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下期期末模拟测试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695086 上传时间:2017-11-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年级下期期末模拟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一年级下期期末模拟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一年级下期期末模拟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一年级下期期末模拟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一年级下期期末模拟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一年级下期期末模拟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年级下期期末模拟测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年级下期期末模拟测试题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归省(xng) 撺掇(cun duo)凫(f)水 尽态极妍(yn)B粲(cn)然 嗔(c n)视 叱咤(ch zh) 水门汀(tng)C戛(ji )然而止 亢(kng)奋 蓦(m)然 撮(cu)D冗(r ng)杂 惬(xi)意 参差(cnc )以齐 颦蹙(pn c)2下列各词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本色当行 离和悲欢 清扬 咿哑B朱砂 口头禅 幽暗 大彻大悟C叹为观止 羁绊 漂渺 旺相D高视阔步 静穆 源远流长 喜闻乐见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 )A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讲事实根据,切不可道听途说。B石室联中英语节开展得可谓如火如荼。C深夜十一点半,已经学习了三个小时的小何感到十分疲倦,决定投笔从戎,去休息了。D面对这个难题,我就算是使出浑身解数,也要将它解决!4表情达意生动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说人民群众是汪洋大海的话,那么个人只不过是一棵不起眼的小草。B、面对九寨沟的幽林秀水,佳木野芳,我仿佛喝了香醇的美酒,心都醉了。C、老工人讲到自己在旧社会受苦的情况时,眼泪就像自来水管里的水似的喷射出来。D、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小路上行进,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轻快。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社戏选自呐喊 ,体裁是小说。作者是

3、鲁讯,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中的“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 “社”是一种区域名称。B 竹影作者是原名丰润的丰子恺,他是现代画家、散文家。 观舞记的作者是原名谢婉莹的冰心,这篇课文副标题是“献给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冰心的诗集有繁星 春水 星空等。我们上学期学过她的诗纸船 。C 安塞腰鼓作者是刘成章,体裁是散文,这种体裁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D 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本文的作者是清朝的林嗣环, 虞初新志一书的编者是清朝的张潮。 口技既可以作为描写场景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二、语言积累运用(10 分)1默写及填空(4 分)1 有

4、约不来过夜半,_2_,散入春风满洛城3_,花鬘斗薮龙蛇动4 例举出中国主要的戏曲剧种(至少三种): 2仿照下列例句,再写一个结构类似的排比句。 (2 分)例句: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仿句:_3修改病句:(2 分)1 从大量的统计资料看,吸烟能导致癌症是无可疑问的。改为: 2 我们对开发水源节约用水的工作十分注意得不够。改为: 4请就高尔基的小说童年中的人物,选取其中一个用一两句话来评价。 (2 分)_三、课内现代文阅读(16 分)(甲文)(1)冬天的百草园比较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

5、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1 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2,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 ,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2)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6、。(乙文)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3 开船,在桥石上一4,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

7、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1、甲文出自课文 ,它的体裁是 ,该课文选自 ,乙文出自课文社戏 ,它的体裁是 ,该课文选自鲁迅全集 。 (2 分)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分)A、甲文中的“我”是作者鲁迅自己,即童年周树人,乙文中的“我”“迅哥”也是作者鲁迅自己。B、甲文中的“我”不是作者鲁迅,而是作者鲁迅虚构的一个人物,乙文中的 “我”也不是作者鲁迅,他也是作者虚构的人物。C、甲文是不是作者自己不能确定,而乙文中的“我 ”“迅哥”则肯定是鲁迅自己。D、甲文中的“我”是作者鲁迅自己,即童年周树人,乙文

8、中的“我”却不是作者鲁迅自己,他是作者鲁迅虚构的一个人物。3、文中划横线处应填的动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1 牵 2 拉 3 磕 4 点B、1 拉 2 牵 3 点 4 磕C、1 牵 2 拉 3 点 4 磕D、1 拉 2 牵 3 磕 4 点。4、乙文中“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一句所体现出的心情可用甲文(2)段中的一个词语概括,请问是哪个词?联系社戏全文思考,乙文中还有哪些语句也表现出了这种同样的心情?为什么?(3 分)5、揣摩写作手法,思考:乙文中作者鲁迅为什么能将“江南水乡月夜图”描绘得富有诗情画意,极具特色?(3

