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模型记忆卡模型解题法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658127 上传时间:2017-11-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模型记忆卡模型解题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模型记忆卡模型解题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模型记忆卡模型解题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模型记忆卡模型解题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模型记忆卡模型解题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模型记忆卡模型解题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模型记忆卡模型解题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4 页高中化学模型记忆卡模型解题法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模型口诀失升氧化还原剂,七字口诀要牢记,先定两剂与两物,再平电子和原子。模型思考1解读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时,先判断变价元素,然后按照“失(电子) 、升(价) 、氧化(反应) 、还原剂”进行分析。2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时,第一步:先确定反应物中氧化剂、还原剂;生成物中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第二步:利用电子守恒进行配平。配平时的逻辑关系不能忽略,先要电子得失守恒,然后原子守恒。若先原子守恒配平,必须验证电子是否守恒。如果是氧化还原形的离子方程式则应遵循: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的逻辑关系。 模 型 归 纳 示 图 反

2、 应 物 氧 化 剂 还 原 剂 化 合 价 变 化 生 成 物 还 原 产 物 氧 化 产 物 电 子 得 失 守 恒 原 子 守 恒 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模型口诀牢记“三死一灵活” ,判断正误不迷惑,写、拆、删、查四步曲,正确书写不出错。模型思考1判定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的方法按照“三死一灵活”的顺序判断, “三死”是指(1) “拆”得对否;(2)电荷、质量守恒;(3)盐类水解符号的使用和分步是否正确。 “一灵活”是指反应是否符合客观实事。2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可按“写、拆、删、查”四步进行。3解读是上述的逆向思维,要理解离子符号代表哪类电解质,才能确定该离子方程式代表哪类物质间的反应。第 2

3、 页 共 14 页模 型 归 纳 示 图 反 应 事 实 表 示 符 号 配 平 特 定 条 件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模型口诀吸放热、对正负,标状态、定系数,按照目标变换式,盖斯定律大用处。模型思考有些反应的反应热不易测得,通过已知反应的反应热,利用盖斯定律获得:第一步:要确定需要的反应的反应热,其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和化学计量数关系。第二步:将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按照所要获得的反应,进行变换,对不需要的物质进行定量的“消元”都是反应物(或都是生成物) ,可做减法;一项是反应物,一项是生成物,可做加法,同时可用相同的数学式计算出该反应的 H,最后书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模 型 归 纳 示 图 根

4、据 题 意 找 到 要 写 的 “目 标 ”反 应 式 对 已 知 热 化 学 方 程 式 进 行 变 换 ( 如 倒 写 乘 适 当 系 数 ) ,加 减 “消 元 ”得 到 “目 标 ”式 建 立 H的 计 算 式 进 行 计 算 书 写 热 化 学 方 程 式 第 3 页 共 14 页化学平衡移动模型口诀审清特点与条件,再用勒夏原理判。平衡程度比大小,建立模型解决它。模型思考化学平衡研究的是密闭体系中的可逆反应,当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遇到平衡移动问题,我们解题的步骤和方法是:第一步:关注已达平衡的可逆反应特点。第二步:关注提干条件,是恒温恒容还是恒温恒压。第三步:如果改变影响平衡

5、的一个因素,我们可以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即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平衡移动的方向。但有些题目不仅仅需要我们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还通常在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后让我们比较前后两次平衡的关系,碰到这种问题我们经常洗建立一个与平衡“等效”的模型,再根据题目中的要求通过改变模型分析平衡移动的方向和结果。当然,分析化学平衡问题时应该注意平衡的建立与途径没有关系,研究平衡问题时注意矛盾的主次,应用守恒的思想和极限的思想解答问题。 2YmolA x 模 型 归 纳 示 图 已 达 到 平 衡 的 可 逆 反 应 结 论 根 据 题 设 要 求 改 变 模 型 改 变 影 响 平 衡 的 一 个 条 件 建 立 恒 容 或

