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明达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 含解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987373 上传时间:2017-11-1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盐城市明达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明达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明达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明达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苏省盐城市明达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盐城市明达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盐城市明达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 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盐城市明达中学 2016 届高三下期 4 月月考化学试卷(苏教版,解析版)1在医院中,为酸中毒病人输液不应采用() 。A.0.9%氯化钠溶液 B.0.9%氯化铵溶液C.1.25%碳酸氢钠溶液 D.5%葡萄糖溶液【答案】B【解析】酸中毒则输入的液体不能显酸性,否则中毒加重。2下列各组物质关系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A 1H 与 2H B白磷与红磷CCO 和 CO2 D正丁烷与异丁烷【答案】B【解析】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所以选项 B 正确,A 互为同位素,D 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选 B。3下列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自然界中“氮的固定” B用铂丝蘸取 NaCl 溶液进行焰

2、色反应C食物腐败变质 D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氮气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称为“氮的固定” ,氮元素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用铂丝蘸取 NaCl 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元素化合价不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食物腐败变质,是食物被氧气氧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铜元素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 B。考点: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4美国通用原子能公司(GA)提出的碘硫热化学循环是由反应、三步反应组成的(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设计该循环是为了制取能源气体 O2B整个循环过程中产生 1molO2的同时

3、产生 448LH 2C图中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D图中反应、均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氧气不是能源气体,错误,不选 A;B、没有说明气体所在的温度和压强,不能确定气体的体积,不选 B;C、都有化合价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正确,选 C;D、反应是硫酸分解生成氧气和二氧化硫和水,不能在常温常压下进行,错误,不选 D。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5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 丙烯酸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 NAB等质量 14NO 和 13CO 气体中含有的中子数相等C一定量的钠与 8g 氧气作用,若两者均无剩余,转移 NA个电子D100mlpH=1 的醋酸溶

4、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 001N A【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丙烯酸有碳碳双键和碳氧双键,所以 1mol 丙烯酸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 2NA,A项错误;B 14NO 和 13CO 的摩尔质量不相等,又知这两种分子中的中子数相等,所以等质量的 14NO 和 13CO 气体的物质的量不相等,进而中子数也不相等,B 项错误;C8g 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025mol,一定量的钠与氧气反应,若产物为 Na2O2 ,转移电子为 05N A个电子,若生成 Na2O ,转移电子为 NA个电子,C 项错误;DPH=1 的溶液中 c(H )=01mol/L,在100mL 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 001N A,D 项正确

5、;选 D。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及计算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式为 CF2Cl2的物质可以看作是甲烷的衍生物,它有两种分子结构BC2H5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CC 3H8O 有 2 种同分异构体 D甲苯的二氯代物共有 10 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化学式为 CF2Cl2的物质可以看作是甲烷的衍生物,只有一种结构,A 不正确;B中含有乙基,而饱和碳原子的基本构型都是四面体,所以所有原子不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上,B 不正确;C 3H8O 有 3 种同分异构体,两种醇、一种醚类,C 不正确,答案选 D,所以正确的答案选 D。考点:考查有机物组成与结构的正误判断点评:

6、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和训练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7用惰性电极电解足量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质量的另一种物质(括号内) ,溶液能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的是ACuCl 2 BNaOH CNaCl DCuSO 4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电解氯化铜时,阳极放氯气,阴极生成金属铜,所以应加氯化铜固体让电解质溶液复原,故 A 错误;B、电解 NaOH 时,阳极产生氧气,阴极产生氢气,本质为电解水,所以应加水让电解质溶液复原,故 B 错误;C、电解氯化钠时,阳极

7、产生氯气,阴极产生氢气,所以应加氯化氢让电解质溶液复原,故 C 正确;D、电解硫酸铜时,阳极产生氧气,阴极产生金属铜,所以应加氧化铜让电解质溶液复原,故 D 错误;故选 C。考点:考查了电解原理的应用的相关知识。8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A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B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 NaHSO4固体时,可使反应速率加快C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D镀锌铁表面有划损时,仍然能阻止铁被氧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是铝与氧气反应,属于化学腐蚀,没有形成原电池,A 错;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 NaHSO4固体时增大了 H+

8、的浓度,反应加快,没有构成原电池,B 错;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是铁与水反应,没有构成原电池,C 错;镀锌铁表面有划损时,锌与铁在潮湿空气中能构成原电池,从而仍然能阻止铁被氧化,D 对。考点: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9已知在 100的温度下(本题涉及的溶液其温度均为 100,水的离子积 KW1.010 12 mol2L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05 molL 1 的 H2SO4溶液,pH1B0.001 molL 1 的 NaOH 溶液,pH11C0.005 molL1 的 H2SO4溶液与 0.01 molL1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 pH为 6,溶液显酸性D完全中和 pH

