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864524 上传时间:2017-07-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摘要】 为了解我院 2007 年度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情况,以便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对 2007 年我院分离的病原菌使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鉴定到种,同时进行药敏实验。结果,2007 年度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 G-菌为主,G+ 菌次之;前 11 个属的菌占病原菌总数的 88. 6;位居前五位的 G-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为 73%99. 1%。2007 年度分离的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仍然以 G-菌感染为主,G+感染次之,非发酵菌铜绿假单胞菌、醋酸钙鲍曼复合不动杆菌位居前两位;G+菌对万古霉素、G-菌对亚胺培南具有较高的敏感率。 【关键词】

2、 细菌;药敏试验;下呼吸道感染;检出率随着新型抗菌药物的不断发明和广泛使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临床分离病原菌的构成和耐药谱也在发生变化。本地区临床分离病原菌的药敏谱和耐药机制监测对掌握病原菌耐药动向、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与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信息、提高医疗质量、减少病原菌耐药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1 。下呼吸道感染作为临床上重要的感染性疾病,为及时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构成和耐药谱的变化,本文总结我院 2007 年 1 月-12 月期间临床分离的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现报告如下。21 材料方法1. 1 菌株来源2007 年 1 月 12 月期间我院临床各科住院或门诊病人送检下呼吸道标本(患者晨起用无菌生理

3、盐水清洗口腔后取深部痰,部分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取痰,盛于无菌痰杯内立即送检)3220 份,分离的病原菌分纯,根据菌落形态,革兰染色结果,然后上 VitekAMS进行鉴定。所有菌株经 VitekAMS 系统鉴定到种,同时进行药敏试验;仪器及配套鉴定、药敏试卡均来自生物梅里埃公司。1. 2 药敏方法采用 MIC 稀释法,按 CLSI(2007 年)标准判断结果,鉴定试卡、药敏卡均采取 ATCC 标准菌株,进行质量控制。质控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5923、大肠埃希菌25922 、铜绿假单胞菌27853 定期做鉴定、药敏检测,以确保鉴定、药敏结果的可靠性;标准菌株购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2 结果32.

4、 1 2007 年度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2007 年度全院各科送检的 3220 份下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的感染病原菌 2345 株,检出率为 72. 8%,分属 39 个属,120 个种。G+球菌 387 株(16. 5%),G-杆菌 1652 株 (70. 4%),假丝酵母菌属176 株 (7. 5%)。前 11 个属的菌占病原菌总数的 88. 6(2078/2345 株),见表 1。表 1 2007 年度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略)387 株 G+球菌中葡萄球菌属 178 株,占 46%,链球菌属 167株,占 43. 2%,肠球菌属 42 株,占 10. 9%;在葡萄球菌属中金黄色葡萄

5、球菌占 48. 3%(86/178);肠球菌属中屎肠球菌 23. 8%(10/42),粪肠球菌 35. 7%(15/42);假丝酵母菌属中白假丝酵母占 63. 6%(112/176),热带假丝酵母菌 23. 9%(42/176),光滑假丝酵母菌 5. 1%(9/176)。1652 株 G-杆菌中,假单胞菌属占 24%,在假单胞菌属铜中绿假单胞菌占 93. 2%;克雷伯菌属占 19. 6%,在克雷伯菌属中肺炎克雷伯菌占 73. 2%,产酸克雷伯菌占 24. 1%;不动杆菌属占 18%,在不动杆菌属中醋酸钙鲍曼复合不动杆菌占 82. 8%;埃希菌属占14. 4%,在埃希菌属中大肠埃希菌占 99.

6、2%;肠杆菌属占 9. 4%,在肠杆菌属中阴沟肠杆菌占 78. 7%。42. 2 临床分离出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3 讨论下呼吸道感染为临床上重要的感染性疾病,由于人口老龄化、基础疾病及侵袭性操作等因素,尤其广谱抗菌药物过度使用,扰乱了机体的微生态平衡,引起菌群失调,导致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菌种、致病性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发生变化。我院 2007 年度分离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 G-杆菌为主(70. 4%),G+球菌次之(16. 5%),其后是假丝酵母菌属 (7. 5%)。前 11 个属的菌占病原菌总数的 88. 6,与文献报道相一致1-5 ,前六位菌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醋酸钙鲍曼复合不动杆菌、肺炎

7、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占病原菌总数的 55. 6。表 2 临床分离的主要病原菌药物敏感率 (略)本研究发现,本院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中,耐药率高的非发酵菌铜绿假单胞菌、醋酸钙鲍曼复合不动杆菌位居前两位,这类细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困难,因而日益引起临床重视。铜绿假单胞菌是住院患者尤其是危重患者呼吸道最常见定植菌之一,与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的报道2-3相似,因此,非发酵菌在导致下呼吸道感染因素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是不容忽视的。本资料结果显5示,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60%的抗菌药物有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亚胺培南、丁胺卡那、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庆大霉素,与国内大

8、多数文献相似2-4 ,而以往认为对革兰阴性杆菌具有较强抗菌活性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现在对铜绿假单胞菌抗菌活性也越来越弱,这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较复杂有关,如产生灭活酶(AmpC 酶、 ESBLs 和碳青酶烯酶) 、外膜通透性的降低、主动外排系统2-5 、生物膜、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以及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基因等,因此,临床上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主张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等抗菌药物,必要时根据药敏结果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本研究发现,亚胺培南、丁胺卡那、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仍为治疗革兰阴性杆菌引起感染最有效的抗菌药物,但不同的细菌其敏感性差异较大,对肠杆菌科细菌敏感性高于非发酵菌,亚胺培南

9、依然最优。但是随着亚胺培南临床治疗使用的增加,必然筛选出更多耐碳青酶菌株。因此,临床也要注意亚胺培南的长期使用问题,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减少抗菌药物选择性压力。总之,本院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不同菌种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临床医生应及时了解本地区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客观准确依据,避免抗菌药物的大量和不合理用药,避免抗菌药物使用不当6而诱导产生多重耐药菌株,以便更加合理地控制感染。【参考文献】1罗阳,张宇翔,李晓艳,等. 对 2503 例临床分离细菌的药敏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11):1283-1285. 2钟建平. 下呼吸道非发酵菌的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10):1236-1238. 3吴安华,任南,文细毛,等. 医院内感染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病原学与耐药性监测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1):764. 4王佩芬,黄源春. 常见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12):1174-1176. 5罗百灵,王丽静,胡成平,等. 1995-2004 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变迁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6(3):182-1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