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习题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19066726 上传时间:2017-11-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全优课堂】2016 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 2 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2015珠海监测13)下列选项中,通过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A西汉设置刺史 B西汉设中外朝制度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D清朝设军机处【答案】B刺史主要是监察地方高官和王侯的监察机构,与宰相制度变革无关,故A 项错误;汉代通过尚书、郎等皇帝侍从官即内朝官共同执政的现象来间接变革宰相制度,三公九卿成为外朝,故 B 项正确;三省六部制是通过分割丞相权力来加强君权,故 C 项错误;丞相制度在明朝被废除,军机处不存在变革丞相权力的说法,故 D 项错误。2(20

2、15湛江普高测试13)颜氏家训载:南北朝时,梁朝的士大夫“出则车舆,入则扶侍及侯景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嬴气弱,不耐寒暑” ,在仓猝变乱中坐以待毙。该记载可用于说明南北朝时期()A叛乱寥寥无几 B气候反常恶劣C人民体质赢弱 D选官存在弊端【答案】D材料描述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生活安逸,身体瘦弱,不能步行,难耐严寒酷暑,没有涉及叛乱次数,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当时气候异常的内容,故 B 项错误;材料只涉及的是士大夫的状态,没有涉及当时人民的身体状况,故 C 项错误;从材料中对士大夫的描述,可知这些士大夫作为统治阶级,却缺乏治理国家的能力,体现的是选官制度存在弊端,故 D 项正

3、确。3(2015惠州调研12)“它形成了下层社会到上层社会的通道,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官僚队伍的知识化,有利于陶冶官吏的操守品行,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作用明显。 ”文中的“它”是指()A太学 B书院C察举制 D科举制【答案】D太学打破了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它主要破除贵族官僚和非贵族官僚之间的壁垒,不符合“形成了下层社会到上层社会的通道” ,故 A 项错误;书院是教育机构,普及性和连续性不足,本身不能成为“通道” ,故 B 项错误;察举制的标准在西汉主要是孝和廉两个,这两个标准不能“保证知识化” ,故 C 项错误;科举制通过考试的方法,没有社会等级限制

4、,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故 D 项正确。4(2015肇庆模拟12)“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权力分散2局面出现在()A秦朝 B隋唐C宋朝 D明清【答案】C材料中该朝代,中书主管政务,枢密院主管军事,三司主管财政。秦朝主管军事的是太尉,故 A 项错误;隋唐尚书省下的户部主管财政,故 B 项错误;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西府枢密院、东府中书门下、三司之间相互制约,形成权力分散局面,故 C项正确;明朝朱元璋废除了中书省,故 D 项错误。5(2015汕尾调研14)前代的尚书行台等,都是暂设的,以应付临时之事,事定即撤。元朝却于中原之地,设行中书省十,行御史台二,以统辖路府州县。据此

5、推论符合史实的是()A唐朝尚书省是临时机构 B元朝始设地方监察机构C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D行省不受中央的控制【答案】C“尚书行台”指的是中央权力机构的外派机关,以题干意思,元代之前都属于临时机关,唐朝尚书省是中央机关,不是临时机构,故 A 项错误;地方检查机构在元之前就已经有了,故 B 项错误;行省属于中书省的外派机构,而且成为常设机构,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故 C 项正确;行省依然受中书省管辖,故 D 项错误。6(2015广东六校第二次联考1)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 300 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A政权

6、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D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答案】D根据题意可知,豪强大族是被政府抑制的对象,说明其对汉政权统治的稳定起阻碍作用,所以不可能是汉政权的政治和经济支柱,故 A 项错误;由题意可知,材料并没有说明经济势力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故 B 项错误;设立刺史监察地方应当属于一种政治手段,故 C 项错误;根据题干中豪强大族“田宅逾制”可知,豪强在地方兼并土地的现象严重,汉武帝设置刺史将豪强迁徙到长安,方便了中央政府对豪强的管理,缓解土地兼并,故 D 项正确。7(2015韶关调研14)古代,在众人议事的地方

7、竖一块被称为诽木或谤木的木头,木头上面放一块横板,横板上用来书写诸如:对某人有意见,国家应该如何治理?这样做的目的是()A分割权力 B出台法律 C选拔人才 D监督政府3【答案】D根据材料,诽木或谤木竖立在众人议事的地方,针对某一个具体的人物,指向国家应该如何治理,这样做使得参政者把目光集中在被提名人身上,审视此人的所作所为有无不足之处。诽谤不足以分割权力,故 A 项错误;在横板上弹劾某人,并非出台法律,故 B 项错误;诽谤某个人,可能会导致此人丢了官位,而不是选拔人才,故 C 项错误;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监督官员,监督政府,故 D 项正确。8(2015广东七校联考13)宋朝有一条规矩, “

