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动物行为的特点学案 冀教版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1885002 上传时间:2017-07-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上册 动物行为的特点学案 冀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动物行为的特点学案 冀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动物行为的特点学案 冀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动物行为的特点学案 冀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动物行为的特点学案 冀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上册 动物行为的特点学案 冀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上册 动物行为的特点学案 冀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心 用心 专心 1动物行为的特点(学案)一 、目标点击知识目标1.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动物的行为及其动物行为的特点,了解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2.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生理基础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的能力。3.了解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方法和意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1.通过帮助学生了解动物行为的特点和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使学生受到尊重科学的教育,并为进一步学习有关人体的知识打下唯物主义的基础。2.通过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讨论,对学生进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的教育。教学重点:动物行为的概念及其特点。教学难点:动物行为的特点。教学用具:多媒体电

2、脑、正投或背、教学软件教学方法:观察、探索、讲解、师生互动,教学一体二、科学探究课前,准备一些有关动物行为的幻灯片。上课时,先用 23 分钟演示准备好的片子,根据片子的内容,设计一些问题,引人新课。刚才播放的这些图片,是我们在生活中或电视上见过的情景。这些可爱的动物表现出了各种不同的行为。教师一边播放图片,一边引导学生说出它们有的在爬行,有的在飞翔,有的在游泳,有的在奔跑。还有小鸟在筑巢,熊在打架等。我们今天就要研究动物的行为。通过预习这节课,我们知道这节课要解决三个问题:即什么是动物的行为,动物行为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研究动物的行为和怎样研究动物的行为。爱心 用心 专心 2(一)、小组讨论交

3、流下列问题1 生活中还有哪些动物行为的例子?2 古诗中有哪些动物行为的诗句?3 歌曲中有歌唱动物行为的吗?小组展示看小品:蜜蜂采蜜学生:刚才的表演中小蜜蜂飞行、跳舞、采蜜是动物的行为。学生:眼镜蛇高高的扬起头,吐着芯子,这是它遇到危险了,它在防御,这也是动物的行为。学生: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雄蛙通过叫声吸引雌蛙来抱对,它是想繁殖后代了。学生:鸳鸯双膝蝶双飞,满园春色惹人醉。 学生:歇后语中也有,黄鼠狼给鸡拜年、狗拿耗子也是。学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学生:我给大家讲个笑话:听了我的笑话可要回答我的问题,寄居蟹和蜘蛛的新婚之夜,寄居蟹害羞的问蜘蛛:“告诉我,你娶我不是看

4、上我的房了吧?”蜘蛛也问道:“你告诉我,你嫁给我不是因为我们家能上网吧?”我的笑话里有没有动物的行为?老师总结并展示板书:动物行为就是指动物的动作或活动。它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如我们看到的:爬行、奔跑、游泳、飞翔,以及动物的取食、繁殖、攻击和防御等动作。爱心 用心 专心 3老师:大家看第 80 页实验,它会缩进壳内,静止不动。老师:这些看似没有动作的活动也是动物的行为。因为在这些活动的同时,动物体内也发生着生理变化。过渡:通过刚才大家的表演我们已经知道动物行为是各种各样的,但是他们有没有共同的特点呢?(二) 、小组讨论交流下面的问题1 动物的行为是怎样产生的?2 动物发生这些行为对个体生存和种

5、族延续有什么意义?小组展示下面请欣赏猫和老鼠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我们是电视台刨根问底栏目组的,我是主持人,今天我要采访一下捕鼠能手猫博士。猫博士,你好!请问你为什么逮老鼠呢?是为民除害吗?实话实说。猫:实话实说。我为什么逮老鼠呢,因为我饿呀!主持人:猫博士真实在。那么你是怎样完成这一套高难度动作的呢?猫:这得感谢我的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和我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的作用。你没看见我的胡子、眼睛、耳朵、爪子都用上了吗,这家伙老难了!主持人:你太有才了!那你觉得你逮老鼠对你和你的种族有什么意义呢?猫:只有这样,我才可以吃饱,才能活下去。我的种族才能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主持人:真不愧是博士,古文学

6、得不错。我问你最后一个问题,如果你已经吃饱了,你还会爱心 用心 专心 4不会逮老鼠呢?猫:我傻呀,我不饿我逮啥老鼠,逮啥老鼠?!玩呀?主持人:好,今天的采访就到这儿。谢谢猫博士。教师讲解并展示板书:通过刚才的采访不难看出猫的内部外部都发生着变化。从外部看,它的听觉、视觉以及机体都在运动和变化;从内部看,猫逮老鼠是因为它饿了,那它为什么饿呢?因为它体内缺乏营养物质了,受激素的作用,感到饿,这时它的神经系统就支配它去找吃的。所以总结出动物行为的第一个特点它是一个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并且包括动物身体内部的生理变化。咱们知道猫的食性是肉食性,在这时遇到老鼠了于是就来了一个“饿猫扑鼠”。它蹑手蹑脚的走着

