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届高三模拟考试高2008届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8647345 上传时间:2017-11-1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届高三模拟考试高2008届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08届高三模拟考试高2008届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08届高三模拟考试高2008届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08届高三模拟考试高2008届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08届高三模拟考试高2008届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届高三模拟考试高2008届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届高三模拟考试高2008届语文第一次模拟试题(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语文 第 1 页(共 16 页)西工大附中 2008 届高三模拟考试 (一)语文试卷第卷 (30 分)一、 (12 分,每小题 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商埠(b) 稽(j)私 亘(gn)古及今不落窠(k)臼B花蕾(li) 罹(l)难 荦(lu)荦大端韦(wi)编三绝C抽搐(ch) 戕(qing)害 畏葸(x)不前纵横捭(bi)阖D粮囤(dn) 栽赃(zng) 联袂(mi)演出喁(yng)喁私语2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只有切实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才能让刚性的法律真正成为保护农民权益的尚方宝剑,让基层群众的维权之路少一些坎坷,多一些平

2、坦。B你读了那么多儒家经典,应该懂得做人要正派的道理。现在这样到处刺探他人隐私,是很不道德的,古人不是说过要“目不窥园”吗?C他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历经层层筛选,终于走到了飞行员选拔的最后一关,同来的二十多人只剩下他一人,这时已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了。D记者最近在一些县市农村发现,少数学校在教学楼、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危房改造中,有“等、靠、要”的思想和“乱花钱”的倾向。有的地方怨天尤人,抱着“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态度,一味请求上级倾斜,而不是自力更生、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资金困难。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_ 。比如青春,这个曾被我们无数次吟诵、无数次咏叹、无数

3、高三语文 第 2 页(共 16 页)次自作多情的美丽字眼,当我们拥有它时,总不免出奇地慷慨,_ ,一旦意识到很快就要挥手作别时,我们才蓦然醒悟:_ !越是失去之后才显示出价值的东西越是珍贵的东西越是珍贵的东西在失去之后越显示出它的价值犹如一掷千金、挥霍无度的百万富翁犹如百万富翁一掷千金般地挥霍无度一个多么凝重而悲凉的时刻降临了-个多么沉重而悲伤的时刻到来了A BC 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官员警告说,中国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艾滋病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在今后 10年里还会有 1000万人成为感染者。B文学经典是历史的回声,是审美体验的延伸,也是后代作家超越

4、自我的精神刻度,作家只有在与经典大师的竞争中,才能拓展文学的想象空间,为未来提供崭新的审美体验。C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 ,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杜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D目前短消息发送特别活跃,运营商正在努力将现在的 SMS(短信息发送系统)升级为 2.5G的 MMMS(多媒体信息发送系统),这样发送的信息将不仅是图片,还可以是文字,甚至是简单动画。二、 (9 分,每小题 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57题。教育创新的基本定义人类学家伍兹把创新作为文化变迁过程,经济学家熊彼得等人认为创新是把新函数引入生产的过程。依据这些研究,笔者认为:教育创

5、新是指在教育上高三语文 第 3 页(共 16 页)第一次推行一种新的观念和体制或方法,促使教育发生进步性结果的过程。主要有六种方式:(1)推行一种新制度、新体系或新教育模式;(2)采用一种新教育观念或新理论;(3)开发新的教育形式和教育领域;(4)发现并应用新的教育组织方式和管理方法:(5)发现或推行新的教学方法或技术手段;(6)建立一种新的教育投入体系。教育创新引发教育进步。研究表明,一种教育创新至少要引发三个方面的变化:一是教育与文化包括经济作用方式的演进,或在作用方式、方向以及作用的水平上的转变或变革;二是教育内在结构的演进,如教育制度、专业结构等作用方式的转变;三是教育过程中学习、学生

6、和学业方面的转变。教育创新不同于一般文化创新,但与其有深刻的内在联系。首先教育创新来源于技术创新的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从而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改革旧的教育制度,培养更多更好的新经济要求的人才,这就必然导致教育创新。因此,教育创新首先依赖于技术进步所提出的要求和为教育创新所提供的必要条件,如新的组织方式和技术在教学上应用的适合性、便利性等。其次,教育创新对技术创新有巨大的反作用,它为新的技术进步培养大量高水平人才,并积极营造适应技术进步所需要的人文条件。如前所述,任何技术创新都离不开教育创新,都必须在教育创新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发生,过于超前是很难成功的。但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

7、作为适应经济发展的格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才和知识已成为引导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教育创新已逐步走出先前那种单一适应社会需求的模式,各国开始制定宏观教育发展战略,对长远发展做出整体策划。这样教育创新就开始成为有力地促进科技进步、引导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节选自 2002、11、 教育研究5、下列各项是对作者谈“六种方式”和“三个方面的变化”的意图所作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从教育创新的外延、功用等方面界定教育创新。高三语文 第 4 页(共 16 页)B、顺带论述教育创新的外延及功用。C、前者进一步揭示教育创新的外延及功用,后者为下文论述教育创新与文化创新的联系作铺垫。D、两者均是展示作者的

