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第5课《惠崇春江晓景》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647396 上传时间:2017-1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第5课《惠崇春江晓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第5课《惠崇春江晓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第5课《惠崇春江晓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第5课《惠崇春江晓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第5课《惠崇春江晓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第5课《惠崇春江晓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语文(第六册)导学案(编号 3Y008)课题5、古诗两首(惠崇春江晓景)使用时间 第 周星期_课型 讲读课 课时 总一课时 学生姓名 _班_主备 黄小芳 备课组长 彭小林 审核 刘世琼 签印 余峰一、善引:(一)始善明:课堂教学一开始,师生共同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学习任务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2、能借助资料了解作者。3、能借助资料,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古诗大意。感受春天的美景。4、能背诵古诗,对古诗的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学习重难点:能借助资料,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古诗大意。感受春天的美景。 (重点)课文链接: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

2、属四川)人。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代表作有题 西 林 壁 、 饮湖上初晴后雨 、 六 月 二十 七 日 望 湖 楼 醉 书 、 水 调 歌 头 明 月 几 时 有 、 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苏轼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惠崇:北宋有名的和尚,能诗善画,特别是画鹅、鸭、雁、小景尤为拿手。 春江晚景是他的名作。惠崇春江晓景这首诗是苏轼为好友惠崇的春江晚景这幅画题写的。二、善学(二)学善思:自主学习时,学生要善于独立思考1、背一背以前学过的关于春天的古诗。2、我能熟读古诗,并画好节奏(注意边读边画出文中的生字,借助拼

3、音将字音读准)3、我找方法记住了本课的生字,能规范工整的书写并组词。惠 ( ) 崇 ( )蒌 ( ) 蒿 ( )豚 ( )4、看图,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5、结合注释,再读古诗,品读感悟。(1)竹 外 桃 花 三 两 枝 , 春 江 水 暖 鸭 先 知 。这句诗中,( ) 点明桃花开放的地方,( ) 说明桃花并未完全开放,指出这是( ) 时节。由三两枝桃花报告春天的信息,让我想起( ) 这些词语或诗句。水的冷暖画笔难画,诗人却借助( ) 生动地描述出来了。(2)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读这句诗,我从( )读出了蒌蒿的多,( )形象地描写了芦笋刚刚发出嫩芽,诗人由蒌蒿、芦笋引发了对(

4、)的联想。(3)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画中的景物,还展开了联想,抒发了诗人( )的情感。6、我能有感情的背一背这首古诗。(三)兵善助:小组讨论交流,成员间要善于合作探究、互助互学 交流讨论自主学习的内容。三、善为(4)引善觉:师生互动交流,学生多样展示,教师引导点拨,精讲释疑1、问题交流时还有哪些未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吧! 2、展示自主学习中的 1、2、4、5、6。(五)识善用:当堂训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多种方式进行评价1、我会默写惠崇春江晓景 。_ _ _(六) 拓善创:拓展训练,培养创新能力,达成学善渊、业善治、心善美1、写写自己知道的写春天的名句。今日表现: 组长评价: 教师寄语: 家长留言

5、: 三年级语文(第六册)导学案(编号 3Y009)课题 5、古诗两首(清明) 使用时间 第 周星期_课型 讲读课 课时 总一课时 学生姓名 _班_主备 黄小芳 备课组长 彭小林 审核 刘世琼 签印 余峰一、善引:(一)始善明:课堂教学一开始,师生共同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学习任务学习目标:1、学会清明这首诗中的生字:欲、魂、杏。2、理解每行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本诗的意思。3、背诵并默写清明 。4、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及诗人表达的情感。学习重难点:领悟诗句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文链接:杜牧(公元 803约 852 年)唐代诗人,汉族,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的文

6、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 小李杜”。其代表作有山行 、 江 南 春 、 泊 秦 淮 、 过 华 清 宫 、阿 房 宫 赋 等。二、善学(二)学善思:自主学习时,学生要善于独立思考1、你知道清明节有哪些风俗习惯?2、我能大声、流利地朗读。(注:“/”为短时间停顿;“/”为长时间停顿。)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3、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4、理解下列重点词的意思。欲: 纷纷: 断魂: 遥指: 5、我能借助工具书或课后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

7、这首诗的意思。6、这首诗描写了 (季节)时 (天气) ,此时作者的心情 ,抒发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7、我能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三)兵善助:小组讨论交流,成员间要善于合作探究、互助互学交流讨论自主学习的内容。(6)善为(四)引善觉:师生互动交流,学生多样展示,教师引导点拨,精讲释疑1、问题交流时还有哪些未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吧! 2、展示自主学习中的 1、2、4、5、6、7。(五)识善用:当堂训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多种方式进行评价1、我会默写清明 。_ _ _(六)拓善创:拓展训练,培养创新能力,达成学善渊、业善治、心善美。1、 清明这首脍炙人口的唐诗几经后人别出心裁的修改,成了妙趣横生的新

8、作。赶紧来读读吧!A、改编成剧本:时间:清明时节;布景:雨纷纷;地点:路上;人物、情节: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B、改为三言诗 :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C、改为四言诗:“ 清明时节,行人断魂;酒家何处?指杏花村。 ”D、改成一首五言绝句: “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E、 改为六言诗:“ 清明时节雨纷,路上行人断魂。借问酒家何处?牧童遥指杏村。 ”F、 改为南乡子词:“清明时节,雨落纷纷,断魂人借问,酒家何处寻?牧童遥指,不远杏花村。 ”G、改成一首小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聪明的小朋友,读了以上修改后的新作,是不是很有趣呢?你能不能把这首古诗改成一个故事讲一讲呢?今日表现: 组长评价: 教师寄语: 家长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