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2012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986558 上传时间:2017-11-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镇江市2012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镇江市2012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镇江市2012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镇江市2012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镇江市2012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镇江市2012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江市2012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 江 市 2012 届 高 三 调 研 测 试语 文 试 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A烘焙/蓓蕾 恫吓/恸哭 面颊/ 汗流浃背 B跻身/同侪 迄今/收讫 踉跄/ 不稂不莠 C沙碛/浸渍 神祇/福祉 咋舌/ 乍暖还寒D桎梏/诰命 结伴/诘问 筵席/ 垂涎已久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A尽管农民工工资水平相对较低,但由于其总规模已经十分可观,从总量上看也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和潜在的消费支出。B正规宣传途径不畅通导致了公众接收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大众对养生、保健等产品盲目推崇和跟风。CNBA 总经理斯特恩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他要孤

2、立球员工会的干事长亨特,让他成为反面典型,而球员工会主席费舍尔被他操纵和利用。D 应该说,考虑学生心灵的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少了,相反,漠视以至伤害学生心灵的教育运作模式却愈演愈烈。3下面这段文字是载人飞船返回地面经历的第一个阶段,请概括这个阶段飞船的四个动作?请简要概括。 (4 分)当 飞 船 在 太 空 中 运 行 最 后 一 圈 时 ,测 控 指 挥 部 门 向 飞 船 注 入 返 回 指 令 ,飞 船调 整 飞 行 姿 态 ,轨 道 舱 和 返 回 舱 分 离 ,分 离 后 的 轨 道 舱 继 续 在 轨 飞 行 ,进 行 科 学 试验 。接 着 ,飞 船 再 次 完 成 制 动 姿 态

3、调 整 ,尾 部 朝 向 飞 行 方 向 。飞 船 按 程 序 点 燃 发 动机 制 动 ,完 成 离 轨 操 作 任 务 ,进 入 返 回 轨 道 。制 动 发 动 机 的 点 火 时 间 必 须 精 确 控 制 ,点 火 时 间 相 差 秒 钟 ,就 会 使 飞 船 落 点 位 置 相 差 公 里 。 4 “中秋节”和“教师节”常常连在一起,请你写一段话,向老师表达“中秋节”的祝福。不超过 30 个字。 (5 分)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送从弟谋归江陵序柳宗元吾与谋,由高祖王父而异。谋少吾二岁,往时在长安,居相迩也。与谋皆甚少,独见谋在众少言,好经书,

4、心异之。其后吾为京兆从事, 谋来举进士,复相得,益知谋盛为文词,通外家书。一再不胜,惧禄养之缓,弃去, 为广州从事。复佐邕州,连得荐举至御史,后以智免,归家江陵。 凡士人居家孝悌恭俭,为吏祗 肃。出 则信,入则厚。足其家,不以非道;进其身,不以苟得。时退则退,尊老无井臼之劳。和安而益寿,兄弟相友。不 谋 食而食给,不 谋道而道显。则谋之去进士为从事于远,始也吾疑焉,今也吾是焉。别九岁而会于此,视其貌益伟, 问其业益习,叩其志益坚。於!吾宗不振久矣。识者曰:今之世稍有人焉。若谋之出处,庸非所谓人欤?或问管仲,孔子曰:“ 人也。 ”谋虽 不识于管仲,其 为道无悖,亦可以有是名也。抑又 闻圣人之道,

5、学焉而必至,谋之业良矣,而又增焉;志专矣,而又若不足焉。孔子之门,不道管、晏,则谋之为人也,其可度哉!2吾不智,触罪摈越、楚间六年,筑室茨草, 为圃乎湘之西,穿池可以渔,种黍可以酒,甘终为永州民,又恨徒费禄食而无所答,下愧农夫,上惭王官。追计往时咎过,日夜反覆,无一食而安于口平于心。若是者,岂不以少好名誉,嗜味得毒,而至于是耶!用是愈贤谋之去进士为从事以足其家,终始孝悌,今虽欲羡之,岂复可得?谋在南方有令名,其所为日闻于人,吾恐谋不幸又为吾之所悔者,将已之而不能得,可若何?然谋以信厚少言,蓄其志以周于事,虽履吾迹,将不至乎吾之祸,则谋何悔之有?苟能是,虽至于大富贵,又何栗耶?振吾宗者,其惟望乎

6、尔!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后以智免,归家江陵 家:居 住B问其业益习,叩其志益坚 叩:询 问C触罪摈越、楚间六年 摈:抛 弃D蓄其志以周于事 蓄:怀 有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柳谋能够“振吾宗者,其惟望乎尔”的原因的一组是(3 分)谋在众少言,好经书 复佐邕州,连得荐举至御史视其貌益伟,问其业益习 或问管仲,孔子曰:“人也。 ”志专矣,而又若不足焉 谋以信厚少言,蓄其志以周于事A B C D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作者与柳谋从小相识,两家相距不远,后来柳谋考进士,两人又相聚,不过他随后又弃作者而去,担任广州从事。B对于柳谋去广州

7、,作者一开始是有疑虑的,但后来发现他的做法合乎士人的行为标准,又认为他这样做是对的。C作者认为柳谋虽然不被管仲所知,但他也可以有管仲的“人”的名声,而柳谋的为人,是不能轻易用儒家的标准来衡量的。D作者认为自己年轻时热衷名誉,以致被贬永州六年,生活艰辛,无所作为,感到惭愧、不安、悔恨,也更羡慕柳谋的做法。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时退则退,尊老无井臼之劳。(3 分) (2)若谋之出处,庸非所谓人欤?(3 分) (3)用是愈贤谋之去进士为从事以足其家,终始孝悌。(4 分)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贺新郎 辛弃疾甚矣吾衰矣!怅

