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课标)配套导学案 第五章 机械能学案21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86959 上传时间:2016-12-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201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课标)配套导学案 第五章 机械能学案21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步步高201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课标)配套导学案 第五章 机械能学案21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步步高201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课标)配套导学案 第五章 机械能学案21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步步高201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课标)配套导学案 第五章 机械能学案21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步步高201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课标)配套导学案 第五章 机械能学案21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步步高201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课标)配套导学案 第五章 机械能学案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201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新课标)配套导学案 第五章 机械能学案2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机械能守恒定律学案 21 功功率一、概念规律题组1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作用力做正功时,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B当作用力不做功时,反作用力也不做功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做的功一定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作用力做正功时,反作用力也可能做正功2关于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滑动摩擦力总是做负功B滑动摩擦力可能做负功,也可能做正功C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负功D静摩擦力对物体总是做正功3水平恒力 F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使该物体沿光滑水平面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l,恒力 F 做的功为 率为 用同样的水平力 F 作用在该物体上

2、,使该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l,恒力 F 做的功为 率为 面选项正确的是()AW 1 BW 1 1 DW 1W 2,P 10,W 20CW 10,W 20规范思维二、功的计算方法1恒力做功的计算公式 W力做功的计算(1)用动能定理 WE E 计算(2)变力做功的功率一定时,用功率和时间计算:W3)将变力做功转化为恒力做功3总功的计算:(1)先求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再求合外力的功;(2)先求每个力做的功,再求各功的代数和【例 3】 (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t0 时其速度为 1 m/,力 F 和滑块的速度 v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 2(a)和图(b) 所示设在第 1 秒

3、内、第 2 秒内、第 3 秒内力 F 对滑块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W 2、W 3,则以下关系式正确的是 ()图 2AW 1 3 BW 2(2011昆明一中月考)如图 12 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 A、B,在同一高度处以相同大小的初速度 别水平抛出和竖直向上抛出,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小球落地时的速度相同B两小球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C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相同D从开始运动至落地,重力对两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能力提升】图 13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上海高考)物体沿直线运动的 vt 关系如图 13 所示,已知在第 1 秒

4、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W,则( )A从第 1 秒末到第 3 秒末合外力做功为 4第 3 秒末到第 5 秒末合外力做功为2第 5 秒末到第 7 秒末合外力做功为 第 3 秒末到第 4 秒末合外力做功为 2 3 4 5 6 7 8 4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为 60 车的质量为 4 t,当它行驶在坡度为 (的长直公路上时,如图 14 所示,所受摩擦阻力为车重的 (g 取 10 m/求:(1)汽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2)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以 0.6 m/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此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3)当汽车以 0.6 m/加速度匀加速行驶的速度达到最大值时,汽车做功多少11(2011广东省广州市高三联

5、考) 在一次抗洪抢险活动中,解放军某部利用直升机抢救一重要落水物体,静止在空中的直升机上的电动机通过悬绳将物体从离飞机 90 m 处的洪水中吊到机舱里已知物体的质量为 80 绳的拉力不能超过 1 200 N,电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 12 作人员采取的办法是:先让吊绳以最大的拉力工作一段时间,达到最大功率后电动机就以最大功率工作,当物体到达机舱时恰好达到最大速度(g 取 10 m/:(1)落水物体刚到达机舱时的速度;(2)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学案 21功功率【课前双基回扣】1D由 W P 分析 Ca ,v,则 P.2开始匀速,说明牵引力和阻力大小相等;当功率减小时,速度和牵引力都要减小,故汽车做加

6、速度减小的变减速运动,由初始和最终时的功率关系得最终速度为初始时的一半6B钉子钉入木板过程中随着深度的增加,阻力成正比地增加,这属于变力做功问题,由于力与深度成正比,可将变力等效为恒力来处理据题意可得:W d dd dkd d 2联立式解得 d( 1)d.2思维提升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没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根据做功的两个因素,虽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但这两个力分别作用在发生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这两个物体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情况是由这两个物体所受的合力、物体的质量以及物体的初始条件这三个因素共同决定的,所以两个物体在相互作用力方向上的位移并没有必然联系,因此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所做功的数值也没

