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5-2016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9005081 上传时间:2017-11-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0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2015-2016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云南省2015-2016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云南省2015-2016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云南省2015-2016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云南省2015-2016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2015-2016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2015-2016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天化中学 20152016 学年上学期 12 月考试卷高一语文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请把选择题的答案按题号填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第卷(阅读题 共 70 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中国书法是与中国文化特殊土壤密不可分的独特艺术形式。书指书体,即汉字。法指书写文字的方法和技巧。中国书法通过高超的艺术技巧,把文字书写的法则提高到一种艺术的境界,使之凭借汉字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涵,发展成为一种积淀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哲学思考和文化心理的艺术种类。以韵为核心的

2、书法艺术,并不以精熟的技巧与繁复的法度程序为最高境界,相反,它崇尚的是那种言语不能传达的意味,它同时启示了其中所含蓄的类似于诗的余味,以及对简朴到深远的艺术手法的重视。当思想感情和境界在自己的艺术形式中达到完美的升华时,韵的意味也就从作品中显现出来了。崇尚韵致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脱俗,使艺术家无论在人格形态还是在艺术形态上均要达到一种卓尔不群的境界。韵如橄榄,它需要慢慢地去体会、涵咏。如果说“不俗”是表示精神升进中的超越状态,那么“韵”则象征着精神超越的极致。而“韵”的获取则是在一切艺术本体之外的,即就书法而言,学者型书家较之于工匠型书家更为人所推崇的原因也就在于此。在中国的书法史上,书法家绝大多

3、数都有超绝的风度才情,书法只不过是其气质风采和神情心性的自然流露,是切断凡俗意识而垂直上升到超常的精神生活领域的一种标志。因而,书法只是文人“聊抒胸臆”的“余事”,所谓逸笔余兴,无所为方能有所为,这种心境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才是高级的、超俗的、儒雅的,各家不同风格的书法,都让人感觉到艺术品只不过是其真我本性、生命气息的折射。它不着痕迹,空灵蕴藉,以微妙的暗示与含蓄,让人去感受突破一切人为的形式与法则的境界,在生硬、挺健、雄浑之外欣赏一种超然的清淡。“韵”作为生命状态的极致体现,让艺术家如痴如狂如醉,它让我们在和古人典范作品交流中无时无刻不在感受到那流溢而出的令人神往的迷人气息。在瞬间的感悟中,让

4、观者脱离现实的环境,沉浸在超越时空限制的审美快感之中,这就是古典书法作品中所设定的审美情境的奥妙所在。古人在观赏作品时须净手、屏息,以让自己有如对至尊的敬畏感,让自己慢慢地进入到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之中,去体味、领悟和感受这种超越性的存在。“韵”虽然不是一种物质,但是,在艺术家和观者共同创设的审美心理场中,它成了一种可感、可嗅、可触、可闻的物质实在。人在这种“参与”的过程中,达到顿悟,使审美的障碍得以消解,从而进入无碍的自由世界之中。“韵”作为文化心理情结,使中国的艺术更为注重精神体现,表现出一种逍遥于天地之间的快活情绪,因而,艺术也就成了躲避世俗风雨的避风港。艺术家很少去参政议政,他们只是

5、在放浪形骸、游心于天地之间之中获得快慰和满足。这样,艺术也就很少具有批判性,因为,它与俗世生活的发展并不同步,它有着自身发展的轨道。1下列对于“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韵”是书法艺术的核心,它指的是书法艺术中所蕴含的那种无法用言语传达的、类似于诗的意味。B“韵”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可是艺术家和欣赏者有共同的审美心理,可以感受到它和物质一样存在着。C“韵”是生命状态的极致体现,使艺术家对它痴迷癫狂地追求,它赋予古代经典之作令人神往的气息。D“韵”的意味从作品中显现出来,需要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和境界在他的艺术形式中达到完美的升华。2下列对“中国书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6、( )A中国书法是与中国文化特殊土壤密不可分的独特艺术形式。B中国书法通过高超的艺术技巧,使之成为一种积淀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哲学思考和文化心理的艺术种类。C在中国,书法是书法家气质风采和神情心性的自然流露,如橄榄,它需要慢慢地去体会、涵咏。D中国书法是高级的、超俗的、儒雅的,是书法家真我本性、生命气息的折射。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学者型书法家着眼于获取书法本体之外的韵,工匠型书法家着眼于书法本体,所以前者比后者更为世人所推崇。B古人先净手、屏息再欣赏作品,这样就可以在欣赏时,产生如对至尊的敬畏感,尽快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C古典书法作品中所设定的审

7、美情境,可以让欣赏者在瞬间的感悟中超脱世俗,得到超越时空限制的审美快感。D艺术家只是关心人生在世的快慰和满足,并不怎么关心政治,这就造成了他们创造的艺术很少具有批判性的特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端木赐,卫人,字子贡。利口巧辞。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 ,故移其兵欲以伐鲁。子贡请行,孔子许之。至齐,说田常曰:“君之伐鲁过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地狭以浅,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哉。君不如伐吴。夫吴,城高以厚,地广以深,甲坚以新,士选以饱,重器精兵尽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

8、伐也。 ”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而以教常,何也?”子贡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今君忧在内,故曰不如伐吴。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 ”田常曰:“善。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子贡曰:“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田常许之,使子贡南见吴王。说曰:“今以万乘之齐而私千乘之鲁,与吴争强,窃为王危之。且夫救鲁,显名也;伐齐,大利也。 ”吴王曰:善。虽然,越王苦身养士,有报我心。子待我伐越而听子。 ”子贡曰:“越之劲不过鲁,吴之强不过齐,王置齐

