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历史复习效率的策略之配套习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8655505 上传时间:2017-11-16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初中历史复习效率的策略之配套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提高初中历史复习效率的策略之配套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提高初中历史复习效率的策略之配套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提高初中历史复习效率的策略之配套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提高初中历史复习效率的策略之配套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高初中历史复习效率的策略之配套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初中历史复习效率的策略之配套习题(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提高初中历史复习效率的策略之专题复习国家统一1、秦朝的统一2、西汉巩固统一3、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4、戚继光抗倭5、清朝前期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6、雅克萨之战7、郑成功收复台湾8、左宗棠收复新疆9、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10、港澳回归的时间及政权交接仪式图11、 “一国两制”12、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13、美国南北战争专题训练维护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共同愿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林肯在 1858 年的一次演说中指出:“分裂之家能弄持久” 。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停止

2、分裂。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后,要解决的两大社会问题是什么?2012 年 7 月 1 日是香港回归祖国 15 周年纪念日。15 年前,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伟大构想是什么?中国人相信:异曲同工、殊途同归。邓小平和林肯在解决国家统一问题上采取的方式有何不同?取得了怎样的相同结果?由此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参考答案:(1)废除黑人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2)一国两制。(3)林肯是用武力形式,邓小平是用和平方式。 都维护了国家统一。不管是武力统一还是和平统一,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任何势力都抵挡不了的。 (只要意思相近即可)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

3、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材料一 香港回归政权交接仪式 澳门回归政权交接仪式材料二 胡锦涛会见台湾民党主席连战 台湾旅客乘坐深航班机开心回家 台湾歌手范晓萱成都演唱会材料三 1998 年,全国已先后成立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 5 个民族自治区和30 个自治州、120 个自治县(旗)。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1)材料一体现了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2)材料二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采取了什么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意义。(4)历史证明,民族问题解决不好,会导致国

4、家的分裂和民族冲突。请举两例世界现代史史实说明。(5)综观上述材料和问题,请谈谈你的认识。参考答案:(1) “一国两制” 。(2)信息:两岸交流的加强。 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4)巴以冲突和阿以矛盾、印巴冲突、苏联解体、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分裂、科索沃问题、朝鲜半岛问题。(5)认识: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有利于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有得利于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交流。统一是各3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不和谐因素仍然

5、存在,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任重道远。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 20 世纪 80 年代初,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以伟大政治家和战略家的远见卓识,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请回答:(1)香港岛是通过什么条约割让的?它被英国殖民者强占了多少年?(2)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国收回香港后,在香港实行了什么社会制度?(3)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形成了鲜明对比,图一反映的是签订条约割让香港岛的情景,图二反映的是收回香港的情景, “割让”与“收回”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参考答案:(1)香港岛是通过南京条约被割让的,它被英国殖民者强占了 155 年。(2)中国收回香港后

6、,在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3)割让原因:清政府政治腐败,综合国力衰弱,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收回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人民渴望统一,中央领导决策正确。资本主义的发展1、新航路开辟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3、美国独立战争4、法国大革命5、俄国农奴制改革6、美国南北战争7、日本明治维新 8、工业(科技)革命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1、大化改新2、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 年改革)3、明治维新4、新经济政策45、罗斯福新政6、二战后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影响较大的改革二战后欧洲社会主义国家影响较大的改革有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50 年代,取得一定成绩,存在许多问题) 、戈尔巴乔夫改革(80 年

7、代,先经济改革,后政治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匈牙利改革(推行民主、加强法制、建立市场经济、进行企业改革) 。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只是社会主义一种已经僵化的模式的失败,并非整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7、商鞅变法8、孝文帝改革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颁布均田令;迁都洛阳;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过程。 (注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融合有合成一体之意,而交融则是相互融合,更符合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的情况,也体现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从而增强民族平等和共同发展的

8、观念,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 )9、戊戌变法(百日维新)10、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总结一古代改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大化改新。近现代资产阶级性质改革:戊戌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社会主义性质改革:新经济政策、苏联改革、东欧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总结二中外成功改革(大化改新、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商鞅变法、中国改革开放)所具备的主要因素: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要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紧跟时代发展;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总结三对中外改革的感悟:(1)规律: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2)经济规律:改

