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园林的特点

上传人:oq****t 文档编号:1864819 上传时间:2017-07-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岭南园林的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岭南园林的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岭南园林的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岭南园林的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岭南园林的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岭南园林的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岭南园林的特点(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岭南园林的特点?和江南园林、北京皇家园林各有什么特点?从余荫山房、可园谈岭南园林特点?(先说造园,然后归纳特点。江南园林扬州个园造园特点、手法?;先介绍自身特点推到江南园林特点。 )1、岭南园林的选址。岭南园林的营建,最重视的是选址,而选址也最能表现出建园者的审美取向和生活意趣。苏州园林的选址原则是:辟园于小巷深处,园林混杂于民居中间,也就是在闹市中求僻静去处,通过艺术构思和人工手段去营造出一片城市山林之境。而岭南的建园原则是尽可能离开闹市,把园林宅第建在真山真水的大自然环境中,甚至降宅园融入大自然,成为其中一部分。建园者崇尚自然,追求平实,不太重视人工制造的假山流水,也不羡慕江南园林那种在咫

2、尺中营造山林的巧构。保留至今的粤中四大名园,清晖园、梁园建在小镇边缘,可园、余荫山房则建在乡村,以求得良好的环境条件。 2、岭南园林的规模比较小,且多数是宅园,一般为庭院和庭园的组合,建筑的比重比较大.庭院和庭园的形式多样,它们的组合较之江南园林更为密集、紧凑,旺旺连宇成片.这是为了适应炎热气候而取得遮阴的效果,同时也便于雨季的内部联系和防御台风袭击. 3、建筑物的平屋顶多有作成天台花园的现象,这样做既能降低室内温度,又可美化园林环境.为了室内降温而需要良好的自然通风,故建筑物的通透开敞更胜于江南,其外观形象当然也就更富于轻快活泼的意趣.建筑的局部、细部很精致,尤其以装修、壁塑、细木雕工见长,

3、而且多有运用西方样式的装饰,如栏杆、柱式、套式玻璃等细部;甚至整座的西洋古典建筑配以传统的叠山理水,别有风趣. 4、叠山常用姿态嶙峋、繁密的适应包镶,即所谓塑石的激发,因而山体的可塑性强、姿态丰富,具有水云流畅的形象,在沿海一带也有用石蛋和珊瑚礁石叠山的,则又别具一格.叠山而成的石景又可以分为壁型和 峰型 两大类:前者的主要特征是逶迤平阔,由几组峰石连绵相接而成,没有显著突出的主峰;后者的主要特征是顶峰突出.山径盘旋,造型险峻而富于动势。5、此外,还有由若干形象各异的单块石头的特置而构成石庭,著名的如佛山梁园的群星草堂石庭.小型叠山或石峰特置与小型水体相结合而成的水石庭、水局,尺度亲切而婀娜多

4、姿,乃岭南园林一绝. 6、理水的手法多样丰富,不拘一格,少数水池为方整几何形式,则是受到西方园林的影响. 7、岭南地处亚热带,观赏植物品种繁多,园内一年四季都是花团锦簇,绿荫葱翠.除了亚热带的花木之外,还大量引进外来的植物,而乡土树种如红棉、乌榄、仁面、白兰、黄兰、鸡蛋花、水蓊、水松、榕树等,乡土花卉如炮仗花、夜香、鹰爪、簕杜鹃、麒麟尾等,更是江南和北方所没有的植物.老榕树大面积覆盖遮蔽的阴凉效果尤为宜人,堪称岭南园林之一绝。清晖园1、首先在于园林的实用性,为适合南方炎热气候,形成前疏后密,前低后高的独特布局,但疏而不空,密而不塞,建筑造型轻巧灵活,开敞通透。其园林空间组合是通过各种小空间来衬

5、托突出庭院中的水庭大空间,造园的重点围绕着水亭作文章。2、水木清华,幽深清空,景致清雅优美,龙家故宅与扩建新景融为一体,利用碧水、绿树、吉墙、漏窗、石山、小桥、曲廊等与亭台楼阁交互融合,造型构筑别具匠心,花卉果木葱笼满目,艺术精品俯仰即拾,集我国古代建筑、园林、雕刻、诗画、灰雕等艺术于一体,凸显出我国古园林庭院建筑中“雄、奇、险、幽、秀、旷”的特点。3、清晖园的花木配置方面也很有特色。园内花卉果木逾百种,除了岭南园林常用的果树,还栽种了苏杭园林特有的紫竹、枸骨、紫藤、五针松、金钱松、七瓜枫、羽毛枫等,并从山东等地刻意搜集了龙顺枣、龙瓜槐等北京树种,品种丰富,多姿多彩,其中银杏、沙柳、紫藤、龙眼

