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979824 上传时间:2017-11-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1.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辽宁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辽宁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辽宁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辽宁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2016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12大连八中 2016 届高三 12 月月考 语文试卷第卷 阅读题甲 必做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元曲,作为一种韵文,向来与唐诗、宋词鼎足而立,它不但是那一个时代灿烂文化的象征,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学中一个不可企及的典范,就像王国维先生所论述的那样:“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这多少有些把文学神化和偶像化的意味。翻开我们的文学史,透过唐诗、宋词、元曲,甚至更早的诗经、楚辞等文学形式的表象,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它们都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诗三百,原本大都是可以“弦而歌之”

2、的民间歌谣;楚辞,是由南方民歌发展而来的文化人的歌辞;唐诗,多为可以吟唱的“歌诗”“ 声诗”;宋词,是专为歌曲词牌而填写的歌词;元曲,更与音乐有着天然的联系,以至于它的名称中,也只剩下音乐“曲”的意义,尽管如此,它仍然使人想到常常在街头巷尾飘然入耳的流行歌曲。实际上,无论唐诗、宋词还是元曲,这些各自时代的“乐府” ,正是那一时代的流行歌曲,与我们今天所听到的民谣并无二致。而且,元曲与之更有一种相似之处:在它自身所处的时代,它是最为低下的艺术形式,被那些“高尚之士”“ 性理之学”视为刍狗。正如我们今天对流行歌曲并不一定在意,抑或看不起它一样。然而,就是这些下里巴人使人们终于有一天幡然而悟这也是真

3、正意义上的文学、艺术和文化,是“乐府”。夸张一点说,一部中国古代文学史,就是一部流行歌曲的历史。流行歌曲由于体制的短小,能够迅速地反映特定的情绪。而抑扬顿挫的音乐旋律,使它更富于表达能力和感染力,更易于流播和普及,把作者的思想传达给更为广泛的大众。这正是每一时代真正关心生活、关注社会命运的作家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元曲是大众文化的代表,尤其是其中戏曲的部分。在创作过程中,作者有着明确的观念为了面向大众的演出而作,必须更多地表现普通人所关心的话题。而诗词则更多地咏叹个人的主观感受。在形式上,元曲更少格律、语言和风格上的限制,因而能更为自由地表达作者所希望表达的一切。元代的作家们,天才地把元曲这一文学

4、形式发挥到了极致。从他们的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整整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而且细微、真切地体会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情绪与感受:他们的欢乐与烦恼,喜悦与遗憾,渴望与失望以及深藏在这背后的爱与恨。他们的描绘又是那么的淋漓尽致、曲尽人情,那么的动人心魄,尽管我们没有听到而且再也无法听到那些存于我们想象中的音乐的旋律。这便是元曲,史诗般的文学。元曲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散曲,它又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类似于宋词,多是独立的曲子;套数则是由不同曲牌联缀而成的组曲。二是杂剧,即以北曲演唱的戏曲。三是戏文,即以南曲演唱的戏曲。在中国文学史上,向来有“词山曲海”的说法,比喻曲作的数量之多,浩如烟海。但由于元曲

5、是非正统的通俗文学,难登大雅之堂,所以流散十分严重。明代中叶以后,出现了第一个收藏、出版和研究元曲作品的高潮。清代是寂寞的,对于元曲来说。一直到“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思潮的兴起,使文学家、艺术家和学者们开始把目光转向通俗文学,寻找文化与艺术的本真,寻找对抗正统的利器。于是,元曲再一次被发现和重视。(有删改) 2 / 121.下列关于元曲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元曲,作为一种文学样式,虽然是元代最为低下的艺术形式,但却是元代灿烂文化的象征,正如唐诗之于唐代、宋词之于宋代。B.元曲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的联系,以至于其只剩下音乐“曲”的意义,它是以韵文的形式流传下来的下里巴人。

