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近期疗效观察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877437 上传时间:2017-07-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近期疗效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近期疗效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近期疗效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近期疗效观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近期疗效观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近期疗效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近期疗效观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近期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89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45 例予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予丹参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 14 天。治疗前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采用CSS 量表)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分别进行临床疗效判定。结果 治疗组治疗 14 天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 【关键词】 依达拉奉;丹参;急性脑梗死;康

2、复训练急性脑梗死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直接影响病人预后和生存质量,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早期溶栓及脑神经保护治疗。我科近年来应用依达拉奉联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1.一般资料 选择 89 例诊断明确的脑梗死住院患者,均符合以下入选标准:符合 1995 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 ;全部病例经头颅 CT 或 MRI 证实;发病 72小时以内住院;首次发病或既往虽有中风史,本次发病前后无后遗症;入组前未经抗凝、溶栓、血液稀释等治疗。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在 2540 分之间;Bart

3、hel 评分在 45 分以下。排除标准:出血性梗死;血液病患者;严重心肝和肾功能损害;严重精神疾病者;过敏体质,对多种药物过敏或近期有过敏性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或脑栓塞。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44 例,其中男 23 例,女 21 例;年龄 3979 岁,平均 66.648.28 岁。治疗组 45 例,其中男 22 例,女 23 例;年龄 4279 岁,平均 67.527.26 岁。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 0.05) ,具有可比性。2.方法 治疗组:用依达拉奉 30 mg+生理盐水 100 ml 静脉滴注,0.5

4、 小时滴完,每天 2 次,连续治疗 14 天,并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康复训练计划是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由简单到复杂,由少到多,循序渐进的方式,训练内容包括:保持良好的肢体位置;体位变换;关节的被动活动;预防吸入性肺炎;床上移动训练;床上动作训练;起坐训练;坐立平衡训练;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训练;移动训练等。对照组:用丹参注射液 20 3ml+生理盐水 250 ml 静脉滴注,每天 1 次,连续治疗 14 天。两组患者使用其他治疗脑血管病的药物基本相同。两组病例分别于入院时,用药后第 7 天、第 14 天及第 21 天进行 CSS 和 Barthel 指数评分;并分别于入院时,用药后第 7 天

5、,第 14 天给予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以监测药物不良反应。3.疗效评定 神经功能缺损(采用 CSS 量表)评分;015分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1630 分为中度神经功能缺损;3145分为重度神经功能缺损。Barthel 指数(B):用以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024 分为极严重残疾;2549 分为严重残疾;5074 分为中度残疾;7595 分为轻重残疾;100 分为正常。4.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 t 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CSS 评分比较 治疗后 3 周内两组 CSS 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治疗组降低更明显,疗效从第 2 周开始出现( P0.01) 。

6、见表 1。表 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比较(略)42.BI 评分比较 治疗后 3 周内两组。Barthel 指数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治疗组增加更明显,疗效从第 2 周开始出现(P 0.01) 。见表 2。表 2 两组 Barthel 指数评分的比较(略)3.副作用 治疗组发生轻度肾功能损害 1 例,对症处理后可继续接受治疗;对照组无一例肾功能异常。讨论近年研究表明,自由基在脑梗死后脑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不仅可以直接导致细胞膜损伤而致细胞死亡2 ,还可以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导致继发性脑损伤。急性脑梗死后缺血半暗带血流再通超过时间窗时限,可导致再灌注损伤。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主要包括自

7、由基过度形成,自由基“瀑布式”连锁反应,神经细胞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等。缺血再灌注产生自由基的机制,包括黄嘌呤氧化酶的形成增多,线粒体内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统功能失调,儿茶酚胺的增加及中性粒细胞的释放等3 。自由基对脑组织的损伤主要发生在缺血再灌注期,因此,及时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可明显减轻脑损伤。5依达拉奉(3 甲基1 苯基2 吡唑林 5酮,edaravone,MCI186 )是一种新脂性基团,血脑屏障的通透率为60%,静脉给药后可清除脑内的具有高度细胞毒性的羟基基团。有研究证实4,5 ,依达拉奉是强效的氧自由基清除剂,能有效地清除体内的活性氧分子及脑内具有细胞毒性的羟自由基,抑制脂质

8、过氧化,阻止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阻止梗死灶周围缺血半暗带的扩大,抑制迟发性神经细胞的死亡,从而有效地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现代研究认为依达拉奉减少自由基的产生作用可能通过清除脑缺血后过度产生的 OH 和其他毒性自由基,减轻自由基对组成细胞磷脂膜氧化损伤,减轻脑水肿和细胞损伤。有实验证实依达拉奉可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和次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剌激前列环素的生成,减少白细胞三烯的生成,降低羟自由基的浓度,缩小缺血半暗带发展成梗死的体积,并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国内有研究显示依达拉奉能显著降低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反应终产物 MDA 的含量,并增强 SOD 活力,提示依达拉奉具有降低羟自由基浓度,抑制脂质过氧化反

9、应,稳定神经细胞膜的作用,此外,研究证实6依达拉奉对发病 72 小时内的急性脑梗死有效,且不影响血液凝固、纤维蛋白溶解,白小板聚集,因而不会增加出血的危险。早期康复训练也明显有助于急性脑梗死功能恢复7 ,康复的疗效是肯定的,脑卒中病人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康复治疗可加速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减低病人的依赖,早期康复疗效优于延迟康复。6顾学兰等8临床研究证实,依达拉奉治疗能有效地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失,亦能改善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且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是治疗缺血性卒中的安全,有效的药物。本观察中治疗组和对照组自治疗第 2 周开始 CSS 及 BI 评分均有

10、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1) ,提示依达拉奉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日常生活能力,确有一定的作用,该药副作用轻微,说明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可靠的。【参考文献】1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 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2schmidleg JW.Free radicals in centrel nervous ischemiaJ.Stroke,1990,21(7):1086.3Matsuo Y, Kihara T, Keda M,et al.role of neutrophils in ra

11、dical Production during ischem ia and reperfusion of the rat brain:offect of neutrophil dep letion on extracellular ascorbyl radical formationJ.Cereb Blood Flow Metab,1995,15:941.74刘志辉,刘美萍,吴春艳,等.依达拉奉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J.药学与临床研究杂志,2007,15 ( 2):102.5林伟先.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3 ):112.6Tatsuski K, Yasuo K .MILD hypothermia enhances efficacy of neuroprotctive agents in cerebral ischemia in ratsJ .international Congress Series,2003,93 :101.7方定华. 脑血管病临床与康复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39-42.8顾学兰,丁新生.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5,24(2):1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