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程2016高考物理一轮提能课时冲关 1.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87892 上传时间:2016-12-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教程2016高考物理一轮提能课时冲关 1.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创新教程2016高考物理一轮提能课时冲关 1.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创新教程2016高考物理一轮提能课时冲关 1.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创新教程2016高考物理一轮提能课时冲关 1.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创新教程2016高考物理一轮提能课时冲关 1.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教程2016高考物理一轮提能课时冲关 1.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教程2016高考物理一轮提能课时冲关 1.1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课时冲关(一 )第 257 页 一、选择题1. 如图是加油机给 F22A 猛禽战斗机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AF22A 猛禽战斗机B地面上的房屋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DF22A 猛禽战斗机里的飞行员解析:空中加油时加油机与战斗机保持相对静止,以 F22A 猛禽战斗机、加油机中的飞行员、F22A 猛禽战斗机里的飞行员为参照物,加油机都是静止的;以地面上的房屋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答案:016 年奥运会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在以下几个奥运会比赛项目中,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 ()A在撑竿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竿

2、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B确定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位置时C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动作时D乒乓球比赛中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时解析:能否把某物体视为质点,关键要看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后,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影响显然 A、C、D 项中的研究对象的大小和形状忽略后,所研究的问题将无法继续,故 A、C、D 项错误;而 B 项中的研究对象的大小和形状忽略后,所研究的问题不受影响,故 B 项正确答案:2015 年洛阳市期中考试)2013 年 9 月 10 日是中国就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点、基线发表声明一周年当天,中国海警 7 艘舰船编队在我钓鱼岛领海内巡航,编队分为两个组,一组顺时针,一组逆时针,从

3、 9 点 18 分开始绕岛巡航,假设每个小组的巡航时间为 4 个小时,航程为 60 海里,其中海警“2112”号和海警 “2350”号被编在同一个组若所有舰船行驶速率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研究其中一艘舰船编队的平均速度时可将其看作质点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以海警“2112”为参考系,海警“2350”一定是静止的C “60 海里”指的是编队的位移D由题中条件可求出此次巡航过程中海警 “2112”的平均速度解析:由于舰船在海洋里航行,舰船相对于海洋是非常小的,舰船本身大小远小于航程,所以研究其中一艘舰船编队的平均速度时可将其看做质点,选项 A 正确由于舰船编队绕岛巡航,做曲线运

4、动,虽然所有舰船行驶速率相同,但是以海警“2112” 为参考系,海警“2350”不一定是静止的,选项 B 错误 “60 海里”指的是编队的路程,选项 C 错误由题中条件可求出此次巡航过程中海警“2112”的平均速率,选项 D 错误答案:列关于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 ,当 t 充分小时,该式可表示 t 时刻的瞬时速度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C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D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解析:平均速度 ,当 t 充分小时,该式可表示 t 时刻的瞬时速度,A 项正确;此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B 项正确;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5、而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的运动,C 项错误;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因此 D 项错误答案: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增加的速度B加速度的方向不是与速度的方向相同就是与速度的方向相反C加速度为负,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D加速度增加,物体的速度可能减小解析: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增加的速度,A 项错误;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不一定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也不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反,B 项错误;加速度为负,如果速度也为负,则物体做加速运动,C 项错误;加速度增加,但如果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

6、则物体的速度减小,D 项正确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于物体做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且加速度越来越小,则物体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小,位移越来越小B若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则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C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位移的大小决定于平均速度的大小D若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解析:若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速度减小,但位移不一定减小,A 项错误;若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且加速度与速度同向,物体运动的速度仍然随时间增大,B 项错误;由 s t 可知,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位移的大小决定于平均速度 项正确;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

7、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D 项正确答案:辆汽车运动,原来的速度是 段时间 t 后的速度是 v 表示这一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则下面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这三个物理量关系的是 ()解析:求速度变化量即矢量求差,由初速度的首端指向末速度的首端即速度的变化答案: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当飞机离地面某一高度静止于空中时,运动员离开飞机自由下落,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开伞后运动员以 5 m/加速度匀减速下降,则在运动员减速下降的任一秒内 ()A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小 5 m/一秒末的速度是前一秒末的速度的15C这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末的速度小 5 m/一秒末的速度比前一秒初的速度小 10 m/速

8、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也就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这一秒末与前一秒初的时间间隔为 2 s,所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10 m/s,故 A、B 选项错误,D 选项正确;又因为这一秒末与前一秒末间的时间间隔为 1 s,v 15 m/s,因此选项 C 正确答案: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 4 m/s,1 s 后速度的大小变为 10 m/s,在这 1 s 内该物体加速度的大小方向可能为 ()A加速度的大小为 6 m/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B加速度的大小为 6 m/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C加速度的大小为 14 m/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

9、D加速度的大小为 14 m/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解析:若初、末速度同向,a m/ m/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v 0 41A 正确,B 错误;若初、末速度反向,a m/14 m/向与初速v 10 41度的方向相反,C 错误,D 正确答案:014 年 3 月 14 日至 16 日,2014 国际泳联世界跳水系列赛(北京站) 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举行运动员在进行 10 m 跳台比赛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速度变化越来越快B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感觉水面在匀速上升C前一半时间内位移大,后一半时间内位移小D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长,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短解析: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加速度为一

10、恒量,速度变化是均匀的,A 错误;以运动员为参考系,水面应加速上升,B 错误;运动员前一半时间内平均速度小,故位移小,C 错误;若是相同的位移,则发生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长,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短,D 正确答案:选择题11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匀加速开出,然后保持匀速运动,最后匀减速运动,直到停止,下表给出了不同时刻汽车的速度:时刻 /s ms 1 ) 3 6 9 12 12 9 3(1)汽车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是否为 12 m/s?汽车做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和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否相等?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汽车从开出到停止共经历的时间是多少?(3)汽车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解析:

11、(1)加速运动时,速度大小从 0 增到 12 m/s;减速运动从 12 m/s 减到 0,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一样,但所需时间不一样,所以加速度大小不相等(2)汽车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m/6 m/91设汽车经 t秒停止,t s0.5 3 6故汽车从开出到停止总共经历的时间为105 s0.5 s 11 s.(3)汽车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m/ m/31汽车匀加速运动的时间 s403汽车匀减速运动的时间 s2 12 6汽车匀速运动的时间 1 t1t 35 v12 m/s t1 m96 m.(122 4 125 122 2)答案:(1)是不相等(2)11 s (3)96 2015 年合肥一中高三模拟 )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 匀速直线运动(v1v 2),通过计算判断是哪辆车先到达目标?解析:对甲车:设用时为 t,则前一半时间内的位移为 ,后一半时间内的位移v1世昌的博客 v2 v1t/2 v2t/2t 整段位移为 x,则前一半位移用时为 t1x/2t2x/2 t2 v x/2 乙 0v 2 甲 乙 ,甲车先到v 车先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