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海县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8656404 上传时间:2017-11-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东海县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东海县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东海县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东海县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东海县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东海县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东海县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物理检测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计 2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B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平均值大小相等C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D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总路程与所用总时间的比值2.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 x 与时间 t 的关系为 x5tt 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第 1 s 内的位移是 5 m B前 2 s 内的平均

2、速度是 6 m/sC任意相邻的 1 s 内位移差都是 1 m D任意 1 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 2 m/s3. 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 1 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 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Bt 1时刻乙车追上甲车Ct 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D0 到 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图 14. 如图 2 所示,A、B 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 物体质量 m20 kg,B 物体质量 M30 kg.处于水平位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于墙壁,另一端与 A 物体相连,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其劲度系数为 250 N

3、/m,A 与 B 之间、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5.现有一水平推力 F 作用于物体 B 上推着 B 缓慢地向墙壁移动,当移动 0.2 m 时,水平推力 F 的大小为(g 取 10 m/s2) ()图 2A350 N B300 NC250 N D200 N5. 如图 3 所示,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自由伸长到 O 点并系住物体 m.现将弹簧压缩到 A 点,然后释放,物体一直可以运动到 B 点,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恒定,则 ()A物体从 A 到 O 先加速后减速B物体从 A 到 O 加速运动,从 O 到 B 减速运动C物体运动到 O 点时所受合力为 0D物体从 A 到 O 的过程加速度逐渐减小

4、图 3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计24 分. 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 分.6. 伽利略根据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早期物理学家关于惯性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物体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性质是惯性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C行星在圆周轨道上保持匀速率运动的性质是惯性D运动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7. 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时,那么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速度不断增大,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

5、最大,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为零时,物体运动立即停止C速度不断减小到零,然后向相反方向做加速运动,而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D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减小到最小,而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8. 如图 4 甲所示,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倾角为 30的斜面和长水平面,斜面和水平面之间由光滑圆弧连接,斜面长为 2.4 m 且固定一小物块从斜面顶端以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 v0开始自由下滑当 v02 m/s 时,经过 0.8 s 后小物块停在斜面上多次改变 v0的大小,记录下小物块从开始运动到最终停下的时间 t,作出 tv 0图象如图乙所示,g 取 10 m/s2,则 ()图 4A小物块与该

6、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5B小物块与该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2C若小物块初速度为 1 m/s,则根据图象可知小物块运动时间为 0.4 sD若小物块初速度为 4 m/s,则根据图象可知小物块运动时间为 1.6 s9. 如图 5 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A 在斜向上的拉力 F 的作用下,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 F 与水平面夹角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 5A物体 A 一定受到四个力的作用B物体 A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Fsin C拉力 F 与物体 A 受到的摩擦力的合力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上D物体 A 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三、简答题:共计28分, 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

7、卡相应的位置.10.(14 分)某同学用如图 6 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弹簧测力计 A 挂于固定点 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 M.弹簧测力计 B 的一端用细线系于 O 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 O 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 A 和 B 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 O 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图 6(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 N,图中 A 的示数为_N.(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应测量重物 M 所受的重力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 O 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8、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 A 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请您提出两个解决办法11.(14 分)某同学利用如图 7 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 5 个点取 1 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 8 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 50 Hz.图 2图 3图 7图 8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两相邻计数点_和_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计数点 5 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m/s,计数点 6 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a_

9、m/s 2.四、计算题:本题共3 小题,共计48 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2. (15 分) 斜面长度为 4 m,一个尺寸可以忽略不计的滑块以不同的初速度 v0 从斜面顶端沿斜面下滑时,其下滑距离 x 与初速度二次方 v 的关系图象20(即 x v 图象) 如图 9 所示20(1)求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2)若滑块下滑的初速度为 5.0 m/s,则滑块沿斜面下滑的时间为多长?图 913. (15 分)如图 10 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杆上穿两个重均为 2 N 的球 A、B ,在两球之间夹

10、一弹簧,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10 N/m,用两条等长的线将球 C 与A、B 相连,此时弹簧被压短了 10 cm,两条线的夹角为 60,求:(1)杆对 A 球的支持力为多大?(2)C 球的重力为多大?图 1014. (18 分)如图 11 所示,倾角为 30的光滑斜面与粗糙平面的平滑连接现将一滑块(可视为质点)从斜面上的 A 点由静止释放,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C 点已知 A 点距水平面的高度 h0.8 m,B 点距 C 点的距离 L2.0 m(滑块经过 B 点时没有能量损失,g10 m/s 2),求:(1)滑块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2)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滑块从 A 点释放后,经

11、过时间 t1.0 s 时速度的大小图 111A 2D 3B 4B 5A 6AD 7ABCD 8BC 9AC 10解析(1)由题图知,弹簧测力计 A 的分度值为 0.2 N,读数为 3.6 N.(2)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一定要记好合力与两分力的大小与方向,与结点位置无关,D 错; M 的重力即合力,A 对;测量前弹簧测力计调零才能测量准确,B 对;拉线与木板平行才能保证力在木板平面内,C 对(3)对 O 点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可见若减小 FOA,可调节 FOB的大小或方向、调节 OA 方向或减小物重 G 等答案(1)3.6(2)D(3)减小弹簧测力计 B 的拉力;减小重物 M 的质量(或将 A 更换成较大量程的弹簧测力计、改变弹簧测力计 B 拉力的方向等)11 解析(1)从计数点 1 到 6 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 x2.00 cm,在 6、7 计数点间的位移比 5、6 计数点间的位移增加了(12.2811.01) cm1.27 cmt1,滑块已经经过 B 点,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t 10.2 s设 t1.0 s 时速度大小为 vv ma 2(tt 1)解得:v3.2 m/s答案(1)4 m/s(2)0.4 (3)3.2 m/s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