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复习总结(人教版高三)2008-11-23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653133 上传时间:2017-11-1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0.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复习总结(人教版高三)2008-11-23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复习总结(人教版高三)2008-11-23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复习总结(人教版高三)2008-11-23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复习总结(人教版高三)2008-11-23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复习总结(人教版高三)2008-11-23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复习总结(人教版高三)2008-11-2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复习总结(人教版高三)2008-11-23(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复习总结(人教版高三) 2008-11-23研习考纲重难点 【导语】汉语句式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同一个意思,可以用多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而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尽相同。理解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根据各种表达场所的需要,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这是高考经常考查的一个能力点。 一、研习句式特点 长句与短句 句子的长短只就单句而言,两者是相对的,并没有截然的界限。一般说,用词较多、结构复杂的句子就是长句;反之,就是短句。 长句一般有三个特点:一是修饰语(定语、状语)用得多,二是并列成分用得多,三是某一成分结构比较复杂。 长句和短句各有修辞效果。长句的修辞效果是表意严密、精确、细致

2、,语意贯通,气势磅礴。政论文、科技文、文学评论及文学作品中描写自然景物或人物的心理状态多选用长句。短句的修辞效果是短小精悍、生动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性强,能简明扼要地叙述事实,简洁生动地表现人物、事物的迅速变化,表达作者(人物)紧张、激越的情绪或果断、肯定的语气。高明的作者往往是长句、短句兼用,错落有致,各尽其妙。 长句与短句的变换: 长句变短句 常用下列几种方法: 先筛选出句子的主干,明确句子的中心意思,然后抽出附加成分,将它们变成按一定顺序排列的短句。例如: (05 高考广东卷)把下面的长句改写成 4 个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俄罗斯科学

3、家最近设计出一种外形为不透光的黑色管状物,具有重量轻、能耗小、精确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和数字摄像、使航天器准确识别方向等功能的新型星际“指南针”。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俄罗斯科学家最近设计出一种新型星际“指南针”,定语很长,仔细分析可以看出定语包括外形、特点、功能三个方面,这三个词语告诉我们可以把这个长定语拆分成三个独立的分句。由此不难得出答案: 俄罗斯科学家最近设计出一种新型星际指南针。这种新型星际指南针的外形为不透光的黑色管状物,它具有重量轻、能量小、精确度高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它还具有数字摄像,使航天器准确识别方向等功能。 抽出句子的主干,让并列的修饰语分别成为分句。 例如:把下面的长

4、句改为几个短句,语序标点可变动。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抓紧进行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干部队伍的“四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打击经济领域和其他领域破坏社会主义的犯罪活动,在认真学习新党章的基础上,整顿党的作风和组织五项工作。 可改为: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抓紧五项工作:进行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干部队伍的“四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打击经济领域和其他领域内破坏社会主义的犯罪活动;在认真学习新党章的基础上,整顿党的作风和组织。 抽出复杂的修饰成分中的一部分,改为复句里的单句,再让其他的修饰2成分分别作分句。例如: 在牧场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个骑着枣红马,穿着蓝色蒙古袍,腰间系着豆绿

5、腰带,身上背着红十字药箱的青年。 可改为:在牧场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个骑着枣红马的青年,他穿着蓝色蒙古袍,腰间系着豆绿腰带,身上背着红十字药箱。 短句变长句 其方法与长句变为短句的方法相反,可先找出几个短句陈述的主要内容,找出其共有的部分作为句子的主干,然后把几个短句中的其他内容变为长句里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修饰成分;或把短句中分别与中心语搭配的修饰成分合并在一起与中心词搭配。 主动句与被动句 在动词谓语句中,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施事者,这样的句子叫主动句;如果主语是动作或行为的受事者,就叫被动句。主动句包括一般主动句和“把”字句两种,“把”字句中“把”所构成的介宾短语在句中作状语。被动句中“被”所构

