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9年辉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1.60KB
约10页
文档ID:18952640
2009年辉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1页
1/10

12009 年辉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辉县市统计局(2010 年 4 月 9 日)2009 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齐心协力、克难攻坚,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遏制了经济下滑势头,整体经济企稳回升,各项社会事业持续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取得了保增长、保态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大胜利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 178.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2.5 亿元,增长 5%;第二产业增加值 120.2 亿元,增长 19.7%;第三 产业增加 值 36 亿元,增长 14.7%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3986 元三次产业结构为 12.6:67.3:20.1,二三产业比重较上年提高2.3 个百分点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 1.4%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下降 0.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下降 7.4%表 1:2009 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 100类 别 指 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0.0#食品 101.4#粮食 110.02油脂 83.9肉禽及其制品 90.6蛋类 102.4鲜菜 111.0烟酒及用品 101.3衣着 96.5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01.3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1.1交通和通信 98.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9.4居住 100.1年末从业人员 39.4 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 1.8 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0.5 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13.4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3.4%二、农 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 84634 公顷,比上年增加 1044 公顷,其中,小麦种植面积 42675 公顷,比上年增加 676 公顷油料种植面积 7338 公顷,比上年减少 500 公顷蔬菜种植面积 10725 公顷,比上年增加 2675 公顷全年粮食产量 52.2 万吨,比上年增产 1.3%油料产量 1.8 万吨,减产 13.3%蔬菜产量 38 万吨,增 产 4.7%肉类总产量 8.3 万吨,增长 11.1%;禽蛋 产量 7.3 万吨,增长 5.6%;牛奶产量 1.6 万吨,增长 16.8%3表 2:2009 年主要农产品产量产品名称 产量(万吨) 比上年增长(%)粮食 52.2 1.3#夏粮 26.4 2.3秋粮 25.7 0.3油料 1.8 -13.3#花生 1.7 -14.1蔬菜 38 4.7年末新增有效灌溉面积 133 公顷,新增旱涝保收田 133 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600 公顷,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1700 公顷,农村新增饮水安全达标人口 2.9 万 人。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 69.5 万千瓦,增长 4.4%;农用大中型拖拉机 1460 台,比上年增加 160 台;小型拖拉机 9940 台,比上年增加 40台;农用运输车 22700 辆,比上年增加 100 辆;联合收获机 1510 台,比上年增加 310 台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市工业增加值完成 11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8.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 87.3 亿元,增长 25.5%,增幅较上年回落 12.7 个百分点;产品销售率达到 98.5%;轻工业完成增加值 33.5 亿元,增长 18%,重工业完成增加值 53.8 亿元,增长 30.8%,轻、重工业比例为38.4:61.6规模以下及个体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 24.7 亿元,增长 4%规模以上工业 26 个大类中,增加值居前 10 位的行业为:纺织业 14.6亿元,比上年增长 26.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2.2 亿元,增长 25.6%;4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11 亿元,增长 131.4%;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9.1 亿元,增长 2.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6.6 亿元,增长3.4%;造 纸 及纸制品业 6.3 亿元,增长 24.3%;通用设备制造业 5.8 亿元,增长 37.3%;农副食品加工业 4.8 亿元,增长 14.3%;专用设备制造业2.8 亿元,增长 23.7%;医药制造业 2.5 亿元,增长 25.7%。

全市倾力打造的能源、建材、装备制造、纺织加工、药品食品五大“ 基地”行业实现增加值 68.7 亿元,增长 28.1%,占全市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8.7%表 3:2009 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指 标 增加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87.3 25.5#轻工业 33.5 18重工业 53.8 30.8#非公有制工业 64.7 20.7#国有企业 15.3 76.2集体企业 2.9 1.7股份制企业 62.2 20.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2.4 6.9其他 4.1 28.8#大中型企业 59.4 32.5#高技术产业 2.6 27.3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 302.6 亿元,同比增长 78.3%;实现利税 20.5 亿元,增长 35.5%,其中,利润总额 13.8 亿元,同比增长38.8%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 8.2 亿元,比上年增长 39.1%四、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173.1 亿元,比上年增长 35.9%其中,城镇投资 158 亿元,增长 33.2%;农村投资 15.1 亿元,增长 81.1%在城镇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 11.7 亿元,比上年增长31.9%;民间 投资 142.1 亿元,增长 40%。

