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试》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854801 上传时间:2017-11-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师《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师《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师《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师《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调适复习提纲目 录1、什么是积极心理学?2、积极心理学主要有哪些研究内容?3、简述生活满意点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启示。4、简述主观幸福感的特点。5、简述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三大生活领域。6、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解释职业幸福感的层次。7、幸福教师的共同之处有哪些?8、人们对幸福的认识有哪些认识误区?9、处于沉浸体验之中的人会有哪些感受?10、简述习得性无力感的表现。11、简述习得性无力感产生的原因。12、合理情绪疗法的主要目标是什么?13、根据合理情绪疗法,人的情绪困扰与人的哪些心理特性有关?14、简述合理情绪疗法的 ABC 理论。15、简述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特征和层次。16

2、、简述引起自我效能感变化的四种信息源。17、自我效能感的功能有哪些方面?18、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机制包括哪些过程?19、榜样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20、为什么说同伴榜样影响更大?21、自我效能感对教师的影响。22、从影响因素入手如何提高教师自我效能感?23、情绪智力及其对人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24、简述教师情绪管理能力的含义。25、职业倦怠的概念、指标及表现?26、人有哪些不合理信念?其特征是什么?27、阐述合理情绪治疗的基本步骤ABCDE 模型。28、按照要求练习感恩行为策略,写下练习后的感受。29、请根据“汉堡模型”结合实例分析,人的活动可以分为哪些类型,不同类型的活动与幸福有什么联系?30

3、、结合教师工作实际谈谈焦虑、抑郁、愤怒情绪的识别与调节。21、什么是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塞利格曼于 20 世纪末提出的新的研究取向。它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和美德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生活。2、积极心理学主要有哪些研究内容?(1)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要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主观体验。(2)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

4、学要研究积极人格。(3)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3、简述生活满意点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启示。生活满意点指的是一个人生活满意的基准线。生活满意点理论认为:第一,不同的人生活满意基准线也不同。第二,生活满意点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第三,个体的生活满意点会随个体生活体验而发生变化。第四,人在经历了一个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之后,他的生活满意点在相关事件过去四周之后就会趋向于恢复原来的生活满意点水平,但这个恢复的生活满意点还是与原来的生活满意点有一定的差异。启示:当我们选择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我们经历过的一切时,我们就能相应地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将逐渐成为我们生活满意点的一部分;而它被整

5、合到我们的生活满意点之后,反过来就会使我们更满意地对待现在和将来的生活。4、简述主观幸福感的特点。无论一个人对幸福的含义有着什么样的理解,他都会对自身生活产生幸福或不幸福的感受,这种感受就是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对其整体生活状态的判断,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主观性。主观幸福感存在于个体的经验之中,依赖于个体内定的标准,而不是他人或外界的准则。第二,整体性。幸福感不是源自个体对某个生活领的狭隘评估,而是包括个体对其生活状态的整体评价。第三,两维性。幸福感的一个维度是积极情感体验,别一个是消极情感体验。5、简述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三大生活领域。(1)家庭领域家庭是个体生活领域中最稳定而且互动

6、最为频繁的一部分,因此对于个人幸福感有重大影响。家庭因素中,夫妻关系、子女发展、生活风格、家庭事件等内3容都影响个体的幸福感。(2)交往领域友谊属于个体生活领域中的社会支持成分,能够让人在困难中获得支持,在悲伤时获得安慰,在休闲时获得愉快。友谊所衍生的归属感和团结精神让人感到被信任和充实,幸福的人几乎都拥有团结他人的天赋。(3)工作领域成年人每天至少有 8 小时以上的时间处于工作状态,因此工作是人们生活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工作中体验到的职业幸福感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组成部分。6、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解释职业幸福感的层次。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的需要可以划分为从低到高的五个层次:生理

7、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为此,人们的工作动机也可以划分为从低到高的三个层次:把职业当做谋生的手段,把职业当做获得尊严的手段,把职业当做获得幸福的手段。7、幸福教师的共同之处有哪些?(1)对工作性质的爱:爱教育幸福的教师把自己的工作看做是一种快乐。(2)对工作对象的爱:爱学生幸福的教师都是热爱孩子的人。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人世间最可贵的情感之一,这种爱具有三个特征:第一,教师爱的无私性。第二,教师爱的无条件性。第三,教师爱的表达形式特殊性。(3)对工作材料的爱:爱知识求知是一种快乐,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人就拥有更多幸福的来源。8、人们对幸福的认识有哪些认识误区?

8、幸福误区之一:损害未来,享受现在的快乐。幸福误区之二:忍过今天,追求明日的快乐。幸福误区之三:留恋过去,回避今天和明天。9、处于沉浸体验之中的人会有哪些感受?第一,挑战与技能的平衡。第二,专心致志。第三,有清晰的任务目标。第四,有及时的反馈信息。第五,人与环境的融合。第六,潜在的控制感。第七,自我意识暂时性的丧失。第八,时间知觉暂时性失真。第九,发自内心地愿意参与活动。10、简述习得性无力感的表现。第一,动机降低:积极反应的要求降低,消极被动,对什么都不感兴趣。4第二,认知出现障碍:形成外部事件无法控制的心理定式,在进行学习时表现出困难,本应学会的的东西也难以学会。第三,最初烦躁,后来变得冷淡