9、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改革的实质是改变同生产力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3)政治角度:改革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改革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抓住时机又不急于求成;改革要注意政治、经济、思想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发展。(4)经济角度: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现代化建设;要扩大对外开放,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积极吸收人类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5)文化角度:对外来文明不能照搬照抄,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6)青少年角度:作为新一代青少年要有创新意识和革

10、新观念。(7)先进中国人的探索给后人的启迪:以天下为己任,不屈不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实事求是。总结四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顺应社会发展进行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5本原因。(2)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对比同改革的顺利与否也有关系。(3)改革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改革者是否具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4)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5)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推行。专题训练改革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使一个国家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可以使封建农奴主度过统治危机,也可以使一个国家在一段时间内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但是改革不当也

11、会导致国家分裂。同一时期,同一种社会制度的国家改革,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1)请举出“它可以使一个国家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可以使封建农奴主度过统治危机,也可以使一个国家在一段时间内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史实各一例。(2)“同一时期,同一种社会制度的国家改革,也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请你用所学知识举出相关史实来论证这一观点。(3)以上史实能否说明“改革是一把双刃剑”?为什么?(4)通过解答上述问题,你认为我国的改革应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参考答案:(1)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俄国通过 1861 年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度过了统治危机;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暂时摆

12、脱了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的困扰。(2)20 世纪 80 年代的苏联、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国都进行了改革,但却出现了不同的结果,东欧改革失败发生了剧变,苏联改革失败解体,而我国的改革却取得了巨大成就。(3)能够。以上实例说明,改革既有积极的一面,它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改革不当也会产生负面作用,导致不良后果。(4)善于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立足本国国情,实事求是,不能照搬外国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地位不动摇;警惕和坚持抵制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等。历史探究。材料一 研读历史,纵横中外古今。学好历史,知兴衰而明智。

13、解放思想,敢为开路先锋。改革开放,再创中华辉煌。材料二 公元前 361 年,秦孝公继位,他决心发奋图强,实现富国强兵。公元前 356年,商鞅辅佐雄心勃勃的秦孝公进行了“改变秦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进程”的变法活动。材料三 30 年前,在邓小平倡导和带领下,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这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摘自胡锦涛 2008 年 4 月 12 日的演讲材料四 观察以下两幅图片6图 1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图 2 十一届三中全会材料五 观察以下两幅图片图 3 小岗村农民喜获丰收 图 4 深圳特区请回答:(1)简要说明商鞅变法起到了“改变秦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进程”

14、的作用。(2)说明图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3)说说小岗村、深圳特区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所起的作用。参考答案:(1)商鞅变法使秦国废除了旧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诸侯国,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基础。(2)图 1 中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图 2 中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3)图 3 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农村逐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图 4 深圳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扩大了对外贸易,吸收了许多外资,引进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设备和

15、经营管理方法,有力地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7、历史表明:科学决策并适时调整,是社会发展的关键。根据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0 世纪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有三次重大改革:一次是 20 年代初期的苏俄,一次是730 年代的美国,一次是 70 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请写出前两次改革的名称。简述第三次改革在农村展开的主要形式。(2)与时代潮流相随,在改革开放的 30 余年历程中,中国大胆创新,及时调整政策,走出了与世界相联系又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国外称之为“中国模式”,有人认为中国模式就是“经济自由加上政治压制。”也有人认为,中国模式就是“社会主义加上中国民族传统加上国家调控的市场加上现

16、代化技术和管理”。据此,你认为国外对“中国模式”有不同看法的原因是什么?谈谈你对中国改革开放 30 余年成就的认识或体会。参考答案:(1)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包产到户)。(2)立场、角度、视域等不同。认识或体会: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科学决策、适时调整、大胆创新,走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道路;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等。请同学们来探究古今中外的改革。(1)秦始皇统一六国,主要得益于什么改革?(2)我国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3)“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句话反映了当时我国农村实行了什么改革?(4)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 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 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 义,社会主 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