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9004041 上传时间:2017-11-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4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 2016 届高三下期 4 月月考化学试卷(苏教版,解析版)17如下图所示是某有机分子的比例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A与氢氧化钠反应 B发生酯化反应C与稀硫酸反应 D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三个氢原子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为-CH 3,两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原子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为-COOH,所以该有机物为乙酸:CH 3COOH,乙酸能与氢氧化钠发生酸碱中和反应;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乙酸具有弱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为红色。考点:乙酸的结构及性质点评:从结构出发,判断出物质种类以后,根据官能团进行判断,题目相

2、对简单。2大气或饮用水被污染时,可能引起人的牙齿、骨骼变酥,引起这种污染的元素是( )A.氯 B.氟 C.汞 D.溴【答案】B【解析】氟在人体中主要分布在骨骼、牙齿、指甲和毛发中,尤以牙釉质中含量多,氟的摄入量或多或少也最先表现在牙齿上,当人体缺氟时,会患龋齿,氟多了又会患斑釉齿,如果再多,会患氟骨症等系列病症。人体中氟的主要来源是饮水,有研究认为, 饮水含氟量为 1.01.5 mgL-1 较为适宜,最高不得超过 2.0mgL-1。市场上出售的加氟牙膏含有氟化钠、氟化锶等氟化合物,有防龋作用,适用于缺氟地区。是否需要选用这种牙膏,最好听取卫生部门或牙医的建议。3分子式为 的醇催化氧化得到的有机

3、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则符合该条件512CHO的醇有( )512A.8 种 B.7 种 C.4 种 D.3 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能发生催化氧化,但是产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不能是CH2OH,必须是CH(OH),结构有 CH3 CH(OH)CH 2CH2CH3 、CH 3 CH( OH)CH(CH 3)2、 CH3 CH2CH(OH)CH2CH3,所以 D 正确。考点:考查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合物的性质4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化还远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B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均具有强氧化性C一定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D氧化剂和还原剂混合不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解

4、析】A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为化合价变化,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故 A 正确;B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如碳酸钠中 C 为最高价不具有强氧化性,故 B 错误;C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为化合价变化,故 C 正确;D一般氧化剂、还原剂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混合不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浓硫酸与二氧化硫不发生反应,故 D 正确;故选 B【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及常见实例的考查,注意从化合价角度分析,题目难度不大5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中,正确的是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 2+ FeFe 2

5、+ CuB稀硫酸与铁粉反应:2Fe6H + 2Fe 3+3H 2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 2+ SO 4BaSO 4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23CO2H + H 2OCO 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氯化铜溶液与铁粉反应:Cu 2+ FeFe 2+ Cu,A 正确;B稀硫酸与铁粉反应:Fe2H + Fe 2+H 2,B 错误;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2OH -+ Ba2+ 2H + + SO42-BaSO 4+2H 2O,C 错误;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aCO 32H + H 2OCO 2,D 错误;选 A。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

6、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B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C生成非金属单质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D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若元素由负化合价变为单质 0 价,则该元素被氧化,错误;B对于具有可变化合价的元素,如 Fe3+,获得电子可能被还原为 Fe2+,也可能被还原为 Fe 单质,因此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正确;C如 2O3=3O2的反应有非金属单质生成,但是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错误;D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可能是获得电子,作氧化剂,也可能是失去电子,作还原剂,错误。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7、关知识。7 下列分离物质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粗盐水中悬浊的泥沙 B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C用酒精萃取的方法将碘水中的碘富集 D用淘洗的方法从沙里淘金【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萃取剂的选取要求之一是萃取剂不能与原溶液中溶剂相溶,因为酒精与水混溶,所以无法用酒精把碘水中碘萃取出来。故选 C。考点:物质的分离方法。点评:理解物质的分离常见方法。8Na 2O2是中学化学常用试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1 mol Na 2O2与足量 CO2反应转移电子 0.1molB将 Na2O2粉末加入到 NaHSO3溶液中,SO 32 离子数目增多C等物质的量的 Na2O2与 Na2O

8、溶于等量水中生成 NaOH 浓度相同D等质量的 Na2O2与 Na2S 晶体中含有相同数目的阴离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过氧化钠与 CO2的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1mol 过氧化钠转移 1mol 电子。0.1 mol Na2O2与足量 CO2反应转移电子 0.1mol,A 正确;B过氧化钠具有氧化性,将 Na2O2粉末加入到 NaHSO3溶液中,亚硫酸氢钠被氧化为硫酸钠,因此 SO32 离子数目减少,硫酸根离子数目增多,B 错误;C过氧化钠可以看作是 Na2OO,其中的氧原子转化为氧气,因此等物质的量的 Na2O2与 Na2O 溶于等量水中生成 NaOH 浓度相同,C正

