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县2010-2011年各级研究课题实施情况跟踪表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722275 上传时间:2017-11-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化县2010-2011年各级研究课题实施情况跟踪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宁化县2010-2011年各级研究课题实施情况跟踪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宁化县2010-2011年各级研究课题实施情况跟踪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宁化县2010-2011年各级研究课题实施情况跟踪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宁化县2010-2011年各级研究课题实施情况跟踪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化县2010-2011年各级研究课题实施情况跟踪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化县2010-2011年各级研究课题实施情况跟踪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化县 20102011 年各级研究课题实施情况跟踪表课 题 级 别 县 级 课 题 编 号 Zxkt201114课 题 名 称 小班教育的个性化教学研究课 题 负 责 人 肖 高 飞 批准立项时间 2011 年 1 月 30 日计划完成时间 年 月 日所 在 单 位 宁 化 五 中 ( 盖 章 )联系电话 6835954 E-Mail: 宁化县课题研究管理领导小组宁 化 县 教 师 进 修 学 校2011 年 9 月 1 日一、课题研究阶段小结(含研究内容、方法、已取得的主要成果、存在问题等)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小班化教学应运而生。小班化教学给学校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小班化教学更能适应素质教

2、育的深入开展,在培养学生的个性以及创新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着大容班级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小班化教学有着十分旺盛的生命力。本学期在领导指导下,在同事的合作下,我们结合自己的理论知识摸索着小班的教学之路。1、在环境设置上力求要有特色,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首先,教室的环境设计是以适应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出发点,让教室变得不再是教室,让教室成为孩子们的学习场所、游戏场所、生活的场所。优化教室的空间,让学生的课桌根据实际需要随意摆放,经常变动。既有小组式的集中摆放,又有分散式的摆放,在空间的上使学生感觉到不受约束,有利于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交往。其次,把讲台设置在教室的任何一个角落,而不局限于孩子中

3、间和孩子之外。让教室的每一个地方都成为教师进行教学的讲台,因此教师应没有讲桌,拓宽教师的活动范围。其他电教、生活设施也要围绕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这一主导思想,让学生看着舒服,用着愉快。我们又创建了班级文化氛围,打造了自己的班级特色。办了黑板报和墙报,举办了班级文化展板。小班化教学尊重学生的生命,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孩子们在优美的教学环境中,放飞生命、自在飞翔。孩子们的学习环境是宽松的,是温馨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氛围融洽,学生个性在这里诗意地流淌!2、教学力求要有特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创设“互助、互动、合作、开放” 的课堂教学模式。紧紧围绕学生的个性发展,采取“探

4、究教学”“分组教学”“参与教学”“ 分层教学”“合作教学”等一系列教学新策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加强对个别学生的个别指导。小班化教学创设“互助、互动、合作、开放”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的“互助、合作 ”实际活动。师生互动,不断的转换师生的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最大限度使课堂教学走向开放。在此我特别注重小组合作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课堂上经常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异质分组,使小组成员合理搭配,在教学中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大胆表现自己的个性,教师给予恰当的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在小组中自主活动,互助活动,发挥学生

5、个人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教师在面向全体的同时,照顾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情况,实施个别教学的策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尊重、激励学生,保护好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当然分组时,一定要合理,做到小组之间的同质和异质的相互和谐,取长补短,每个孩子都能在小组活动中有一席之地,得到不同层次或程度的发展。3、加强课外实践,张扬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尤其要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践中我还注意分析学生的个性,分析潜能没有发展的原因,调动内因,让学生自己对自己不满,自我评价中不断发展自己。如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调动学生的想法,集思广益,搜集学生不同的意见和

6、建议,张扬每一个学生的创新个性。同时还应特别注意那些成绩平平,在集体中毫不起眼的学生,为他们提供一个施展身手的机会,显露才华的舞台,使他们建立起自信,让每一个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教学实践中,我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小组内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当小老师的习惯、问的习惯 、记的习惯 、读书的习惯 、复习的习惯 、总结评价习惯 、检查的习惯 、时间运用的习惯。 (2)、对学生激励与批评并存,及时地给予反馈,予以评价。评价中关注不足。( 3)、教学方法力求有新意 ,学习方式的变革必促进教学方法的变革。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应用,冲击了传统的教师以讲解为主的一问一答式

7、的线性教学模式。我们小班化教学的教师必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的模式必须打破传统,追寻适合小班化,适合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来。4、关注差异 小班化教育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建立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致力于激发和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重个人的独创和自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在课堂教学的心理水平上,我们力求达到的是探究性理解水平和创造性水平,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较多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在独立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创造性思维,增进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小班化教学采用新型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创设比较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保

8、障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学习,从而逐步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小班化教学模式的实践,很明显地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求知的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师生互动、以生为本的教学方式的应用促进了教师的反思、成长。小班化教学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是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小班化教学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和教育的自然规律,尊重孩子的生命,张扬了学生的天性。二、课题内容、人员、计 划有无重大调整无三、下一阶段研究计划一、情况分析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转变,“班级教学” 越发暴露出忽视学生主体作用与发展的弊端。当今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

9、中“重教不重学” 、“重知不重思”、“重灌不重趣”等现象普遍存在,严重阻碍教育的个性化与个别化,阻碍了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与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传统的学校教育和“班级授课制 ”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其趋势之一是教育内容整体化和个别化的有机结合,国际教育改革经验告诉我们,为适应这种趋势,学校教育的时空范围已做了很大调整,尤其是在办学规模上逐渐趋向小班化。在美国,克林顿政府将缩小班级规模作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一大关键,希望在 2005 年实现小学 12 年级每班 18 个学生的班级规模,以便为学生的未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据美国学者对过去 50 年间发表的近 300 篇有

10、关论述学业成绩与班级规模关系的论文表明:班级规模下降至 30 名以下的学生学业成绩普遍上升,学生的能力普遍提高。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小学教育是培养创造力、发展个性的基础。此外,广大家长也希望自己的子女在学校有更大的活动空间,有更多的处于活动中心的地位,有更多的时间与教师交往,得到教师的个别化教育,子女接受到更充分的教育已成为广大学生家长追求生活高质量的新的增长点。可见,小学教育的小班化,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种必然趋势。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进行给课题的研究,也为我们更好地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学生主体,促进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为此我校计划通过小班化教育的研究,以促进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推

11、动我校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二、研究目标1、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人本观。2、实施主体参与性课堂教学。3、 提高课堂教学“ 主体参与性 ”水平。三、研究重点1、精心布置课堂空间形式。安排有利于学生合作互动的座位构成方式,将学生与教师更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为全员参与创造条件。2、促进生生有效的课堂交流。小班化教育的课堂是以小组和个别化教学为主的课堂,小组教学和个别化教学时间之和至少占到整堂课的三分之二,这是体现小班化教学的首要显性指标。教师进行有效分组,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3、有效激励和评价学生参与。创设多种激励机制,让每一个孩子高效的参与课堂学习,让每一个孩子感受成功,建立自信,进入了良性发展的高速路。课题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