6、成的介宾短语也作状语,有时“被”后对象省略;表示否定、时间等副词以及助动词都要放在“把”“被”之前。如 “他大概被朋友留下吃午饭了”。 选用被动句的情况:为了强调被动者,而主动者不需要或不愿或无从说出;在特定的上下文里,为了使前后主语保持一致,为了使叙述的重点突出,语意连贯,语气顺畅。 例如:下列横线处选择哪一句更恰当: 二诸葛老婆追出门来, ,还骂个不休。 二诸葛把她拦回去 被二诸葛拦回去 分析:选时三个分句有两个不同的主语,叙述角度变来变去,语气显得不顺畅。选时三个分句主语相同,后两个分句的主语又承前省略。整个句子叙述角度统一,叙述重点(二诸葛老婆)突出,显得简洁、紧凑、通畅。 一般主动句

7、与“把”字句、“被”字句的变换: 一般主动句变“把”字句 其方法是用“把”同一般句式的“宾语”组成介宾短语,放在谓语前。 例如:他打碎了花瓶。(一般主动句) 他把花瓶打碎了。(“把”字句) 一般主动句变被动句 其方法是将主动句的宾语提前做主语,让用“被、让、叫”等介词跟主动句的主语构成的介宾短语,放在谓语前。 像上述一般主动句可变成被动句:花瓶被他打碎了。 一般主动句、“把”字句及“被”字句的互换 这三种句式,如果能互相变换,那就要根据情况加以选择。强调被动者,可以用被字句;强调主动者,可以选用一般句式;强调主动者处理了事情,则可以选用“把”字句。例如: 下面一段话有三处句式不当,请加以修改。

8、 屋檐上的瓦片掉下来时,小王与小李正从屋下走过。但见小王用力一推,小李被推开了,掉下的瓦片却碰伤了小王的脚,坐在地上再也站不起来。小李急忙把小王背起来,小王被送到附近一家医院。 分析:要根据句子的陈述对象来变换。句的主语承前,依然是“小王”;句的主语是“小李”。改为“把小李推开了”;改为“自己被掉下来3的瓦片砸伤了脚”;去掉“小王被”三字。 肯定句与否定句 同一事物的意思可以用肯定判断表示,也可以用否定判断表示。对事物做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叫肯定句,对事物做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叫否定句。这两种句式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在表达效果上有差别。一般说来,否定句语意比肯定句轻,语气比肯定句弱。如:这种新产品质

9、量好,价格也便宜。这种新产品质量不错,价格也不贵。 否定句有两种类型:单重否定句和双重否定句。单重否定句中只有一个否定词,双重否定句最常见的是先后连用两个否定词,如“没有不”,“不不”,也可以用一个否定词加上否定意义的动词或反问语气。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意思。双重否定句比一般的肯定句语气更强,更加肯定。三重否定则还是表达否定的意思。下列三句就是把意思说反了的例子: 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难道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老一辈革命家无时无刻都在关心青年人的成长。 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围绕太阳转这个简单的事实。 分析例中已有两重否定,再加上反问又等于一重否定,三重否定还是表示否定的意思

10、,可去掉“不”字;例“无时无刻”只能算一重否定,应该把“都”改成“不”,才能构成双重否定句;例中也是三重否定,意思表达反了。由于“否认”的宾语是一个复指短语,只能去掉第三重否定“不是”。 有的双重否定句可用来表示一种委婉的语气,如:同来的人都知道,他不会不知道吧!这句如改成肯定句,便没有委婉的语气了。 肯定句与否定句、反问句的变换: 从语意轻重上说,单重否定句最轻,肯定句较重,双重否定句最重。选用哪种形式,应根据需要来定。 肯定句变为单重否定句 其方法是先找出谓语的反义词,然后再否定这个反义词。 例如:你这次任务完成得很好。(肯定句) 你这次任务完成得不错。(否定句) 肯定句变为双重否定句 其