8、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 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 停云诗 【注】 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注:陶渊明有停云诗,写饮酒与思念 亲友之事。词的上片,词人感慨“衰矣”的原因有哪些?请加以概括。 (3 分) 3“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形象?(3 分) 全词在抒发情感上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词的下片,词人表达了哪些复杂的情感?(4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10补写出下

9、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 (荀子劝学 )临渊羡鱼, 。 (汉书董仲舒传 ) ,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衔远山,吞长江, ,横无际涯。 (范仲淹岳阳楼记 )从今若许闲乘月, 。 (陆游游山西村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 。(朱柏庐治家格言)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子敬书裙孟晖少年沉睡在夏日午后,一位风度翩翩的成年男子渐近的清悦屐声似乎也未能将他惊醒。男子走过来,对着不意间撞见的场景出神一会,信手拿起一旁案上的笔,坐到睡榻边,开始向少年

10、束在腰间的新绢裙上纵笔题写诗赋。那个一千六百年前的下午,后世视为“百代之楷式”的“二王” 书风,便如流水一般,就着少年腰胯与腿股如山谷一般多 变的起伏,于似云霞散落、闪着丝丝素光的裙衣上,随意宛转奔淌。羊欣始 终在熟睡 吗?也可能,他朦胧醒来,但却一直假寐,任凭王献之在以自己身体为衬胎的光洁素绢上,完成一次即 兴的书法创作。 宋书羊欣传也没有记载,当时是否有蝉声,是否有微风划过帘影。王献之将几幅裙片写满之后,忽然觉得兴尽,便搁笔离去。然而,正是被墨迹覆了一半的绢裙, 让富有天赋的少年羊欣事后得以静心琢磨王献之 书风的真谛所在,终成一代大家。也或者,羊欣在假寐中感受到艺术家执笔时最细微的呼吸韵律

11、与动作起落的节奏,从而领悟到这一 门艺术的神气吧。 这里展现的是那个 时代推崇的一种交往方式,不靠语言,甚至排斥面对面的相 觑,以 类似后世“禅悟”的风 格,通 过某种场合,某种情境,某种行为,让一方的感受与观念 传达到另一方的心灵之中,形成一次“ 神交”。在 书裙的过程中,王献之与羊欣甚至不曾有一次眼神的对接,但 书法艺术的神髓却悄悄完成了代 际的传接。在现 代文学中,我一向敬而远之的一个神话就是, 艺术 家要创造出伟大的作品,就得活得特痛苦,就得自我毁灭,尤其是,得毁灭一些别人。在晋代,杰出艺术家大多出身于贵族,可能正因为此,那个时代涉及 艺术创造的轶事讲述的总是 风度与格调。在关于王献之

12、的几 则创作故事中,有两则都与少年及白衣有关。为什么偏偏是少年与白衣?据说 一位“好事年少”特意制作了一件绝好料子的白纱长衣这个“狡童”显然了解王献之的癖性,然后穿在身上登门造访。不出所料,艺术家立刻中计,欣然让少年脱下纱衣,由他放笔挥洒。王献之的兴致竟是春花勃 发一般,不 仅“草正 诸体悉备”,而且一直写到双袖上,几乎将一件长衣写满了还 意犹未尽。那 兴起事端的少年却忽然 鲁莽地将纱衣从笔尖下掣4走,夺路而逃。原来,少年察觉到王献之的门生个个流露出意欲劫宝的神色,但还是刚跑出门就被大家追上围住。一阵激烈的 抢夺之后, 纱衣裂成片片,少年只保住一只袖子。究竟 该怎样 理解这两则异常清雅可爱的轶

13、闻呢?宋书记载羊欣时年十二,与时任吴兴太守的王献之显然存在着未成年与成年的差异。因此,这个故事肯定不是在讲述同代朋友之间的知遇感。据记载,羊欣“美言笑,善容止 ”,有着那个时代最重视的优雅举止与过人风度,不过,王献之更是“风流为一时之冠”。那么,晋人的故事,到底 该怎样去感受呢?别的姑且不论,一旦穿上白绢或白纱的衣裳,竟足以催发一位艺术家的创作激情,东晋的少年们究竟曾经是怎样的神采动人哦!11请赏析第节中划线句子的特点。 (4 分) 12请分析第节中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4 分) 13请从两位少年的角度归纳两则轶事的不同点。 (6 分) 14请探究作者叙写这两则轶事的深意。 (6 分) 六

14、、现代文阅读选考题:论述类文本(18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7 题。哈利波特断想郭佳音哈利 波特 的那种巨大的近乎天然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其实并不来自于玄妙的“魔法”,它们是看得 见、摸得着的。我读过 全套书的英文原版,不禁为作者的语言倾倒 它确确实实是写给孩子的,而不是成年人嗲着嗓子发出的哄孩子声干净,规范, 带有一点口 语倾向,充满成熟、美丽、浪漫的梦幻色彩;但成人读起来,也是那么自然,一点不显幼稚。故事发生的舞台也非常切近读者们的生活:一所与尘世隔绝的魔法学校,霍格沃茨。主人公哈利 波特在这所学校读书,经历着像任何一个十几岁孩子一样的学校生活,上 课、下 课 、交朋友、 谈恋爱,而且其角度非常准确,就像一个真正的学生所书写。相比 较其他奇幻小说 而言,格外了不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