6、、水松等古木树龄已有百年有余,一年四季,葱茏满目,与古色古香之楼阁亭榭交相掩映,徜徉其间,步移景换,令人流连忘返。如清晖园的主体建筑船厅,船头栽有一株沙柳,柳边有一紫藤,犹如一条缆绳。每逢阳春三月,绽出朵朵紫蓝色小花,香气袭人。船厅后边,还有一株白木棉树,以其花淡黄近白而称奇,因为木棉树一般开红花。另有一棵百年银杏,单株结果,很是奇特。4、清晖园中“理水”也有独到之处。园林理水与绘画同理,一般讲究有曲有源,所以水岸曲折,作石矾滩头,设港汊水口,使小水面有浩渺之感,有空间拓展之效。但清晖园荷塘出于南方炎热的地理特征,却能不囿常理,深池四壁,周以高树廊房,拒华南炎暑,自得一派清凉,对全园气温都能起

7、到适量调节。除此功能之外,水面开阔无目障,这就使得澄漪亭、碧溪草堂、六角亭、池廊、船厅、惜荫书屋、真砚斋、荷花亭等景点好似国画长卷一一展开。似这种对景相成、步移景异的全景式空间,实在不宜把荷塘与船厅一带分作两段欣赏。5、清晖园在组织景面序列关系方面也是很成功的。清晖园之所以能在数亩之地造万千气象,让人目不暇接,构园者运用了小中见大(如片山寸石状奇峰险崖) 、虚实相济(如荷塘的平远与园后两院落楼屋鳞毗) 、园中设园、延长游园路线等构园手段。澄漪亭、碧溪草堂、六角亭、池廊、船厅、惜荫书屋、真砚斋、荷花亭虽然都是单体建筑,但是运用池廊衔接、古树穿插、曲直途径相连,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空间联系,加上前面

8、谈到的对景相成、步移景异的运用,又有了起承转合的景象组群。6、清晖园的治园艺术,还表现在大量使用镂空木雕花板、花罩、砖雕等装饰工艺以及巧布玉堂春、紫藤、素馨花等古树名木上。建筑物之雕镂绘饰,多以岭南佳木花鸟为题材,古今名人题写之楹联匾额比比皆是,大部分门窗玻璃为清代从欧洲进口经蚀刻加工的套色玻璃制品,古朴精美,品味无穷。梁园1、总体布局以住宅、祠堂、园林三者浑然一体最具当地大型庄宅园林特色,尤其是以奇峰异石作为重要造景手段。其中的四组园林群体因各自构思取向不同而风格各异,各种“平庭” 、 “山庭” 、 “水庭” 、 “石庭” 、 “水石庭”等岭南特有的组景手段式式具备,变化迭出。与各建筑物和景

9、区主题紧密结合的诗书画文化内涵丰富多彩,诗情画意比比皆是,园内精心构思的“草庐春意” 、 “枕湖消夏” 、 “群星秋色” 、 “寒香傲雪”等春夏秋冬四景俱全,各异其趣;展示文人园林特质的“石斋寄情” 、 “砚磨言志” 、 “幽居香兰” 、 “庄宅遗风”四景,将岭南古园林的多种文化意境,如雅集酬唱、读书著述、家塾掌教、幽居赋闲等多种文人文化生活追求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回味无穷。2、山石艺术。相传梁园奇石达四百多块,有“积石比书多”的美誉。其中,群星草堂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石庭” 。它讲究一石成形、独石成景,在岭南私园中独树一帜。梁园的主人通过对独石、孤石的整理,突显个体特性,在壶中天地中表达了对

10、人的个性和自由人格的追求。3、园内巧布太湖、灵璧、英德等地奇石,大者高逾丈,阔逾仞,小者不过百斤。在庭园之中或立或卧、或俯或仰,极具情趣,其中的名石有“苏武牧羊” 、 “童子拜观音”、 “美人照镜” 、 “宫舞” 、 “追月” 、 “倚云”等。景石大都修台饰栏,间以竹木、绕以池沼。梁园的山都不是“叠”出来的,而是与整个造园质朴的风格是相统一的,不求恢宏的气势而求石的神态韵味,以小代大,表现山川之奇。这种以石代山取代“叠山”的方法,摒弃了石块的积压堆砌,省却了石头纹理及形状的比照磨合,可以更灵活自由地表达不同思想情感。余荫山房1、是“缩龙成寸” 。余荫山房园地虽不足 2000 平方米,但亭桥楼榭

11、,曲径回栏,荷池石山,名花异卉等,一应俱全。并建有深柳堂、榄核厅、临池别馆、玲珑水榭、来薰亭、孔雀亭和廊桥等园内建筑。园内亭、台、池、馆与游廊、拱桥、假山、花径、围墙交错穿插,构成了幽深曲折、若隐若现的庭苑结构,几乎囊括了岭南园林所有的建筑元素,浓缩了岭南园林的几乎主要设施和景致。另外,文人气息也非常浓郁:园中浮雕和建筑装饰皆由名工巧匠精雕细琢,配以诗、书、画,使全园更添恬静、典雅情趣。使有限的空间注入了幽深广阔的无限佳景。 ,亭、台、楼、阁、堂、桥、廊、石山、碧水及回廊、花窗、影壁、浮雕、彩绘、楣额等等,拥挤的塞在了一起。2、是“藏而不露” 。园内的建筑不仅布局非常精巧,而且藏而不露,拱桥、

