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苏北四市联考)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652944 上传时间:2017-11-1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6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云港市(苏北四市联考)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连云港市(苏北四市联考)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连云港市(苏北四市联考)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连云港市(苏北四市联考)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连云港市(苏北四市联考)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云港市(苏北四市联考)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云港市(苏北四市联考)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连云港市(苏北四市联考)2009 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 (2009-02-01 )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A调停调兵遣将 折耗损兵折将 标识博闻强识B慰藉杯盘狼藉 落枕失魂落魄 诘难诘屈聱牙C投缘不容置喙 渎职穷兵黩武 粘贴拈轻怕重D妥帖俯首贴耳 疏浚怙恶不悛 裨益稗官野史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分)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因事久假不归的,应教育说服本人返回原单位工作;如经说服无效,本人仍坚持离职的,原单位可按自动离职处理,不发退职金。B目前, 亚丁湾海盗事件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国际海事组织呼吁,尽快

2、建立一支联合国部队,打击海盗行为,否则海盗们会变本加厉,更加猖獗。C有消息称,国际恐怖组织在遭到国际社会强烈谴责和连续打击后,正准备重整旗鼓,进一步在世界制造更多的恐怖活动。D东风城里的人,对外来人员的所有问题都微笑着不予回答,但看得出来,这里的居民安之若素,或许神七发射本就是他们平静生活的一部分。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要求:与画线句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4 分)生命的美丽,是展现在进取之中的。就像一棵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竞上”直入云霄的蓬勃生机中; , 。没有百花齐放的春天,不绚丽;没有绿荫繁茂的夏天,不唯美; , ;没有白雪皑皑的冬天,不充实;生命的美丽是无处不在的

3、。4学校举行大型诗文朗诵会,一位同学朗诵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另一位同学将要朗诵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加入你是朗诵会主持人,请你为之写一段 60 字左右的串词。要求:语言简明、得体,衔接自然。 (5 分)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 8 题。裴炎,字子隆,绛州闻喜人。宽厚,寡言笑,有奇节。高宗幸东都,留皇太子京师,以炎调护。帝不豫,太子监国,诏炎与刘齐贤、郭正一于东宫平章政事,及大渐,受遗辅太子,是为中宗。中宗欲以后父韦玄贞为侍中及授乳媪子五品官,炎固执不从,帝怒曰:“我意让国与玄贞,岂不可?何惜侍中邪?”炎惧,因与武后谋废帝,后命炎、刘祎之勒兵入宫,宣太后令,扶帝下

4、殿,帝曰:“我何罪?”后曰:“以天下与玄贞,安得无罪?”乃废帝为卢陵王,更立豫王为皇帝。以定策功,封永清县男。后已持政,稍自肆,于是武承嗣请立七庙,追王其先,炎谏曰:“太后天下母,以盛德临朝,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后曰:“吕氏之王,权属生人,今追崇先世,在亡迹异,安得同哉!”炎曰:“蔓草难图,渐不可长。 ”后不悦而罢。承嗣又讽太后诛韩王元嘉、鲁王灵夔,以绝宗室望,刘祎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后愈衔怒。未几,赐爵河东县侯。豫王虽为帝,未尝省天下事。炎谋乘太后出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子。会久雨,太后2不出而止。徐敬业兵兴,后议讨之,炎曰:“天子年长矣,不豫政,故竖子有

5、辞。今若复子明辟,贼不讨而解。 ”御史崔詧曰:“炎受顾托,身总大权,闻乱不讨,乃请太后归政,此必有异图。 ”后乃捕炎送诏狱,遣御史大夫骞味道、御史鱼承晔参鞫之。凤阁侍郎胡元范曰:“炎社稷臣,有功于国,悉心事上,天下所知,臣明其不反。 ”纳言刘齐贤、左卫率蒋俨继辩之,后曰:“炎反有端,顾卿未知耳。 ”元范、齐贤曰:“若炎反,臣辈亦反矣。 ”后曰:“朕知炎反,卿辈不反。 ”遂斩于都亭驿。炎被劾,或勉其逊辞,炎曰:“宰相下狱,理不可全。 ”卒不折节。籍其家,无儋石之赢。(选自新唐书裴炎传 ,有删节)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后已持政,稍自肆 肆:放纵B承嗣又讽太后诛韩王

6、元嘉、鲁王灵夔 讽:劝谏C天子年长矣,不豫政,故竖子有辞 辞:借口D炎反有端,顾卿未知耳 顾:考虑6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裴炎刚直不屈的一组是(3 分)宽厚,寡言笑,有奇节 刘祎之、韦仁约畏默不敢言,炎独固争 若炎反,臣辈亦反矣 蔓草难图,渐不可长 炎谋乘太后出游龙门,以兵执之,还政天子 宰相下狱,理不可全。A B C D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唐高宗晚年,裴炎特别受到信任和倚重。唐高宗病重,裴炎奉诏协助太子处理日常政务;唐高宗临死,裴炎受遗诏辅政。B唐中宗登基后,想要提拔自己的岳父韦玄贞为侍中及授给自己乳母儿子五品官,裴炎坚决不肯从命。C徐敬业起兵造反,