11、方法是在词语前加上双重否定句常用的语言形式。没有不,无不,非不,不曾不,不能不,不会不等。 例如:为了强调下段文字的意思,请改变其句式,必须三次出现二重否定句。 “要谈五四以来的散文,就一定要提到朱自清;而要谈到朱自清,就一定会提到背影。”这话有道理。 语料中“就一定要提到朱自清”、“就一定会提到背影”、“这话有道理”是三个肯定句,可借助“不能不”“不无”等词语,分别改为“就不能不提到朱自清;就不能不提到背影。”这话不无道理。 肯定句变为反问句 肯定句变为反问句,往往加“难道不”或“谁(能)不”等字眼,并加问号或叹号,有的也加句末语气词“吗”。反问句变为肯定句则将表反问的字眼去掉,将句末问号或

12、叹号改为句号。 例如:把下面画线的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反问句。 4近年来台湾岛内外势力抬头,某些国际势力蓄意为中国和平统一制造障碍,这引起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严重关注。 改为双重否定句,只要在原句中加“不能不”。可改为:这不能不引起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严重关注。 改反问句,要改否定式的,因为否定式的反问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可改为:这能不引起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严重关注吗? 值得注意的是:由肯定句变成双重否定句或否定的反问句时,千万不要把意思说反了。须知:双重否定表示肯定,三重否定还是表示否定。下列三句是把意思说反了的例子。例如: 谁也不会否认长江不是向东流的。(“不否认”即“承认”,“

13、承认”的是“长江不是向东流的”,明显不符合客观事实,可将“否认”改为“承认”,也可去掉第二个“不”) 难道你能否认你不应该刻苦学习吗?(反问句的答案在句意的反面,此句如不用反问句,否定是恰当的,但用了反问句,语意恰好相反。可将“不”去掉) 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无时无刻不”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单句与复句 单句是只有一套主谓结构组成的句子,在几种特殊的单句中,除上述提到的被动句外,尤其需要关注的是“把”字句。 “把”字句就是用“把”或“将”把动词支配、关涉的对象放在动词之前的一种句式。它和被动句一样,否定词或助动词只能

14、置于“把”字前,如:“我没有把衣服洗干净”。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 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组合复句的分句之间有短暂的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表示。分句之间的关系常用连词、副词以及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来表示,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等类型。 单句与复句的变换: 单句变复句的主要方法是:如果是几个简单的单句,便可加上适当的关联词语组成复句,即通过关联词语来勾联分句的意义,使之成为一个有整体意义的表意单位。如果是结构复杂的单句,便把复杂的成分分解出来,压缩相应

15、的主语或宾语,构成具有几个主谓结构的表意单位。单句变成复句后,表意更有整体性,更有逻辑,更为严密。复句变单句的主要方法是:将分句抽出来变为只有一套主谓结构的一个细小的表意单位,但要根据意义加上恰当的主语,也要注意分句间的逻辑联系。复句变单句后,取消表意的整体性。 口语句式与书面语句式 在日常语言交际中,经常出现在口语中的句式,叫做口语句式。其特点是:比较短小,结构简单,少用关联词语。其修辞作用主要是活泼、自然。经常出现在书面语里的句式,叫做书面语句式。其特点是:多用长句,结构较复杂,关联词语较多。其修辞效果主要是严谨、周密。 口语句式和书面句式在所运用的词语方面,也具有明显的风格色彩上的区别:

16、口语句式大都由通俗的口语词组成,书面语句式大都由文雅的书面语词组成。 口语句式变为书面语句式或书面语句式变为口语句式,主要在于句子结构的长5短转换以及词语运用的变化。 常式句与变式句 句子的结构有一定的形式,词语在句子里的位置也有一定的次序。如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状语在前,中心语在后;偏句在前,正句在后。我们把句子成分或分句居经常的、一般的位置的句子叫常式句。例如: 他虽然有病,但还是坚持学习。 无论天气多么恶劣,他都能按时到达岗位。 有时为了突出强调某一方面的意思,或者改变句子的结构形式,或者改变词语在句子里的排列位置,这样就形成了变式句。常见的变式句有两类:一类是单句成分的一般次序句变成特殊次序句,包括主谓倒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一类是偏正复句中的分句一般次序句变成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