9、而伐越,则齐已平鲁矣。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且王必恶越,臣请东见越王,令出兵以从。 ”吴王大说,乃使子贡之越。子贡曰:“今者吾说吴王以救鲁伐齐,其志欲之而畏越,曰待我伐越乃可 。如此,破越必矣。 ”勾践顿首再拜而问子贡,子贡曰:“吴王为人猛暴,是残国之治也。今王诚发士卒佐之以徼其志,重宝以说其心,卑辞以尊其礼,其伐齐必也。彼战不胜,王之福矣。战胜,必以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其锐兵尽于齐,重甲困于晋,而王制其敝,此灭吴必矣。 ”越王大说,许诺。子贡因去之晋,谓晋君曰:“臣闻之,虑不先定不可以应卒,兵不先辨不可以胜敌。今夫齐与吴将战,彼与齐战而

10、胜,必以其兵临晋。 ”晋君大恐,曰:“为之奈何?”子贡曰:“兵休卒以待之。 ”晋君许诺。子贡去而之鲁。吴王果与齐人战于艾陵,大破齐师,果以兵临晋,晋人击之,大败吴师。越王闻之,涉江袭吴,杀夫差而戮其相。破吴三年,东向而霸。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节选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删改)【注】 高、国、鲍、晏: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齐国握有实权的卿大夫。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故移其兵欲以伐鲁故:故意B.越王苦身养士,有报我心 报:报答C.王置齐而伐越 置:安置D.必以其兵临晋 临:逼近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六组,全部直接体现子贡“利口巧辞”的

11、一组是(3 分)()夫鲁,难伐之国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吾兵业已加鲁矣且夫救鲁,显名也;伐齐,大利也吴王为人猛暴,是残国之治也杀夫差而戮其相 A. B. C. D.6.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因为鲁国城墙单薄低矮,护城河狭窄水浅,君主愚昧不仁,大臣伪诈无用,士兵和人民又厌恶战争,所以田常才要伐鲁广齐。B. 城高地广甲坚兵精而本无伐齐之心的吴王,在子贡的救鲁伐齐威晋以成霸业的蛊惑下,欣然踏上了伐齐的征程。 C.为避免被吴王消灭,也为了能够灭掉吴国,在子贡的威逼利诱下,越王勾践高兴地同意派遣士兵帮助吴王伐齐。D.为达目的,子贡以巧言游说田

12、常、吴王、越王、晋君等,使他们觉得他在设身处地为自己着想,从而心甘情愿地按他的意思进入战争。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4 分)译文: (2)今存越示诸侯以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霸业成矣。(6 分)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鹧鸪天严 仁一曲危弦断客肠。津桥捩转牙樯。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一曲危弦断客肠”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13、 (5 分) 9、下片在写景抒情上有什么特点?结尾句让人联想到李煜的哪两句词?(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荆轲刺秦王中通过众宾客的神态表现出送行气氛的语句是:_,_。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 , ;近观:“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 分)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郁达夫自从亚里士多德的文学模仿论创定以来,以为诗的起源是根据于模仿本能的学说,到现在还没有绝迹;论客的富有独断性者,甚至于说出“所有的艺术,都是自然的。 ”虽则说得太独断,太笼统;但反过来说,自然景物以

14、及山水,对于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绝大的威力,却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情;所以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自然的变化,实在多而且奇,没有准备的欣赏者,对于他的美点也许会捉摸不十分完全的;就单说一个天体罢,早晨的日出,中午的晴空,傍晚的日落,都是最美也没有的景象;若再配上以云和影的交替,海与山的参错,以及一切由人造的建筑园艺,或种植畜牧的产物,如稻麦牛羊飞鸟家畜之类,则仅在一日之中,就有万千新奇的变化,更不必去说暗夜的群星,月明的普照,或风、雷、雨、雪的突变,与四季寒暖的更迭了。我们人类都有一种特性,就是喜新厌旧,每想变更。一碗最珍贵最可口的菜,你若每日吃着,到了

15、后来,也觉得宁愿去换一碗粗肴淡菜来下饭;唯有对于自然,就决不会发生这一种感觉,太阳自东方出来,西方下去,日日如此,年年如此,我们可没有听见说有厌看白天晚上的一定轮流而去自杀的人。还有月亮,初一出,月半圆,月底全没有,无论哪一个人,看了月亮,总没有不喜欢的。自然的伟大,自然的与人类有不可须臾离的关系,就此一点也可以看出来。欣赏自然景物的本能,是大家都有的;不过有些人忙于衣食,不便沉酣于大自然的美景,有些人习以为常了,虽在欣赏,也没有欣赏的自觉。更有些人,将自然范围限制得很小,以为能如此这般的欣赏,自然景物,就尽在他们的囊中了。我从前有一位同事平时只晓得钻门路,积私财,以升官发财为惟一的人生乐趣,现在居然位至极品,财积到了几百万了,但他惟一娱乐,还是出外则装学者的假面,回家则翻存在英国银行里的存折,对于自然山水,非但不晓得欣赏,并且还是视若仇敌似的。对于这一种利欲熏心的人,我以为对症的良药,就只有一服山水自然的清凉散。因为山水、自然,是可以使人性发现,使名利心减淡,使人格净化的陶冶工具。自然景物所包涵的方面,原是极博大、极广阔的;像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