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柔韧素质训练的问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691621 上传时间:2017-11-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柔韧素质训练的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柔韧素质训练的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柔韧素质训练的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关于柔韧素质训练的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关于柔韧素质训练的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柔韧素质训练的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柔韧素质训练的问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柔韧素质训练的问题作者:翁振鹏 加入时间:2004-6-25 2:14:43体能是指舞者机体的运动能力,是舞者掌握各类舞蹈技巧的基础,它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等内容。其中运动素质(诸如:力度、软开度、灵敏度、耐力等)是构成体能各要素中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柔韧素质是指人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舞蹈演员的肩、腰、髋、腿等部位均需要具备特殊的柔韧性,才能在舞蹈中表现出大幅度的活动范围。柔韧性差的人,会影响掌握动作技能,还会限制力量及速度、协调能力的发挥,也会造成肌肉、韧带损伤。在舞蹈教学训练中,既要解决舞者的软开度问题,又要重视舞者的韧性问题,体现出

2、柔中有刚和刚中有柔的效果。为此,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柔韧素质和训练问题。对柔韧的训练可分为:主动柔韧性练习和被动柔韧性练习两种。主动柔韧性是指舞者依*相应关节周围肌群的积极工作,完成大幅度动作的能力。主动柔韧性训练培养舞者的柔韧能力,也起到发展力量素质的作用。例如训练正、侧、后踢腿时,要求舞者的腿能踢得高、幅度大、速度快而有力,达到既有柔性又有韧性的效果。反过来力量素质的发展又能促进“主动柔韧性”水平的拉高。被动柔韧性是指舞者被动用力(或借助外力)时,关节所能达到的最大活动幅度,如:压腿、扳腿等练习。被动柔韧性练习是发展主动柔韧性的基础。那么,影响柔韧素质提高的因素有哪些呢?(1)肌肉、韧带组织的

3、弹性不仅取决于性别、年龄,而且取决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度。情绪高涨时,柔韧性会增大。因此,柔韧训练要从少儿抓起,练习时的情绪也不可忽视。(2)关节的骨结构是柔韧性最不易改变的因素,基本上由遗传决定。如先天骨盆形态偏平,其胯关节开度就好。关节周围组织体积大小对关节活动幅度有限制作用,它受先天和后天训练的影响。如有些肌肉体积增大后,就会影响其周围关节的活动幅度。因此,对舞者来说,控制肌肉体积的增大是极其重要的。(3)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过程转换的灵活性与运动中肌肉的基本张力有关。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对于肌肉之间的协调性改善以及肌肉紧张和放松的调节能力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要求舞者做动

4、作要放得开,别紧张。研究证明,训练水平高的人,肌肉的随意放松能力很高,这与中枢神经系统支配骨骼肌的神经细胞的抑制深度有关。下面谈谈柔韧训练的方法与要求:(1)主动拉伸与被动怀拉伸练习法必须相互兼顾。主动的动力拉伸练习是依*自身的力量,将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拉长,提高其伸展性的方法。如:踢腿练习,可采用负重和不负重的拉伸练习。主动拉伸还可采用静力拉伸练习法。在动作最大幅度的情况下,依*自身肌肉力量保持静止姿势的练习。如:在把上做控腿、探海、冲天炮等动作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保持静止不动姿势是很好提高肌肉控制能力的有效办法。(2)被动性拉伸练习法是依*外力的作用,促使关节灵活性增大的方法。被动

5、的动力拉伸练习是依*老师或同伴的助力拉长韧带、肌肉的练习。如:依*同伴的助力帮助逐渐提高后踢腿或前踢腿的动作幅度。而被动的静力拉伸练习是由外力来保持固定姿势的练习。如:依*同伴的力量来保持高举腿的最大幅度。被动性拉伸练习的效果要比主动拉伸练习小一些,但它可达到更大的被动柔性性指标。而被动柔韧性的最大指标又决定主动柔韧性的指标,因此在训练过程中两者必须兼而有之,不可偏废。如:舞者在地毯上纵*很好,可是在做劈*跳时却达不到理想效果,很说明两者的关系。(3)训练要兼顾有关联的部位。在有些动作中,柔韧性的表现不仅仅是在一个关节或一个身体部位,而是牵涉到几个相互有关联的部位。例如“后桥”动作,就是由双肩

