或 0 D-2 或 031或6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2,焦点是(4,0) , (4,0) ,则双曲线方程为( )A B124yx 12yxC C60 067. 设 是坐标原点, 是抛物线 的焦点, 是抛物线上的一点, 与OF2()ypxAFA轴正向的夹角为 ,则 为( )x60OAA B C D214p21p136p136p8.如果两个相交平面分别经过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那么它们的交线和这两条平行线的位置关系是( )A都平行 B都相交 C一个相交,一个平行 D都异面二、填空题:(每小题 6 分,共 24 分) 。9已知三

3、点 A(3,1) 、B(2, k) 、C(8,11)共线,则 k 的取值是 。10.若抛物线 上一点 M 到该抛物线的焦点 F 的距离 ,则点 M 到 x 轴的距xy42|5离为 11椭圆 的焦点为 ,过 F2垂直于 x 轴的直线交椭圆于一点 P,那么|PF 1|21561,的值是 。12、过点 P(2,0)与圆 相交的所有直线中,被圆截得的弦最长时的直线方230xy程是 .三、解答题:(每小题 6 分,共 36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3已知直线 l 与直线 平行,且与抛物线 相切,求直线 l 的方程。042yx2xy14.设命题 p:4x-31;命题 q: 。若非

4、p 是非 q 的必要而不0)1()2(a充分条件,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15空间四边形 ABCD,平行于 AD 与 BC 的截面分别交AB, AC, CD, BD 于 E、 F、 G、 H求证:四边形 EFGH 为平行四边形;16如图,在四棱锥 中,底面 是菱形,SABCDAB, 为 的中点, 为 的中点SAMN证明:直线 N17.曲线 C 上任一点到点 , 的距离的和为0,4E,F12, C 与 x 轴的负半轴、正半轴依次交于 A、 B 两点,点 P 在 C 上,且位于 x 轴上方,PFA()求曲线 C 的方程; ()求点 P 的坐标。 18已知椭圆 的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 轴上,椭圆

5、上的点到焦点距离的最大值为x3,最小值为 1。(1)求椭圆 的标准方程;(2)若直线 与椭圆 相交于 两点( 不是左右顶点) ,且以:lykxmCAB, ,为直径的图过椭圆 的右顶点求证:直线 过定点,并求出该定点的坐标。ABl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数学理科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C C B A C A B A二填空题:9. -9; 10. 4; 11. ; 12. 53402yx三解答题:15证明: AD 平面 EFGH AD FG, AD EHFG EH同理 FE GH四边形 EFGH 为平行四边形16 证明:取 SB 的中点 E,连结 ME、ECM、E 分别为 SA、SB 的中点ME AB21N 为 CD 的中点NC= DC又 AB DCMN NC四边形 MECN 为平行四边形MN EC又 EC 平面 SBC,MN 平面 SBCMNSBC(1) 代入(2)得: ,01892x)3(6或 2当 时, ,与 矛盾,舍去;6x0y当 时, ,取 (舍负)2347523y) (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