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地势与地形(第一课时)教学课件 湘教版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1879495 上传时间:2017-07-15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6.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地理上册 地势与地形(第一课时)教学课件 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地势与地形(第一课时)教学课件 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地势与地形(第一课时)教学课件 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地势与地形(第一课时)教学课件 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 地势与地形(第一课时)教学课件 湘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地理上册 地势与地形(第一课时)教学课件 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上册 地势与地形(第一课时)教学课件 湘教版(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1课时,一、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地势和地形是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的内容, 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对于中国的气候、河流 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本节放在了讲述中国自然地理各章节之首。学好本节,能为今后学习自然地理以及高中地理打下基础。,一、说教材。,2、教学内容:地势和地形 包括中国地势特点及地形特点。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分布及特点。,一、说教材。,3、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形模型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让学生总结出我国地势特征以及各级阶

2、梯的主要特征,并能识记各级阶梯分界线的名称,各级阶梯的平均海拔,阶梯内的地形区。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熟悉不同走向的山脉分布。,一、说教材。,3、说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的能力。,一、说教材。,3、说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观念。,一、说教材。,

3、4、说教学重点:重点1:我国的地势特征。三级阶梯的基本情况。 重点2:各种走向的山脉及分布。,一、说教材。,5、说教学难点:难点1: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这样一个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 。难点2: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一、说教材。,6、课时安排: 本节内容共3个框题: “地势西高东低”、“山脉纵横交错”、“地形复杂多样” ,共需2课时,我说课的内容为第一课时。,二、说教学方法:,1、本节课应注重学生读图、用图能力的培养,把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可以展示更多资料,使教学更生动、直观。通过画面的动静结合、问题的设置和填图练习,最后达到

4、在图上巩固知识的目的。2、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初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互动时注意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三、说学生、说学法。,1、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 ,他们的参与意识较强,思维活跃,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求学生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提高。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

5、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三、说学生、说学法。,2、这一节主要采用小组讨论、组内交流、全班交流、课前搜集等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教学结构及时间安排: (一)以图激情,引入课题。(二)自主学习,得出地势特点。(三)课堂活动,了解三级阶梯分界线及特征。(四)合作探究,观点讨论 。(五)课堂活动,掌握山脉的走向及分布。(六)课堂练习,巩固应用。(七)课堂小结,交流评价。2、时间安排: (一)(二)(三)用20分钟,(四)用10分钟,(五)用10分钟,(六)(七)用5分钟

6、。,教学过程: (一)以图激情,引入课题。,欣赏多张祖国的河山图片后,引导学生谈感想?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势与地形。从而顺利导入新课。 这样引入,创设美好的现实情景,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更能表现出学习地理就是学习现实世界。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高峻的山脉,雄浑的高原,如茵的草原,苍茫的大漠,滔滔黄河,浩荡长江,北国风光,南方水乡,天府之国,鱼米之乡,(二)自主学习,得出地势特点,提问:什么是地势?中国地形地势到底有何特征? 我国的地势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如何突出重点呢?我主要运用了四步: 1、 解释地势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地势的内涵,区分和地形的区别。从学生耳

7、熟能详的古诗词入手,提出问题:为什么大江、大河的水会“向东流入海”?并运用地势地形模型图,经过学生的观察、思考,他们就能得出结论:我国地势是西高东低。将古诗应用在课堂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这样做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二)自主学习,得出地势特点。,2、这是我国地势的第一个特征,还有一个“呈阶梯状分布”如何引出呢? 老师再次拿出立体模型,提问:“西高东低的地势到底是像大家坐的滑滑梯一样下降,还是像大家走阶梯一样下降呢?”学生通过观察立体模型可以得出结论:成阶梯状下降。然后多媒体出示地势特点图,让学生进行正确选择。接下来在地势特点图上引出三级阶梯的概念。,思考:,地势特点:西高东低