第一产业投资 4.3 亿元,下降12.1%;第二 产业投资 103.3 亿元,增长 18.2%,其中,工业投资 103.3亿元,增长 18.4%;第三 产业投资 50.5 亿元,增长 90.7%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 14.5 亿元,比上年增长 4.1%其中,住宅投资 13.6 亿元,增长 3.8%房屋施工面 积 97.2 万平方米,增长 40.4%,其中,住宅 86.5 万平方米,增长 34.1%房屋竣工面积 41.1 万平方米,增长 3.5%,其中,住宅 33.7 万平方米,下降 7.4%商品房 销售面积48.8 万平方米,增长 38%,其中,住宅 42.5 万平方米,增长 30.8%表 5:2009 年各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行 业 投资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合 计 158 33.2农林牧渔业 4.3 -12.1工业 103.3 18.4#煤炭 7.3 -43.7电力、热水 19.1 -7.2冶金 2.7 -49.16建材 16.7 31化工 15.2 173.4机械 19.7 25.7食品 10.3 88.4纺织 4.1 92.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0.3 -33.9房地产业 14.9 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3.8 596.3教育 1 -5.7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1.1 183.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7 160.3五、国内贸易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 3.4 亿元,比上年增长 8.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 3.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4%。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 46.4 亿元,增长 19.3%其中城市零售额 23.3 亿元,增长 18.9%;农村零售额 23.1 亿元,增长 19.7%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 36.7 亿元,增长 17.8%;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 8.7 亿元,增长 26.1%六、对外经济全年进出口总额 3325 美元,增长 105.2%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 1706 美元,同比增长 44%年内引进省外企业三家七、交通、旅游7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 13.3 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年末公路通车里程 1747 公里,其中,农村公路总里程 1636 公里全年邮政业务量 6621 万元,同比增长 15.6%全年共接待游客 293 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12%年末共有 A 级旅游景区 4 处,其中,4A 级景区两处;拥有星级酒店 5 个,旅行社 9 家八、财政、金融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9 亿元,增长 28.5%其中,税收收入5.9 亿元,同比增长 26.8%一般 财政预算支出 17.3 亿元,增长 41.5%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101.7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下同)24.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78.3 亿元,增长 14.6%。

各项贷款余额53.4 亿元,增长 49.3%,其中,中 长期贷款余 额 15.1 亿元,增长 28.5%;短期贷款余额 37.1 亿元,增长 54.5%;农业贷款 13.9 亿元,增长 24%;商业贷款 2.1 亿元,增长 1.2%金融机构个人消费贷款 2.2 亿元,同比增长 79.8%九、教育和科学技术全市普通中学 46 所,教职工 4062 人,专任教师 3458 人,招生 1.3万人,在校学生数 4.4 万人,毕业生 1.6 万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 1.9万人,毕业生 0.9 万人;初中在校学生 2.5 万人,毕业生 0.8 万人中等职业学校 9 所,招生数 0.3 万人,在校学生数 0.9 万人小学 169 所,教职工 2849 人,专任教师 2688 人,招生 1.1 万人,在校学生 5.3 万人,入学率 100%幼儿园 128 所,教 职工 1543 人,其中专任教师 1064 人,在园幼儿数 2.6 万人特殊教育学校 1 所,教职工 65 人,专任教师 45人,在校学生 362 人8全年共取得省级科技进步奖两项,市级科技进步奖两项;申请专利 165 件,其中发明专利 25 件;市重大科技专项项目一项,市科技专项项目 7 项,市科技发展项目 19 项。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916 人,其中,具备中高级职称的人员 588 人,初级职称的人员 328 人年末共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一个,法 定 计 量 技 术 机 构 一 家 ,完成质量体系认证企业 32 家,强制检定计量器具 1779 件,有 4 种 产品 拥 有 “河南省名牌产品”称号,11 种产品拥有“河南省优质产品” 称号十、文化、卫生和体育年末共有艺术表演团体 2 个,文化馆 1 个,公共图书馆 1 个,博物馆 1 个广播电台 1 座,电视台 1 座;有线电视用户 4.7 万户,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 98.5%,广播人口覆盖率 99.5%;全年月末文艺晚会演出10 场次,周末电影放映 50 场次,两个艺术表演团体共演出 680 场次,观众达到 50 万人次,电影院全年放映电影 1080 场次,图书蕴藏量达 8.3万册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 39 个,其中医院、卫生院 31 个卫 生 机 构病床床位 2275 张全市执业医师 900 人,执业助理医师 419 人,注册护士 150 人新 型 农 村 合 作 医 疗 参 合 农 民 人 数 比 上 年 增 长 0.1%,参合 率 99.9%,比 上 年 提 高 0.1 个 百 分 点 。

全市共举办大型体育活动 8 场次,参加人员达 5600 人,举办单项比赛 5 场次全市运动员共获得新乡市比赛奖牌 18 枚,其中金牌 1 枚,银牌 1 枚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9年末户籍总人口 81.7 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19.8 万人常住人口74.5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26.4 万人出生人口 0.85 万人,出生率为10.7‰;死亡人口 0.53 万人,死亡率为 6.6‰;自然变动净增人口 0.32万人,自然增长率 4‰全市城镇化率达到 35.5%,比上年提高 3.1 个百分点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750 元,比上年增长 12.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7695 元,增长 14.1%农民人均纯收入 5635 元,比上年增长 10.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