6、、脊柱、髋关节等部位的关节决定的。因此应对这向个部位都进行发展,哪部位差,就训练哪个部位,好可通过其他部位的有效发展,使其得到补偿。对于各类舞蹈技巧、舞姿等动作,要熟悉其身体解剖结构,方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安排训练。(4)柔韧素质的训练强度问题,主要反应在动作频率、用力大小和负重量三人方面。研究认为:动作频率不宜太快,应采用中等或较慢的频率。因中等或较慢的频率能延长力对关节的作用时间,避免肌肉和韧带拉伤。借助外力进行被动练习时,用力程度应逐渐加大,并以舞者主观感觉为根据,当舞者感觉肌肉胀痛时可坚持一下,当感到肌肉麻时,则应停止练习。用负重练习发展柔韧性时,负重量不能超过被拉长肌肉力量能力所能达

7、到的 50。静力性拉伸负重可相对大些,动力性摆动动作时,负重应小一些。总之,训练宜采用中等强度进行。柔韧性素质发展相对较快,消退也快,因此训练要做到系统化、经常化。(5)柔韧训练要从小培养,是由于在有机体自然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关节肌肉的柔韧性,在此阶段能得到巩固和保持,不易消退。此外,由于柔韧素质发展到敏感期是 512 岁,所以要抓紧训练,并在12 岁之前使柔韧素质得到充分的提高。摘自舞蹈文翁振鹏舞蹈表演要具备哪些基础能力?什么是舞蹈演员的二度创作?作者: 加入时间:2004-6-25 12:36:03每个人都具有舞蹈的能力,因为舞蹈源于人体的动作,而每个人无时无刻也离不开动作,用动作的语言

8、共同来表情达意,来创造和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人们的生活中参加舞蹈活动所具备的舞蹈能力,当然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后天学习。但是,假如你想当一个舞蹈演员,要在舞台上表演艺术舞蹈,那就要经过刻苦的学习和训练,使自己具备舞蹈演员的基础能力。舞蹈演员的基础能力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最基本是要有一个具有丰富舞蹈表情能力的身体,这也就是说要具有完成各种舞蹈技巧能力的可塑性的身体素质身体各部分要灵活、柔软,又要有韧性和力度;要具备跳跃、旋转、翻滚等舞蹈技巧的能力。同时,还要通过训练使自己具有速度和控制的能力,使身体各部分动作协调统一,既符合舞蹈动律的节奏,又有舞蹈的造型美。二、要有一定的舞蹈文化素养,掌握舞蹈艺术基

9、础理论知识和舞蹈历史发展的常识。舞蹈艺术本身是一种文化,它不仅仅只是简单的手舞足蹈,只有加深对它的深刻了解,才能更好地把握和驾驭舞蹈这一门艺术形式。三、要不断地加强文学和各种艺术的修养。因为,舞蹈是一种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综合性的艺术,舞蹈和音乐、美术、诗歌有最为紧密不可分的关系,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一个舞蹈演员没有一定的音乐和诗歌的素养,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将会大受影响,如此,也可以说舞蹈是不可能跳好的。舞剧是舞蹈和戏剧艺术结合的一种舞蹈体裁,舞蹈演员担任舞剧中的角色,具有一定的戏剧知识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各门艺术既有其特性,也有其共性,所以,能具备和掌握各种艺术的知识,对舞蹈表

10、演会有莫大的帮助和教益。四、要关心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要不断地了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增加生活知识的积累和储备。因为舞蹈题材的领域是非常广阔的,舞蹈中的人物也是非常丰富多样的,舞蹈演员要塑造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因此生活知识的积累和储备,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舞蹈演员在接受了舞蹈作品中具体角色任务后,就面临着如何塑造舞蹈形象的问题。如果是集体的抒情性舞蹈,任务比较简单一些,只要做到动作、队形画面的整齐划一,情感按规定的意境氛围保持和谐统一,基本就可以了。而担任独舞或舞剧中的主要角色,那就复杂多了。要出色地完成舞蹈形象的创作任务,就有一个从演员自我到舞蹈人物过渡的创作过程。而这大致要经过对角色

11、的理解、从相对应的生活和人物形象的积累中进行对角色体验、感受,直至深入到角色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从而创造出舞蹈作品中规定的人物的舞蹈形象。所谓舞蹈演员的二度创作,是指舞蹈演员在熟练地完成舞蹈编导所规定的舞蹈动作语言的同时,要注入人物情感和思想的内涵意蕴,使舞蹈的形式与舞蹈的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塑造出具有性格牲的鲜明生动的舞蹈形象。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演员对角色的理解、体验和感受,很可能会对编导所规定的舞蹈动作语言作某些变化、调整或补充,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情感和精神世界。我们在观赏一个舞蹈作品时,不同的演员担任同一个角色,虽然他们作出的舞蹈动作完全相同,一个能使你随着角色的情感发展,时而欢乐,