9、分)6、甲文所写的“雪地捕鸟”是“我”在“百草园”的有趣游戏,联系“我”在“百草园”的生活分析, “我”对“百草园”的喜爱,表现出少年儿童什么样的心理?(2 分) 7、联系社戏一文中具体事例分析“双喜”或“阿发”的性格特点。 (2 分)四、文言文阅读(12 分)忽一人大呼“火起” ,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_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扶尺一下,群响

10、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1在语段空格处,应填写的关于时间的词语是_。(1 分)2指出下列字词的古今义。 (2 分)古义:_ 古义:_虽 名今义:_ 今义:_3解释下列加点字。 (1 分)(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_ (2)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_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1)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5语段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什么情态?它是什么描写?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 分)_6结尾的“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能否删去?为什么(2 分)五、课外现代文阅读(14 分)在上早

11、自习的日子里题记:我羡慕,那些八点钟上班的人们。我无悔,因为有六点多钟早起读书的学生。1 要过年了,放寒假了,早自习也结束了。记得读初中时,最烦的就是早自习。当时,我们住校,二十多个人挤在一间屋子里,起床铃声响起,就有那么一两个勤奋的同学去打洗脸水,大多数总要在被窝里捱到早自习铃声响起, (甲)才拿过好些人擦过脸的热水毛巾草草地在脸上揩一下,三下五除二穿好衣服,然后风驰电掣抢在老师之前跑进教室。2 十八岁那年,我仓促地走进了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到一所乡办初中教语文。又要上早自习,少年散漫的我很是不习惯,感觉教书是个苦差事。一到冬天,便时不时的蜷在被窝里睡懒觉,放了羊的学生就在教室里扯天扯地地

12、吼闹,惹得校长狠狠地捶我的房门。斗转星移,当校长不再捶我的房门时,渐明教师责任的我就到了县上的一所高完中教高中语文。 (乙)寒暑飘逝,伴着粉笔沫,领着一两百元的工资,我一茬茬收割着自己的青春,用老农收获庄稼般的目光,目送一批批学生驶出大山,丝毫没感觉到“山中日月长” 。不知不觉间就二十好几了,在书中也没碰到“颜如玉” ,四壁如洗,天天六点多起来上早自习的我隐隐感觉到了一种活着的无奈。恰在此时,一个学生来信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决定到外面走一走,去看看精彩的世界。3 于是,我到了成都南郊牧马山上的一所厂办子弟学校。还是要上早自习,时间更早,每天六点半之前必须起床,匆匆洗脸、刷牙,赶往教室。学生

13、也如我当年一般少不更事,就烦早自习。到这所学校不久,一个学生写“周记”说:我们成天连轴转,上课、作业、考试。尤其早自习,闹铃总是要让我们极不情愿的醒来,简直压得我们承受不住了,我们太苦了!我给他下了这样的批语:“阳老师教书八年,上了八年早自习。而我们学校那些老教师,炎夏酷暑,风霜雨雪,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上早自习。他们不苦吗?他们为什么能坚持,是因为他们明白身上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懂吗?责任,你们学生的责任呢?”后来,这位偶尔贪玩的学生在繁重的中考复习中,再也没有叫过一声累,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所国家级示范高中。的确,我们学校的好些老师,沉浸在为人师的乐趣中,痴痴以求,无怨无悔,三年了,我没有发现他们落下过一节早自习,迟到过一分钟。 (丙)虽然他们年过半百,虽然他们常年带病,虽然他们收入微薄。4 或许因人事渐长,或许是生活的这个敬业的群体给我以鞭策,我再也不愿随便耽搁一节课。记得去年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