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课标三维物理 通用版 第二阶段 专题三 考前必做的5套仿真检测四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89131 上传时间:2016-12-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新课标三维物理 通用版 第二阶段 专题三 考前必做的5套仿真检测四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新课标三维物理 通用版 第二阶段 专题三 考前必做的5套仿真检测四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新课标三维物理 通用版 第二阶段 专题三 考前必做的5套仿真检测四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新课标三维物理 通用版 第二阶段 专题三 考前必做的5套仿真检测四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新课标三维物理 通用版 第二阶段 专题三 考前必做的5套仿真检测四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新课标三维物理 通用版 第二阶段 专题三 考前必做的5套仿真检测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新课标三维物理 通用版 第二阶段 专题三 考前必做的5套仿真检测四(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满分 120 分,限时 60 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关于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B法拉第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并得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同时卡文迪许测出了引量常量D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以及能量的概念解析:选 A奥斯特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B 错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引力常量是 100 多年后卡文迪许测

2、出的,C 错误;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等概念,但能量的概念不是伽利略建立的,D 错误。1 所示,将一个质量为 1 小物块轻轻放上倾角为 37(7斜面,已知斜面质量也为 1 力加速度为 10 m/面放在足够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没有滑动,那么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 摩擦力 ) 图 41AF N20 NF f0 N20 NF fCF NF fDF NF f解析:选 斜面和小物块的质量分别为 M、m,小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为 a,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f37,(Mm)g FNma 7,而 0a 7,即 0a6 m/a 0 时,A 正确,B 错误;当 a6 m

3、/ 正确,D 错误。2 所示,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对着圆环的圆心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最后打在圆环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的初速度增大,运动时间变短B小球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C小球可能垂直打在圆环上 图 42D小球不能垂直打在圆环上解析:选 小球打在 小球的初速度越大,运动时间越长,A 错误;小球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B 正确;如图所示,小球从 点,此时小球在 处,在 C 错误,D 正确。4据报道,中俄双方将联合对火星及其卫星“火卫一”进行探测。 “火卫一”位于火星赤道正上方,到火星中心的距离为 9 450 “火卫一”绕火星 1 周需 7 h 39 其绕行轨道可认为是圆形轨道

4、,引力常量为 G,根据以上信息不能确定的是( )A火卫一的质量 B火星的质量C火卫一的绕行速度 D火卫一的向心加速度解析:选 A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G m r, “火卫一”的轨道半2均为已知量,故火星的质量可以确定;再由 v 可知,火卫一的绕行2 G 卫一的向心加速度可以确定;由于各等式两边火火卫一的质量不能确定。本题选择 A 选项。5如图 43 所示为一空腔导体周围的电场线分布。电场方向如图箭头所示,M、N、 P、Q 是以 O 为圆心的一个圈周上的四点。其中 M、N 在一条直线电场线上,P、Q 在一条曲线电场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图 43AM 点的电场强度比 N 点的电场强

5、度大BP 点的电势比 Q 点的电势高CM、O 间的电势差大于 O、N 间的电势差D一负电荷在 P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 Q 点的电势能解析:选 B由于 点稀疏,故 错误;由沿电场线电势降低可知,B 正确;因 M、O 间电场强度较 O、N 间弱,故 电阻为R 的均匀正方形金属线框 于区域,与磁场边界平行,现拉着金属线框以速度 v 向右匀速运动,则( ) 图 47A当 刚进入中央无磁场区域 时,点间电压为3刚进入磁场区域时,通过 的电流大小为 ,方向 a金属线框从区域完全拉入区域 的过程中,拉力所做功为 (2Ls)2 刚出区域到刚进入区域的过程中,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为 (Ls) ,U ,A 错误;当4

6、 ,I ,方向 ab,B 正确;拉力做功 WB Ls2Ls)B Ls (2Ls ),C 正确;当 刚进入区域的2路中产生的焦耳热 Q( )2R s, D 错误。2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9 题第 1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 13 题第 15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4 题,共 47 分)9(5 分) 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 48 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打点计时器及所用的学生电源一台、天平、刻度尺、导线、纸带、钩码若干。(1)小组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用天平称量滑块的质量 M 300

