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654130 上传时间:2017-11-1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4.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教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单元简析:本单元包括讲读课文少年闰土 弹琴姑娘 高斯智断瓶中线和诗两首 ,还有积累运用(四) 。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多彩的人物世界” ,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少年闰土;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的弹琴姑娘;不怕困难、迎难而上、聪明有礼貌的高斯学习本单元课文,让学生在感受人物内心世界,学习人物优秀品质的同时,感悟描写人物的方法。 “互动平台”是让学生学习通过外貌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并尝试在习作中运用。本单元在人物刻画的方法上是多姿多彩的,除了通过人物外貌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外,还有通过间接描写、神态描写、行动描写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也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应用。单元教学目标:

2、1 自主学会单元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课文中的重要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蕴含的哲理,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从中受到的启发。单元学习重点: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复述故事,积累摘抄好词佳句。单元学习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述顺序,通过理解重点诗句明白课文蕴含的哲理。单元学习总课时:12 课时。第 13 课:少年闰土教材简析少年闰土是小学阶段的一篇传统课文。文章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表达了“我”与闰土的友情及对闰土的怀念之情。文章条理清晰,刻画人物很有特色。学习目标1.

3、 学会本课生字及新词。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1 段。3. 读懂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学习重点让学生感受文中人物(闰土)形象,体会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学习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准备教师:课文插图。学生:搜集关于鲁迅的故事或资料。学习时数2 课时。学习过程一、展示图片,引出闰土1. 展示“看瓜刺猹”图,教师朗读,了解鲁迅笔下的闰土。(教师:同学们,这节课我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跟你们年龄相仿的新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他。)2.学生谈初识闰土的印象,揭示课题。二、整体感知,初识闰土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闰土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

4、什么,用笔做上记号。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看看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如写了我记忆中看瓜刺猹的闰土,与作者初次相识的闰土,和我看瓜刺猹、雪地捕鸟、看跳鱼儿、捡贝壳的闰土,和我分别的闰土。相机板书记忆、相识、相处、分别) 2交流印象深刻的内容,并梳理出课文结构,其间注意生字的读音和长、难句的指导。(1)你觉得你印象最深刻最感兴趣的是哪个部分?为什么?(2)这四个部分当中哪个部分写得最详细?(相处这部分。 )三、顺学而导,了解闰土1. 找出文中带有“啊”的句子,引导学生质疑有哪些稀奇事。2以闰土语言为突破口体会人物特点:(1)指名轮读闰土的话,让学生明白闰土的话中

5、包含着 “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 “看瓜刺猹” “看跳鱼儿” 四件事。找出闰土和我的对话,注意读准字音,读准句子,品读其中有哪些有意思的事。这些有意思的事,你们经历过吗,听过吗?像这样没经历过的事是什么事?(板书:稀奇事)如果是你,你最想干哪件事?为什么?(2)自读闰土的话,边读边想象画面。问:你最感兴趣的是闰土的哪些话?生读,师相机指导。重点指导 “雪地捕鸟”和“看瓜刺猹” ,采用“情境渲染、联系实际、引入背景资料、对应比照”等多种方法理解感悟、入情入境朗读。 引出自己最想做哪件事。 (如“看瓜刺猹” ) 在书上画一画,边读边想,也可以写上一些批注(通过举例理解品读,体会其中的稀奇、有意思

6、。 ) 如果你和闰土一起来到了西瓜地里,你会看到些什么?(周围环境、闰土动作神情、猹的反应等)学生体会读,教师适时导读。 闰土和我,这两个好朋友看瓜刺猹又谈了些什么?(体会闰土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地说,我是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听的场面。 )从哪里感觉出来的?3问:在闰土和“我”的对话中, “我”的语言很少,只有一些感受,你能根据“我”的想法想象出“我”当时说了什么吗?写出“我”的感受。4同桌分角色朗读、指名读。四、多元解析,记住闰土1.师小结,引导学生比较“我”与闰土的异同。(1)我听了闰土这些话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同学们一起看看第 15 段,看看你读懂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吗?(2)借助多种方式(

7、联系上下文、图片对比、联系生活等)体会“四角的天空”的深刻内涵。交流学生的理解。 (文中的“我”确实是饱读诗书,而且深深感受诗之精华,而生活中是单调的,狭窄的,没有闰土的丰富,我想作者是想衬托闰土的见多识广。 )相机板书。 (无穷无尽)面对一个聪明能干的闰土,面对一个机智勇敢的闰土,面对一个见多识广的闰土,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生读第 15 段) 2引导生回扣第 1 段并背诵。教师引:闰土这位新朋友有着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这位与众不同的朋友和他讲的那些稀奇事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 (生读第 1 段)3试背第 1 段。教师小结:了不起,就让这位不凡的朋友,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五、小结

8、全课,升华认识附:板书设计:少年闰土回忆相识 无穷无尽的稀奇事相处分别 教学反思第 14 课:弹琴姑娘教材简析本文通过对琴声的描写,赞扬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姑娘勤奋苦练的好学精神。文章语言清丽、流畅、构思巧妙。课文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和小姑娘弹奏的琴声,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很有表现力。学习目标1. 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工整书写。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2 段和第 6 段。3. 读懂课文,感受弹琴姑娘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精神。4. 学习课文将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的表达方法。学习重点让学生在朗读课文中体会弹琴姑娘锲而不舍的精神,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时数2