7、裴炎曾企图发动兵变推翻武则天为内应;后因下了很多天的雨,武则天没出皇宫而作罢。D裴炎被弹劾逮捕下狱后,刘齐贤、蒋俨为他辩解,但武后坚持认为裴炎谋反,最终在都亭驿杀了裴炎。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1 )炎惧,因与武后谋废帝,后命炎、刘祎之勒兵入宫。 (3 分) (2 )不宜追王祖考,示自私,且独不见吕氏事乎!(3 分) (3 )炎社稷臣,有功于国,悉心事上,天下所知,臣明其不反。 (4 分) 三、古诗鉴赏(10 分)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郡人送余东禅庄院 苏轼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8、。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注】本诗写于被贬黄州的第二年,潘、古、郭三人是作者在黄州结识的好友。(1 )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颈联表现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 分)3 (2 )有人认为,尾联没有扣住题中的“送”字,你是否同意这一看法?为什么?( 6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10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 分)(1 )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 (李白蜀道难 )(2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3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9、)(4 ) ,娇儿恶卧踏里裂。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浩荡离愁白日斜, 。 (龚自珍己亥杂诗 )(6 )岁寒, 。 (论语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3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回望雁门王海英初见雁门关,是一次不期而遇。那是一个深秋的上午。秋风瑟瑟荒草萋萋,深秋的勾注山,一派滚滚无边的黄褐,远远近近薄薄的初雪花花点点。关城渐近,小北门上“雁门关”三个大字迎风而立,木镌“三边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的楹联,静静地偎依在门两侧。空空荡荡的门洞内是光滑安静的青石板路,路上两道深深的车辙分外醒目。登上关楼,顿觉山风强劲。放眼望去,一节节残缺的长城,像一根根苍

10、老的肋骨,虽历尽千年风霜,依然兀自挺立着,不卑不亢、处乱不惊地勾画着山势的雄浑险峻。没有了滚滚狼烟的烽火台,如一个个古埙在风中呜呜地吹响。关楼下曾经鼓角争鸣的关城早已荡然无存。这一切留给今人的除了空灵的凭吊和怀古的幽思还能有什么呢?告别关楼,回望雁门,此时的雁门关更像一位慈祥的老人,淡淡的秋阳下,它谦恭地退于历史一隅,聆听着来来往往的脚步声,用洞明世事的目光穿越岁月的迷雾。这让我充满了莫名的感动,我感到我与雁门关之间还有许多未尽之意。再一次拜访雁门关,是次年的初秋。一路行来,导游把雁门关的历史、文化都讲了个遍,尤其强调了它的军事地位。翻看史书,雁门关几乎就是一部战争史,从先秦开始,这里一直是兵

11、家必争之地,大大小小的战争就发生过 200 多次。史载,赵国名将李牧大破匈奴十余万骑;唐初李世民全歼突厥二十万众连汉军,亦是“十万汉军零落尽” ,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壮场面啊。唐朝诗人常建有句写雁门关的诗:“城下有寡妻,哀哀哭枯骨。 ”古往今来,战争给民众带来的只能是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和心灵创伤。导游的讲解让我有了一种难以言说的痛,我似乎看见,前边有千万个灵魂,他们在秋天明媚的阳光里冷冷地注视着我们,我们对雁门关的热情,焐不暖他们千年的冰凉记忆。在李牧祠,导游还历数了李牧之后的李广、薛仁贵、杨业等有着赫赫战功的守关名将,他说雁门关是刚烈的英雄的。是啊,古往今来,雁门关演绎了多少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12、造就了多少名垂千古的英雄人物,但这刚烈和英雄的背后有多少悲伤的眼泪和惨痛的教训啊,这是千百年来雁门关无法言说的心痛。第二次告别雁门,耳边战争的脚步声似乎刚刚远去,但我们仍能感受到它那似怨似艾的苍凉之音,那是一代代封建王朝覆灭的绝响。第二次回望雁门,我向雁门深深作揖,壮美与惨烈已然远逝,我们用真诚打磨它的锈蚀,总能闻到岁月的芬芳。4又见雁门关,是一个盛夏的下午。轻风吹拂,小草欢快地跳动着,阳光慢慢扫过土黄色的城门,抚摩着沧桑剥露出的深深裂纹。重新走进阅尽沧桑的城门,又一次与那两道车辙相遇。依然光滑宁静,依然淳古苍茫,没有忧虑,只有纯正的安详。那一刻,我知道它要向我倾诉什么。我久久地凝视,久久地倾

13、听。终于,耳边传来了环佩叮当声和琵琶呤唱声,是她美丽的汉家女王昭君走过来了,公元前 33 年一个云淡风轻的日子,窈窕俊美的昭君,毅然出关走向大漠。碾着昭君的车辙,先后十几位中原公主从雁门出塞,使辽阔荒凉的塞北大漠一次次唱响民族融合之曲。接着进入眼帘的是满载着各色货物的车队和马队,他们从雁门关出出进进,使中原和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物资、技术得以流通,雁门古道成为了“丝绸之路”衰落后第一条陆上国际贸易商路。站在两道深深的车辙之间,我感觉到了生命的充实和浑厚。雁门古道用有限的时空实现了对无限生命境界的苦苦追寻和辉煌展现。又一次告别雁门,我心里感到从未有过的平静,历尽岁月沧桑的关城,用无言的平静与我们话别。又一次回望雁门,在它祥和的目光里,一切的燃烧和愤怒,都已化作蓝蓝的天空与挺立的山峰。阳光多么灿烂,天空多么明净,雁门文化的光辉透过朝代更迭的峰峦投射过来,宁静、神秘。(选自 2005 年第 6 期黄河 ,有删改)11本文是围绕三次游历雁门关展开的,请简析作者三次游历的不同感受。 (6 分) 12赏析文中画线两处景物描写的表达特色及其效果。 (6 分)第一处: 第二处: 13本文第段中的“我向雁门深深作揖,壮美与惨烈已然远逝,我们用真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