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并动静脉瘘2例临床分析_0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864604 上传时间:2017-07-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并动静脉瘘2例临床分析_0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并动静脉瘘2例临床分析_0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并动静脉瘘2例临床分析_0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并动静脉瘘2例临床分析_0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并动静脉瘘2例临床分析_0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并动静脉瘘2例临床分析_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并动静脉瘘2例临床分析_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并动静脉瘘 2 例临床分析作者:杨牟刘国龙张居文车海杰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综合征;动静脉瘘;覆膜支架 动静脉瘘为动静脉之间的异常交通,也称为动静脉短途,分为先天性及后天性,因动脉血直接流入静脉,可造成局部血管及组织器官的改变,严重者可引起全身血液循环的改变。我科 2007 年收治2 例左下肢肿胀病人,检查后发现动静脉瘘,都有深静脉血栓病史,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例 1,女,52 岁,因左下肢肿胀 7 月余入院。10 月前因腰椎间盘突出卧床期间发现左下肢肿胀,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行溶栓治疗,治疗后肿胀缓解。7 个月前左下肢出

2、现肿胀,未作特殊处理,入我科治疗。查体:双下肢皮色正常,无明显浅表血管迂曲扩张,左下肢肿胀,非凹陷性,左小腿周径较右侧粗约 2cm。左大腿较右侧粗约 3cm,皮温略高。腓肠肌无压痛。股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良好,左侧腹股沟区未闻及血管杂音。左下肢深静脉彩超示:左下肢深静脉陈旧性血栓,左侧股动静脉瘘。左2下肢动脉造影可见股静脉及部分属支显影(图 1A、1B) 。 例 2,女,71 岁,反复发作左下肢肿胀 2 年余,加重半年入院。2 年前病人出现左下肢肿胀及疼痛不适,于当地医院诊断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行下腔静脉滤器置放及抗凝、溶栓治疗,恢复良好,久立或久行后肿胀略加重,抬高患肢可缓解。1 年前病人

3、感左下肢肿胀有所加重,复查静脉彩超示左髂动静脉瘘,未作治疗。近半年来左下肢肿胀进一步加重,抬高患肢后肿胀也无明显消退,并感胀痛不适,影响活动,左小腿皮肤颜色变黑。当地医院彩超及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左髂动静脉瘘,为进一步治疗来我科就诊。查体:左下肢及左足明显肿胀,非凹陷性,浅表血管扩张,皮温高于对侧;左股部较对侧粗约 10cm,小腿较对侧粗约 7cm,左股三角及腓肠肌无明显压痛;左足背及胫后动脉可触及搏动,末梢血运良好;左侧腹股沟上方可闻及粗糙连续血管杂音,未扪及震颤;右下肢皮温、皮色正常,活动自如。左下肢动脉造影示:左髂动静脉瘘,髂内动脉起始处与髂静脉存在交通(图 2A) ,髂外动脉与髂静脉存在

4、交通(图2B) ,髂静脉上端不通畅,造影剂滞留在扩张的髂静脉内(图 2C) 。1.2 治疗方法 例 1 病人手术结扎动静脉瘘,游离股动静脉外膜及周围结缔组织,在股动脉分叉上方发现股动脉与股静脉之间的交通(图 1C) ,3继续分离,另可见几处细小的交通血管,分离后丝线结扎各交通血管。左侧股动脉内造影见股静脉仍显影,但较术前明显减轻(图1D) 。考虑到股动静脉周围已经仔细游离结扎,主要的动静脉瘘已经结扎,继续分离可能损伤已经建立的侧支循环,影响静脉回流而结束手术。术后给予抗凝治疗。 例 2 病人属于复杂性动静脉瘘,即不止存在 1 个瘘口,主要的瘘口位于髂外动脉。用覆膜支架封闭瘘口。采用 Seldi

5、nger 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通过导引导丝将导管输送到左侧髂总动脉内,造影确认髂外动脉瘘口为主要瘘口,定好位后将 6mm80mm 覆膜支架输送到瘘口位置释放,造影显示瘘口已封闭(图 2D) ,并且观察到股静脉内造影剂明显减少。另一个瘘口位于髂内动脉起始处,瘘口不大,若要行支架封堵,费用较高,而且位置不适于放支架。将情况告知家属,要求再观察,手术结束。术后患肢弹力绷带包扎以促进回流,给予抗凝治疗。 1.3 治疗结果 例 1 病人股动静脉瘘结扎后造影示股静脉显影已经明显变淡,术后第 5 天左大腿较右侧粗约 0.8cm,左小腿较右侧粗 0.5cm,第7 天左下肢肿胀较第 5 天无明显变化。例 2 放