6、恒 压 模 型 先 达 到 同 一 平 衡 状 态 检 验 2YmolA y 1YmolA x 等 温 压 缩 等 温 等 压 1 2 3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模型口诀脑里有张周期表,心中牢记周期律,位构性一体,知一求其余。第 4 页 共 14 页模型思考利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物质的结构和性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即: 原 子 结 构 表 中 位 置 元 素 的 性 质 反 映 决 定 决 定 反 映 映 反 定 决 从这个三角关系中的一点突破,注意挖掘和应用元素周期表中隐含的重要知识和小规律,是解答物质推断题的主要线索和方法。如果是从元素周期表开始设问的题目,解题的关键是必须熟悉周期表的结构

7、,头脑中必须有一张清晰的元素周期表,根据题目中所给信息“摆”元素的相对位置,进而根据元素周期律进行推断。如果是从结构开始设问的题目,解题的关键是必须抓住物质的结构特征,进而推断物质的性质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 期 表 位 置 原 子 结 构 元 素 性 质 ( 单 质 氧 化 性 、 还 原 性 ) 金 属 性 、 非 金 属 性 变 化 规 律 左 右 : 递 变 性 上 下 : 相 似 性 原 子 序 数 质 子 数 核 外 电 子 数 主 族 序 数 价 电 子 数 周 期 序 数 电 子 层 数 ( 原 子 半 径 和 最 外 层 电 子 数 ) 模 型 归 纳 示 图 电化学模型口诀

8、三个口诀两规律,轻松学通电化学;口诀 1:阳负升失氧化,阴正降得还原。口诀 2:电解异性相吸,原电池同性相恋。口诀 3:电子固定负极流出,正极流入。规律 1:阳极或负极是活性金属时,金属一定会参加反应;阴极或正极是活性金属,金属一定不会参与反应。规律 2:氧气参与反应时,通入氧气的电极一定是正极。模型思考1口诀 1:即阳极或负极的反应物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阴极或正极相反。2口诀 2:即发生电解反应时,阳离子移向阴极,阴离子移向阳极;发生原电池反应时,阳离子带正电荷移向正极,阴离子带负电荷移向负极。第 5 页 共 14 页3口诀 3:即无论原电池反应还是电解反应,电子总是

9、从电源的负极流出,流入电源的正极。4解电化学问题,先判断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再根据“三口诀两规律”思考。 模 型 归 纳 示 图 确 定 电 化 学 类 型 能 量 转 化 反 应 的 自 发 性 电 解 池 原 电 池 溶 液 中 离 子 移 动 方 向 电 极 电 极 反 应 电 子 移 动 的 方 向 ( 原 电 池 ) ( 电 解 池 ) 电 化 学 比较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模型口诀溶液粒子比大小,反应先行看构造;盐在溶液先电离,主次矛盾不混淆;物料电荷均守恒,定性定量把握好。模型思考比较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的问题:第一步,应先确定溶液中粒子的成分,溶液中物质间若能发生化学反应,则优先

10、考虑化学反应;第二步,反应后首先从守恒出发,根据溶液中存在的物料守恒(质量守恒)或电荷守恒进行分析比较,根据守恒初步得到结论,所谓物料守恒就是某一组分的原始浓度应该等于它在溶液中各种存在形式的浓度之和,所谓电荷守恒就是溶液中的阳、阴离子的正负电荷总数相等。分析问题要注意盐在溶液中以电离为主,多元弱酸溶液,以第一步电离为主,每一步电离一次减弱。如果还不能比较大小,最后再考虑水解平衡或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解答水溶液中的问题,要善于通过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分析在溶液中存在的平衡,对于存在多种矛盾时要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利用平衡移动原理和守恒关系推断结论。第 6 页 共 14 页模 型 归 纳 示 图 确

