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的文献综述

上传人:J****丶 文档编号:1871188 上传时间:2017-07-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的文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的文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的文献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的文献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的文献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的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的文献综述(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农村家庭教育问题的文献综述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农村人口的素质在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实现农业观代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农村的家庭教育还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与城镇的家庭教育相比较,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远远满足不了子女成长的需要作为现代社会弱势文化群体的农村家庭由于长期生活于贫困文化中,弱势文化代代相传使农村人口文化素质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不相适应。要切实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改善农村家庭的生活质量,我们必须重视农村的家庭教育想方没法解决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明阳天下国际教育培训提出家庭是儿童与世界最早的接触点,是一切教育的开端。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教育

2、的重要环节,而家长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未成年人身心素质的提高与完善。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计划生育国策的贯彻实施,农村的家庭教育也出现了令人欣喜的良好趋势,如家庭教育的环境改善,父母普遍关心孩子的学习,家庭教育投资普遍增加,家长普遍重视学习和运用家教知识等等。但由于精神文明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家庭教育意识淡漠、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简单,也出现了许多令人忧虑的问题。目前我国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诸如: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而教育的方法简单;孩子缺乏文化教育氛围,家庭对孩子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家长缺乏与孩子、教师之间有效的沟通,缺少对孩子正确的思想教育;对教育价值观的认识存在很大

3、的问题等。因此,研究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和对策,改善农村家庭教育环境,提高农村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是非常必要的。(一) 、当前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期望两极化一方面,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父母的重视。他们对孩子期望很高,要求很高,但多数家长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子女期望过高的家长往往不是从子女的客观条件去考虑,而是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子女身上;也不顾他们的能力如何,只是一味地希望子女能考高分上大学,将来能出人头地,飞黄腾达,把自己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因此家长对自己的子

4、女就格外重视,也就出现了关心过度、要求过多、管教过严等现象,对子女事事管、时时管,而结果却事与愿违:不但不利于子女的学习,反而给子女增加了压力,使子女整天处在烦恼、焦虑、担忧、紧张之中,而且也压制了子女个性的发展,甚至还会招致子女反感和厌恶。另一方面,父母对孩子期望过低,听之任之,任其发展。随着经济浪潮的冲击和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在农村读书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质疑,很多农村家长认为:孩子们只要学会简单、基本的写、算就行了,没必要在读书上投入太多。一者,现在的读书费用越来越高,二者,即使大中专毕业也很难找到工作,上学缺乏实际意义,不如提前几年离开学校,用于将来维持家庭,操办婚事。因此

5、,他们对子女的学习态度是任其发展,美其名曰:成龙上天,成蛇钻草。对子女期望过低的家长大多数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观念较为落后,他们对子女既不抱任何希望也不作什么要求,只希望子女能识字、会算账就行,对于成绩差的子女,家长也不去安慰,鼓励他们去刻苦努力学习;对于成绩好的子女,也不去指导激发他们再接再厉,而是任其自然,不闻不问,使得一些有志气、有理想的子女也变得消极懒散、不求上进。二、家长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在农村,许多家长由于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又忙于劳动,所以对孩子的关心很少。他们是想让孩子学好,但没有具体的行动,平时对孩子的学习情况很少过问,任其自然。现在农村家长的学历普遍较低(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 8

6、6. 6 %) ,他们多半是经过人才筛选后剩下的。还有一批头脑灵活的农民进城打工、经商了;农村中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少,家长在农闲时沉湎于搓麻将、打扑克、喝茶。农村家庭很少看得见书籍,父母亲平时不看书读报。农民的住房及经济条件提高很快,但对精神文明投入太少,有的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孩子的作业经常没完成,孩子也容易犯错。一旦孩子犯错,家长则严加管教,轻则痛斥一顿,重则狠打一顿。部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不针对儿童的个体差异和身心发展规律,只重视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注重思想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以强制手段任意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实行“题海战役”强化训练,在家庭中不留给学生一定的休息空间,个别家

7、长只要学生考试分数不理想就盲目打骂,甚至不让吃饭,造成学生学习上有心理障碍,害怕考试,害怕见到成绩,长期下去学生就会在心理上产生对抗,渐渐失去学习兴趣,甚至厌恶学习。同样溺爱型的家长对子女的成长也是极不利的。由于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少生优生的观念也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可,只有一个孩子或二个孩子的家庭不断增加,部分家长视其子女为掌上明珠,娇惯溺爱现象十分严重。独生子女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家长一切由着孩子、一切服从孩子。这种特殊的地位滋长了儿童的霸道习气,在思想品德及其行为上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集体,不关心他人,自私自利。三、家长与子女缺乏沟通,与学校缺乏联系农村家长缺乏与孩子的交流,

8、缺少对孩子的正确的思想教育;同时,农村家长与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能配合教师对孩子进行教育。父母与孩子心灵的沟通是实施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础。农村家长的封建等级观念强,平等意识差,认为孩子在父母面前所需要的是服从,根本没有与孩子沟通的意愿,只有 63 %的家长经常问问孩子学校里的事。许多家长认为,他们的任务就是提供孩子吃穿,学习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农村大部分中小学学生家长很少与老师、学校联系,对学校的教育思路、教育环节知之甚少,根本谈不上配合学校的教育;学校也无法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 致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很难衔接起来。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教育系统中,家庭教育与学校