9、3 的 H2SO4溶液 50 mL,需要 pH11 的 NaOH 溶液 50 mL【答案】A【解析】A:c(H +)=0.1mol/L,pH=lg c(H +)=1B:c(OH )=0.001mol/L,c(H +)=1.0109 mol/L,pH=lg c(H +)=9C:两者恰好中和,混合溶液的 pH=6,溶液呈中性。D:酸提供的 n(H+)=1.0103 0.05,碱提供的 n(OH)=1.0101 V,可得 V=0.5 mL10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ACO 2分子的结构式: O=C=O B氯气分子的电子式 Cl:ClCCl 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D原子核内有 10 个中子的氧原子

10、【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CO 2的电子式为 ,其结构式为:O=C=O,故说法正确;B、没有把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表示出来,故说法错误;C、氯离子是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其结构示意图为 ,说法正确;D、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8+10=18,氧原子为 。考点:考查化学用语的正误判断等知识。1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加入足量浓溴水后过滤; 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A B C D全部正确【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乙烯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11、,混入新杂质,应用溴水除杂,错误;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而乙酸可与碳酸钠反应,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正确;不能采用向混合物中加溴水的方法除去苯酚,生成的三溴苯酚溶于苯。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向混合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苯酚钠溶液,苯不反应,然后分液,上层液体即为苯。乙醇和水的沸点不同,水可与生石灰反应,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正确。【考点定位】 物质的除杂、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分离、提纯和检验,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把握物质除杂的原则: 不增,即在除去杂质的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不减,即不能减少被提纯的物质;

12、简便,即分离操作简便易行; 易得,即除杂试剂价格便宜,容易得到; 最好,即所选用的方法在保证除去杂质的同时,最好能增加被提纯物质的量。12可逆反应 N2(g)+3H 2(g) 2NH3(g) ,在 500时,将 2molN2 和 2molH2冲入容积为 10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NH 3不可能达到的浓度是( )A. 0.01molL1 B. 0.02molL1C. 0.05molL1 D. 0.15molL1【答案】D【解析】应为反应是可逆的,转化率达不到 100,所以氨气的物质的量一定小于1.33mol,所以选项 D 是不可能的,答案选 D。13硫酸锶(SrSO 4)在水中的

13、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一定时, Ksp(SrSO4)随 c(SO42)的增大而减小B三个不同温度中,313 K 时 Ksp(SrSO4)最大C283 K 时,图中 a 点对应的溶液是饱和溶液D283 K 下的 SrSO4饱和溶液升温到 363 K 后变为不饱和溶液【答案】B【解析】A 错, Ksp(SrSO4)随温度的影响而影响;B 正确;C 错,283 K 时,图中 a 点对应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D 错,283 K 下的 SrSO4饱和溶液升温到 363 K 后变为过饱和溶液,有固体析出;14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种离子,各离子能在原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有A滴加

14、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 3+、NH 4+、Cl -、I -BpH 值为 1 的溶液:Cu 2+、Na +、Mg 2+、NO 3-C水电离出来的 c(H+)=1013 mol/L 的溶液:K +、HCO 3-、Br -、Ba 2+D所含溶质为 Na2SO4的溶液:K +、CO 32-、NO 3-、Al 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Fe 3+和 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 A 错误;pH 值为 1 的溶液中Cu2+、Na +、Mg 2+、NO 3-不反应,故 B 正确;水电离出来的 c(H+)=1013 mol/L 的溶液,呈强酸性或强碱性,HCO 3-既能和氢离子反应又能和氢氧根离子反应,

15、故 C 错误;CO 32-和 Al3+硝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故 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离子共存。15在一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的量的 A 和 B 发生如下反应:A(g)+2B(g)2C(g) ,反应达平衡时,若混合气体中 A 和 B 的物质的量之和与 C 的物质的量相等,则这时 A 的转化率为A40% B50% C60% D70%【答案】A【解析】设参加反应的 A 的物质的量为 xmol,则:A(气)+2B(气) 2C (气)开始(mol) 1 1 0变化(mol) x 2x 2x平衡(mol) (1x) (12x) 2x所以, (1x)mol+(12x)mol=2xmol;解得:x=0.4A 的转化率为 100%=40%,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运用三段式法解答本题即可16已知 A、B、C、D、E 五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除 E 为第四周期元素外,其余都是短周期元素,其中 A、B、C 是同一周期的非金属元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