12、假山、花径、围墙交错穿插,构成了幽深曲折、若隐若现的庭苑结构,并掩映在葱茏的林木和名花异卉之中,山房的花园门。园内的“夹墙竹翠” 、 “深柳藏珍” 、 “双翠迎春”等景致。皆是以林木掩映、深藏不露而得名。如园内主厅深柳堂,深藏于一片柳荫之中堂前庭院两侧有两棵苍劲的炮竹花古藤,花儿怒放时宛若一片红雨,十分绚丽。余荫山房园门旁有对联:“余地三弓红雨足,荫天一角绿云深” ,正是点出该园“藏而不露”和“缩龙成寸”两大特征。3、是“文气沛然” 。邬彬是个爱诗文如命的人,为了让自己这方小天地古风蕴藉、文气沛然,除了在余荫山房的布局景致上营造诗情画意之外,园内还随处可见诗文的踪影。整个园林内凡门必题额楣,逢

13、景必有对联,全园的楣额有 30 多处,如“卧瓢庐、来薰亭、临池别馆、听雨、卧雪”等,还有楹联 40 多对。余荫山房最有名的一副对联是在入园门口的,由名士陈允恭撰写的、红底黑篆联,以“余荫”二字作“鹤顶格”联,上联是“余地三弓红雨足” ,古人以一箭之地来比喻一百步的距离, “弓”即是箭,三弓是指这个园林的面积很小,可以想像三百步的距离有多短;“红雨” ,是指落花,暗指整个余荫园四时花果不断,姹紫嫣红。下联“荫天一角绿云深”则把园内绿树成荫、清幽雅静的环境表现得淋漓尽致,也点出该园“藏而不露”和“缩龙成寸”两大特征。园内还有邬彬亲笔撰写的名联,如“深柳堂”的长联:“鸿爪为谁忙,忍抛故里园林,春花几

14、度,秋花几度;蜗居容我寄,愿集名流笠屐,旧雨同来,今雨同来” ;“临池别馆”门前的对联:“别馆恰临池,洗砚有时鸥可狎;回廊宜步月,寻诗不觉鹤相随” ;水榭的对联:“每思所过名山,坐看奇石皴云,依然在目;漫说曾经沧海,静对明漪印月,亦足莹神” 。4、余荫山房林木繁多,姹紫嫣红,很多花木也都富有文化内蕴。如园内多植桂树,不但满园香气四溢,而且富有文化意蕴:邬彬和他的两个儿子先后中举,有“一门三举人,父子同折桂”的说法。园主还有以楹联来点题:玲珑水榭的西窗上有“闻木樨香否” ,水榭外面的柱子上有“墀香闻到未,忘机人对有情花”的联句,水榭两侧分别种植金桂和银桂,又蕴有金银满堂的意思。园内的酸杨桃树结满

15、黄澄澄的果实,这是寄托了主人“宗枝繁衍,子孙满堂”的愿望。不仅如此,有酸杨桃的地方还有洋紫荆和南洋杉,这是取“三阳开泰”的意思,跟园内“三阳开泰”的木雕相互辉映。邬彬先中举人,后又得到皇帝赏识降旨荣升,所以园主在园内遍植龙眼树,以表达“谢主龙恩”之意。可园1、平面呈不规则的多边形,占地面积约 2204 平方米,建筑面积 1234 平方米。所有建筑均沿外围边线成群成组布置, “连房广厦”围成一个外封闭内开放的大庭园空间。其特点是面积小、设计精巧,把住宅、客厅、别墅、庭院、花园、书斋,艺术地合在一起。在三亩三(2204 平方)土地上,亭台楼阁,山水桥树,厅堂轩院,一并俱全。园主在造园时,运用了“咫

16、尺山林”的手法,故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再现大自然的景色。园北临村中大池塘,建筑物分西南、东北两组,中隔庭园。布局上高低错落,处处相通,曲折回环,扑朔迷离。基调是空处有景,疏处不虚,小中见大,密而不逼,静中有趣,幽而有芳。加上摆设清新文雅,占水栽花,极富南方特色,是广东园林的珍品。可园虽是木石、青砖结构,但建筑十分讲究,窗雕、栏杆、美人靠,甚至地板亦各俱风格。它布局高低错落,处处相通,曲折回环,扑朔迷离。基调是空处有景,疏处不虚,小中见大,密而不逼,静中有趣,幽而有芳。加上摆设清新文雅,占水栽花,极富南方特色,是广东园林的珍品。可园的第一大特点是:四通八达。把孙子兵法融汇在可园建筑之中,成为整座园林的一大特色。全园共有一楼、六阁、五亭、六台、五池、三桥、十九厅、十五房,左回右折,互相沟通,通过 130 余道式样不同的大小门及游廊、走道联成一体,整个布局有如三国孔明的八阵图,人在园中,稍不留神,就像进入八卦阵一般,极可能会迷失路径。可园的第二大特点是雅意文风。张敬修虽然身任武职,但金石书画,琴棋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