7、 g,将滑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两个钩码(每个钩码质量为 100 g),调整滑轮高度使拉滑块的细线与桌面平行,让钩码拉动滑块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图 48图 49实验纸带的记录如图 4示,图中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 A 点开始每打 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若电源频率为 50 赫兹,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_ m/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_( 重力加速度为 g10 m/(2)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某同学对此实验提出以下建议:绳的质量要轻;在“轻质绳”的前提下,绳子越长越好;实验时尽量保持拉动滑块的细线与桌面平行;尽量保证

8、钩码只沿竖直方向运动,不要摇晃。以上建议中确实对提高准确程度有作用的是_。(在答题卡上对应区域填入选项前的编号)(3)写出一条上面没有提到的提高实验结果准确程度有益的建议:_。解析:(1)a ,T0.1 s,可求得 am/s 2。 2得:2)绳的质量要轻,但不是绳子越长越好,绳子太长,滑块加速距离较小,纸带上打点太少,将影响实验精度,其他几条建议对提高实验精度有作用。(3)多次测量求 的平均值或者多次实验选择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测量。答案:(1)2) (3) 见解析10(10 分) 某同学利用图 410(a)所示的电路研究灯泡 V,)、L 2(6 V,10 W)的发光情况(假设灯泡电阻恒定

9、),图(b)为实物图。图 410(1)他分别将 2 接入图 410(a) 中的虚线框位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当电压表示数为 6 V 时,发现灯泡均能正常发光。在图 410(b)中用笔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线补充完整。(2)接着他将 联后接入图 410(a) 中的虚线框位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 6 V 时,发现其中一个灯泡亮而另一个灯泡不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3)现有如下器材:电源 E(6 V,内阻不计),灯泡 V,)、L 2(6 V,10 W), V,10 W),单刀双掷开关 S。在图 410(c) 中设计一个机动车转向灯的控制电路:当单刀双掷开关 S 与 1

10、相接时,信号灯 ,右转向灯 而左转向灯 亮;当单刀双掷开关 S 与 2 相接时,信号灯 ,左转向灯 而右转向灯 亮。解析:(1)实物连线要依据电路原理图,弄清电路结构,将滑动变阻器连接成分压式接法。(2)由于两个灯泡的电阻相差较多,串联后接入电路,则电阻较小的灯泡分得的电压远小于额定电压,故不亮,而另一个灯泡的电压接近额定电压,故该灯泡亮。(3)根据(2)的启发,设计的电路如图 c 所示。答案:(1)如图 b(2 分)(2)由于 得多,灯泡 得的电压很小,其实际功率很小,不能发光。(3分)(3)如图 c(4 分)11(14 分) 如图 411 所示,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质量为 m2 光滑四分

11、之一圆弧轨道顶端由静止滑下, 到达底端时恰好进入与圆弧轨道底端相切的水平传送带,传送带由一电动机驱动着匀速向左转动,速度大小为 u3 m/s。已知圆弧轨道半径Rm,皮带轮的半径 r0.2 m,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两皮带轮之间的距离为 L6 m,重力加速度 g10 m/:图 411(1)皮带轮转动的角速度多大?(2)物块滑到圆弧轨道底端时对轨道的作用力;(3)物块将从传送带的哪一端离开传送带?物块在传送带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多大?解析:(1)皮带轮转动的角速度,由 ur,得 15 s(2 分)物块滑到圆弧轨道底端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1 分)12 20解得 4 m/s (1 分)2牛

12、顿第二定律得Fm (2 分)60 N (1 分)由牛顿第三定律,物块对轨道的作用力大小为 60 N,方向竖直向下。 (1 分)(3)物块滑上传送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 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分)解得 a1 m/s 2 (1 分)物块匀减速到速度为零时运动的最大距离为 8 mL6 m (1 分)块将从传送带的右端离开传送带。 (1 分)物块在传送带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W2 J。 (2 分)答案:(1)15 s(2)60 N,方向竖直向下。 (3)右端12 18 分) 如图 412 所示, 在 面的第象限内,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在第象限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 B。P 点是 x 轴上的一点,横坐标为 在原点 O 处放置一粒子放射源,能沿 面,以与 x 轴成 45角的恒定速度 第一象限发射某种带正电的粒子。已知粒子第 1 次偏转后与 图412x 轴相交于 A 点,第 n 次偏转后恰好通过 P 点,不计粒子重力。求:(1)粒子的比荷 ;)粒子从 O 点运动到 P 点所经历的路程和时间。(3)若全部撤去两个象限的磁场,代之以在 面内加上与速度 直的匀强电场(图中没有画出),也能使粒子通过 P 点,求满足条件的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