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专题过关检测直线运动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87880 上传时间:2016-12-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专题过关检测直线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专题过关检测直线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专题过关检测直线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专题过关检测直线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专题过关检测直线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专题过关检测直线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专题过关检测直线运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 ,共 40 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选的得 0 分)水平地面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2示.取 g=10 m/)图 m/ m/球第一次落地瞬间的速度大小为 5 m/s,反弹的初速度大小为 3 m/,B 上升的高度最大,为C 对,D 错.30 04 s 时间内受到力 F 的作用,力的方向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力 t 的变化如图 2示,则质点在()图 s 末速度改变方向 s s 末回到原出发点 s 末运动速度为零解析:该质点在前

2、2 s 内,沿 F 方向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再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从第 2 s 末到第 4 s 末的 2 s 内,仍沿 F 方向,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再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该质点一直朝一个方向运动,4 s 末速度减为 0,因而 D 3.(2010 湖北部分重点中学二联, 17)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 a 逐渐减小,经时间 t 物体的速度变为 v,物体在 t 时间内的位移为 )A. B. C. 时间图象,如右图所示,从图象容易得出质点位移 案: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t=0 中(如图 2直线 a、b 分别描述了甲、乙两车在 020 列说

3、法正确的是()图 10 s 020 s 15 s 内两车的位移相等D.在 t=10 s 时两车在公路上相遇解析:甲车做速度为 5 m/s 的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初速度为 10 m/s 0 s 时,两车的速度相同,在此之前,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两车的距离越来越大;在此之后,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两车的距离又逐渐减小,在 t=20 s 时两车相遇,故选项 A、B、D 5 s 内,两图线所围成的面积相等,故两车的位移相等,选项 C 5.(2010 保定高三第一学期末调研 ,18)如图 2示,甲、乙两物体分别从 A、C 两地由静止出发做加速运动,B 为 点,两物体在 的加速度大小均为 的加速

4、度大小均为 a1a 到 C 所用时间为 t 甲 ,乙由 C 到 A 所用时间 t 乙 ,则 t 甲 与 t 乙 的大小关系为 ()图 =t 乙 t 乙 t 乙 C=s,对甲的运动过程,在 :v =2C 段,v C 甲 2v B 甲 2=2得:v C 甲2=2s(a1+对乙的运动过程,在 :v B 乙 2=2B 段: 2v B 乙 2=2得: 2=2s(a1+由以上各式据 a1a 2 可以得: v B 乙 , = ,再由 可知在整个过0程中,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平均速度,根据 所以 t 甲 t 乙 ,选 B.,案:示为一物体沿南北方向 (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

5、速度是负方向( 向南),所以加速度 a 是正方向(向北) ,06 s 图象为一条直线,斜率不变,所以 D 示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的 象,在 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 时间由 过程中()图 均速度 v=(v1+2 v(v1+2解析: 过程中做匀减速运动,则平均速度为 而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始终小于做匀减速运动时的速度,因而平均,速度也将小于 在某段时间内中间位置处的速度为 中间时刻的速度为 )v1v 1v 1v v1v 2解析: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中间位置处在中间时刻的后面,所以 v1项 A 对,C 间位置处在中间时刻的前面,所以 v1项 B 对,D 现质点在第 1 次、第 2 次闪光的时

6、间间隔内移动了 2 m;在第 3 次、第 4 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 8 ) 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第 1 次、第 2 次闪光时的速度为 v1、v 2,第 1 次与第 2 次、第 2 次与第 3 次、第 3 次与第 4 次闪光间隔内的位移分别为 s1、s 2、s 3.由 s3s 1=2得加速度a=3 m/ s2s 1=s3s 2 求得 m;根据 s1、s 2 可求得第 1 次与第 3 次闪光间的平均速度 而 再根据 v2=v1+求得 .5 m/、B、C 正确.,/v,v答案:示,A、B 两物体相距 s=7 m,物体 A 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正以 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 B

7、此时的速度 0 m/s,由于摩擦力作用向右匀减速运动,加速度 a=2 m/s 2,那么物体 A 追上物体 B 所用时间为 ()图 2 s B.8 s C.9 s B 物体, vB= t=5 s,也即 B 物体经 5 s 后停止. 对 A 物体,s 内运动了 sA=0 物体停止运动后,s+ sBs A=得 t=3 追上 B 的时间为 t+t=8 第卷非选择题二、填空与实验题(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20 1.(6 分) 某同学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了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已在每条纸带上每 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打点先后编为 0、1、2、3、4、5,由于不小心,纸带被撕断了,如图 2

8、示,请根据给出的 A、B 、C、D 四段纸带回答:图 2)在 B、C 、D 三段纸带中选出纸带 A 上撕下的那段应该是 _.(2)若使用的电源频率为 50 打 A 纸带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m/s 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位移为 s1、s 2、s 3、s 4、s 5,由 s2s 1=s3s 2=s4s 3=s5s 4 可知4.0 撕下的那段应该是 0/1)C(2)14 分) 某同学用如图 2,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平板斜面向下运动,去开始密集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两个打点间隔取一个计数点,如图 2 0、1、26 点所示 、2、36 计数点到 0 计数点的距离,分别记作 s1、s 2、s 3s1

9、、s 2、s 3对应时间的比值 纵坐标、t 为横坐标,标出 与对应时间 t 的坐标点,画出 图线.t 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 )、小车、平板、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和_.(填选项代号)0 流电源 平 )将最小刻度为 1 刻度尺的 0 刻线与 0 计数点对齐,0、1、2、5 计数点所在的位置如图 2示,则 s2=cm,s 5=)该同学在图 2已标出 1、3、4、6 计数点对应的坐标点,请你在该图中标出与 2、5两个计数点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 (4)根据 图线判断,在打 0 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 v0=m/s;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tsa=m/1) 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为交流电源,利用刻度尺测量各点之间的距离.(2)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 要估读到 0.1 要读到 .(3) 描出对应的两点,再连线即可得,cm/cm/52 4)由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可求得初速度,由 得 在 图线中20110atv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