8、研究成果以指导读者尝试教育创新而谋求其功利的。6、对原文第二段中有关内容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教育创新与技术创新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B、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被动地适应经济发展的格局改变了。C、教育创新在今天已经成为有力地促进科技进步、引导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D、 “教育创新不同于一般文化创新但与其有深刻的内在联系”一句是本段论述的中心。7、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研究教育创新的基本定义是受了伍兹、熊彼得等人相关研究的启发的。B、历史上班级授课制的确定、公立教育制度的建立、终身教育理论的提出等革命性的教育变革,均应属于教育创新。C、教育创新与技术创

9、新均属于文化创新范畴。D、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创新教育正是本文所论述的基本问题。三、 (9 分,每小题 3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 810题。刚说 (宋)苏轼孔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又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所好夫刚者,非好其刚也,好其仁也。所恶夫佞者,非恶其佞也,恶其不仁也。吾平生多难,常以身试之,凡免我于厄者,皆平日可畏人也;挤我于险者,皆异时可喜人也。吾是以知刚者之必仁,佞者之必不仁也。高三语文 第 5 页(共 16 页)若孙君介夫讳立节者,真可谓刚者也。始吾弟子由为条例司属官,以议不合引去。王荆公谓君曰:“吾条例司当得开敏如子者。 ”君笑曰:“公言过矣

10、,当求胜我者。若我辈人,则亦不肯为条例司矣。 ”公不答,径起入户,君亦趋出。君为镇江军书记,方新法之初,监司皆新进少年,不复以礼遇士大夫,而独敬惮君,曰:“是抗丞相不肯为条例司者。 ”谢麟经制溪洞事宜,州守王奇与蛮战死,君为桂州节度判官,被旨鞠吏士之有罪者。麟因收大小使臣十二人付君并按,且尽斩之。君持不可。麟以语侵君。君曰:“狱当论情,吏当守法。逗挠不进,诸将罪也,既伏其辜矣,余人可尽戮乎!若必欲以非法斩人,则经制司自为之,我何与焉。 ”麟奏君抗拒,君亦奏麟侵狱事。刑部定如君言,十二人皆不死,或以迁官。吾以是益知刚者之必仁也。方孔子时,可谓多君子,而曰“未见刚者” ,以明其难得如此。而世乃曰“

11、太刚则折”!士患不刚耳,长养成就,犹恐不足,当忧其太刚而惧之以折耶!折不折天也,非刚之罪。为此论者,鄙夫患失者也。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不复以礼遇士大夫,而独敬惮君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B始吾弟子由为条例司属官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C麟因收大小使臣十二人付君并按,且尽斩之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而世乃曰“太刚则折”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求之9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体现孙介夫“刚毅”的一组是吾条例司当得开敏如子者 若我辈人,则亦不肯为条例司矣高三语文 第 6 页(共 16 页)被旨鞠吏士之有罪者 若必欲以非法斩人,则经制司自为之,我何与焉君亦

12、奏麟侵狱事 吾以是益知刚者之必仁也A B C 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倡导的并不是人必须拥有刚毅木讷的外表,而是在这外表之下的一颗仁爱之心。这才是孔子青睐刚毅木讷的人的真正原因。B王安石看中了孙介夫的才能,刻意排挤苏辙,使他被迫辞官。但孙介夫碍于与苏轼的交情,也没有出任条例司的相关职务。C孙介夫担任桂州节度判官的时候,为有罪的将士与上司谢麟据理力争,终于使吏部采纳了他的意见,免除了十二名官兵的死罪。D苏轼认为士人不应当担心过于刚正而害怕被折损,反而应该担心自己无法修养品行而成为利国利民的刚毅之士。第二卷(120 分)四、 (23 分)11阅读下面文段,翻译画线

13、的句子。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惧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 ”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高三语文 第 7 页(共 16 页)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贺铸 紫府 东风放夜 时,步莲秾李 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冉冉,梦依依。天涯寒

14、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注:作者在青年以后,长期辗转在偏僻之地任一些微小官职,本词作于此间。紫府:紫色象征华贵,此处代指整个东京。放夜:解除夜禁。古代,逢正月十五前后几日解除宵禁,让人们尽情观灯游赏。秾李:形容女子容貌娇美如秾艳的桃李。 (1)这首词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3 分) 答: (2)本词上片忆旧,下片写实。请从今昔对比的角度,简要赏析作者抒发的情感。(5 分) 答: 13补写出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 分)(1)古人讲究炼字。一个平常的“空”字就被赋予了丰富的意蕴。李白的 , ( 将进酒 ) ,用一“空”字,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之情。杜甫诗: , 高三语文 第 8 页(共 16 页)(蜀相 )用一“空”字,极写武侯祠的荒凉冷落。而王维的 (山居秋暝 )用一“空”字写出了此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声”有如世外桃源之妙。(2)惟江上之清风, ,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 。 (苏轼赤壁赋 )五、阅读下文,完成 1417 题(22 分)精神的殿堂冯骥才先贤祠就在我们居住的拉丁区。重新改建的建筑的入口刻意使用古希腊神庙的样式。宽展的高台阶,一排耸立的石柱,还有被石柱高高举起来的三角形楣饰,庄重肃穆,表达着一种至高无上的历史精神。大维德安在楣饰上制作的古典主义的浮雕,象征着祖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