8、,呈阶梯状分布。,(二)自主学习,得出地势特点。,3、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形图”,老师先给学生讲解如何看分层设色地形图,然后让学生阅读这幅分层设色地形图,学生就知道地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高度。在陆地上颜色越深,代表海拔高度越高。从地图上可以很直观的看出:我国的西部大部分是褐色,中部是黄色,东部是绿色。由此证明:我国的地势的确是西高东低。,看图:1. 指出三级阶梯的分界线。2.了解三级阶梯的平均海拔。3.指出三级阶梯内的主要地形区。,4000m,1000-2000m,4000m,1000-2000m,500m,三级阶梯的情况,大于4000米,10002000米,小于500米,青藏高原,柴达

9、木盆地,准格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四)合作探究,观点讨论,承转:地表形态是自然环境的基础,我国的地表形态对我国的气候、河流有什么影响?在了解了我国的地势特征之后,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一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 教师出示本节课的研究课题:(学生分组讨论等形式进行合作研究) 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河流、降水、交通分别带来哪些影响? 成果共享:(每组选派代表阐述观点,接受质疑。),这样的地势特点给我国的河流、降水、交通分别带来哪些影响

10、?,想一想,横断山脉,学生研究成果,1.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水往低处流”,西高东低的地势,导致大江大河(自东向西)流入海;阶梯间落差巨大,蕴藏了丰富的(水能)。2.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地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水汽)深入内地,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3.地势对交通的影响:一方面,向东流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设计意图:,这一部分内容我主要是采取“讨论探究”教学模式,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获取知识,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小组讨论,真正让学生从合作探究知

11、识的产生、发展,从而掌握知识,获得能力。由于本知识点是本堂课的难点,为了让学生不至于盲目探究,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通过在地形图上勾画出长江的流向,让学生探究地势与河流的流向关系,通过电站图片的闪烁,探究地势与水能的关系,通过湿润水汽自东向西移动,降雨的过程,探究地势与降水的关系。,(五)、课堂活动,掌握山脉的走向及分布,第一步:出示多媒体有关山峰、山脉、走向的课件,讲解这三个概念。引导学生说出山脉走向的概念:是指山脉在地表总体或大致的延伸方向。然后老师用多媒体闪烁演示不同走向的山脉,要求边做边看图边记忆,把知识落实到地图上,培养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这样的认知过程符合初中学生认知的心理特点。

12、第二步 :通过多媒体让学生回忆并说出不同走向的山脉名称,以此巩固山脉的走向。,山峰、山脉、走向,东西走向的山脉,南岭,天山,昆仑山,秦岭,阴山,北:天山阴山,中:昆仑山秦岭,南:南岭,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长白山武夷山东:台湾山脉,雪峰山,台湾山脉,武夷山,长白山,太行山,大兴安岭,巫山,六盘山,横断山,南北走向的山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贺兰山,巴颜喀啦山,阿尔泰山,祁连山,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啦山,主要山脉有:,一、东西走向的山脉有:,天山阴山 昆仑山秦岭 南岭,二、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13、三、南北走向的山脉有:,贺兰山 横断山脉,四、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有:,阿尔泰山脉 祁连山脉,五、世界最高大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中尼边界),(六)、课堂练习,巩固应用,练习的设计意图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1、老师设计了一个填空和三个选择题,旨在突出地势特点和阶梯内的基本情况者两个重点内容。 2、老师设计了两个看图填图题,旨在突出剖面线经过的地形区和阶梯界线这两个重点。,反馈练习,1 我国地势的特点是(2 下列在二级阶梯内的地形区是( )A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C柴达木盆地 D东南丘陵3下列山脉走向不同的是( )A天山 B秦岭C南岭 D大兴安岭4下列山脉不在第二级阶梯的是( )A长白山 B天山C阴山 D賀兰山,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B,D,A,A( );B( );c( ).D( )高原;E( )盆地;F( )平原G( )海,A,B,C,D,E,F,G,第一级阶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