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十五课 现代诗二首学习导航 苏教版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1864586 上传时间:2017-07-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十五课 现代诗二首学习导航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十五课 现代诗二首学习导航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十五课 现代诗二首学习导航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十五课 现代诗二首学习导航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十五课 现代诗二首学习导航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十五课 现代诗二首学习导航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十五课 现代诗二首学习导航 苏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 1二十五现代诗二首高手支招 1 阅读导航读前要热身我所知道的康桥(节选)徐志摩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河身多的是曲折,上游是有名的拜伦潭当年拜伦常在那里玩的;有一个老村子叫格兰骞斯德,有一个果子园,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阴下吃茶,花果会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会到你桌上来啄食,那真是别有一番天地。这是上游。下游是从骞斯德顿下去,河面展开,那是春夏间竞舟的场所。上下河分界处有一个坝筑,水流急得很。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地淹入了你的性灵。这河身

2、的两岸都是四季常青最葱翠的草坪。从校友居的楼上望去,对岸草场上,不论早晚,永远有十数匹黄牛与白马,胫蹄没在恣蔓的草丛中,从容地在咬嚼。星星的黄花在风中动荡,应和着它们尾鬃的扫拂。桥的两端有斜倚的垂柳与掬阴护住。水是澈底的清澄,深不足四尺,匀匀地长着长条的水草。这岸边的草坪又是我的爱宠,在清朝,在傍晚,我常去这天然的织锦上坐地,有时读书,有时看水;有时侧卧着看天空的行云,有时反扑着搂抱大地的温软。淘宝路标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这两首诗。理解拟人、夸张、比兴等手法的运用。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感情。知识应储备作家作品1.贺敬之(1924),当代著名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人。主要创作有歌剧白毛女(集体创作),

3、著名诗篇回延安 放声歌唱 三门峡歌等。2.徐志摩(18961931) ,现代诗人。浙江海宁人。作品注重韵律和谐和意境创造,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有诗集花雨 志摩的诗 猛虎集等。字音识记1.字音脑畔(pn)糜子(mi)青荇(xng)浮藻(zo)漫溯(s)笙箫(shng)长篙(go)斑斓(ln)用心 爱心 专心 22.多音字字形辨析文题解读延安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发祥地之一。20 世纪上半叶,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从 1935 年到 1948 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十三年间,这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

4、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特别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培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回延安这首诗是贺敬之 1956 年从北京重回阔别十年之久的延安后写的。再别康桥记下了诗人 1928 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留学英国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高手支招 2 感受鉴赏文本

5、需精研回延安贺敬之一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莫要” “莫把”两个祈求的诗句,说明诗人无法克制自己内心激动的情绪。 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几回回【几回回一回又一回。陕北方言里,量词的构词方式往往用叠词,表示数量多。下文“一口口” “几辈辈”等,都有“一又一”的意思。 】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黄土贴心、梦回延安、搂宝塔山、千呼万唤,连续几个情节和动作表达了诗人对母亲延安的眷恋。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用心 爱心 专心 3白羊肚手巾【白羊肚(d)手巾白毛巾。羊肚就是羊胃,毛巾很像翻过来的羊肚,所以有的地方把白毛巾

6、叫做“白羊肚手巾” 。 】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进亲人怀。 一个“扑”字表现出来的情感,比千言万语要多得多。 第一部分,写回延安。抒写久别延安的感触,表达了作者激动、喜悦的心情。二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写出自己与延安母亲的血肉关系。 东山的糜子【糜子一种形状像小米的没有黏性的黍类谷物。 】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选取典型事物,概括当年热火朝天的生活。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第二部分,主要写忆延安,追想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

7、,表达了对延安的感激、怀念之情。三米酒油馍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脑畔上这里指窑洞的顶上。 】还响着脚步声。老爷爷进门气喘得紧:“我梦见鸡毛信用心 爱心 专心 4【鸡毛信一种粘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来可真见亲人”亲人见了亲人面,欢喜的眼泪眼眶里转。“保卫延安你们费了心,白头发添了几根根。 ”团支书又领进社主任,当年的放羊娃如今长成人。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娃娃们争抢来把手拉。 团聚场面,作者突出了带有陕北地方特点的事物,如米酒、油馍、木炭火、土炕、土窑洞、白窗纸、红窗花等,烘托了热闹气氛。 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 夸张、比喻连用,话题由

