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课下限时集训 第3讲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3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88788 上传时间:2016-12-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课下限时集训 第3讲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物理课下限时集训 第3讲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物理课下限时集训 第3讲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物理课下限时集训 第3讲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物理课下限时集训 第3讲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课下限时集训 第3讲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课下限时集训 第3讲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课下限时集训(时间:4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60 分)1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 1 s 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 )A保持不变 B不断增大C不断减小 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解析:选 B设第 1 粒石子运动的时间为 t s,则第 2 粒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1) s,则经过时间 t s,两粒石子间的距离为 h g(t1) 2g,可见,两粒石子间的距12 12 12离随 t 的增大而增大,故 B 正确。 所示的方法可以测量一个人的反应时间,设直尺从开始自由下

2、落,到直尺被受测者抓住,直尺下落的距离为 h,受测者的反应时间为 t,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图 1At Bt 1h hCth Dth 2解析:选 B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h t ,选项 B 正确。12 2hg 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 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 2 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 s,则11 000小石子出发点离 A 点的距离约为()图 2A6.5 m B10 20 m D45 C由于曝光时间很短,小石子到达 A 点时的速度约为 00m/s20 m/s, h m20 m ,故 C 正确。022104如图 3 所示是木星的一

3、个卫星木卫 1 上面的珞玑火山喷发的情景,图片中的英文单词 思是“火山喷发” 。经观测火山喷发出岩块上升高度可达 250 一块石头的留空时间为 1 000 s。已知在距离木卫 1 表面几百千米的范围内,木卫 1 的重力加速度 g 木卫 可视为常数,而且在木卫 1 上没有大气。则据此可求出 g 木卫 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g(g10 m/s 2)的关系是()图 3Ag 木卫 g Bg 木卫 g 木卫 g Dg 木卫 20解析:选 C一块石头的留空时间为 1 000 s,石头上升或下落时间为 500 s,根据 hg 木卫 得 g 木卫 2 m/s 2,C 正确。125(2011山东高考)如图 4

4、所示,将小球 a 从地面以初速度 直上抛的同时,将另一相同质量的小球 b 从距地面 h 处由静止释放,两球恰在 处相遇(不计空气阻力) 。则()A两球同时落地B相遇时两球速度大小相等C从开始运动到相遇,球 a 动能的减少量等于球 b 动能的增加量D相遇后的任意时刻,重力对球 a 做功功率和对球 b 做功功率相等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选 C对 a, v 0t b, 以 hv 0t,而对 a 又有 (v0v)2 2 2t,可知 a 刚好和 b 相遇时速度 v0。所以它们不会同时落地,相遇时的速度大小也不相等,A、B 错;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从开始到相遇,两球重力做功相等,C 正

5、确;相遇后的每一时刻,它们速度都不相等,所以重力的瞬时功率 P会相等,D 错。6(2012上海高考)小球每隔 0.2 s 从同一高度抛出,做初速为 6 m/s 的竖直上抛运动,设它们在空中不相碰。第一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的小球数为(取 g10 m/s 2)()A三个 B四个C五个 D六个解析:选 C小球做初速度为 6 m/s 的竖直上抛运动,到达最高点需要的时间为 0.6 s,因而当第一个小球要回到抛出点时,空中还有五个小球,因而能遇到五个小球,选项C 正确。7(2013江苏四市调研)小球从空中某处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碰撞后上升到空中某一高度处,此过程中小球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

6、图 5 所示,则()图 5A在下落和上升两个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不同B小球开始下落处离地面的高度为 0.8 个过程中小球的位移为 1.0 个过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2 m/ B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小球运动的 vt 图象斜率相同,即加速度相同,所以 A 选项不正确;00.4 s 内为自由落体过程,通过的位移即为高度 0.8 m,B 选项正确;前 0.4 s 自由下落 0.8 m,后 0.2 s 反弹向上运动 0.2 m,所以整个过程小球位移为 0.6 m,个过程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1 m/s,D 选项不正确。8不计空气阻力,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物体,从抛出至回到抛出点的时间为t,现在物体

7、上升的最大高度的一半处设置一块挡板,物体撞击挡板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撞击所需时间不计,则这种情况下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约为()AB D C将物体的上升过程分成位移相等的两段,设下面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为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上面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为 据逆向思维可得:t 2t 11( 1) ,又知,物体撞击2挡板后以原速度大小弹回(撞击所需时间不计 ),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 t2t 1 且t1t 2 ,由以上几式可得:t( 1) t/ 确答案为 C。 29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 g值,g 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近年来测 g

8、 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 ,它是将测 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 O 点向上抛小球又落到原处的时间为 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 O 点高 H 的 P 点,小球离开 P 点到又回到 P 点所用的时间为 得 2 和 H,可求得 g 等于()A. 2 2 解析:选 A小球从 O 点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g( )2,小球从 P 点到最高点能上升12 g( )2,所以有 H g( )2 g( )2,由此得 g 。12 2 2 2013济南模拟)取一根长 2 m 左右的细线,5 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的一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 12 系一个,以后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 36 0 4

9、图 6 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另一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面上的金属盘内。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 2、3、4、5 各垫圈()图 6A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B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C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 1 22 3D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 1( 1) ( )(2 )2 3 2 3解析:选 B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 12 6 0 4 足1357 的关系,因此时间间隔相等,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 1234,A、 正确;各个时刻末的速度之比应为 1234,因此 C 错误。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非选择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0、40 分)11(20 分) 王兵同学利用索尼 码相机连拍功能(查阅资料得知此相机每秒连拍10 张),记录下跳水比赛中小将陈若琳和王鑫在 10 m 跳台跳水的全过程。所拍摄的第一张恰为她们起跳的瞬间,第四张如图 7 甲所示,王兵同学认为这时她们在最高点;第十九张如图乙所示,她们正好身体竖直双手触及水面,设起跳时她们的重心离台面的距离和触水时她们的重心离水面的距离相等,由以上材料(g 取 10 m/图 7(1)估算陈若琳和王鑫的起跳速度;(2)分析第四张照片是在最高点吗?如果不是,此时重心是处于上升还是下降阶段?解析:(1)由题意得:运动员从起跳到入水所用时间为t1.8 h,起跳速度为 有:hv

11、0t .4 m/s(2)上升时间为 .3 s,所以此时不是最高点,还处于上升阶段。答案:(1)3.4 m/s(2)见解析12(20 分) 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先后经过抛出点的上方 h5 m 处的时间间隔 t2 s,则小球的初速度 多少?小球从抛出到返回原处所经历的时间是多少?(g 取 10 m/析:画出小球运动的情景图,如图所示。小球先后经过 A 点的时间间隔 t2 s,根据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小球从 A 点到最高点的时间 1 s,小球在 A 点处的速度0 m/s;在 根据公式 v v 2 0 m/s;2A 20 2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s( 1) g 10 102 10 2根据对称性,小球从抛出到返回原处所经历的总时间t2(t 1t 2)2 s。2答案:10 m/s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