9、确;D过氧化钠与硫化钠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均是 78,且二者含有的阴阳离子个数之比是 1:2,所以等质量的 Na2O2与 Na2S 晶体中含有相同数目的阴离子,D 正确,答案选B。考点:考查9下列关于氢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每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B. 在所有的水蒸气、水、冰中都含有氢键C. 分子间能形成氢键,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D. HF 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答案】C【解析】水在固态和液态时,分子间存在着氢键,而气态时氢键被破坏,所以选项 A、B错误。氢键的存在能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但氢键并不影响物质的稳定性,因此选项 D 错误。故本题选 C。1

10、0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溶液中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为 110-11 mol/L:K 、Na 、SO 42- 、NO 3B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Na 、Cu 2 、HCO 3 、NO 3C0. 1 molL -1AgNO3 溶液:H 、K 、SO 42 、I D0. 1 molL -1NaAlO2 溶液: H 、Na 、Cl 、SO 42 【答案】A【解析】 试题分析:A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为 110-11 mol/L 的溶液是酸性或碱性溶液。无论是酸性还是碱性溶液,离子 K 、Na 、SO 42- 、NO 3 都能大量存在。正确。B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是碱性溶液。在

11、该溶液中会发生反应:2OH -+Cu2 =Cu(OH)2;OH -+HCO3 =H2O+CO2。C0. 1 molL-1AgNO3 溶液:2Ag + SO42 =Ag2SO4;Ag +I =AgI.不能大量存在。错误。考点:考查离子大量共存的知识。11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C6H12O6(葡萄糖 aq)+6O2 = 6CO2+6H2O B. CH3COOH+KOH = CH3COOK+H2O C. A+B =C+D; HE(4f)E(4s)E(3d) BE(3d)E(4s)E(3p)E(3s)C E(4s)E(4s)E(4f)E(3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构造原理,

12、各能级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1s 2s 2p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B 正确。考点:构造原理点评:考查构造原理揭示的各能级能量高低的表示,具有一定的难度,解题的关键是紧密结合题干中的电子排布能级顺序信息,仔细判断。13下列离子或分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通 后仍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2COA 23ClNOKa、 、 、B 2、 、 r、 SiC 242H、 Fe、 、 lD【答案】A【解析】B 中通 后生成硅酸沉淀, C 中 Fe2 离子被氧化, D 中银离子和氨水不能大2O量共存,形成络离子,所以答案选 A。14分子式为 C8H8的两种同分异构体 X 和 Y。

13、X 是一种芳香烃,分子中只有一个环;Y 俗称立方烷,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个吸收峰。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X、Y 均能燃烧,都有大量浓烟产生BX 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能使溴水褪色,还能发生加聚反应CY 属于不饱和烃DY 的二氯代物有三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分子式为 C8H8的两种同分异构体 X 和 Y。X 是一种芳香烃,分子中只有一个环,则 X 是苯乙烯;Y 俗称立方烷,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个吸收峰。AX、Y 均能燃烧,二者的含碳量相等,且含碳量高,因此都有大量浓烟产生,A 正确;BX 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能使溴水褪色,还能发生加聚反应,B

14、 正确;CY 分子中氢原子没有达到饱和,但不存在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因此不属于不饱和烃,C 错误;DY 的二氯代物有三种,即相邻、面对角线和体对角线,D 正确,答案选 C。考点:考查有机物结构与性质1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用铜片作阴、阳极电解硝酸银溶液:4Ag +2H2O 4Ag+O2+4HB向 Na2SO3、NaI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2I +C12=2 Cl+I2C向水杨酸中加入适量 Na2CO3 溶液: +CO32- +CO2+H2ODAgCl 沉淀在氨水中溶解:AgCl+2NH 3H2O =Ag(NH3)2+Cl-+2H2O【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 项,书写正确;B

15、 项,氯气先于亚硫酸根反应,亚硫酸根的还原性强于碘离子;C 项,Na 2CO3 溶液的酸性弱于苯甲酸的酸性,但强于苯酚的酸性,故酚羟基上的氢不能脱去。故正确选项为 D。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点评:本题属于常规体型,这些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包括电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酸的置换反应,络合反应,考查内容较多,题目难度较大,注意书写细节。16已知化合物 A 的分子式为 C4H6O2,不溶于水,并可以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已知:C 物质的一氯代物 D 只有两种同分异构体。请回答:(1)A 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 。(2)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 (填序号) 。(3)写出的反应方程式 。(4)写出一种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C 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酯且能发生银镜反应 C 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醇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