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29课诗词五首导学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650406 上传时间:2017-11-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29课诗词五首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29课诗词五首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29课诗词五首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29课诗词五首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29课诗词五首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29课诗词五首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八年级下册第29课诗词五首导学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诗词五首导学案 第一课时 课型:新课 主备人:宋江珍 审核:赵文梅 【学习目标】 : 1、 进一步了解诗歌朗读的技巧,并运用朗读知识反复咏读五首诗歌 2、 通过对诗歌语言的品味欣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推敲,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 学习重难点: 通过品味诗歌语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归园田居【学习目标】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了解诗歌知识。 【知识链接

2、】(一)中国古典诗歌的分类: 中国古典诗歌按表现形式可分为 四言古诗:出现最早(诗经 ) 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曹操短歌行 ) 古体诗 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杂言诗:(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诗 五言绝句(王之涣登鹳雀楼 ) 绝句 近体诗 七言绝句(杜牧泊秦淮 ) 五言律诗(杜甫春望 ) 律诗 七言律诗(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豪放派 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按风格词: 婉约派 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姜夔等为代表 小令按字数 中调长调2小令(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散曲 套数(睢景臣高祖还乡 ) 曲: 剧曲 词: (1)词是兴起于南朝,成形于晚唐,盛行于宋代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

3、不齐的诗体。 (2)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 “诗余” “曲” “曲子词” “乐府” “曲词” “填词” 等。(3)词大多分段,一段就是一个乐段,叫“片”或“阕”.【预习交流】1.走近读者陶渊明(365427) ,一名_,字_,自号_。私谥 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后家道已衰落。 青年时期,他曾有“大济于苍生”的雄心壮志。 但是,他所生活的东晋时代,举贤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权贵,门阀制度极其严酷,使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 陶渊明二十九岁,为谋出路,开始走上仕途。 曾三次辞职。四十一岁时,在亲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令。任职八十余天,传来了妹

4、妹死于武昌的噩耗,这时,又正逢郡派督邮来县巡视,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渊明说:“ 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小儿! ”当天便解绶辞官回乡。他终于同黑暗官场彻底决裂,抛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 退隐之后,他曾躬耕陇亩,和父老乡亲共话桑麻,诗人一直过着隐居田园的清苦生活。这段时期,是他创作的丰收期,写出了大量的田园诗,艺术上也日臻成熟,终至炉火纯青。晚年,他写出了著名的桃花源记并诗 ,阐明社会理想。他所憧憬的桃花源社会,是没有君主,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食其力的社会。这虽然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要求,也反衬了现实社会的黑暗。 2.读古诗,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这些词语

5、。晨兴 ( )_ 荒秽 ( ) _草木长( )_ 荷锄归( )_3.根据语感,划分朗读节奏。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种 豆 南 山 下 ,草 盛 豆 苗 稀 。晨 兴 理 荒 秽 ,带 月荷 锄 归 。道 狭 草 木 长 ,夕 露 沾 我 衣 。衣 沾 不 足 惜 ,但 使愿 无 为 。【合作探究】赏析归园田居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韵律,带着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1.带着自己对古诗的理解,自由读。32.班级内展示读,可以小组成员集体展示或推荐一名进行展示。3.了解背景资料: 晋义熙二年(406),亦即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后的次年,诗人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这是诗人辞旧我的别词,迎新我

6、的颂歌。它所反映的深刻思想变化,它所表现的精湛圆熟的艺术技巧,不仅为历来研究陶渊明的学者所重视,也使广大陶诗爱好者为之倾倒 4. 4.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劳动生活情形? 5.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陶渊明一天的劳动生活情形。_6.诗人擅长耕作吗?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陶渊明归隐田园后,他快乐吗?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_7.”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中的“ 愿”具体指什么?_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欣赏歌曲乡间的小路背诵并默写古诗。【展示点拨】交流:教师在学生讨论时要适当加以点拨,并对学生回答加以提炼并给予评价。【目标检测】 1.文学常识填空归园田居的作者是_,_代诗人。本诗共_首,作于诗人

