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5月月检测物理(理)试题无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8652943 上传时间:2017-11-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5月月检测物理(理)试题无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5月月检测物理(理)试题无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5月月检测物理(理)试题无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5月月检测物理(理)试题无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5月月检测物理(理)试题无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5月月检测物理(理)试题无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4-2015学年高一5月月检测物理(理)试题无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台创新高级中学 2014-2015 学年度第二学期 5 月月检测高一理科物理命题人:童巧玉 总分 100 分 时间 60 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下列运动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守恒的是( )A匀速巡航的无人机 B缓慢下降的热气球C沿光滑曲面下滑的物块 D加速下潜的核潜艇2人站在 h 高处的平台上,水平抛出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v,以地面为重力势能的零点,不计空气阻力,则有( )A人对小球做的功是 B人对小球做的功是12v12mvghC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是 +mgh D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是12mv 12mvgh3轻质弹簧一

2、端固定在 O 点,另一端拴一个小球现把小球拉到与 O 点等高的位置(此时弹簧处于自然长度)静止释放,在小球摆到 O 点正下方的过程中( )A重力对小球做正功 B弹簧对小球不做功C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D小球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4如图所示,足够大的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两个带正电的小球,A 球的电荷量是 B 球的两倍,A 对 B 的库仑力大小为 F1,B 对 A 的库仑力大小为 F2两小球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后( )AF1、F2 保持不变,且 F1=F2BF1、F2 保持不变,且 F1=2F2 CF1、F2 逐渐减小,且 F1=F2DF1、F2 逐渐减小,且 F2=2F1 5两点电荷形成电场的

3、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A、B 是电场线上的两点关于 A、B 两点的电场强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大小相等,方向不同C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同D大小不相等,方向不同6.如图所示为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一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 B.本实验必须测最重锤的质量:C.需使用秒表测出重锤下落的时间D.测出纸带上两点迹间的距离,可知重锤相应的下落高度7电场线可以直观地描述电场的方向和强弱关于电场线,下列说法正确的第 1 题图O第 4 题图A BAB第 5 题图是( )A电场线在电场中真实存在B在同一电场中,电场线密集的地方电场弱C

4、在同一电场中,电场线稀疏的地方电场强D电场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为该点的电场方向8.关于摩擦起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摩擦起电现象使本来没有电子和质子的物体中产生电子和质子B 两种不同材料的绝缘体互相摩擦后,同时带上等量异种电荷C 摩擦起电,可能是因为摩擦导致质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而形成的D 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电子从玻璃棒上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质子数多于电子数而显正电9.关于元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B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C 元电荷的值通常取作 e1.601019 C D 电荷量 e 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

5、根用实验测得的10.带电微粒所带电荷量不可能是下列值中的( )A 2.410-18C B -6.410-19C C -1.610-18C D 4.010-19C11、某同学为了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进行了以下的实验:M 是一个带正电的物体,把系在丝线上的带正电的轻质小球先后挂在 P1、P2、P3 位置发现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逐渐变小这个实验结果说明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 A.随着电荷量的增大而增大B.与两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C.随着电荷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D.与电荷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12.可视为点电荷的 A、B 两带电小球固定在真空中,所带电荷量均为 q ,若仅将 A 球所带电荷量变为

6、 q ,则 B 球所受的库仑力( )A大小和方向均不变B大小和方向均改变C大小不变、方向改变D大小改变、方向不变13、 在静电场中有 A、B 两点,关于这两点的场强和电势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场强相等,则电势一定相等B若电势相等,则场强一定相等C电势高处场强一定大D场强大处,电势反而可能低14、在静电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一定为零B电场强度处处相同的区域内,电势也一定处处相同C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正电荷一定从高电势的地方向低电势的地方移动D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一定越来越低15、关于电势差和电场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势差是矢量,电场力做的功是标

7、量B在两点间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则两点间的电势差为零C在两点间被移动的电荷的电荷量越少,则两点间的电势差越大D在两点间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做正功,则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零16、 有一电场的电场线如图所示,场中 A、B 两点的场强和电势分别用 EA、EB 和 A、A表示,则( )AEAEB、AA BEAEB、AA DEAEB、AA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电行在电场中的电势能为正,负电行在电场中的电势能为负B电荷在电势为正的点电势能为正,电荷在电势为负的点电势能为负C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多少功,它的电势能就等于多少D不管是否存在其他力对电荷做功,电场力对电荷做多少正功,电荷的电势能就减少多少1

8、8、在静电场中,关于场强和电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一定高B电势为零的地方场强也一定为零C沿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场强越来越小D场强和电势都跟电场中是否存在试探电荷无关19、带正电的小球只受电场力作用,则它在任意一段时间内( )A一定沿着电场线由高电势向低电势方向运动B一定沿着电场线向电势能减小的方向运动C不一定沿着电场线运动,但一定向低电势方向运动D不一定沿着电场线运动,也不一定向电势能减小的方向运动20、如图所示,A、B 为两等量异种点电荷,A 带正电,B 带负电,在 AB 的连线上有 a、b、c三点,b 为连线的中点,ab=bc,则不正确是( )Aa 点与 c 点的

9、电场强度相同Ba 点与 c 点的电势相同Ca、b 间的电势差与 b、c 间的电势差相等D点电荷 q 沿 A、B 连线的中垂线移动,电场力不做功21、关于静电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匀强电场中,任意两点间的电势差与这两点间的距离成正比B在匀强电场中,电势降低的方向就是场强的方向C电荷在等势面上移动时不受电场力D若电场力对电荷作正功,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减小,而动能不一定增加22、图 1 所示,在场强为 E 的匀强电场中有 A、B 两点,AB 连线长 L,与电场线夹角为则 AB 两点的电势差为( )A零 BEL CELsin DELcos23、如图 3 所示,在场强为 E 的匀强电场中,取某点 O

10、 为圆心,以 r 为半径做一圆,在圆心O 点固定一电量为Q 的点电荷(设Q 的电场不影响匀强电场 E 的分布) 当把一检验电荷q 放在 d 点处恰好平衡,则( )A匀强电场场强为 kQr2,方向沿 ab 方向B匀强电场场强为 kQr2,方向沿 cd 方向C当电荷q 放在 b 点时,它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 2EqD将电荷q 由 b 点沿圆周移动到 a 点,电场力不做功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每空 2 分,共 10 分) 。24、 (4 分)如图所示,A、B、C、D 是匀强电场中一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已知 A、B、C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他 V, V, V,求 D 点的电势 _15A3B

11、CD25、利用自由落体运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选择纸带的要求: 。若已知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 50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g=9.80m/s2,重物质量为 m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其中 0 为第一个点,A、B、C 为另外 3 个连续点,根据图中的数据,可知重物由 0 点运动到 B 点,重力势能减少量 Ep=J; 动能增加量 Ek=J。24题 25题三、计算或论述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本大题 2 小题,共21 分)26、 (9 分)一个带负电的粒子,q=-2.010 -9C,在静电场中的 a 点运动到 b 点,在这过程中,除电场力外,其他力做功为 6.010-5J,粒子的动能增加了 8.010-5J,求 a、b 两点间的电势差 Uab27 (12 分)如图 13,两平行金属板 A、B 间为一匀强电场,A、B 相距 6cm,C、D 为电场中的两点,且 CD4cm,CD 连线和场强方向成 60角已知电子从 D 点移到 C 点电场力做功为 3.210-17J,求:匀强电场的场强;A、B 两点间的电势差;若 A 板接地,D点电势为多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