11、定 溶 液 中 粒 子 的 构 成 物 料 守 恒 ( 质 量 守 恒 ) 电 荷 守 恒 结 论 推 断 利 用 守 恒 从结构角度进行物质推断模型口诀物质推断题,结构要清晰;位构性一体,心中要牢记;表中多元素,运用周期律;摆出相对位,轻松就破题。模型思考利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物质的结构和性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即: 原 子 结 构 表 中 位 置 元 素 的 性 质 决 定 反 映 决 定 反 映 定 决 映 反 从结构角度进行物质推断的解题关键是:依据物质特征结构,即原子结构、分子结构或晶体结构来确定解答物质推断题的主要线索和方法,再根据位、构、性之间的关系,注意挖掘和应用元素周期表中

12、隐含的重要知识和小规律,并以此为“突破口”完成全部未知物的推断。第 7 页 共 14 页模 型 归 纳 示 图 抓 结 构 特 征 原 子 结 构 分 子 结 构 晶 体 结 构 结 论 检 验 推 断 元素及其化合物综合推断模型口诀心平气和要沉着,仔细审题寻突破,分析推断得结论,回过头来验对错。模型思考这是一类经典试题,综合度较高,题目常见呈现形式有框图、流程图、结合实验的文字叙述、表格等。其问题设计的核心是“元素物质反应” ,即以核心元素为载体考查其原子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的性质等知识;进而考查简单物质结构和物质间的化学反应规律和化学反应原理,以及实验、计算等相关知识。1推断元

13、素时,试题主要在短周期元素范围内考查,短周期中常见的非金属元素以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为氢(H) 、碳(C) 、氮(N) 、氧(O) 、硅(Si) 、硫(S) 、氯(Cl)等,短周期中常见的金属元素有钠(Na) 、铝(Al)等,结合相应的“位、构、性”信息进行推断。进而回答与元素有关的问题,常见的问题有元素名称或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周期律等。2推断物质时,结合元素和物质结构信息,如化学键类型、物质类型等,以及物质性质及转化等进行推断。进而回答与物质有关的问题,常见的问题有物质种类、化学键类型、物质的电子式等。与反应有关的问题,常见的问题有化学反应类型、物质相关转化的化

14、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根据信息书写陌生反应的化学或离子方程式、化学实验、化学定量问题等,以及化学反应原理的有关问题,例如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水溶液中离子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问题等。第 8 页 共 14 页模 型 归 纳 示 图 以 原 子 结 构 、 元 素 在周 期 表 中 的 位 置 、 元素 的 性 质 等 知 识 推断 元 素 种 类 结 论 以 简 单 的 物 质结 构 和 物 质 性质 推 断 元 素 组成 的 物 质 以 化 学 反 应 规律 和 化 学 反 应原 理 判 断 物 质间 的 反 应 工业生产和流程综合推断模型口诀工业生产流程题,先看原料和目的;最终产物很重

15、要,对应工艺找信息;生产过程就两类,分离转化交融起;解决问题用基础,完成生产看能力。模型思考以工业生产为载体的试题是紧密联系实际,是考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题目,对提取和分析信息合理分类,并结合已有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试题的信息量大、综合度高,是目前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其最核心的问题是“物质的转化”与“物质的分离” ,在物质转化中考查化学反应规律和化学反应原理。呈现方式多为流程图或文字表述。常涉及的问题有:物质间转化,例如应用复分解反应规律或氧化还原反应规律书写物质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常会涉及一些陌生反应的书写。物质与能量的转化,即化学能与热能、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例如应用盖斯定律书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书写原电池或电解池的总反应方程式或电极反应式等。对物质转化的控制,通过控制转化的反应条件提高物质的产率及节能环保等,应用化学反应原理知识解释一些问题,例如应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包括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原理解释等。物质的分离方法,例如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及操作等实验问题。通常也会涉及定量问题,例如产品的产量、产率、纯度等。 模 型 归 纳 示 图 原 料 和 产 物 对 应 已 有 知 识 对 应 工 艺 流 程 判 断 问 题 类 型 生 产 目 的 分 析 作 答 找 信 息 第 9 页 共 14 页同分异构体判断模型口诀分子式、定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