6、C.元曲,尤其是其中戏曲的部分是大众文化的代表,这与作者为面向大众的演出而作、更多地表现普通人关心的话题的创作观念有关。D.元曲充分展现了整整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能让我们体会到那个时代人们的情绪与感受,尽管我们再也无法听到它的音乐旋律。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使作品能够迅速反映特定情绪、更富于感染力的短小的体制和抑扬顿挫的音乐旋律,是真正关心生活和社会命运的作家所追求的终极目标。B.元曲能成为史诗般的文学,除了元代的作家们天才地把这一文学形式发挥到了极致的原因外,还因为它是元代独有的文学表现形式。C.元曲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艺术和文化,是“ 乐府”,这一认识并非一开始就为人

7、们所普遍认可,而是有一个逐渐被认知的过程。D.散曲、杂剧和戏文是元曲的三种主要形式,其中散曲又分为小令和套数,而小令类似于宋词,更多地咏叹个人的主观感受,套数则是组曲。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被那些“高尚之士”“ 性理之学”视为刍狗的元曲可以说是元代的流行歌曲,与我们今天所听到的民谣并无二致。B.“词山曲海”这一说法,形象地说明了元曲作品的数量之多,但也正因其浩如烟海,它难以成为正统的文学,流散情况十分严重。C.明代中叶以后和“ 五四”运动以后,先后出现了发掘、整理和研究元曲作品的高潮, “五四”运动后的研究更具有时代性。D.文中王国维先生的话虽然能论证元曲是中

8、国传统文学中一个不可企及的典范,但也多少有些把文学神化和偶像化的意味。二、古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 4-7 小题。廉希宪,字善甫,畏兀(今作 “维吾尔”)氏。公以辛卯五月二十五日生于燕,适其父孝懿公廉访使命下,孝懿喜曰:“是儿必大吾门,吾闻古者以官受氏,天将以廉氏吾宗乎!吾其从之。 ”举族承命。公身材魁伟,举止异常。年十九,侍孝懿北觐,入侍世祖,上亦因其多智,有威容,论议宏深,恩顾殊绝。诸贵臣校射上前,一贵臣顾公,取三矢,似欲授公,公曰:“尔岂亿我为不能耶?顾吾弓差软。 ”诸贵假以劲弓,三发连中,诸贵惊服,曰:“真文武全材,有用书生。 ”国初,拜

9、为平章政事。秉政日,中书右丞刘整以初附为都元帅,骑从甚都,诣门求见。公之兄弟凡十人,后皆至一品。公之弟蓟国公希贡犹布衣为通报公方读书略不答蓟公出整复浼入言之因令彻去坐椅自据 3 / 12中坐令整入。整展拜起,侧立,不予之一言。整求退,谓曰:“此是我私宅,汝欲有所言,明日当诣政事堂。 ”及出,愧赧无人色。顷之,宋士之在羁旅者,寒饿狼狈,冠衣褴褛,袖诗求见,公之兄弟皆揶揄之。蓟公复为入 言,急令铺设坐椅,且戒内人备酒馔。出至大门外,肃入,对坐,出酒馔,执礼甚恭,且录其居止。诸儒但言困苦,乞归。公明日遂言于世皇,皆遂其请。是夜,诸兄弟问曰:“今日刘元帅者,主上之所倚任,反菲薄之;江南穷秀才,却礼遇如

10、此其至。我等不能无疑。 ”公曰:“ 我是国家大臣,言动颦笑,系天下重轻。整虽贵,卖国叛臣也,故折辱之,令其知君臣义重。若寒士数十,皆诵法孔子者也,在宋,朝不坐,燕不与,何故而拘执于此?况今国家起朔漠,斯文不绝如线。我更不尊礼,则儒术且将扫地矣。 ”公之作兴斯文若此,是大有功于名教者也。(选自元朝名臣事略 、 南村辍耕录 ,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公之弟蓟国公希贡犹布衣/为通报公/ 方读书/略不答/ 蓟公出/整复浼入言之/ 因令彻去坐椅/自据中坐/令整入B. 公之弟 蓟国公希贡犹布衣/为通报/ 公方读书/略不答/ 蓟公出 /整复浼入言之/因令彻

