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中学高考历史 热点专题检测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8649944 上传时间:2017-11-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静中学高考历史  热点专题检测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张静中学高考历史  热点专题检测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张静中学高考历史  热点专题检测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张静中学高考历史  热点专题检测2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张静中学高考历史  热点专题检测2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静中学高考历史 热点专题检测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静中学高考历史 热点专题检测2(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张静中学高考历史 热点专题检测 2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 ,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此后 苏俄(联)开始了建 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此回答 14 题。1图一、二反映的历史事件的主要不同是 ()A斗争方式 B组织领导C革命对象 D建立的政权性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两次无产阶级革命的比较分析能力。巴黎公社起义是突发性的起义,俄国十月革命有成熟无 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两者斗争方式均为暴力革命;革命对象都是资产阶级政权;政权性质都是无产阶级专政。答案:B2(2010广东肇庆模拟,20) 列宁在 1920 年提出了“共

2、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著名公式。结合时代背景,对此公式合理的理解是 ()A展望了苏联将在 20 世纪 30 年代建成社会主义B强调了现代化经济建设对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性C新经济政策推动了苏俄电气化的发展D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相比有充分的优越性解析:从时间上排除 C 项(1921 年开始实施);因为苏俄当时已经建立苏维埃政权,这句话应该突出电气化。而电 气化代表的是当时影响世界的第二次工 业革命。答案:B3(2009山东文综,15)20 世纪 30 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 ”这主要是着眼于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来源:学考频道B实施新经济政策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D进行工业化建设中.国.学.考.频.道解析:由文字信息“20 世纪 30 年代初” “技术决定一切” ,特别是联系其时间可以得出 D 项正确。答案:D4(2010山东潍坊一模,16) 任何经济政策(体制)的出现,都有一定的时代性。同一经济政策(体制)在不同时期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能够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苏俄的新经济政策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美国的自由放任政策A BC D解析:重农抑商政策在中国古代前期主要起积极作用,后期则主要起消极作用,故正确;苏俄新经济政策自始至终起积极作用,故 错误; 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

4、20 世纪 30 年代起了一定作用,但二 战后成为社会 发展的障碍,故 正确;自由放任政策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起积极作用,但后来成 为 20 世纪 30 年代大危机的重要因素,故正确。答案:D为应对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 罗斯福实行了改革, 对二 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据此回答 59 题。5(2010江苏无锡调研,22) 大萧条使农产品难以出售,到处是过剩和价格暴跌。农民负债累累,一位牧场主赊到了一些子弹,把一群牲口全部杀了,扔进山沟,由它烂去,原因是卖牲口的钱还抵不过饲料。针对这种现象,美国统治阶级 ()奖励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生产减

5、少农产品产量A BC D解析:材料反映了农产品的严重过剩, 导致农产品价格暴跌,罗斯福新政主要采取削减农产品产量的办法,稳定 农产品价格。 “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生产”主要有利于刺激就业,可以排除。答案:D6(2010山东聊城一模,16) 罗斯福在 1932 年 4 月的一次全国广播讲话中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订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放弃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形成希望依靠社会底层渡过危机开始关注对困难民众的救助A BC D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 放弃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明

6、显不对, 罗斯福新政是要维持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只不 过不再是完全自由放任 罢了。排除了 也就排除了 A、B 两项。C 、D 两项的区别在于, 是罗斯福新政策最主要的特点,材料中“要制订出一些计划”也表明国家要干预经济,因此是正确的。所以正确答案为D 项。答案:D7(2010天津和平模拟,8)1929 1933 年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罗斯福政府对经济实施全面干预政策。这里“干预”的本质 含义是 ()A实行全面救济 B全面整顿金融C压缩补贴农业 D加强计划调控解析:罗斯福新政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答案:D8(2010山东枣庄模拟,16) 在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的影响下

7、,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与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各国采取的经济政策相比较,它们的共同点是()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改善了人民生活条件进行社会改革,缓和社会矛盾积极推行国有化政策A BC D解析: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都是属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影响。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干预经济的手段。答案:A9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 “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在 1932 年的总统选举中,胡佛在四面楚歌中下台B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深