8、延安飞跨千山万水,谈到全国的形势如长江、黄河汹涌澎湃。 十年来革命大发展,说不尽这三千六百天第三部分,话延安,描绘与亲人团聚的热烈场面,表达作者的真挚与兴奋之情。四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是夸张,表明变化之大,看也看不过来。 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红;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用心 爱心 专心 5母亲延安换新衣。 “披彩红” “迎春风” “换新衣”是拟人手法,给人以鲜明印象。 第四部分,看延安,记录延安城的崭新面貌,表达作者的欣喜与豪迈之情。五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

9、浪潮!宝塔山下留脚印【留脚印意思是毛主席在那里住过,留下了革命的足迹。 】 ,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用夸张的手法、豪迈的语气,再次抒发了对延安母亲的眷恋之情。1956 年 3 月 9 日,延安第五部分,颂延安,歌颂延安的光荣历史,展示继续革命的美好征程,表达作者对延安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再别康桥徐志摩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连用三个“轻轻的” ,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了抒情

10、的基调。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说得太伤感于事无补,写得太淡漠未免矫情,还是洒脱一些好。于是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既抒发了诗人对康桥依依不舍的淡淡忧愁,又定下了全诗哀而不伤的基调。 第 1 节,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艳影艳丽的身影。 】 ,在我的心头荡漾。 “河畔的金柳”像夕阳中的新娘,对康桥的爱何等浓烈,又何等温用心 爱心 专心 6柔。 第 2 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

11、在水底招摇【招摇炫耀,张扬。 】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在康河的柔波里” ,诗人“甘做一条水草” ,对康桥的依恋何等强烈,又何等缠绵。 第 3 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天上虹”倒映在清泉中,二者交相辉映,康河更加美丽;而美梦“揉碎在浮藻间” ,又散发出一缕淡淡的哀伤,大约是回国几年的所见所闻粉碎了他初别康桥时的理想,现在再返康桥,重新寻梦来了。 “梦”给人的感觉一般是轻盈的、飘渺的,然而诗人的康桥之梦居然下了“沉淀”一词,可见诗人对康桥记忆之深重。 第 4 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入

12、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漫溯诗中是漫游的意思。溯,逆着水流的方向走。 】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空中“放歌” ,是回忆,也是憧憬。诗人不能自已,感情达到了沸点然而毕竟是梦,星辉终究不能长存于天际,离别是注定了的。 第 5 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里交织着依恋、无奈、惆怅等种种复杂感情,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笙箫,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 第 6 节,现实使诗人的歌声降下了调子,只能吹起笙箫。而草木有情, “夏

13、虫也为我沉默” ,整个康桥都寂静了下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最后诗人“悄悄”的走了,从第 1 节“轻轻的”变为第七节的“悄悄的” ,在原来轻柔的感情中,又抹上了一层淡淡哀愁的色彩。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又显得比“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洒脱,毫不犹豫,不为感情所缠,适可而止。 第 7 节,跟开头呼应。用心 爱心 专心 7【知识链接】什么是信天游信天游是陕北民歌中一类曲调的总称。一般是两句一节,短的只有一节,长的接连数十节

14、;每节单独押韵,也可许多节押同样的韵;句子以七言为基础,可长可短,灵活自如。学后须品味主旨回延安通过描写回到延安的经历,展开回忆和展望,塑造出了回到延安的诗人自身激动欢喜、情思翻涌的形象,创造出了热烈深远的意境,抒发了歌颂延安、歌颂延安人民的感情。再别康桥用柔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对旧情的眷恋和珍视,也表达了寻梦时的怅惘、落寞的情怀,在飘逸洒脱的姿态下蕴藏着深沉的忧郁和难言的苦闷。文法1.回延安构思自然巧妙,选材典型得当。它突出了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并由“我”的所见所思所感串联全篇。几个场面非常典型,由难忘的会见场景生发开去,将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歌颂延安人,歌颂延安精神,使诗情升华为革命之

15、情、人民之情、时代之情。2.再别康桥中诗人将具体景物与想像糅合在一起构成诗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融会为意境,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结构探究后争鸣再别康桥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相似,又并非简单的重复,这种写法,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本诗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给人以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感受。但相似并非相同,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变成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 “轻轻的招手” ,是向云彩“告别” ;“挥一挥衣袖”似乎是“彩云”依依不舍,拽住了“我”的衣袖, “我”不得不挥之而去。首节与“彩云”告别,尾节斩钉截铁地宣告“不带走一片云彩” ,表现了诗人个人的自由天性,诗意又深了一层。高手支招 3 多维阅读雪花的快乐徐志摩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用心 爱心 专心 8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飞扬,飞扬,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扬,飞扬,飞扬,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核心提示雪花的快乐中,现实的“我”被彻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场,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