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853073 上传时间:2017-11-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6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南省长沙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湖南省长沙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湖南省长沙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湖南省长沙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语文试题 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郡中学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模块检测卷语文时量 120 分钟满分:100 分一、甚础知识部分(每小超 2 分,共 12 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下列词语巾,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怅廖廓 苍茫大地 蹉跎岁月 书生义气B、图穷匕见 五岭逶迤 不敢忤视 凄婉迷茫C、河畔青草 星辉班斓 笙萧丝竹 天伦之乐D、苔鲜植物 披荆斩棘 花辨纷飞 阙秦利晋3,下列句子巾,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 齐白石画册的一幅画上,一根枯枝横出,站立一只鸟,别无长物,但用笔的神妙,令人感到环绕这鸟的是一个无垠的空间,真是一片“神境”B 大力提倡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开发高效低耗无污染的新能抓,政府责无旁贷。C

2、 有人认为,文章写得不好就是文字功夫不好,只要掌握了文字,问翅就迎刃而解了。这是一种误解。D,这部电视剧虽然遭到了一些人的尖锐批评和指责,但是批评者认为,作者的创作动机是无可厚非的。4、下列各句巾,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嫦峨一号”的基础上, “嫦娥二号”改进了有效载荷性能,这大大提高了对月球和深空的科学探测。B、2010 年 10 月 31 日上海世博会落下帷幕,世博旅游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大约800 亿元人民币左右。C在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奥运会跳水冠军何冲,在两位小孩的协助下,用点燃中国爆竹的传统方式,点燃了本届亚洲运动会的火炬。D语文复习有三忌:一忌不可盲目追求速度,忽视打牢基础;二忌不可

3、滥做题;三忌不可脱离老师,另起炉灶。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 ,是配音乐的。后来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又因词的句子有长有短,不像律诗那样整齐划一,所以又称它为“长短句” 。B、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人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 ,叶圣陶说雨巷是“替新诗的音乐开了一个新的纪元” 。C、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纪传体著作左传 ,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左传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叙述。D、 战国策 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主要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4、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有时为了突出谋臣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6依次填人下面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们会过得快乐吗? 。一个没有生活目标的人,就像在沙漠中迷路的骆驼, , 。之所以说是生活目标而不是人生目标, ,而我们很多人短时间内实在弄不明白一辈子到底要干什么。 ,所以,为一年的生活定下目标就可以叫做生活目标。迷茫和绝望会充满了心田快乐的第一要素是有生活日标不再给快乐留下丝毫的空间但是我们想清楚一年之内到底想干什么还是相对容易的事情是因为人生日标是一辈子的事情A B C D二、文宫文阅读(每题 2 分,共 10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711 题。

5、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政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轩奉樊朴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

6、,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日:“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享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持千金之资币物从 币:礼物B、

7、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给予,赠送C荆坷顾笑武阳,前为谢口 谢:感谢D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被:受8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秦王还柱而走B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D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9依据词类活用情况,与例句中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函封,燕王拜送于庭A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B、又前而为歌C皆白衣冠以送之D、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10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A若属皆且为所虏B、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C见燕使者咸阳宫D大王来何操11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译文:沛公第二天跟从一百多骑兵来

8、拜见项王。B、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译文:杀人唯恐不能杀尽,处罚唯恐不能用尽(酷刑)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译文: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D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译文: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困窘而来归附我。三、现代文(论述类)阅读(每题 2 分,共 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苏词苏轼是豪放词的开创人和代表者。在传统的观念中,词以表现舞筵歌场、闺情离思为正体,而苏轼则率先在此的境域上求新求变,所谓“以诗为词” 。凡能写进诗的社会和生活题材,举凡登览、怀古、咏史、咏物、游猎、感遇、悼亡、壮行、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等,无不摄入笔端, “无意不可入,无

9、事不可言”(刘熙载艺概 ) 。这种意向的扩大,冲破了传统词境的囿制,将词体提高到与诗言志抒情的同等文学地位,使人自然而然地对苏词产生出“曲子中缚不住”的感想来。同词体的解放配合,苏轼雄驰的感情与健拔的笔力,也一新天下耳目。我们拿“大江东去”与“一江春水向东流”相比,就很容易看出在宣泄力度上的不同;而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等都不止是寻常的夸张,而是奇情豪气的自然发露。东坡词“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 (陆游老学庵笔记 )的印象,即在于此。豪放词是苏词最为人瞩目之所在,但在其词作中,仅占很小的比重,也就是说,苏轼在词体的创作中也是全能的。他有大量

10、的婉约词,格调却显得高远典雅,真诚健康,起到了将以浓艳词为主的婉约词领挈至向上一路的积极作用。更有大量的作品不易简单归类,其间或清丽,或韶秀,或清空,或旷达,常能“寄深于浅,寄厚于轻,寄劲于婉,寄直于曲,寄实于虚,寄正于余” (刘熙载艺概 ) 。东坡以其传世的三百余首词作,为宋代词坛的百花齐放提供了全方位的表率与借鉴。苏轼对宋词体制的贡献也值得一提。唐五代词多为小令,而苏轼是宋初大量制作长调的先行者之一,后世甚至将贺新郎 戚氏等词牌的创制权寄于其名下。长调在篇章结构、摛词敷采上需要更多的手法与技巧,而苏轼则往往能自如地将诗、文、论、赋的匠法运用其中。但他并不斤斤于囿守音律,为了表意的需要,敢于

11、在格律或句读上做大胆的调整。工匠以创造突破为快而不以随俗守成为乐,苏轼作词便属于这种类型。12下列对“以诗为词”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将写诗的规律运用到词体的创作上。B凡能入诗的社会和生活题材都可以入词。C冲破了传统词境的囿制,因而扩大了词的意象。D将词体提高到与诗言志抒情的同等的文学地位。13、下列对“东坡词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的印象”原因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苏词词体解放。B苏词感情雄驰,笔力健拔。C “大江东去”与“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比,在宣泄力度上不同。D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和“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等词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词人的奇情豪气

12、。1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到了苏轼手中,词的传统被改变了,词与诗的题材已经可以混一,两者之间已经没有了不可逾越的鸿沟。B苏轼在词的创作方面是全能巨匠,无论豪放词还是婉约词,或不易简单归类的词,都感情雄驰,笔力健拔,积极向上。C词本是合乐的歌词,音乐对它有着很大的制约性;苏词突破了音乐的藩篱,促使词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样式,词与诗最终殊途同归。D苏轼对于宋词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包括豪放词的开创、婉约词和其它多种风格词的创新、词的形式技巧、音律的突破等。四、古代诗歌鉴赏(16 分)15阅读下面这首店诗,回答问题。 (5 分)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

13、燕子,沙暖睡鸳鸯。注 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1)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 分)答: (2)结合全诗,分析本诗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借鉴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描述秋景的方法)(3 分)答: 16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5 分)水仙子 夜雨徐再思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注释:归梦:梦归故乡。二老:指年老的双亲。(1)题目为“夜雨” ,但全曲却无一个“雨”字,那么作者是如何写“雨”的?请简要分析。答: (2)这首曲子都抒发了

14、作者怎样的情感?答: 17填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满分 6 分。共 10 空,每错一空或少填一空扣 1 分,扣完 6 分为止)(1)看万山红遍, ;漫江碧透, 。鹰击长空, ,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撑着油纸伞,独自仿徨在悠长,悠长 ,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 (戴望舒雨巷 )(3)寻梦?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 )(4)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为变微之声, 。又前而为歌曰:“ , !” (荆柯刺秦王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1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1 题。母亲莫言我 5 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这是一个有声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