8、远影响C克林顿上台后实施了“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的经济政策D为实现工业化,苏联人民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国家建设当中 答案:B二战后,世界经历了由两极向多极的 发展趋向, 经济出现全球化 趋势。据此回答1016 题。10(2010苏北四市调研,19) 美国人布热津斯基在谈到美苏对抗时说:“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 ”这种“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 ()A意识形态的不同B经济水平的差距C军事力量的失衡D国家利益的冲突解析:美苏之间在意识形态的差异只是表面的,根本的是两国利益的冲突。答案:D11(2009山东潍坊模拟,11) 有专家认为

9、2010 年的国际格局是“群龙无首” ,这一评价反映的实质是 ()A美国霸主地位动摇B “一超多强”局面终结C多极化格局形成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解析: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呈 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逐渐加强。答案:D12(2010江苏苏州期末,22) “民主,有多少罪恶假汝名以行之。 ”下列现象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美国在中东地区推行民主价值观B北约提出“人权高于主权 ”,轰炸南联盟C多国派军舰赴索马里海域参与打击海盗D杜鲁门提出抵抗“极权主义 ”,援助“自由国家”解析:A、B、 D 三项属于霸权 主义、 强权政治的表现,吻合“民主,有多少罪恶假汝名以行之”的描述。而 C 项属

10、于国际社会通力合作打击危害世界安全的正义行为,故 C 项符合题意。答案:C13(2009江苏宿迁模拟,24) 二战后美国建立起布雷顿森林体系并策划成立了联合国,两者都是 ()A调整世界经贸与金融关系的支柱B使世界朝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C当时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和方式D有利于美国操纵世界贸易解析:联合国主要有利于美国在国际格局中的霸主地位,排除 A、D 两项;使世界朝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的是布雷 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 定,排除 B 项。可以说,美国这样做,主要是为了称霸世界。答案:C14(2010江苏,18)美国历史学家杰里 本特利指出:当 1945 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

11、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 “重建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B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D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解析:注意 1945 年这一时期,材料旨在 说明,随着二 战的 结束,一场新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也即将展开,也就是后来 发生的美苏冷战,冷 战是美 苏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导致的,这就是 “世界不得不重建”的原因。答案:D15(2009黑龙江大庆模拟,23) “经济全球化的主角之一是大型的跨国公司,在当今的世界经济格局中,跨国公司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某些顶级跨国公司的影响力甚至超

12、过了中等规模的国家。 ”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B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C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D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解析:题中主要强调了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答案:C16(2009江苏,20)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导致了( )全球环境的恶化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A BC D解析:此题考查全球化的影响。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它在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全球化 带

13、来的问题或存在的弊端。答案:D19 世纪以来,文学艺术灿烂辉 煌, 现代科学技术也成就斐然。据此回答 1720 题。17(2010北京西城文综,23) 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某个流派的作家“行使了社会学家、社会史家以及社会批评家的职能,生动记录了这个时代纷至沓来的所有紧要事件,其中既有公共生活事件,又有个人生活事件、都市社会、工人状况,贫困、婚姻,妇女角色” 。这个流派是指 ()A古典主义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C现实主义文学 D现代主义文学解析:现实主义文学除了细节的真实外, 还真实地再现典型 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现实主义文学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 观性较强。答案:C18(2009山东烟台一模,1

14、2) 库尔贝在一封信上这样描述石工:“弯着腰、身体被烈日烧灼、头戴麦秆草帽的七十岁老人,他那粗布的裤子上打着补丁,脚上穿着古老的木鞋,破袜子露出脚。在老人旁边是个满头尘土、皮肤被太阳灼成褐色的少年。 ”此画应属于下列哪一绘画艺术流派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解析:根据石工的时间排除 A 项( 古典主义的时间应该 是 19 世纪以前)和 D 项(现代主义应该出现于 20 世纪 );浪漫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它的主 观性,往往把理想作为现实加以描写和歌颂,注重内心生活的描写;而批判现实 主义却是以客观真实的生活作为描写对象。从“弯着腰、身体被烈日烧灼、头戴麦秆草帽”等信息判断,石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