7、辞官归隐的第二年。2、按要求默写。表明隐居之地和劳动结果的诗句是: _、 诗中能体现诗人按自己愿望生活的诗句是: _4。、 本诗点睛之笔的诗句是: _ 、 本诗中最能突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志愿的诗句是: _4、诗人躬耕田亩,将田间劳动写得富有诗意,其中你最欣赏哪一句,为什么?_5诗词五首导学案 第二课时 课型:新课 主备人:宋江珍 审核:赵文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预习交流】(教师布置课前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1、准确熟练地朗读本诗,对照课文注释或资料书疏通诗意。2、查找、收集相关资料:关于作者孟浩然和本诗的写作背景。3、解题4、文言词语解释:涵虚、太清、济、端居、耻、坐观、徒有导入

8、语设计:由闺意献张水部和酬朱庆馀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闺意献张水部(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今天我们学习另一首干谒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合作探究】1.学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后让各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展示朗读水平。(教师作评价和朗读点拨)2.教师问题设置:谁来为大家提供作者孟浩然的相关文学知识?(让学自荐发言) , (教师提供资料作补充)相关资料:关于作者:孟浩然(689-740)襄阳人,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代表之一,与王维并称“王孟” 。青年时隐居鹿门山,闭门读书 30 年,先后两次入京求仕,一次应试不第,一次因朋友宴

9、聚,荐举不果,后入张九龄荆州幕。与李白、王维、王昌龄均有交往。一生以漫游隐逸为主。他是唐代少有的一位以布衣终老的诗人,但他不甘隐没,常为得不到进仕的机会而苦恼。他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为主题,恬淡孤清。我们学过他的代表作过故人庄。留给后人的有孟浩然集 。3.谁来为大家指出并解释诗中重要的词语?(让学自荐发言,同学补充)(教师帮助归纳、整理并补充解释)词语解释:涵虚:_太清:_ 蒸:_6撼:_济:_端居:_耻:_坐观:_徒有:_4.谁来解释题意?(教师引导探究与提示):这是一个联合结构短语,由“_”和“_”两个短语构成,因此可以初步判定诗歌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望洞庭湖” ,着重于“_” ,是

10、以描写景物为主。后半部分是“赠张丞相” ,着重于“_” , 是以表达意愿为主。那么,诗人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首诗的呢?(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后自荐发言)相关资料:关于诗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官,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因而这是一首“干谒”诗。“干谒”的意思是:对人有所求而请见。这种诗又称“干禄”诗。5.谁来讲述诗歌大意?(让学生自荐发言,同学补充,教师帮助整理提供答案)多媒体展示诗歌大意:6.问题设置:这首诗中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是什么?即“赠”的目的是什么

1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后自荐发言)7.诗人描绘了洞庭湖怎样的景象?8.你觉得哪个词运用得好,好在哪里?9.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特点?【展示点拨】交流:教师在学生讨论时要适当加以点拨,并对学生回答加以提炼并给予评价。(【目标检测】 、诗歌的前四句诗描述了洞庭湖景色,你能用最精练、简洁的文字来概括这幅画面吗?_7、请你对“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句话作简要的赏析。_、望着滚滚的洞庭湖水,一生怀才不遇的诗人此时此刻会想些什么?请你展开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诗歌的后四句中,诗人所要表达的心愿是什么?他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心愿吗?他所用的方式是怎样的呢?_、在人才济济竞争激烈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自我推荐的方式呢?学习终南别业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王维的文学常识;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2、反复诵读,感悟诗意,品味其艺术魅力。3、欣赏诗歌描绘得优美的自然景色,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预习交流】终南别业通过描写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生动刻画了隐者形象,表现出诗人隐居终南山闲适怡乐、随遇而安的情趣。了解作者作者王维,字摩诘,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意思是以洁净,没有染污而称的人, (世称“王右丞” 。与孟浩然齐名,称为“ ”。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 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