9、 课时。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儿童文学家陈伯吹先生的文章弹琴姑娘 。从课题你了解到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生:弹琴姑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阅读,听写词语。 (淅沥淅沥可以表示哪些声音?锲而不舍什么意思?钦佩可以用什么词代替?猜猜这里谁钦佩谁?俊秀形容谁的?)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想一想,课文围绕弹琴姑娘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强调学生读书要养成良好的读书姿势。 )3.学生汇报,鼓励学生用一句话把课文内容概括出来。教师:我们再来一起回顾故事内容。走进那条长长的胡同里,去认识那位让儿童文学家也钦佩的弹琴姑娘。三、聆听琴声,敬意产生教师:同学们,究竟是什么打动了儿童文学家的心

10、,让他对一个小女孩如此钦佩?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字里行间去寻找原因。1. 生默读勾画,师巡视。教师:同学们,现在咱们交流。哪些词语和哪段话所描绘的情景打动了作者的心?2. 学生汇报。学生:读“不论清晨、夜晚老是听到” (这段话是弹琴姑娘持之以恒地练习给作者留下印象。 )教师:咱们再往具体想,你认为哪些场景让作者印象更加深刻?先不要说,再读读。3. 生自由读弹琴姑娘四季弹琴的部分。4. 汇报我四季听琴的感受。 生汇报,按照自己的理解读一读。师相机引导“只要就洒在洒在也洒到”读出这琴声让春雨有了活力,我相信作者听了心里会微微一动。谁再来读? 汇报夏日听琴的感受。 (是啊,闷热的夏日里,窗口动听的琴

11、声仍不断,难怪作者会边走边想边钦佩这弹琴人。 ) 是谁又让天高气爽的秋日更加静谧恬静呢?生汇报。琴声声声入耳,我是赞叹不绝。 汇报冬日琴声迎接风雪夜归人的感受。 (琴声给作者留下怎样的印象?让作者有怎样的想法?) 体会“我”的情感变化。教师:同学们,作者是一位儿童文学家,有一颗敏感的心,他在这一年四季听琴感受中情感变化也不同。他的内心有什么样的感触呢?情感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总结:这一部分通过“我”听琴声的感受和情感变化来间接描写小姑娘的品质。小组交流读书感受,并汇报。可串读创设情景,生说感受。说说锲而不舍可以用什么词代替?赞赞这弹琴人。师相机板书(猜想钦佩赞美想见)作者四季听琴的感受,你最喜

12、欢哪个季节的感受?找出来读一读。读课后 2 题的句子,体会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的美妙感受。四、 谋面解惑,虔诚祝福教师:作者达成心愿见到了让她赞叹不已的那位弹琴人了吗?课文哪些语句直接描写了弹琴的小姑娘?1.生勾画出描写姑娘的句子,读一读这些句子,说说眼前的小姑娘给你怎样的印象。2.课文直接写小姑娘的地方不多,都是通过琴声或作者的感受描写的,写得简略。作者有几次见到小姑娘?两次见面作者又有什么感受?五、深化感情,联系生活1 质疑理解“虔诚”一词。2 小组探究“我”为什么“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 。引导学生回归文本,用课文中的句子作为依据阐述自己的观点。3 指导朗读“我禁

13、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创设情景读)(1)春天的日子多雨我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2)夏天的黄昏我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3)秋天天高气爽我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4)冬天的寒夜我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4 总结:联系生活,谈谈你的收获。5 试着背一背第 2 段和第 6 段。附:板书设计弹琴姑娘春天 好奇夏天 钦佩秋天 赞美 锲而不舍、勤学苦练冬天 祝福教学反思第 15 课:高斯智断瓶中线教材简析本课为我们讲述的是德国著名数学家、物

14、理学家和天文学家高斯年轻时的故事。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故事,层次清楚。在叙事的过程中,作者多出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有礼貌、聪明机智的青年跃然纸上。学习目标1. 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会本课生字,并能工整书写。2. 读懂课文,感受高斯的聪明才智。3. 学习前面部分描写为后文做铺垫的表达方法。学习准备教师:太阳灶的有关知识。学生:搜集与故事有关的资料或图片。学习时间12 课时。学习过程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数学题引出主人公。教师:虽然是语文课,但是老师要给大家出一道数学题,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题目是 1+2+3+4+100=? (5050)教师:你是怎样知道答案的?教师:有一个小朋友在

15、小学一年级就通过思考很快算出这道题,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高斯。通过这道巧算题目你觉得高斯是一个怎样的人?生作答。 (机智、聪明、爱动脑筋)今天就来学习有关他的一个小故事。2揭示课题。(1)读题,本课的主人公是谁?(高斯)(2)课题中也有一个字给予了高斯很高的评价,是“智” 。还可以换成什么词呢?(巧)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 出示生字,检查预习。(1)教师:这篇课文中易错的生字、生词不少,比如这些词语,你们不一定读得准哦。出示第一组词语:一枚沁出啪嗒紧张聚焦困境 适时表扬读的同学,养成预习的好习惯,鼓励同学们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2) 教师:两个字的能

16、行,四个字的就不一定都能读得好。出示第二组词语:恭恭敬敬聪明才智炎炎烈日风马牛不相及教师相机理解词语意思,这些词有的形容人物,还有的形容天气。猜想故事发生在哪个季节。2 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怎样智断瓶中线的?)善于提问题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也是会学习的孩子,老师希望你们都成为这样的孩子,这节课我们就要通过学习解决你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并把课文读好,当然,如果你有问题也可以随时提出来。3 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4 通过朗读,你了解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了吗?(生汇报)5 整个故事中谁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最深?(高斯)从课题我们就看出了他是一个非常机智聪明的人。难怪当地的人们都称他为天才。三、品读课文,探究智慧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