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教程2015高三物理一轮高效提能 实验0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88138 上传时间:2016-12-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学教程2015高三物理一轮高效提能 实验0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导学教程2015高三物理一轮高效提能 实验0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导学教程2015高三物理一轮高效提能 实验0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导学教程2015高三物理一轮高效提能 实验0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导学教程2015高三物理一轮高效提能 实验0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学教程2015高三物理一轮高效提能 实验0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教程2015高三物理一轮高效提能 实验0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2014四川省名校模拟)如图实12 所示为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其中 打点计时器连续打出的 6 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 A 点到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图实12(1)图中五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要求的是_,应记为_2)在纸带上打出 D 点时的瞬时速度为 _m/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_m/3)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以估计纸带是该同学做下列那个实验打出的纸带A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B探究 “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C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D用斜面和小车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解析(1)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时最小刻度是 1 数时还

2、要估读到下一位,故换算成 位时,有效数字应该到百分位,应该记录成 (2)根据图中数据,首先计算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判断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然后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 10 22sm/s,再用逐差法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a m/3)由于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10 24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和用斜面和小车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打出的纸带计算出的加速度要远小于重力加速度,故是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C 正确答案(1)2)3)2014朝阳期末)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 50 录小车运动的纸带如图实13 所示,在纸带上选择 6 个计数点

3、 A、B 、 C、D、E 、F,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各点到 A 点的距离依次是 2.0 .0 9.0 4.0 0.0 则:(1)根据学过的知识可以求出小车在 B 点的速度 _ m/s,的平均速度为_ m/s.(2)以打 B 点时为计时起点,建立 vt 坐标系如图实14 所示请在图中作出小车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3)根据图线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 m/s 1)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0.1 s,所以 m/sm/s, m/sm/)vt 图象如图所示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3)在 v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即 a m/.0 m/s 1)2)

4、见解析图(3)小球在桌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小球运动过程中在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并将小球的位置编号,得到的照片如图实15 所示由于底片保管不当,其中位置 4 处被污损若已知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 1 s,则利用该照片可求出:小球运动的加速度约为_ m/ 对应的速度为_ m/s,能求出 4的具体位置吗?_(不要求计算,但要说明过程)解析从图中读出 5、6 之间的距离为 37.5 3.5 、3 之间的距离为 6.0 .5 用逐差法有 x 233,求出a0 2 m/置 4 对应的速度为 102 s910 2 m/s;欲求 4 的具体位置,可以采用逐差

5、法利用(x 6x 4)(x 4x 2)4求解答案0 2 (02 0 2 均可)910 2 能利用(x 6x 4)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x 4 4 以求出 具体位置( 其他方法合理均可)4(2013浙江理综)如图实16 所示,装置甲中挂有小桶的细线绕过定滑轮,固定在小车上;装置乙中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导轨的左端,另一端系在小车上一同学用装置甲和乙分别进行实验,经正确操作获得两条纸带和,纸带上的 a、b、c 均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图实16(1)任选一条纸带读出 b、c 两点间距离为_;(2)任选一条纸带求出 c、e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_,纸带和上 c、e 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6、_ (选填“大于” 、 “等于”或“小于”);v v(3)图中_(填选项)A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B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C纸带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纸带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D纸带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纸带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解析(1)纸带 上 b、c 两点间距离为 b、c 两点间距离为 2)纸带上 c、e 间的平均速度 m/s;v(10 2 c、 m/s,显然有v(10 2 s .v (3)纸带上的连续相邻两点间距离之差几乎不变,说明小车在做匀加速运动,由此可以判断纸带是由装置甲实验所得,纸带上的连续相邻两点间距离之差逐渐变小,最后等于 此可以判断纸带是由装置乙实验所得答案(1) 效数字

7、位数需正确 )(2)m/s 或 m/s(m/s,有效数字位数不作要求)小于(3)2012山东高考)某同学利用图实17 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 个点取 1 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实18 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 50 1)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两相邻计数点_和_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2)计数点 5 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 m/s,计数点 6 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 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a_ m/用 来

8、g 为重力加速度),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填“偏大”或“偏小”)解析(1)从计数点 1 到 6 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 x6、7 计数点间的位移比 5、6 之间增加了(此,开始减速的时刻在计数点 6 和 7 之间(2)计数点 5 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m/10 22 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m/sm/10 22,得计数点 6 对应的速度大小为v 5v 4 (2m/sm/s.(3)物块在计数点 7 到 11 之间做减速运动,根据 x得x9x 72a 1x 82a 2a m/s 2 (2此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 ,因此 计算出的动摩擦因数比 的真实值

9、偏大1)6 7(或 76) (2)3)偏大6在暗室中用如图19 所示装置做“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实验器材有:支架、漏斗、橡皮管、尖嘴玻璃管、螺丝夹子、接水铝盒、一根荧光刻度的米尺、频闪仪具体实验步骤如下: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在漏斗内盛满清水,旋松螺丝夹子,水滴会以一定的频率一滴滴地落下用频闪仪发出的白闪光将水滴流照亮,由大到小逐渐调节频闪仪的频率直到第一次看到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用竖直放置的米尺测得各个水滴所对应的刻度采集数据进行处理(1)实验中看到空间有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时,频闪仪的闪光频率满足的条件是:_.(2)实验中观察到水滴“固定不动”时的闪光频率为 30 同学读出其中比较圆的水滴到第一个水滴的距离如图实20 所示,根据数据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 g_m/s 2;第 8 个水滴此时的速度 _m/s(结果都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该实验存在的系统误差可能有(答出一条即可) :1)实验中看到空间有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时,频闪仪的闪光频率满足的条件是:频闪仪的闪光频率等于水滴滴落的频率;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2)由 x和逐差法解得当地重力加速度 gm/s2,v 8 m/s;(3)该实验存在的系统误差可能有:存在空气阻滴滴落的频率变化等答案(1)频闪仪的闪光频率等于水滴滴落的频率(2)存在空气阻力(或水滴滴落的频率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