6、置覆膜支架封堵髂外动脉瘘口后造影显示此瘘口完全封堵,术后第 5 天左股部较右侧粗约 5cm,左小腿较右侧粗约 3cm,腹股沟区无血管杂音;第 7 天左4股部较右侧粗约 3cm,左小腿较右侧粗约 2cm,较术前左股部较对侧粗约 10cm,小腿较对侧粗约 7cm 明显减轻。两病人均顺利出院。图 1A1D 为例 1 病人股动脉造影结果图 1A 股静脉属支(箭头) ;图 1B 股静脉显影(箭头) ;图 1C 直视下动静脉瘘的位置(箭头) ;图 1D 动静脉瘘结扎后造影股静脉显影变淡(箭头) (略)图 2A2D 为例 2 病人股动脉造影结果图 2A 造影剂通过髂内动脉进入髂静脉(箭头) ;图 2B 造影

7、剂通过髂外动脉进入髂静脉(箭头) ;图 2C 造影剂滞留在扩张的髂静脉,髂总静脉未显影(箭头) ;图 2D 覆膜支架释放后造影髂静脉未显影(箭头) (略)2 讨论 动静脉瘘可以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后天性动静脉瘘多由于外伤、医源性损伤等原因引起。本文 2 例病人均无外伤及手术史,都有深静脉血栓病史,并且存在多处动静脉瘘。罗涛等1曾用覆膜支架治疗罕见的深静脉血栓后髂动静脉瘘,认为髂动静脉瘘的形成与深静脉血栓有直接的关系,具体机制不详。我们分析本文 2 例病人动静脉瘘的形成与深静脉血栓有着一定的关系,可能机制如下:静脉回流不畅,静脉内压力增高,使潜在的动静脉交通开放;静脉血栓机化存在炎性反应,侵蚀血

8、管壁,导致动静脉之间存在异常5交通;炎性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促进血管生成2,新生血管使动静脉之间存在交通。 根据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动静脉瘘的诊断并不困难,Doppler 彩超、增强 CT、MRI 及 MRA 对明确病变的范围有较大帮助。但要治疗动静脉瘘就必须明确瘘口的确切位置,DSA 检查能清晰显示动静脉瘘口及侧支血管走行情况:动脉内造影静脉可显影,但是颜色较淡,静脉最早显影的位置一般为瘘口的位置。 发现动静脉瘘后应该封闭瘘口,尤其较大的动静脉瘘。可以行手术结扎瘘口,也可以介入栓塞或者覆膜支架封堵瘘口。以往多是通过手术的方式结扎瘘口,但是动静脉瘘局部解剖结构、周围组织复杂,手术创伤大,出血多,

9、而且手术过程中可能找不到明显的动静脉瘘口。近几年介入放射学器械和技术迅速发展,血管腔内治疗创伤小、恢复快,但疗效可以与外科手术相媲美,甚至在治疗某些疾病有取代传统手术的趋势。腔内治疗已经应用到动静脉瘘的治疗中,对于末梢或者较小的动静脉瘘可通过介入栓塞治疗,而对于大的动静脉瘘则可以应用覆膜支架封堵瘘口4。我们在总结了例 1病人动静脉瘘手术治疗的经验教训后采用覆膜支架治疗例 2 病人的动静脉瘘,效果显著。因此,在经济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建议动静脉瘘病人可以首选介入栓塞或覆膜支架封堵治疗。 6本文 2 例动静脉瘘病人无外伤及手术史,有深静脉血栓病史,存在多处动静脉瘘。血栓后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更加严重,

10、一方面静脉不通畅动脉血流通过瘘口直接进入静脉,进一步加大了静脉的压力;另一方面动脉血流减少导致远端肢体血供减少,加重肢体缺血及营养障碍,因此应积极治疗。目前深静脉血栓与动静脉瘘的关系尚未明确,血栓后动静脉瘘的发病机制不清楚。治疗动静脉瘘只是封堵了瘘口,而形成动静脉瘘的病理生理基础没有解决,动静脉瘘可能复发,应当长期观察。 【参考文献】 1罗涛,谷涌泉, 李建新,等.覆膜支架治疗罕见的深静脉血栓后髂动静脉瘘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7,21(7 ):540841. 2MODARAIB,BURNANDKG,HUMPHIES,etal.TheroleofneovascularizationintheresolutionofvenousthrombsJ.ThrombHaemost,2005,93:801809. 3程洁敏,颜志平 ,施惠斌,等.覆膜血管内支架在外周动脉瘤和动静脉瘘中的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7 ,16(9):5895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