11、去坐椅/自据中坐/令整入C. 公之弟蓟国公希贡犹布衣/为通报公/ 方读书略/不答/ 蓟公出/整复浼入言之/ 因令彻去坐椅/自据中坐/令整入D. 公之弟蓟国公希贡犹布衣/为通报/ 公方读书略/不答/ 蓟公出/整复浼入言之/ 因令彻去坐椅/自据中坐/令整入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以官受氏就是根据担任官职授予姓氏,如:司马、司徒、司空、上官、太史等。B. 校射意思是校场比试射箭。C. 袖诗求见,意思是袖藏诗文请求拜见。 袖子里有倒兜 就想今天西服的内兜一样 装进去会自然垂到袖口的 除非你自己掏 ,否则它自己不会掉出来。D. 廉访使:,宋、元时期的职

12、官名。宋代全称廉访使者,元代全称肃政廉访使。主管监察事务。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廉希宪出生之时,其父孝懿公刚好被任命为廉访使。孝懿公非常高兴,认为廉希宪将来一定会很有出息。B. 廉希宪十九岁时,随父亲北上侍奉元世祖。元世祖见廉希宪才貌出众,见识不凡,给予了他格外的恩宠。C. 廉希宪任平章政事之时,对登门拜访的中书右丞刘整极为冷淡,因为他认为刘整是不知君臣之义的叛臣。D. 滞留在北方的秀才们饥寒交迫,廉希宪不仅解除他们的困苦,还把他们举荐给元世祖,让他们得到重用。7.翻译文中语句(10 分)(1)吾闻古者以官受氏,天将以廉氏吾宗乎!吾其从之。(5

13、 分)译文:。(2)尔岂亿我为不能耶?顾吾弓差软。 (5 分)译文:。(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89 题 4 / 12酒楼秋望华岳【注】西风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秋水碧连天一片,暮霞红映日三竿。花摇舞帽枝尤软,酒入诗肠句不寒。古往今来恨多少,一时收拾付杯盘。【注】华岳: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这首诗作于南宋晚期,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8这首诗颔联写景精妙,请分两点简要分析。 (6 分)9与过零丁洋尾联相比,本诗尾联抒情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来.源:全,品中&高*考*网】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 1 分,共

14、6 分)(1)李白在行路难中比喻人生路上的艰难和仕途的阻塞的诗句是: , 。 【来.源:全,品中&高*考*网】(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中,借“ , ”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3) 杜牧的阿房宫赋中写到秦的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地浪费掉,揭露和控诉了秦这种自私无道的语句是:“_ _, 。 ”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请把选做题的答题纸相应位置进行涂点。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25 分)树 下铁凝自从儿子去北京念大学,一家人得全力以赴供应儿子每月的开销,老于连烟都戒了

15、,哪儿还能挤出取暖的煤钱。又过了些时候,老同学项珠珠从省会调至老于的城市,做了这城市的副市长。自此,老于和家人常在电视屏幕上看见她。老于的老婆说,这个女市长和你不是同学么,能不能跟市长说说,给咱们找两间有暖气的房。老于说,怕不好开这个口。此时全家正吃晚饭,老于盯住女儿的双手,手肿着,青一块紫一块的。再看看孩子的耳朵,也冻了。女儿前不久刚参加全省高中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拿了个第二,回家后她对老于说,她的目标是北大、清华,非这两个学校不考。明年女儿高中毕业,最关键的一年,老于拿什么来支持女儿的关键时刻?也许真应该去找老同学项珠珠市长。 5 / 12老于家中无电话,第二天他特意早些上班,趁同事们还没进教研室,他给项市长打了电话。电话里的项珠珠很热情,问老于是不是有什么事找她。这边老于连连说着没事没事真没什么事,声音挺大,就好像谁说有事谁就是诬陷了他似的。那边项副市长说有事也没关系只要她能帮忙。这边老于仍高声坚持说没事,只是想见面聊聊。这晚老于骑了五十分钟自行车,从城郊赶到项副市长家。在项副市长温暖的家中,项珠珠就穿了一件薄薄的开司米圆领衫。老于一下子意识不到这些,他甚至看不见客厅里都摆列了些什么。房间阔大,地板很亮,果盘里的水果鲜美,杯中的绿茶馨香这些和老于无关,或者,越是置身此情此景,老于便越要使自己的谈话配得上这气氛和这气氛中的女市长。他于是就谈文学。他想起中学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