8、官员不入酒肆” ,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 ,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C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答案】D题干仅仅是展示了对官员具体某些方面的限制,并没有表明官吏是否横征暴敛,故 A 项错误;题干并没有展示严密的反腐机制,故 B 项错误;题干并没有展示君主是否有效控制了臣属,故 C 项错误;题干所展示的是这些规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约束权力的滥用,故 D 项正确。9(2015湛江调研13)“朕欲革去中书

9、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如此则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 ”文中的“朕”是指()A汉武帝 B唐太宗 C宋太祖 D明太祖【答案】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皇权,明太祖以宰相胡惟庸谋反为借口,罢中书省,废丞相制,提高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地位,分任朝政,直接由皇帝指挥,以期“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 ,故 A、B、C 项错误,D 项正确。10(2015广东六校联考6)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被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A废除宰相 B削弱相权C君相并立 D限制君权【答案】D材料之意:宰相制度条件

10、下,宰相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君权,故 A、B、C 项错误,D 项正确。11(2015江西五校联考5)1380 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中书省和丞相。随后设置殿阁大学士为侍从顾问。但明中后期又出现了严嵩、张居正把持朝政的现象。这表明()A宰相制度一直都存在 B皇权曾一度削弱C内阁权力失控 D君主集权强化【答案】D明太祖时废除丞相,故 A 项错误;“明朝裁撤中书省和丞相” “随后设置4殿阁大学士”都是皇权加强的体现,故 B 项错误,D 项正确;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阁臣权力的大小来源于皇帝,故 C 项错误。12(2015晋

11、冀豫三省联考2)乾隆年间,军机处始终未设专官,其职权范围虽广,但仅供“传述缮撰” 。这一现象的主要成因是()A乾隆个人能力突出 B军机大臣进取不足C专制主义体制约束 D封建制度日渐衰退【答案】C材料主要讲述军机处的职能,没有提及乾隆个人能力突出,故 A 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军机大臣进取不足,故 B 项错误;据材料“军机处始终未设专官”和“但仅供传述缮撰 ”联系所学可知军机处的设立是为了加强君主权力,故 C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封建制度日渐衰退,故 D 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13随着大量农民工的入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阅读下列

12、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法制日报关于考试选拔基层行政管理人员评论文章称:以考试选用人才,是人类经过长期摸索探求之后作出的最佳选择。当前有的地方村支书代代相传爷爷当了爸爸当,爸爸当了儿子当。古代的科举制就很好,杜绝了任人唯亲乃至世袭垄断的弊病,含有民主的因子,值得我们再度审视。材料二厦门大学院长刘海峰在科举制的贡献一文中表示:科举制比四大发明贡献大,它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官员选拔制度,这是其他文明所没有的,它比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的价值更大,因为它建立的是一种制度公平。 “科举制的实质是一种开放报名、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考试制度。 ”为统治阶层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具有很高人文素质的政权

13、管理人才。它打破了贵族对权力的世袭垄断,限制了皇帝、宰臣的权力,极大地提高了平民知识分子投身政治的积极性。(1)两则材料体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结合材料说一说科举制的进步性影响。(10 分)(2)除科举制外,你还知道我国古代哪些人才选拔制度,评判标准分别是什么?这些制度演变有着怎样的发展趋势?(10 分)【答案】(1)主题:科举制体现了公平、民主的原则,影响深远。影响:限制了特权,建立了制度公平;提高了平民知识分子参政积极性,扩大了统治基础;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影响深远。(2)制度及标准:世卿世禄血缘等级;察举制品德能力;九品中正制门第;科举制才学。趋势:范围由贵族扩

14、展到平民;标准由出身门第到才学,体现了公平、民主的趋势。14凤凰网一篇名为牵制管理“进化论” 文章指出:“唐代的中央政治制度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了严密的体系,将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从而大大强化了皇权。 ”5(1)以上材料表明了唐代的政治制度是什么?(5 分)(2)根据这项制度,丞相的权力有何变化?(5 分)(3)联系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从秦到宋代丞相制度的变化。(10 分)【答案】(1)制度:三省六部制。(2)变化:权力分散,相互制约。(3)变化:秦、汉初时期:丞相有相当大的权力,实际上是朝廷掌握行政实权的总理大臣。汉武帝时,由于内朝的设立,限制了丞相的权力。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设立,相权被分散。宋代:设最高行政机构中书门下,增设副宰相,宰相权力进一步被分割。【解析】第(1)(2)问要围绕三省六部制对相权的制约作答。第(3)问要注意归纳概括秦汉、唐代、宋代丞相制度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