9、、悲观、颓丧,陷入抑郁状态。11、简述习得性无力感产生的原因。根据习得性无力感理论,无力感的产生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获得体验,努力进行反应却没有结果的状况被称为“不可控状况”,在这种状况下人会体验各种失败与挫折;第二阶段,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这时人会感到自己的反应与结果没有关系,产生“自己无法控制行为结果或外部事件”的认知;第三阶段,形成“将来结果也不可控”的期待。 “结果不可控”的认知与期待会使人觉得自己对外部事件无能为力或感到无所适从,自己的反应无效,前景无望,即使努力也不能取得成果。也就是说, “结果不可控”的认知和期待使人产生了无力感;第四个阶段,表现出动机、认知和情绪

10、上的损害,影响后来的学习。12、合理情绪疗法的主要目标是什么?主要目标是:帮助人们减低各种不良的情绪体验,通过治疗能带着最小的焦虑、抑郁和敌意去生活,建立起合理认知,进而拥有一个较现实、较理性、较宽容的人生信念。13、根据合理情绪疗法,人的情绪困扰与人的哪些心理特性有关?第一,人生来就兼有理性和非理性的特性,既有理性思考的潜能,也有非理性思考的倾向。第二,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的思维与信念。第三,情绪是伴随着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的困扰或心理的困扰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思维所造成的。第四,人是有语言的动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而进行。14、简述合理情绪疗法的 ABC 理论。AB

11、C 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引起情绪障碍的不是诱发事件本身,而是事件经历者对该事件的评价和解释。事件能否发生是不以当事者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如果能对该事件做出更改的评价,就会避免消极情绪的产生。A、B、C 来自三个英文字的字头,它们分别代表以下内容:A诱发事件B来访者在遇到诱发事件后产生的信念,即对事件的评价和解释C来访者的情绪和行为结果15、简述自我效能感的概念、特征和层次。自我效能感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感具有两个特征:第一,自我效能感具有一定的领域性。第二,自5我效能感是动态变化的。根据活动、任务或情境的具体情况,可以将自我效能分为

12、三个层次:具体任务自我效能,指的是对具体任务中的行为的自我效能;领域效能,指的是可以加以界定的整个任务领域内的行为的自我效能;一般自我效能,指的是对解决生活中多种领域中的问题的自信心,即个体一般的能力感或有效感。16、简述引起自我效能感变化的四种信息源。(1)行为的成败经验(2)替代性经验(3)言语说服(4)情绪和生理状态17、自我效能感的功能有哪些方面?第一,决定人们选择做什么,做多长时间。第二,决定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第三,影响学习新的行为。第四,影响习得行为的表现。第五,影响活动时的情绪。18、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机制包括哪些过程?(1)认知过程。(2)动机过程。(3)情绪过程。(4)选择

13、过程。19、榜样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第一,榜样的示范要特点突出、生动鲜明,这样才能够引起学习者的注意。第二,榜样的示范要符合学习者的年龄特征。第三,榜样示范的行为对于学习者来讲要具有可行性,即学习者能够做得到。第四,榜样示范的行为要具有可信任性,即相信榜样做出某种行为是出自于自身的要求,而不是具有另外的目的。第五,榜样的行为要感人,使学习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这时学习者才会表现出相类似的行为。20、为什么说同伴榜样影响更大?替代性效能信息对个体效能信念的影响受到自我与榜样之间相似程度的影响,相似性越大,榜样成败的经验越具有说服力。因此,在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中,同伴榜样的效果更好。我们要为学生树立

14、年龄、经验、能力和条件相似的同伴榜样,这样的榜样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效能评价线索,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在同样条件下也有能力获得成功。21、自我效能感对教师的影响。第一,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6第二,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反思和进一步的学习。第三,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22、从影响因素入手如何提高教师自我效能感?首先,从教师所处的外部环境来说,第一,要在社会上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第二,要在学校内建立一套完整的、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规则,并严格加以执行。其次,教师个体效能感的高估或低估往往都是由于教师个体对有关信息进行认知加工时发生扭曲或误解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的认知训练来提高教师

15、个体对信息进行正确认知加工的能力。再次,从教师自身方面来讲,第一,要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念;第二,要乐于向他人学习,积极参与同伴互助;第三,要注重实践并研究问题,不断积累实践性知识。23、情绪智力及其对人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情绪智力指的是加工情绪信息和解决情绪性问题的能力,具体指识别、体验、表达、评价、调控自己、他人和环境情绪作息的能力。影响:(1)情绪智力影响人的心理状态。首先,情绪智力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第二,情绪智力水平高的个体较少产生心理疾病;第三,情绪智力会影响人的思维。(2)情绪智力影响人们取得成就。第一,情绪智力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第二,情绪智力会影响人的工作绩效;第三,不同的情

16、绪智力成分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并不相同,其中“情绪理解”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很显著。24、简述教师情绪管理能力的含义。(1)能够觉察、认识自己的情绪。(2)能够表达自己的情绪。(3)能够自我激励。(4)能够觉察他人情绪的变化。(5)面对他人的情绪,能自我调适,进而管理他人的情绪。25、职业倦怠的概念、指标及表现?概念:职业倦怠是指人们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所处于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指标:第一,情绪衰竭;第二,去个性化;第三,个人成就感丧失。表现:第一,身体方面;第二,智力方面;第三,社会方面;第四,情绪方面。26、人有哪些不合理信念?其特征是什么?易导致心理障碍的不合理信念主要有 11 种:(1)一个人绝对要获得生活在自己周围的人的认同,尤其是重要人物的喜7爱和赞许。(2)一个人是否有价值,在于他是否在各方面、至少在某方面有才能、有成就。(3)世界上有些人很邪恶、很卑劣,他们应该得到严厉的谴责与惩罚。(4)如果事情的发展不能如己所愿,那将是一个糟糕可怕的事。(5)使人心情不愉快的事情总是由外在因素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