7、猫步,眼、耳等感觉器官,四肢尾巴全力配合逮住了老鼠。当然大家知道动物的动作是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下完成的。我们总结出动物性为的第二个特点:它是动物体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通过神经系统和激素产生的。关于激素调节尤其表现在动物的繁殖行为上,比方说,动物在发情期,受性激素的调节会表现出一些行为来。鸟会通过叫声吸引异性、筑巢、产卵、育雏等。猫吃了老鼠,体内营养的到了补充,对它的生存有重要意义,它适应了环境,生存下来,那如果猫不逮老鼠,它就会饿死,会被自然界淘汰。这也就是生物的生存法则,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总结出动物行为的第三个特点:它是由于适应环境而产生的,这对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有重要意义。

8、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动物的行为和它的特点,那我们为什要研究它 ,采用了哪些方法?(三) 分组讨论交流下列问题1 我们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是什么?2 我们怎样研究动物的行为,请举例说明。爱心 用心 专心 5小组展示下面请大家一起走近庭审现场。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你走进庭审现场。今天我们要谈谈鼠类犯罪及其预防。下面请看短片。法官:老鼠是动物界臭名昭著的大坏蛋。今天我们就审判猫博士逮住的这只老鼠。带嫌疑人到庭。年龄?老鼠:两岁。法官:性别?老鼠:男。法官:老实交代你的罪行。老鼠:我污染存粮、咬坏衣物、啃咬青苗、盗食谷物、传播疾病我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我有罪呀!法官:你有同伙没有?老鼠:有。有

9、小家鼠、仓鼠、田鼠、褐家鼠。法官:再想想,你们还干过什么坏事没有?老鼠:对了,鼢鼠还在黄土高原破坏梯田,引起了水土流失。黄河含沙量那么大,都赖我们呀!法官:本法官现在宣判:鉴于老鼠交代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判处老鼠死刑,立即执行,退庭。主持人:那我们就片子的内容请教一些鼠类专家。请他们谈谈如何防治鼠害。爱心 用心 专心 6专家:防治害鼠首先要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包括他们的繁殖、分布、和迁徙等行为的规律,然后破坏它们的栖息条件,断绝他们的取食途径和水源。比方说,合理规划土地,尽量减少田埂,铲除杂草,及时收割农作物,快收快打等。主持人:我们怎样消灭老鼠呢?专家:我们可以采用器械法、药物法、和生物灭

10、鼠法。当然最环保的是生物灭鼠法了。器械法是以鼠夹、鼠笼、等器械捕鼠,方法安全,适于消灭家鼠。药物灭鼠见效快,但易发生意外中毒事故,使用时要小心谨慎。同时应经常更换药物,以免鼠类产生抗药性,降低灭鼠效果。生物灭鼠法是利用对鼠有致病力,而对人畜无害的病原微生物,或者利用鼠类的天敌,比方说猫头鹰来灭鼠的方法。专家:选择哪一种方法灭鼠,取决于各种鼠类的生物学特点、具体的自然条件及经济条件。主持人:总之灭鼠是一项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我们要将突击灭鼠和经常灭鼠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控制和消灭老鼠。三、 老师总结展示板书: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动物行为的特点,同时了解了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和方法。请看板书。【板书设计

11、】一、什么是动物行为:指动物的动作或活动(包括爬行、奔跑、游泳、飞翔以及其他运动方式)二、动物行为的特点:1动物行为是运动、变化的过程;2动物行为与环境密切相关;对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作用重要;爱心 用心 专心 73动物行为的产生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控。三、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主要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控。四、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认识和利用对人有益的动物,控制和防除有害的动物。五、怎样研究动物的行为:观察法、实验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结合。四、快乐闯关1 下列属于动物行为的是A 田鼠的取食 b 大雁南飞 c 猫捉老鼠 d 以上三项都是2 动物的行为指A 动物的动作或活动 b 动物的内部生理活动 c

12、 动物的呼吸 d 动物的心跳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A 孔雀开屏 b 两只蟋蟀斗架 c 蜜蜂的舞蹈 d 鲸鱼喷水3 研究动物行为的目的是A 认识和利用有益饿动物 b 把有害的动物全部消灭C 认识和利用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控制和消灭对人类有害的动物D 以上三项都是4 对于动物行为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动物的行为是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爱心 用心 专心 8B 它是一种先天性本能C 动物行为是与动物生存环境相适应的D 它有一定的生理基础5 动物行为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它起调控作用的是A 神经系统和激素 b 感觉器官 c 运动器官6 下面哪种动物不是老鼠的天敌A 猫头鹰 b 蛇 c 鸡 d 黄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