7、有一定的联系2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负功或不做功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做功之和恒为零,而一对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做功之和恒为负值3注意区分瞬时功率与平均功率利用 P 只能求平均功率;而利用 P 既可求瞬时功率,需注意的是,只有 F 与 有 P式 W 只能用来求恒力的功,不能直接用来求变力的功变力做功的求法有:微元法;平均力法;图象法;动能定理法;功率法【核心考点突破】例 1 D力对物体做功的表达式为 WFl ,0 球,由于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的变化不好判断,但从 A 的能量变化容易判断知 A 的机械能增大,而 A、B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变,则B 的机械能减小,故杆对 B 球

8、做负功,W 20.规范思维 本题判断功的正负的方法:物体的能量增加,外力做正功;物体的能量减小,外力做负功例 3 B由 vt 图象可知第 1 秒内、第 2 秒内、第 3 秒内的力和位移均为正方向,设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则 t m,x 2 t m,x 3v 0t1 m,F 11 N,F 23 2 2N,F 32 N,有 1 J,W 2F 2 J,W 3F 3 J,所以得 22 32故选 B.规范思维 本题全过程力是变力,但各个子过程中力是恒力,可在各个过程中分别计算功,然后求总功例 4 732 分析,人对绳的拉力做的功与绳对物体的拉力做的功是相同的,又因为人匀速提升物体,故

9、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可知绳上拉力 Fh 等于右侧绳子的伸长量 l2( 1) 对绳子的拉力做的功W 5002( 1) J732 范思维 (1)应用功的计算公式 WFl 求功时,F 必须是恒力,即大小、方向均不变,l 是对地位移(力的作用点的对地位移),而力的作用点的位移跟物体的位移在很多问题中往往不同(2)灵活的选择研究对象可以使问题的矛盾转化,大大简化解题过程例 5 b 球下摆过程中,竖直方向的速度 v 先增大后减小,重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 P 先增大后减小 a 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零,说明绳的拉力 对 b 球,设绕行半径为 r,在最低点时, T 得 F T3b 在最低点时,a 球恰好对地面压力为零

10、规范思维 在利用功率公式 P 解题时,注意不要丢了 “”, “”可理解为力 F 方向的速度例 6 02t 0 时间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可求得 2t 0 时间内物体也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可求得 3刻物体的速度为 20m 刻的瞬时功率为 3 ,故 B 正确;02t 0 时间内3m 550 2,2t 03t 0 时间内水平力做功为 3F0 05以总功为 ,总功率为 ,所以 D 正确2155范思维 在进行功率的计算时,一定注意要求的是平均功率还是瞬时功率如果是平均功率一般用 P 计算;如果是瞬时功率则要用 P 计算 (1)12 m/s (2)1.1 m/m/ (3)5105 W(4)4 1)列车以额

11、定功率工作时,当牵引力等于阻力,即 FF f,列车的加速度为零,速度达最大值 :v m 12 m/ (2)当 v车加速运动,当 vv 11 m/s 时,F 1 610 5 1.1 m/s 2vv 210 m/s 时,F 2 610 4 m/s )当 v36 km/h10 m/s 时,列车匀速运动,则发动机的实际功率 PF 10 5 W.(4)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牵引力 FF f310 5 N 在此过程中,速度增大,发动机功率增大当功率为额定功率时速度大小为 即 2 m/s 据PF t 4 a【课时效果检测】11)12.5 m/s(2)13.9 s(3)0 5 P知,汽车在额定功率下行驶,牵引力与速度成反比当汽车的牵引力与阻力(包括爬坡时克服的下滑力 )相等时,速度达最大只有当汽车牵引力不变时,汽车才能匀加速行驶,当 额 时,匀加速运动结束,可由 W求出这一阶段汽车做的功(1)汽车在坡路上行驶,所受阻力由两部分构成,即F 阻 mg 4 000 N800 N 4 800 F 阻 时,P F 阻 以 m/s12.5 m/ 601034 800(2)汽车从静止开始,以 a0.6 m/s 2匀加速行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F 阻 ma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