12、时而悲伤但另一个却使你无动于衷,感到索然寡味。这很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舞蹈演员是否进行了二度创作,是否把舞蹈的动作,化作了表达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的舞蹈语言,使舞蹈的形式与舞蹈的内容达到完美的结合与高度的统一。音乐在舞蹈中到底有多重要 有好多人 问: 如何能提高水平 . 有何提高水平的方法.等等 .首先,要掌握基本步伐。这是学习的基础。 其次,要学会数音乐节拍,掌握节奏变化,换句话说就是要有乐感。这是学习的必要条件。 再次,要搞清脚型,这是学习的关键。 最后,要进行各部分的分解练习,直至熟练,这是一气呵成、举一反三的重要手段。.(引用) .其中 音乐要站主导地位 :音乐节拍, 节奏 是基础 而主旋

13、律 是 主题 也是舞蹈 的灵魂 是你用 舞蹈动作和技巧展示 你对音乐理解 感受 产生共鸣而谱写舞蹈魅力 的 华彩乐章舞蹈技巧的运用作者:Harry Smith-Hampshire译者:Sophire Ho最近观看了 2002 英国锦标赛之后,再一度提醒了我,稳健的基本舞蹈技巧对竞赛者是非常的具重要性。所谓正确的技巧在标准舞中涵盖了所有的要项,让舞者产生姿态、风格、移动与优美的音乐性。历来那些卓越知名的舞蹈艺术家,无不是建立在艰辛的培养并熟练这些重要基础的舞蹈技巧之上。那些以炫耀的编舞为快捷方式,想略过那些技巧的能力达到顶峰的想法,似乎非常迷人,但无异像是一种自我迷惑的海市蜃楼。几个月前Abou

14、t Technique系列专题中也曾有关于肌肉组织的讨论,这些不同专题的目的,是提供舞蹈运动的教练与认真的舞者一套工具,更能引发舞蹈姿态与移动各方面的发展与进步。本文以启发的方式结合个别的技巧,以进一步提升目前的知识水准,只有明智的混合这些技术的组合要素,才能把达成表现最佳化的目标变成可能,并且在稳健的平台上建立并发展出艺术的价值,对于一些新进的裁判们也可提供一套准则,有助于对于选手做相关价值的评估时做决定性的评判。本文中所含的这些原则,将对于舞者在学习 British Dance Council Rules 中的教学大纲定义的项目上有快速的效益,因为那些舞蹈生涯开始时期的舞者,他们尚在可塑性

15、很高的阶段,不应沾染任何恶习。包括初级青年组、成人组以及新人组的选手、还有其它研习舞蹈各层级的人士,都应由这些原理中得到实质的助益。最重要的是这些正确技巧的组成,应该被清楚透彻的了解。如果在这个连锁组成的技术上有一个重要作用被误解,它的整个结构将被破坏。假设这些不正确的知识讯息被训练国家舞蹈运动选手的教练们传递,在某些欧洲国家这将形成一种撞击效应 ,像瀑布般的,不正确的技巧将被一波波的传授下去,给比这批选手更低一层级的学习者。有一个被广为传播的错误观念,就是舞伴两人身体之间要有一层薄如空气的垫子 ,一个错误的理论将耽误许多大有前途的舞蹈运动选手们的进步,另一个进步的障碍是不恰当的描述:以前进-

16、 前进-合并(Forward-Forward-Close)的方式教授男士华尔滋的基本转,取代了身体在三个步中的转动是一直延长到整个第二拍的末了,这种教法破坏了女士的脚部动作,并且在上升时造成对身体不适,而且太过度的转动造成完全缺乏品质的不流畅移动。练习的蓝图:它必是所有竞赛者想达到更高层次,成为世界级大型国际赛优胜候选人,为了攀登颠峰的梦想,一个有野心的舞蹈运动选手,应该有一套清楚有规划的练习计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对下列的每个项目的技巧都要养成一种肌肉记忆。先决必要的条件:必须清楚的了解正确的舞伴关系的构成,应该要建立在下列要点上:(a做身体接触,并且无论是在哪种舞步中皆从头到尾保持着身体接触。(b)除了探戈外的四种摩登舞均以身体的摆荡产生移动。(c反身动作(Contra Body Movement),是转动和旋转的主要动力,也是外侧舞伴(Outside Partner)身体姿势的原理。(d)倾斜(Sway),倾斜主要的形势用于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