9、教育缺乏配合和协调,致使学校教育工作很难取得成效。四、重男轻女的封建教育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重男轻女现象在农村很普遍。在家教中,许多家长出现双重标准。男女在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大不相同。男孩子得到的关心爱护比女孩子多;女孩子受到的批评多,承担的家务多。男孩子家里再穷也要让他读好书;女孩子学习的好与差,父母无所谓。久而久之,男孩子变得懒惰、任性了,女孩子则产生了自卑或反抗的心理。许多家长认为女孩早晚是别人的人,不值得投资,不仅不注重、关心其学习,甚至担忧女儿以高昂的学习热情一直读下去给家里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常给她们的学习热情泼冷水,打消其学习念头。五、留守儿童

10、家庭教育缺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化,当前农村的经济已经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有较大的转变,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及其沿海一带。特别是在贫困落后的农村,很多人选择了“打工”这条路。由于农村家庭有大量人员外出务工,许多家庭只有祖孙两代人在家,学生父母虽然也委托学生的祖父祖母代管,但学生的祖父祖母年迈力衰,心有余而力不足。加之思想观念、教育方法、知识结构与现代的素质教育格格不入,对儿童提出的问题不能做出正确回答,与学校教育不相协调和配合。有的甚至顾虑对孙子(女) 管严了或方法不当出现意外情况而受子女埋怨,便采取回避的办法,只管吃、穿、住,不管教育。时间长了,儿童习惯

11、于随心所欲、好吃懒做、爱撒谎。除了以上五点,农村家庭教育还存在重智育轻德育,家庭教育优劣悬殊较大,缺乏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对子女教育方面的观点、立场不统一等问题。此外,对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的忽视,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缺乏应有的关注,也是农村家庭教育众多失误之一。总之,通过文献研究,我们看到农村家庭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农村家庭教育中表现出来的新特点、新趋势以及出现的新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关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很值得我们认真地进行探讨。(二) 、解决农村家庭教育的对策发展我国教育首先是发展农村教育,没有农村教育体系的完善也就没有我国教育体系的完善。在这开放的市场经济时代,我们农村的家庭教育已经逐渐失

12、去了对农村教育的支持作用。本来家庭是人才的诞生地,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人来到人间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可是当下的农村家庭教育不仅根本没有担当好教育者的角色反而是在湮没人才。因此,针对当前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我们提出了下面几点对策。一、广泛宣传,使家庭教育观念深入人心家庭教育主要靠家庭完成,家庭成员起主要作用,社会和学校要向家长广泛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知道对子女进行教育是他们应尽的义务,我国宪法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只有家庭教育理念深入每个家庭,我们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谈家庭教育。张胜军在对当前家庭教育现状的调

13、查研究中指出:农村家庭教育需要结合我国农村家庭教育的实际状况,其中比较现实的方法,就是结合具体事例,开展广泛的社会宣传,以亲职教育为重心,提高农村家庭教育质量。在调查中发现,在农村地区,家长之间交流家庭教育经验,主要是结合具体的、典型的事例进行的。这种具体典型的事例生动、形象,易于领悟、模仿和借鉴。所以,我们可以借用电视、报刊等大众传媒和其他的社会教育活动,给广大家长提供具体的关于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使家长的认识水平和教育技能得以提高。这比抽象的理论宣传更能为广大家长所接受,也更能引起他们对具体的家庭教育问题进行反思,比较容易收到实效。二、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转变家庭教育方式任何人为事件的发生

14、,都与人的观念密切相联。俗话说:“什么样的鸟唱什么样的歌。 ”鉴于农村多数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不够,对子女进行教育的观念落后,因此,解决家教中失误的一个办法就是家长必须提高自己的认识,转变陈旧的家教观,重新负起对子女教育的责任。家长文化素质偏低,教育意识和教育方法的匮乏,成为家长合理进行家庭教育的主要障碍。发挥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的作用,时常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增强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去教育。任洲、王海芳等在调查研究中提出采取“反哺教育法”,组织学生评价家长,对家长提出意见和建议。家长要以身作则,树立孩子学习的榜样。马卡连柯特别强调父母以身作则的重要影

15、响。他指出:父母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其他的人,又怎样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甚至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些对子女都有很大的意义。父母对自己的要求,对自己家庭的尊敬,对自己一举一动的检点,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个教育方法。三、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教一体”的教育网络李连英在农村家庭教育方式研究中指出:我们应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教一体”的教育网络,使这三个方面步调一致。农村中小学要统一校内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在教育网络中发挥其主导作用,主动地去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三方面的影响因素,指导学生有效地接受社会教育,积极地与家长沟通,指导家长的教育方式,从而使家庭、学校

16、和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影响一致起来。夏之洪、黄志清等在研究中指出要积极建构综合性教育网络。首先要指导家长转变观念, 要让家长认识到孩子是自己的, 也是国家的, 他们是民族的未来, 离不开教育。既要身体健康, 有一技之长, 又要有好的品德。其次, 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要在舆论上大力宣传教育的重要性;政策要向农村倾斜, 资金投入不断加大, 不断改善乡村地区、薄弱学校的基础设施, 要让孩子有园入、有书读;积极营造全社会都支持、重视教育的良好氛围。第三, 家、校以及社区( 村屯) 联合行动, 形成强健良好的教育合力。以学校为中心, 三者间加强教育信息联系, 建立学生跟踪教育档案, 充分利用家长学校、班主任接待日以及现代通信手段等等, 不断相互沟通、共同教育, 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肯定孩子的进步, 不断鼓励孩子向高层次方向发展。对于留守孩子, 家、校及社区( 村屯 ) 应建立有联动的长效机制, 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要有专门机构人员关注教育这些孩子。翁昌道在谈目前农村家庭教育的几点失误中指出:策学校教育要以德育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